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匯總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04:41:18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匯總12篇)
時間:2023-11-26 04:41:18     小編:影墨

總結是觀察、思考和總結所得的結論和經驗,它是我們成長和進步的寶貴財富??偨Y的時候要注意結構的合理和邏輯的清晰。以下是小編搜集到的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例句,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一

摘要:在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到學科教學實踐中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界重點關注的課題。小學科學作為一門以實驗教學為主要教學形式的學科,但在課堂實驗教學活動實踐中,呈現(xiàn)出實驗低效的情況。

在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如何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到學科教學實踐中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界重點關注的課題。小學科學作為一門以實驗教學為主要教學形式的學科,但在課堂實驗教學活動實踐中,呈現(xiàn)出實驗低效的情況。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本身的諸多優(yōu)點以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為課堂教學增添無限的活力,從而幫助小學科學順利實現(xiàn)新課程教學目標。本文將結合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實際案例,探討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實踐中利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意義及優(yōu)化策略,以期為新形勢下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提供實例。

(1)信息技術能夠規(guī)范實驗操作。小學科學課程中涉及的一些實驗操作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小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發(fā)生失誤,不僅僅會使實驗失敗,甚至會有可能發(fā)生一些危險性的不良后果,進而使小學生害怕做實驗,不利于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如果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模擬實驗,為小學生營造出一個逼真的實驗環(huán)境,可以有效增強小學生對相關實驗的感性認識,進而提高參與實驗的積極性。

(2)信息技術能夠降低教學難度。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課程中,有一些科學知識相對而言難以理解,小學生很難順利認識和理解這一部分知識。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利用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實驗教學課件,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動態(tài)以及視聽效果,進而降低實驗教學難度,從而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3)信息技術能夠縮短實驗周期。小學科學中很多實驗需要很長的周期才可以得到相應的觀察結果,這就使得小學科學教師難以在規(guī)定的課時之內順利完成實驗教學,從而影響到實驗教學進度。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相關實驗以視頻或者圖片的方式向小學生進行課堂展示,幫助學生認識這一實驗變化過程,使得他們不僅可以觀察到整個實驗過程,又讓他們得到相應結果,從而有利于縮短實驗周期,進而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4)信息技術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強調: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并進而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可以將小學科學實驗以動畫、視頻以及音頻等多媒體形式向學生完美展現(xiàn),從而為小學生營造出一個靜態(tài)與動態(tài)完美結合的教學虛擬實驗情境,從而吸引和感染小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課程中,進而有效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2.1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目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如果仍然受限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必然會導致教學效果難以得到有效提高。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在科學實驗教學中小學科學應用在認真分析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具體內容,并且在此基礎上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心理和生理特點,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可以實現(xiàn)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實驗教學環(huán)境,進而引導學生參與觀察和深入探討。如在進行粵教科技版五年級科學下冊《地球》第一課教學時,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在課堂先向小學生播放動畫視頻“海邊歸帆”,并且向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利用視頻和問題吸引小學生,并組織他們進行自由且充分的課堂討論??傊?,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個動態(tài)和靜態(tài)完美結合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而且可以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2.2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探究能力。

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探究不僅僅是科學學習的目標,而且同時還是科學學習的方式。”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由于教學目標的日益多元化,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新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受限于課堂條件使得小學生無法親身參與實驗或者一些比較抽象的科學知識無法在實驗室順利進行的實驗過程,這都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必須借助于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對此,小學科學教師可以通過現(xiàn)代信息技術開展科學探究,將較為抽象無味的科學知識趣味化,將相對靜態(tài)的科學知識動態(tài)化,從而在實驗教學中啟發(fā)學生實現(xiàn)由依賴教師向自主學習的轉變,從而加深理解,優(yōu)化科學探究。如在粵教科技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第8課《點亮小燈泡》中,很多小學科學教師都是先在講臺上進行講解,然后分組實驗,這樣的探究活動相對單一,難以使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對電路連接進行動態(tài)的視頻展示,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并且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的電流流動方向的演示,從而做到寓教于樂,不僅有助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而且又有利于發(fā)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2.3利用信息技術拓展課程資源。

在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科學課程的開放性,表現(xiàn)在時間、空間、過程、內容、資源和結論等多方面。”因此,針對科學實驗所需知識較為廣泛的現(xiàn)實情況,在新形勢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堂,而應該逐漸打破校內課程資源與校外課程資源之間的劃分界限,利用信息技術使課程資源尤其是素材性課程資源之間的共享和交流成為一種可能,從而拓展知識面和補充知識結構。小學科學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引導小學生自由地進行網頁瀏覽、信息檢索、資料下載等,進而利用查找到的網絡課程資源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進而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小學生也可以在科學教師的科學引導下,主動訪問相關科學網站以及科學課程站,例如在《空氣污染》教學時,組織小學生訪問國家、省市環(huán)保局網站以及相關科普網站,組織他們進行課堂討論,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而且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能力。同時,在課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過程中,小學科學教師應該重視提高自身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能力,從而給予他們科學的組織和引導,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外科學課程資源的利用程度。

2.4利用信息技術注重適時適量。

雖然,現(xiàn)代信息技術具有許多天然優(yōu)勢,但并不能夠完全替代小學科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部分小學科學教師對信息技術過于依賴,使得他們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只能進行機械式教學,完全拋棄了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們應該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利與弊,應該根據(jù)實驗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情況選用科學且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我們在進行《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嗎》課程教學時,就不要我們使用信息技術,只要我們找到小學生日常接觸過的仙人掌、水仙花、蘿卜、土豆等,經過教師簡單的現(xiàn)場演示,就完全可以幫助他們掌握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如三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觀察與測量》,應讓學生自己在玩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感覺器官或借助工具去收集各種信息,發(fā)現(xiàn)事物各自的特性。像這樣的課程,都不必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傊?,如果我們在小學科學實驗中科學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不僅豐富了小學科學實驗的教學方法,而且可以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伴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應用,我們應堅持將信息技術和科學實驗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積極性,進而幫助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二

摘要:音樂作為民族文化主要的構成要素,屬于我國民族的瑰寶。從音樂教育實際情況來看,必須要從小學就開始著重進行主抓,不過從農村小學音樂的教育現(xiàn)狀來看,出現(xiàn)了非常多的問題和不足,受到來自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使得城市和農村之間發(fā)展非常不均衡。農村很多地區(qū)的音樂教育止步不前,同綜合素質的要求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就必須要注重發(fā)展落后的農村音樂教育,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對于農村老師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改良農村的辦學條件。本文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現(xiàn)狀入手,提出具體的改良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手段和措施。

音樂教育屬于素質教育的關鍵構成要素,同時也是美育的關鍵內容,在培養(yǎng)人才綜合素質階段中,音樂教育發(fā)揮了其他教育無法代替的推動力。音樂教育是普通青少年比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也是激發(fā)青少年自身潛力的良好方法,總體而言,音樂教育自身擁有修身養(yǎng)性,以及提升素質的作用。本文主要從當前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狀況入手,具體羅列出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專門性措施和手段。

首先就是音樂課程無法得到落實,常規(guī)的教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應試教育。學校教學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從學生升學進行考慮,進而制定和安排專門的教學計劃。對于一些并不屬升學考試科目的教學,尤其是音樂學科的教學活動,并沒有依據(jù)教學計劃安排進行具體實踐,一些農村學校甚至直接沒有設置這門課程。其次就是音樂教師素質偏低,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確保農村小學音樂教學可以按照正常的教學計劃進行,一些學校的音樂教師很多都是臨時由其他學科教師進行兼任,但是一些教師可能在音樂上具有一些特長,另外還有一些教師基本上沒有經過專業(yè)的音樂教學方面的培訓。因此也就使得一些音樂教師綜合素質水平普遍偏低。甚至一些學校將音樂課開設為唱歌課,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校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再次就是忽略了音樂教學重要性,音樂教育屬于美育構成的關鍵分支,也是不斷落實黨教育方針的重要方式。優(yōu)美的音樂節(jié)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感受到音樂的唯美。音樂教育的意義是其他學科根本上很難替代的,必須得到人們的重視。不過從實際生活實踐來看,政府以及家長對于音樂的注重程度偏低,覺得音樂課程可有可無,音樂教師的地位并不是非常突出。甚至在進行職稱晉級等方面沒有其他正常升學學科科教師具有同樣的資格,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音樂教師的主動積極性,阻礙了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事業(yè)的良好發(fā)展和進步。最后就是音樂教學相關的設備非常簡單。在對一些農村小學音樂器材設備調查分析中不難看出,僅僅只有少數(shù)學校的音樂教學器材設備符合國家在音樂教學器材方面的相關標準,很多學校音樂教學設備只有不到30%的水平。音樂教學自身所需要的音像資料以及專門的教師更加稀缺,同相關的建設要求存在很大的距離。

首先就是提升認識,改革觀念,強化小學音樂教學,不斷提升青少年學生的美育綜合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加強了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高效措施和方法,所以應該不斷的提升對于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充分認識,更加關心和扶持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必須要依據(jù)音樂課程相關的標準要求設置音樂課,經常舉行相關的音樂藝術實踐活動,這樣才能夠為學校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就是提升教師綜合素養(yǎng),注重質量,大多數(shù)農村小學音樂教師自身并沒有進行專業(yè)化的音樂培訓,即便教師具有較高的熱情以及積極性,不過因為自身的經驗不充分,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很難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不過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如果無法得到提升的話,奈于學校整體基礎設備不健全,領導沒有引起高度的注重等,都無法取得較好的音樂教學效果。所以,必須要吸納專門性的人才,對當前的教師進行專業(yè)化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另外還必須要求音樂教師進行規(guī)范教學,提升自我的教學手段和措施,最終提升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總體質量。再其次加強投入,注重質量,音樂教學基礎設施是保障課程標準有效實施的基礎。不同地區(qū)政府以及學校必須要加強對于音樂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確保學校音樂教育教學的有效實施。另外還應該加強音樂教學器材配備的投入力度,條件相對較好的學校可以配套一些設備較好樂器以及教具,條件偏低的學校也應該配置一些樂器以及教具,符合音樂教學的常規(guī)需求。學校必須要注重音樂專門性教師建設以及音樂設備的配置力度。學校圖書館和教研組必須要配置一定數(shù)量的音樂書籍以及音像資料,這樣可以讓教師進行一定的參考和運用。最后就是深化改革,提升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的音樂教育理念,方法以及評價機制已經很難順應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標準。影響到音樂教育審美功能的發(fā)揮,限制這小學音樂教育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和進步。所以必須要更新理念,推廣全新的教學手段,改變教學意識,全面發(fā)揮出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升學生實踐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使學生能夠全方位的發(fā)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本文主要從本文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現(xiàn)狀入手,提出具體的改良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的手段和措施。眾所周知,音樂教育自身具備了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效果,音樂教育還具備了推動學生身體健康的效果等等。因此全面的發(fā)揮出音樂教育在農村綜合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這不但是社會的吶喊,也是培養(yǎng)出更加綜合性人才的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三

摘要:小學英語課從無到有是新世紀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為了更好與國際發(fā)展接軌的必然要求。在農村學校有限的條件下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通過聽、說、唱、玩、演等方式,著重發(fā)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使之獲得語言知識技能,形成初級語感、語音、語調,培養(yǎng)其簡單英語語言交際的能力,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興趣;氛圍;語言實踐;創(chuàng)新歸納。

小學英語作為一門比較新的課程,在農村教學中一直都沒能被重視起來,其一是農村英語師資相對緊缺,其二是英語教學缺乏語言環(huán)境。自新課程實施以來,大家一直在研究怎樣上好英語課。大中城市有的是全封閉英語教學,學生在一個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由外國人全英語教學,生活全用英語;有的是在多媒體上播放英語故事、對話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等方式來提高自己的聽力和模仿能力;再不濟的城區(qū)學校也能滿足像配備專職教師和安排比較科學的課時量等條件。但相對于城市和城區(qū)的農村學校來說,這些都是難以實現(xiàn)的。雖然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農村學校的投入,實現(xiàn)了“班班通”,配備了“點讀機”,但由于缺乏專職教師以及學校和家長的不夠重視等,使農村的英語教學困難重重。在這樣的現(xiàn)實情況下想讓農村的孩子們把英語學好,教師就不得不更加用心了。經過這幾年的工作經驗并借鑒其他課程教學理論,結合英語學科特點,我漸漸摸索和總結出幾種方法:

一、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盡量能反映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所學的內容能應用到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book,pencil,rubber等學習用品是他們平常學習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pear,orange等水果或myfamily,mymother,myfather等又都是如實反映他們的周圍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的,學生在學過這些英語以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使用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加強了理解。

二、在趣味情境中學口語,增強記憶力,加強口語訓練。

小學生的注意和記憶的指向往往受興趣影響,因此英語課堂教學必須增強口語訓練的趣味性,在趣味學習與訓練中增強記憶力。比如,我們可以根據(jù)課文對話內容設計有趣的呈現(xiàn)情境,激發(fā)學生急于學習、模仿的積極性,然后引導學生仿讀、跟讀甚至表演,使學生在想學、愛學的心理狀態(tài)下學口語。在多種形式的操練中,鞏固英語口語,增強記憶力。之后還可以進行一些內容相近的大量口頭訓練,促使學生提高聽說能力。

三、重視語言實踐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前言”部分就明確指出“此次英語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歸結起來就是“能力”和“實踐”,能力來自實踐。教學中,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實踐的熱情,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戴頭飾分角色表演、小組練習等,教學方法多樣,讓學生在運用中增長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四、創(chuàng)造和歸納,拓展學習渠道。

由于農村孩子受經濟條件和地域條件的約束,孩子們沒有太多的錢來支付更多的參考資料,所以他們對于教師這個知識來源更加依賴。這就需要教師善于把知識進行加工、總結,把大量的.知識濃縮成精華,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容易記憶。例如,教單詞,免不了涉及音標,復雜的發(fā)音讓學生容易混淆記不牢固。對有一些英語基礎的學生來說,我們可以用比較的方法,根據(jù)漢語聲母排序來記英語輔音的音標,此外,我們可以利用多年來前輩們積累下來的順口溜來幫助孩子們記憶,這對于一些難掌握的知識點很奏效。如,be動詞的用法,就可以這樣記憶: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復數(shù)全用are。

總之,事在人為。在條件欠缺的情況下只有我們教師開動腦筋,才能讓學生的英語課充滿歡笑和活力,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也才能努力完善自我,使自己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研究型教師。也許除了我以上所述的方法外還有很多,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我們教師共同的努力和共同的智慧,把我們的農村英語教育事業(yè)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作者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qū)龍蟠小學)。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四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教育改革列車行進速度加快,許多農村小學校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例如:破舊的房屋被重新搭蓋,校園環(huán)境建設相對較好等。但是,許多農村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未能得以有效落實。農村學校的許多教師認為,學校是教書育人之地,只有學校教務工作有序開展就達到教學的目的,忽視了對校園環(huán)境的改善和校園文化的建設。首先,學校領導對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所以未能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有效落實。其次,農村學校教師的素質較低,能力有限,忽視了校園文化對小學生的潛移默化作用。更有甚者,農村一些小學校的教師隊伍素質普遍較低,工作態(tài)度極其不認真。再次,農村小學生自發(fā)形成的墮落行為,受到農村地區(qū)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更多小學生被不良之風所潛移默化。然后,一些農村小學領導和教師意識到建設校園文化的重要性,但建設工作缺乏一定的風格。最后,農村小學校周邊文化的層次較低,校園文化勢單力薄,難正不良之風。

針對農村小學校園文化的建設現(xiàn)狀,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具體主要有:

1.在校本觀念的基礎上重構小學校園文化。

學校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有其獨有的校本觀念,這是學校得以生存和發(fā)展所遵循的重要思想。所以,農村小學校要想更好完成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必須以校本觀念為基礎。校園文化的建設,為學校發(fā)展提供重要動力,為學生健康發(fā)展提供能量。學校校園文化如同肥沃的土壤,為如同花朵般的學生提供成長所需供給,使學生可以充分汲取營養(yǎng),在優(yōu)秀文化氛圍中更好塑造人格魅力。

2.小學校園文化注重以人為本。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教育更加關注學生發(fā)展,主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即便如此,我國一些農村小學校的教育中仍然被傳統(tǒng)教育思想所占據(jù),其校園文化建設主題更加凸顯傳統(tǒng)教育思想和文化,這便失去了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意義。小學生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接班人,對小學生施以現(xiàn)代教育,才能使小學生遵循先進思想,塑造健全人格,以新的姿態(tài)迎接未來。小學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凸顯以人為本的主題,對促進學生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3.打造學校品牌和提高校園文化品味。

現(xiàn)階段,由于我國重視教育的生存和發(fā)展,所以學校在安逸中難免缺乏憂患意識。對于農村學校而言,多數(shù)農村人忽視教育對人的塑造作用,加上國家對學校辦學的支持,更加缺乏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因此,學校在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時,未能重視打造品牌和提高文化品味的重要性。我國農村學校,要想有效落實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促進學生更好發(fā)展,必須注重打造學校特色品牌文化。

4.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共筑校園燦爛文化。

教師對學校貢獻較大,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因而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對興建校園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此,農村學校領導需要關注教職工的生活質量,積極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政府為農村學校教師創(chuàng)造進修條件,以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貢獻更多力量??偠灾W校園文化對小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小學生的成長有較大影響。隨著我國社會的更好發(fā)展和進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具有必要性,通過建設校園文化,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學生在文化的耳濡目染下健康成長、健全人格,成為有用之才。然而,我國許多農村小學校的校園文化層次較低,甚至沒有形成校園文化,不能對小學生發(fā)揮出更好的教化作用。作者對農村小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現(xiàn)狀進行了有效分析,并且針對其存在問題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五

摘要:

文化教育不僅是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階梯,也是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樂教育造就了人的審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因此發(fā)展健康和諧的音樂教育,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先進精神文化基礎,是建設和諧社會目標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而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是建設農村和諧文化的前沿陣地。而目前我國農村音樂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師資建設等各方面都相對滯后,嚴重制約了農村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我想對如何提高農村小學音樂課質量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教育觀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要改變當前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狀況,首先黨政教育主管部門和音樂教育工作者要轉變觀念,把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放在提高我國全民素質的高度,有長遠的教育眼光,將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這一變革,大力倡導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徹底消除“正課”與“副課”的偏見,把音樂擺到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讓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讓音樂課成為小學教學內容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穩(wěn)定和加強農村學校音樂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是農村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保障。它對學校的其他教育教學工作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是提高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首要問題。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現(xiàn)有師資,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師資的長處,為他們的能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其次,面對農村音樂教師素質低下的情況,學校應該加大對兼職教師的專業(yè)培訓力度,充分發(fā)揮業(yè)務能力較強的教師的帶動作用,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講等多渠道,提高教師音樂素質修養(yǎng)及課堂實踐等藝術,達到音樂教師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加大音樂教育投入,增加音樂設施。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學設施是確保音樂教學正常進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因此國家應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投資的力度,對地方財政不足的部分進行補貼,改善辦學條件,使我國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得到充分發(fā)展。學校應有計劃、多渠道籌措音樂教學設備專用資金,逐年添置必備的教學用具,修建專用的音樂教室,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尤其要加大對音樂方面的教輔資料的投入,這樣可以讓老師了解更多的最新音樂消息,也豐富了學生的視野。

三、因地制宜,改革音樂教材。

教師對教材的運用要從傳統(tǒng)型向研究型轉變,在教學方法上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特長,尊重學生愛好,因勢利導;教學內容也要從單純的唱歌教學轉變到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yǎng),同時制定因地制宜的音樂課程標準,針對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一些擁有生活氣息的優(yōu)秀民間音樂藝術,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另外還應適當舍棄教材中超出農村學生接受能力的內容。

四、更新教學方法。

對學生音樂天賦的培養(yǎng)要在學生適當年齡開始。因此,低年級的音樂教育更為重要。農村有的學生在入學前,雖然對音高、節(jié)奏、節(jié)拍已具有一定的認識,但尚未經過聽辯、比較等訓練,因此在唱歌過程中時常會走音,節(jié)拍、節(jié)奏也不穩(wěn)定。在教學中就應針對農村低年段學生的特點,及時培養(yǎng)學生的音高、時值概念,使他們更好的幫助以后的音樂學習。

五、要注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音樂的豐富多彩源于創(chuàng)造,要給學生以創(chuàng)造的自由,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學生主動思考和探討。教師本身就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呢?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曾指出:“教學生任何科目,絕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fā)學生去獲取知識和組織知識,教師不可以只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如何思維?!痹谝魳氛n中改變過去我說你聽、我問你答、我教你唱等呆板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我選擇簡單而且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易于創(chuàng)編的歌曲,利用讓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和記憶,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開闊了學生的思路。

六、采取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

隨著社會對于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逐步提高,音樂作為一項基本體現(xiàn),受到了廣泛的重視,音樂教學也應該采取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都說“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音樂教學中,一切音樂教學任務的完成都必須依賴兒童的聽覺能力。因此,聽覺訓練就顯得更為重要了。不論是唱歌、欣賞、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都應在培養(yǎng)學生聽覺感受性的基礎上進行還可以利用動作游戲來鞏固學生的聽辨能力。例如我在高音區(qū)演奏時,要求學生做雙手向上舉的動作;在中音區(qū)演奏時,學生則雙手放在腰上;在低音區(qū)演奏時,學生雙手做下垂動作。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與教學交叉進行即鞏固又發(fā)展了對學生聽覺的訓練。馬克思曾說過:“欣賞音樂,需要有辨別音律的耳朵,對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边@就說明音樂聽覺能力需要早期培養(yǎng)。

七、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

兒童的心理特點是好奇、好動、好勝、好玩,雖然他們的知識面和聯(lián)想力還不夠豐富,但對音樂情緒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特別是自我表現(xiàn)欲望非常強。當聆聽一段歡樂的音樂時,高年級學生面呈喜悅,低年級學生則手舞足蹈地動起來。動是低年級學生的突出特點,是他們表達自己對音樂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愛的方式。在欣賞樂曲時,充分利用他們好動的特點,動靜結合,通過動激發(fā)他們欣賞音樂的興趣,引導他們加深對音樂形象的聯(lián)想和對樂曲的理解。

結語:

總而言之,音樂教師的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大多數(shù)學生本來就對音樂有興趣,只是不喜歡音樂課。在學校教育中,似乎只有看學生是否喜歡上音樂課,才能判斷學生是否喜歡音樂。而作為音樂教師只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以育人為本,音樂教育一定會在農村小學結出豐碩的成果。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六

學號省級開大山東開放大學。

學生姓名。

**。

學號。

專業(yè)。

小學教育。

第一次指導。

指導時間:

指導內容:

第二次指導。

指導時間:

指導內容:

第三。

指導時間:

指導內容:

第四。

指導時間:

指導內容:

答辯主持人。

答辯小組成員。

答辯教師提問。

學生回答情況。

1.。

2.。

3.。

答辯小組評語。

答辯主持人(簽名):

答辯成績。

答辯主持人(簽名):

市級開大初審意見。

市級開大專業(yè)負責人(簽名):

省級。

開大。

復審。

意見。

省級開大專業(yè)負責人(簽名):

山東開放大學。

分部:山東開放大學。

學習中心:平原教學點。

入學時間:2019年9月。

學號:1937001262888。

姓名:**。

指導教師:鄧迎春。

論文完成日期:2021年4月

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畢業(yè)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經注明引用的內容外,本畢業(yè)論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創(chuàng)作的、已公開發(fā)表或者沒有公開發(fā)表的作品的內容。對本論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貢獻的其他個人和集體,均已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畢業(yè)論文原創(chuàng)性聲明的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

作者簽名:日期:2021年4月14日

畢業(yè)論文版權使用授權聲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東開放大學關于收集、保存、使用畢業(yè)論文的規(guī)定,同意如下各項內容:按照學校要求提交畢業(yè)論文的印刷本和電子版本;學校有權保存畢業(yè)論文的印刷本和電子版,并采用影印、縮印、掃描、數(shù)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論文;學校有權提供目錄檢索以及提供本畢業(yè)論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閱覽服務,以及出版畢業(yè)論文;學校有權按有關規(guī)定向國家有關部門或者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在不以贏利為目的的前提下,學??梢赃m當復制論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用于學術活動。

作者簽名:日期:2021年4月14日

目錄。

一、農村小學教育面臨諸多挑戰(zhàn)與困惑4。

四、加強對家長的教育與溝通10。

摘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教育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顯著提高,更多的適齡兒童得到了最基本的學習機會,同時農村小學教育面臨諸多挑戰(zhàn)與困惑。教學資源是素質教育的基礎,沒有教學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設計也是空談,領導者的認識問題,教師隊伍問題,生源流失問題,農村家庭教育缺位。農村小學占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對農村小學現(xiàn)狀的分析不是目的,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才是目的的所在。農村小學教育發(fā)展的對策:優(yōu)化農村小學管理機制,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促進學校健康發(fā)展,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綜合水平,加強對家長的教育與溝通,總之,農村教育是我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農村的高素質人才、推動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農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農村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作為基礎的小學教育,更是需要進行全面的改革,通過多方面措施跟進不斷地改善當前農村教育的現(xiàn)狀,使得農村小學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設施對策隊伍建設溝通。

引言。

我是一名從事教育20多年的農村小學教師,目睹了20年來農村教育教學的發(fā)展,教育設施不斷完善、教師工資不斷提高。同時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教育也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顯著提高,更多的適齡兒童得到了最基本的學習機會,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農村小學教育面臨諸多挑戰(zhàn)與困惑。

1、教學設施問題。

教學資源是素質教育的基礎,沒有教學資源的廣泛支持,再美好的課程設計也是空談。新課程教學模式要求開放式、參與式、互動式等綜合性的教學模式,而這一教學模式順利實現(xiàn)的一個前提就是需要有較多的教學資源做支撐。而這一教學資源目前在農村小學普遍缺乏,學生沒有獲取知識、信息的圖書館;沒有拓寬視野、增強理解的科技館;也沒有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博物館。學校圖書室的書籍是有限的,而圖書的管理并不是專業(yè)人員管理,而是學校上課老師兼職管理,可想而知,圖書利用的頻率高低了。

2、領導者的認識問題。

校長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沒有校長的組織參與與引領,素質教育的實施很難推進。在農村,部分小學校長年齡偏大,觀念落后,部分小學校長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不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校的工作,沒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甚至一些校長很早就不再擔任教學工作,這樣只能成為上傳下達的傳話筒,卻不能領導本校教師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評價制度單一,部分校長仍以試卷分數(shù)評價辦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這樣學校的科研積極性不高,素質教育改革緩慢,有些校長甚至認為實施新課程素質教育是教師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這種非“業(yè)務型”校長雖擅長和熱衷于事務管理,但自身業(yè)務素質薄弱,缺乏系統(tǒng)的學習與新課程素質教育研究,使新課程素質教育的實施缺乏有效地領導、組織和管理,并且不能與教師一道研究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不能發(fā)揮有效指導和引領的作用。

3、教師隊伍問題。

(1)、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

在我縣農村小學整體上出現(xiàn)了教師隊伍“老齡化”的現(xiàn)象。很多學校老師都超過45歲,這種趨勢令人擔憂。因為這些年紀大的教師,只有少數(shù)受過專業(yè)教育,大部分是民師轉正過來的。他們僅憑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教法陳舊,觀念落后,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改革后的義務教育課程,往往覺得力不從心,無所適從。教師隊伍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縣內政策班招生的,雖然也接受過教師專業(yè)培訓,但教學基本功相當扎實的為數(shù)不多。再者教師隊伍中出現(xiàn)“留不住”的現(xiàn)象,目前我縣在村級小學任教的??茙煼渡浅I?,而每年招考進的年輕教師也在短時間內調往縣城、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農村學校所剩寥寥無幾。而還有許多堅持在農村小學的教師,個人教學素質不足,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識,往往更加重視如何完成教學工作,而沒有研究如何能夠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這也就為農村小學的改革和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

(2)、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專業(yè)老師缺編,其它專業(yè)教師不得不兼任他們力不從心的授課任務,還有體育、音樂、美術等都是一些老教師擔任,上課時就是拍拍球、唱唱歌、畫畫圖,只能做到開全課程但是沒有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傳授。一方面兼職教師教得吃力,另一方面,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興趣,對此,學校無奈,學生無奈,家長無奈。

(3)、農村教師培訓機會少,通過培訓內化為自身能力的因素少。由于城鄉(xiāng)教育資源的差別,一些優(yōu)秀教師、教學骨干集中在城鎮(zhèn)中小學,農村中小學教師外出培訓機會相對來說遠較城市低。雖然按照上級要求,學校和學區(qū)組織了校內、鄉(xiāng)內培訓,但由于培訓層次低,針對性不強,教師不夠重視,收效不大。

(4)、教師考評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夠完善。一些學校缺乏科學的教師評價考核制度和教師激勵機制,許多學校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依據(jù),受某些人為因素的影響,榮譽與獎勵只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長此以往,使教師缺乏競爭意識,缺少努力、勤奮工作的動力,創(chuàng)新精神嚴重不足。相當一部分農村中小學缺乏科學的激勵措施,教師教育教學技能、發(fā)表論文、以及教學科研成果方面數(shù)量少,質量不高,影響教師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上述表現(xiàn),充分說明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農村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為此,必須查找問題、剖析原因,找準方向,找對路子,重視并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才能保證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保證農村教育事業(yè)持續(xù)、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

4、生源流失問題。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教育資源的重組以及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調整,使農村在校學生逐年減少,生源大量流失。小學生源驟減問題日益凸現(xiàn),這種現(xiàn)狀在我縣農村小學普遍存在,因而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種:首先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農村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使生源大量減少。其次,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差別造就的教育資源發(fā)展不均衡,四五六年級集中于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實行寄宿制,只保留一、二、三年級,再加上現(xiàn)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都希望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即使保留一、二、三年級,家長也會想方設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將子女轉學到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或縣城小學,使農村小學生源日益減少。再次,隨著農村產業(yè)結構的調整,現(xiàn)在不少農民外出務工,將孩子帶在身邊,送進城市學校就讀,客觀上也造就了農村小學生源的減少。大部分學校一年級適齡學生也就10個左右,甚至距離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或縣城較近的學校,在校一年級適齡學生連續(xù)兩年只有一個學生,這樣,原來的教學資源利用率會越來越低,無法達到既定的要求,使得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無法正常開展。還有,農村學生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相較于城市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在課外讀物、手工制作、綜合能力的提升方面還有所欠缺,不利于學習基礎的鞏固提高,農村小學的發(fā)展前景不得不令人擔憂。

5、農村家庭教育缺位。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父母是最好的老師。當前,很多農村家長外出務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xiàn)象嚴重。學生多由祖輩代管,或溺愛有加,或放任過度,導致本應由父母承擔的教育責任缺位。尤其是偏遠農村,各方面的起步相對較晚,家長文化水平普遍低下,與學生互動的思想意識較淡,將學生的成長教育責任完全推給學校。同時,部分家長對子女的全面教育支持不夠,學校不能與家長正常溝通,甚至學生的作業(yè)都沒有人監(jiān)管督促,家長不了解學生動態(tài),缺乏互動,不利于共同教育培養(yǎng)。除此之外,許多農村家長為了謀求發(fā)展,會選擇去城里打工,無法帶到城市中的兒童則成為了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我國當前一個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一部分兒童缺乏家庭教育,在農村小學教學中,留守兒童不僅容易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還相對較為頑劣,不利于教師的管教,這也就是目前農村小學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

農村小學占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當前所面臨的困境。對農村小學現(xiàn)狀的分析不是目的,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才是目的的所在。

1、優(yōu)化農村小學管理機制。

目前,農村小學的管理機制較為混亂,存在著兒童集中就讀的問題,大多數(shù)農村兒童都集中在鄉(xiāng)鎮(zhèn)中心學校中,而其他學校則存在著學生數(shù)量少的問題。因此,政府要注重引導,嚴格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整合農村小學的教育資源,并對不同的學校進行合理分配,從而促進農村小學的整體發(fā)展,避免一家獨大的問題產生,解決農村中心小學人滿為患的問題,促使農村小學教育向著正規(guī)化的方向發(fā)展。除此之外,農村小學還要注重開展規(guī)范化的建設,建立明確的教學和管理制度,使農村小學得教學管理工作能夠有規(guī)章制度可循,有效的提升了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最后,要注重對農村小學教師的關懷,在生活上給予農村小學教師優(yōu)惠,從而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降低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負擔,使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堅決杜絕走后門、跑路子,導致農村小學學生的流失,使得適齡兒童真正做到就近入學,不能讓投資建設好的學校因沒有學生而浪費。

2、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促進學校健康發(fā)展。

領導班子是學校管理的具體執(zhí)行者,是學校各項工作的主心骨和領頭羊。班子戰(zhàn)斗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一個學校的發(fā)展情況。一支盡職盡責,銳意進取,品德高尚的管理隊伍,可以將一個學校打理得井井有條,發(fā)展得生機勃勃。

加強學校班子成員現(xiàn)代領導知識的學習,樹立“一個好的校領導班子就是一所好學?!钡挠^念,增強“不進則退”的緊迫感,不斷改進領導方法,提高領導藝術,做一個能有效負起領導責任的領導者、一個能凝聚人的領導者、一個謙虛的領導者、一個有較強前瞻性的領導者。展望未來,切實加強農村學校領導班子建設,才能適應新世紀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我認為,應從下面幾方面入手:(1)、加強學校領導班子的凝聚合力。學校領導班子是否具有凝聚力決定了一個團隊合力的強弱。因為全校師生凝聚力的源泉來自于領導班子的凝聚力。以共同的事業(yè)、共同的目標和共同的利益把學校領導班子凝聚在一起,校興我榮,一榮俱榮,在提升學校的同時也成就了領導班子的每一個成員。(2)、加強學校領導班子的戰(zhàn)斗合力。學校領導班子的戰(zhàn)斗力決定了整個教師隊伍戰(zhàn)斗力的水平。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通過種種歷練,個個成為虎獅將帥,既有作為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又有作為條線領導的管理才能;既能獨擋一面,又能團結共力;既有處理常規(guī)的協(xié)調行動能力,又有應付突發(fā)事件的果斷處理能力。(3)、加強學校領導班子的決策合力。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方向與目標,無論目標大與小,高與低,都必須經歷從起點邁向目標這一過程,就像數(shù)學上的軌跡。同樣的起點和終點,有的軌跡是直線,有的軌跡是曲線,其關鍵在于領導班子的決策能力,能否決策正確。大到學校藍圖規(guī)劃,小到年級、班級的計劃,長如學校發(fā)展方向,短至每一日各種事務的輕重緩急,都需要正確的決策與選擇,才能獲得成功的捷徑和最佳的效益。因此以科學的教育發(fā)展觀,提升決策能力,事關學校發(fā)展大局,不可等閑視之。

3、加強班子的“優(yōu)化意識”。

孫子兵法上有句名言:“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鳖I導者廉潔自律,其身自正,其威自生。明確要求學校領導一定要首先從自身做起,努力做到品德高尚,作風正派,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全心全意做好對廣大師生及家長的服務,并具有較高的奉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帶頭意識、合作意識、發(fā)展意識等。

三、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綜合水平。

(一)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嚴格教師隊伍考勤管理。

教育行政部門特別是農村學校要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狠剎教師隊伍中的不正之風,堅決糾正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亂象,切實落實教師職業(yè)道德考評機制,對違背教師職業(yè)道德的人和事要理直氣壯地進行批評教育,嚴重者采取組織處理措施。同時要立足教育和管理,嚴格學??记谥贫龋瑢θ罕姺错懘?、工作中應付差事、玩忽職守的領導和教師要及時批評教育,將其履行師德師風情況納入到專業(yè)技術人員年度考核之中,營造一個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環(huán)境。對師德高尚,學生喜愛的教師進行表彰獎勵,推動農村教師隊伍健康成長,使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從教的信念。

(二)努力提升教師業(yè)務素質。

首先,學校要及時采取措施,更新教師的教育觀,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等文件精神;為教師提供機會聆聽專家專題講座,參與網上交流,討論;讓教師積極閱讀課改資料、書籍,拓寬知識面。其次,學校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為教師成長搭建各種平臺,提供專業(yè)引領和制度支持,并加強學術研究的輿論導向。學校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宣傳,讓教師感受到一種互相信任、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氛圍。第三,學校要讓教師懂得教師既是幸福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幸福的享受者;校長應該重視教師生存狀態(tài)以及教師的幸福體驗,從內心激發(fā)教師主動地為教育事業(yè)獻身。第四、強化農村教師各類學科培訓,開闊教學視野,針對不同層次,開展業(yè)務培訓提高,以滿足不同教師的需要。此外,教師還要認真研讀課本,注重細節(jié),深挖教材,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課堂的教學實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特點,將黑板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給予學生生動形象的教學和真實的情感教學,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最后,針對農村小學人才流失的問題,政府要針對城市教師和師范類專業(yè)院校的學生進行宣傳,并給予一定的薪資保障,從而使更多的城市教育人才能夠投身到農村教育的發(fā)展中來,推動城鄉(xiāng)教育的協(xié)調發(fā)展。

四、加強對家長的教育與溝通。

教育應該是父母與學校有效結合的,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廣泛涉獵各種知識的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交流溝通是消除一切誤解,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溝通就是一種教育方式。學校應該定期經常開家長會或進行家訪,讓家長明確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日常表現(xiàn)。還可通過開辦家長學校的方式,教父母如何了解、關心和教育子女,主動為家長的家庭教育出主意想辦法,要適時矯正家長教育的偏差,督促家長以身作則,不給學生帶來不良社會風氣,同時,在電子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我們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校訊通,組建qq群,開辦班級微博以及成立家長委員會等諸多形式來提供交流溝通的平臺。對工作忙碌的父母來說,與孩子相處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大部分的父母只在晚上回家后才能與孩子相處,有些父母甚至連晚上的時間都無法與孩子相處。因此,怎樣在有限的相處時間內,跟孩子說說話,給孩子正確的教育,就需要父母們有良好的溝通技巧。與孩子溝通之前,父母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和孩子溝通,溝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許多父母就是因為不知道溝通的目的才認為溝通是無用的行為。實際上,和孩子們溝通,目的是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在良好親子關系的基礎上,去教育孩子,激勵孩子,幫助孩子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一個孩子喜歡一個老師的時候,他會努力與老師溝通,努力做好各方面的事情以博得老師的贊賞,他也會努力學習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不管這門課有多么難。加強與留守兒童父母的溝通,讓父母多與孩子交流,使孩子認識到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能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愛與關注,從而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

總之,農村教育是我國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農村的高素質人才、推動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農村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農村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作為基礎的小學教育,更是需要進行全面的改革,通過多方面措施跟進不斷地改善當前農村教育的現(xiàn)狀,使得農村小學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可敬.流動性與空巢化:我國鄉(xiāng)村小學教育的現(xiàn)狀及變遷———基于豫北az村的解讀[j].青年研究,2013,(04)。

[2]李貴安,康麗君,端木曉薇.陜西省農村寄宿制小學教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

小學教育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七

狀,上好小學一年級體育課,就要因勢利導,富趣味于教學,寓游戲于教學,既能保證智力的發(fā)展,又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手腦并用能力,一方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體育活動的習慣,為終身體育鍛煉思想打下基礎。

1、啟發(fā)學生的天性。

愛玩、愛活動是孩子的天性,把一年級學生的體育教材解剖、拆零,用游戲來主導,使教材游戲化,溶娛樂、趣味、知識、教學為一體,滿足學生愛玩、好動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同時也完成了教學任務。

把體育教材的內容,根據(jù)具體情況,化整為零,分別放到幾個游戲中去進行教學,效果就比較理想。比如,教材中的隊形內容集合、解散、立正、稍息,通過站圈的游戲,邊做邊提出要求,學生就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課前用彩色粉筆畫好與學生人數(shù)同樣多的圈,每種顏色的圈又組成一種隊形圖案。鈴聲響了,首先要帶領學生們做游戲——站圈。教師讓每個學生自由選擇一個圈站好,看誰動作快。而后教師指導學生出圈,比誰最聽指揮。重復幾次,每次提出一個要求,學生們很自然的理解了集合、解散的含義,學會了立正、稍息的站姿,并能根據(jù)教師一定的口令做出規(guī)范的動作。

有站圈游戲為基礎,教師指揮學生用所站不同色彩的圈做高人和矮人的游戲,高人和矮人在游戲中互相襯托,方形、圓形、三角形等不同的隊形圖案依次變化著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大家覺得既新鮮又興奮。抓住時機,教師再把換位的游戲串進去,與高人和矮人的游戲交替進行,使每個學生能夠都有選擇在不同隊形里出現(xiàn)的機會,親自體驗站隊的樂趣,欣賞隊形千變萬化的美感,享受親自參與創(chuàng)造美的收獲和成功的興奮,提高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學生的認識到集體的力量,熱乃集體,把心貼近集體。學會了站隊,能站多種隊形,這樣,枯燥無味的隊列隊形教材,經過游戲化處理,活了起來,邊的有情趣多了。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八

科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發(fā)展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其本質就是讓學生“動手做”。以下是由范文大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你喜歡,請繼續(xù)關注范文大全。

新課程標準在小學科學課教學目的中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要求,其實創(chuàng)新潛能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如何把它開發(fā)出來??茖W課應以實驗作為切入點進行探索性的實踐活動,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廣闊的空間。

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探究作為學習方式,它是一種教與學的策略。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都很重視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獲得發(fā)展。但是,怎樣的探究活動才是有價值的,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在科學實驗課上,不僅要引領學生經歷探究,更應該注重探究活動的效益。要求教師精心設計典型的探究活動,根據(jù)學生的.情況確定探究活動的目標。并給予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以追求真正在探究中有所收獲。

科學課的學科特點就是實驗教學。而科學實驗是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發(fā)展科學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所從事的學習活動,其本質就是讓學生“動手做”。因此,實驗應當突出實踐性,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這節(jié)課,教師準備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讓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各種液體更多的不同,體會到探究的樂趣。由于教師沒有讓學生確定自己要探究的課題,致使學生盲目地忙亂了一節(jié)課,無論是在科學概念方面,還是在科學態(tài)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東西很有限。

實驗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通過有效的實驗啟發(fā)性,努力將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或結果去激勵學生思考、分析。小學“科學課”中有許多實驗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趣味性,不少內容又具有極強的啟發(fā)性,如“熱脹冷縮”“淀粉的蹤跡”等,這些實驗本身所呈現(xiàn)的新奇現(xiàn)象會吸引學生去認真觀察和動手實踐,同時也會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并不是每一個實驗都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性,因此,有目的地增強實驗的趣味性、啟發(fā)性,增強實驗的啟發(fā)性,對學生感知、理解實驗現(xiàn)象無疑是有幫助的。做的過程伴隨著思維的過程,因此,增強實驗的啟發(fā)性可以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能極大調動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因此在強化實驗啟發(fā)性的同時,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通過啟發(fā)引導、點撥指導,在降低思維難度的基礎上,給予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也就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如五年級上冊《影子》時,學生提出了這樣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體和影子有什么關系?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證明,通過實驗,每個實驗小組測出的物體的長度和影子的長度的兩個數(shù)據(jù),在匯總后讓學生分析、比較這些數(shù)據(jù),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的影子的長度和物體長度頂點連結圖相似,這時,學生又產生了疑惑這是巧合還是規(guī)律?教師繼續(xù)鼓勵他們研究。通過實驗、觀察,學生發(fā)現(xiàn)是太陽的位置的緣故。這樣為“太陽的位置在斜線的沿長線上”“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問題打下基礎。

對于小學生來說,探究絕不等于不要教師的指導,不是完全放手給學生,有人認為探究就是讓學生獨立研究,只要老師指導了,就不是探究。那種“學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學生想怎樣研究就怎樣研究”的做法實際上是不符合小學生學習實際的。

新課程改革重視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之后,該怎么辦?這些問題是否都有研究的價值,是否都能當堂研究,學生是否具備研究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指導他們整理、篩選,然后確定研究的問題,要讓學生明確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緊緊圍繞這個問題收集信息。

一個完美的科學探究活動,應該是“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可研究的對象,提出問題,進行假設,擬定實驗計劃,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實驗,分析結果并進行匯報、交流”。每位科學課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完成這樣的科學探究活動。但是,真正做到這一步,需要一個能力形成的過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無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說是科學課教師失去了應有的指導作用,是“有量無質”的探究活動。

作為科學課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放慢“探究的腳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根據(jù)學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設計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動。不僅要引領學生經歷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動的效果,讓學生從中在各個方面得到最大的發(fā)展。當然,在科學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依賴于學生的自主參與,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之內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通過講授教給學生。這才是我們在科學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與“科學知識”三維教學目標的系統(tǒng)達成。

只有打破常規(guī)思維,才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九

楊利蓉。

新課程改革,其核心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勞動者和專業(yè)人才。在《科學》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幾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因而做好實驗教學十分重要。

小學科學實驗根據(jù)實驗的環(huán)境可分為實驗室實驗和家庭實驗。根據(jù)實驗人員的不同可分為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

那么如何搞好科學實驗教學呢?根據(jù)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課前認真檢查實驗器材。

實驗器材要逐一檢查。如酒精燈,需檢查酒精的劑量是否足夠,燈芯是否完好,是否可以點燃。如小燈座,要保持內部接觸良好,能讓燈泡亮起來。只有器材完好,才能保證實驗順利進行。

另外,要提高科學實驗教學效果,指導學生進行熟練地實驗操作,教師必須在課前試做實驗,體驗一下效果,使自己在課堂上做到有的放矢,進行規(guī)范而熟練地,并得心應手地指導學生的實驗與觀察,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必要時還可對教材進行處理。如《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課中對第二個實驗是用燒杯加熱煮熟雞肉,這個實驗需要時間太長,不適合課堂實驗,可改為烤五花肉。這樣試驗時間縮短,實驗變化加大,更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鼓勵學生參與實驗準備。

讓學生自己動手準備實驗,不僅能彌補教學器材的不足,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食物的營養(yǎng)》實驗中,教師只負責準備鐵架臺、托盤、酒精燈、碘水、鑷子、培養(yǎng)皿這些必須要用到的器材。所有的食品――包子、白菜、米飯、雞蛋、黃瓜、蘿卜、瘦肉等都由學生自己準備。(教學論文)事實證明,準備過程中學生積極性高,他們完全按照教師要求準備好各種各樣的食品,這樣不僅減少了教師準備實驗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實驗效果非常好。

3.教師必須具有處理實驗中突發(fā)事件的準備。

在實驗過程中,通常會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在準備實驗時充分考慮解決方法。如演示《食物的營養(yǎng)》中,小刀要保持干凈,以免引起食物混合,造成實驗結果錯誤。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氧氣瓶中需要加少量的水,以免水星四濺炸裂集氣瓶底部。

二、科學實驗中應注重的幾個內容。

1.學生科學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科學》課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它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探究性課程,要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為今后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豐富學生的觀察手段,使學生掌握科學觀察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習慣。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有一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太陽系的家族中,冥王星是一位姍姍來遲的小弟弟,它的發(fā)現(xiàn)和命名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本世紀初,美國著名天文學家佩西華爾?洛費爾認為,天王星和海王星運行軌道的誤差是由于受到一顆離太陽更遠的未知星體的影響。并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軌道,最后被年輕的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通過天文觀測證實。在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科學猜想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提出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或假設,要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學生進行猜測后,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猜測的理由,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又使學生交流了提出假設的思維方法,相互之間受到啟發(fā),并使學生明白提出假設不是憑空亂猜的。

如在教學《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課時,讓學生猜一猜豬肉被烤熟會發(fā)生哪些變化。讓學生大膽猜測,并用實驗來證實自己的猜測。又如在《金屬熱脹冷縮》實驗中,先讓學生猜測銅球加熱后會通過銅環(huán)嗎?為什么?因為有前面《液體的熱脹冷縮》、《空氣的熱脹冷縮》兩課做基礎,學生都能正確猜測并說出科學依據(jù)。然后用科學實驗證實學生的猜測??吹阶约旱牟聹y一個個被證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更加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3.注重科學實驗中實驗報告的填寫和匯報工作。

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這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親歷以觀察、實驗為主的探究過程,而且還要求學生通過實驗報告單將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論記載下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實驗過程的再現(xiàn)和總結,既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新的科學概念的理解,又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一個實驗做完之后,教師必需了解學生是怎樣做的,看到了什么現(xiàn)象,有什么發(fā)現(xiàn)和疑問,這就有了交流匯報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教師檢驗實驗教學效果的需要,也是學生填寫科學實驗報告單的需要。實驗匯報是學生發(fā)現(xiàn)事物本質、科學真諦的必要途徑。實驗匯報力求做到“求同存異”。

如在教學《花、果實和種子》一課時,讓學生解剖油菜花,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實驗報告單上雄蕊的數(shù)量有的小組填的是6,有的小組填的是5或4,匯報時同學們就雄蕊的數(shù)量產生了爭論,我沒有制止學生的爭論,也沒有馬上把正確的數(shù)量說出來,而是讓學生再仔細觀察幾朵油菜花,說說有6個雄蕊的油菜花與只有5個或4個雄蕊的油菜花有什么不同?同學們說有6個雄蕊的油菜花開的很好,只有5個或4個雄蕊的油菜花已經開始凋謝了。我又提醒學生觀察這幾朵油菜花的雌蕊有什么不同?同學們仔細觀察后說:“只有5個或4個雄蕊的油菜花的雌蕊要粗一些?!薄班福∥抑懒?,油菜花本來是有6個雄蕊,是后來掉了的?!蔽衣犞瑢W們的討論最后總結說:“植物的花擔負著產生種子、繁衍新生命的任務?;ǘ鋫鞣酆?,雄蕊的任務已光榮完成,這時花朵枯萎,花瓣、雄蕊凋謝,植物把更多的營養(yǎng)提供給果實,使果實長得更好。”學生很高興,覺得收獲很大。

4.認真做好教學反思,提高科學課堂效率。

科學實驗后要認真做好教學反思,一節(jié)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guī)律,教法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知識點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啟迪是否得當?shù)鹊取<皶r記下這些得失,并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只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就一定能做好科學實驗教學,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獲得更高的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621700四川省江油市三合鎮(zhèn)雙江小學)。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十

大城縣第一中學,河北廊坊065900。

在化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建立真正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實踐、多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素質全面、有競爭能力、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上的重點和難點,又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

一、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促進教師在教育理念和教學形式上發(fā)生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樹立新理念,使自己成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改變傳統(tǒng)的、陳舊的教學手段,使教師成為教學的創(chuàng)造者、開發(fā)者,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建立多實踐、多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師要認識到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就是要使自己從原來的知識“講授者”的角色,自然地轉換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和監(jiān)督者。

2.學生地位的轉變。

新課標為每個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切實參與到教學中來,一切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教師要認識到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能讓學生進行個別化學習和選擇性學習,能將學生由傳統(tǒng)教學的單純聽講和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轉變到自主學習與積極探索知識的主體地位。在多媒體技術環(huán)境中,教師要盡可能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和能力層次,設計、選取適合學生的化學知識和學習方式讓學生來進行學習。

3.教學過程的轉變。

教師必須認識到,使用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能使教師在多媒體技術環(huán)境下靈活地應用各種教學資源和課件來為教學服務,指導學生應用各種化學資源和課件來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活動?;瘜W課上,教師可使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自己創(chuàng)作的或下載的化學課件,給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化學知識,增大化學課的教學容量,還可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出恰當?shù)腵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來學習化學知識,從中去發(fā)現(xiàn)知識、理解知識和自主構建化學知識體系。這樣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有更多、更自由的機會去探索化學知識,培養(yǎng)獨立獲取新知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

4.時間、空間的突破。

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在時間和空間上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使化學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書本、教室和實驗室,使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延伸和擴展。在多媒體技術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案和課件發(fā)布在校園網或internet的中學教學網站上,供學生在課余時間上機查詢和使用,給學生的預習、復習提供了良好的課外學習環(huán)境。學生和教師可以建立電子信箱,跨躍時間和空間,利用網絡中的在線討論與不同人群進行交流,相互討論,相互合作,逐步學會共同學習。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幫助,提供不同的有價值的學習資料,交流不同的學習體驗,實現(xiàn)資源共享。

二、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具有良好的優(yōu)越性。

多媒體技術能把文字、聲音、圖像、音像、動畫等傳播方法集于一體,并賦與教學信息傳播的交互功能,它把各種信息通過細致的手段完美地結合。中學化學中有一些化學概念及原理比較抽象,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難以理解。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動畫模擬,能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微觀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理解化學原理,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多媒體技術可以展現(xiàn)難以操作的實驗和危險性實驗。

中學化學中有一些較復雜、有危險性、要求高、難以操作的實驗,教師可以把他們制成多媒體課件。比如,高中化學中的實驗室制取氯氣實驗,由于氯氣有毒,實驗室里如果沒有通風櫥,實驗就沒法做。在教學中可以把這一實驗制成課件來教學,使學生一目了然,這樣就避免了實驗的危險性。

總之,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既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又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新觀念、新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給多媒體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正確定位,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但任何一種教學手段都不是萬能的,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教學手段。所以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將化學教學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整合,針對教學內容,結合實際情況,在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同時,綜合使用多種教學媒體,以取得最佳課堂教學效果。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十一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提出:“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xiàn)實的、探索性的數(shù)學活動中去”。

21世紀是信息化、數(shù)字化的世紀。因此,應該了解和掌握更多知識和教學方法,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教育部提出:“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痹谛畔r代的今天,把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引入學校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F(xiàn)代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教學的整合,豐富了數(shù)學內容的感性天地,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優(yōu)化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數(shù)學老師把本身的良好師德,豐富的知識和多年教學的經驗和技能,與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能夠創(chuàng)設逼真的數(shù)學環(huán)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新課標》中強調指出: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經驗”。在信息技術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學信息的呈現(xiàn)方式是立體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面對如此眾多的信息呈現(xiàn)形式,小學生一定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心理,而這種好奇心一旦發(fā)展為認知興趣,將會表現(xiàn)出旺盛的求知欲,極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選擇性態(tài)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動力。”這種特殊的心理傾向能使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或從事某種活動,開闊眼界。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出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全部感官,啟動學生智力的原動力,從而使他們產生探求新知識的強烈欲望,滿懷喜悅地去學習。在學生即將學習新知識的時候,老師根據(jù)教學內容,選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新奇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探求新知的心理和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年、月、日”這一內容時,屏幕上顯示出色彩鮮艷的太陽、地球、月亮三顆星球運行的規(guī)律,即地球繞太陽轉一周是一年,月亮繞地球一周是一月,地球繞地軸自轉一周為一日。生動的動畫形式把學生帶進了奇妙的宇宙,感知了年、月、日的來歷,但對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等等產生了疑問,激起求知的興趣和愿望。由此可見,巧用多媒體誘發(fā)了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和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創(chuàng)設了新奇的情境,就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逐漸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也為形成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再如,在設計“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用fish動畫,設計二分之一的各種折法,圖像顯示模擬逼真,渲染氣氛,創(chuàng)造意境,教師及時點撥“紙的大小是相同的,為什么折出的形狀不完全相同,卻都叫做它的二分之一?”,這樣一來有助于提高和鞏固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求知欲,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變靜為動,化難為易。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而數(shù)學的嚴密性、邏輯性又使許多知識比較抽象、枯燥,學生難于理解,這于孩子的思維特點產生了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靜態(tài)的知識動態(tài)化,動態(tài)的`過程靜態(tài)化,抽象的知識形象化的功能,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把教材的難點分散、易化,幫助學生形象地揭示數(shù)學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正確理解和掌握學習難點,構建新的數(shù)學知識結構,掌握數(shù)學思想。例如:在小學數(shù)學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一節(jié)中,可制作一個課件,讓一個由多個圖形組成的房子分解成一個個小圖形,可以在鼠標的控制下,通過移動、變色、同步講解、閃爍等進行分割,形象生動的描述圖形分割的過程,便于學生切實理解房子面積的計算。在教學“直線的認識”時,采用動畫、著亮的方法來演示直線的特征。先顯示直線的一段,然后從兩頭慢慢地向兩方延長,借助畫面,引導學生想象得出直線可以無限延長、沒有端點、不可度量的特征,使其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在同學面前。生動形象直觀。靈活多變的演示,易于顯示幾何圖形的特征,在幫助學生認識圖形的形狀,位置關系中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成表象、輕松地凸顯重點,突破難點,學生學的輕松,教師教的省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啟迪思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創(chuàng)新意識。

多媒體技術集音、像、動畫于一體,生動形象,在啟迪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方面,具有其他教學手段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營造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開發(fā)潛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能夠從不同方面去進行思考,去尋找不同的解法。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屏幕上出現(xiàn)“應該用幾根3厘米長和5厘米長的小棒才能搭成一個長方形?為什么?”先讓學生思考周長的求法和算式,開拓思路,再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隨著畫面不斷的閃爍,展示了三種不同算式的活動過程:5+3+5+3=16(厘米),5×2+3×2=16(厘米)(5+3)×2=16(厘米)從中得到啟示,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這樣的啟發(fā)促進學生與教學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激發(fā)潛能,啟迪思維,培養(yǎng)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p>

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形象演繹,動靜結合,調動學生各個感官的協(xié)同作用,不僅弄清了知識之間的來龍去脈,理解記憶了計算公式,有機地納入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對于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數(shù)學意識和數(shù)學情感,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聯(lián)系生活,體驗知識的生成。

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學習不是老師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學習者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習者自己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每個學習者都是在其現(xiàn)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新信息主動進行選擇和加工,從而建構起自己的理解。

《新課標》中也指出:我們的數(shù)學要盡可能“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鄙钋榫澈鸵延械慕涷炇菍W生自主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憑借,是學生進行意義建構的前提。在多媒體教學中,我們可以依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運用計算機和多媒體工具將學習內容以多媒體、超文本、動畫等形式和友好互動的界面為學生提供數(shù)字化資源、創(chuàng)設虛擬化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經歷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數(shù)學規(guī)律。

比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小數(shù)加減法”的教學中,首先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從學生最關注的有關奧運賽事出發(f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數(shù)學知識的“原型”,依靠學生對感性材料的直接興趣,激發(fā)學生想創(chuàng)新。又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億以內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安排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搜集有關數(shù)據(jù),課上學生代表匯報。他們帶來的材料:有的是某兩個星球之間的距離,有的是中國土地面積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電視臺春季晚會的收視率……通過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材料,學生不僅輕松的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正是這樣運用信息資源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數(shù)學科教學中來,充分運用各種信息資源,引入時代活水,與小數(shù)學科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xiàn)代科技;同時也可使教師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tǒng)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

總之,多媒體技術與數(shù)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數(shù)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把它運用到數(shù)學教學中,不僅能有效的提高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數(shù)學計算能力和拓展數(shù)學思維方法等智力素質,同時像情感因素、心理素質和精神品格等智力因素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以全面的發(fā)展和提高。我們深信,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隨著網絡教學的逐漸完善,只要大家共同去努力、去開發(fā)、去研究,數(shù)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6月獲山西省教育學會三等獎。

淺談農村小學感性論文篇十二

1、預習與復習的習慣。

以往,有的老師沒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新課上完后,學生才知道學習了什么,這樣無準備的學習,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預習好比火力偵察,能是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了解重難點在那里,帶者疑問上課,從而可以提課堂學習效率。教學時間表明,課堂上學生學會了的東西,課后還會忘記,這是大腦遺忘規(guī)律的表現(xiàn)。因此,只有即使復習,才能降低遺忘率,鞏固所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把平時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彌補學生知識的缺陷。

2、課前準備習慣。

課前準備是良好課堂秩序的一種保障,學生每次上完課后及時收拾好上節(jié)課學習用品并準備好下節(jié)課用品如課本、工具書、練習本、筆記本、文具等學習用品并要按一定順序擺放。這樣既避免了課堂上雜亂無章的現(xiàn)象,又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

1、培養(yǎng)良好的坐姿習慣。

小學生的骨骼正處于發(fā)育階段,柔韌性非常好,但同時也非常容易受到“沖擊”。小學生在讀寫時如果坐姿不正確,久而久之,將養(yǎng)成不良的坐姿習慣,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變形,不利于身體保持平衡,出現(xiàn)駝背或肌肉疲勞等癥狀。為了改變這種不良習慣,我們在課堂上經常要用一句話來提示學生,“坐如鐘”一句簡短的語言,能提醒學生及時改變不良的坐姿。我還經常告訴學生坐姿與自己的視力也密切相關。不正確的坐姿會造成眼睛的疲勞、使眼睫狀肌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長期以往,勢必導致視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會影響自己將來身體美,不良坐姿還會影響將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確地引導培養(yǎng),學生均能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習慣。

2、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首先,重視學生書寫的姿勢,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我們來分析為什么有的學生書寫不規(guī)范,而且書寫質量很差,這跟書寫習慣養(yǎng)成有密切關系,那么我們必須重視學生書寫姿勢的培養(yǎng)。嚴格要求,反復強化。良好習慣的形成是通過訓練不斷強化的結果。如:坐時要端正,腰桿挺直,要求眼睛視線與水平面接近直角,距離在1厘米左右,這樣既保證了脊椎正常發(fā)育,又做到了用眼衛(wèi)生,書寫時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讓學生形成嚴謹認真的書寫習慣。除嚴格之外,還有一個反復強化持久要求的問題,只有反復不斷地強化練習,才能使學生逐漸適應,最終才能養(yǎng)成習慣。所以書寫習慣的培養(yǎng)就成為我們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在課堂上只要是提筆書寫,我就讓學生想口訣:書寫要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這樣學生通過簡單的兒歌來強化記憶書寫的正確姿勢。長此以往,一旦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wěn)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然而良好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堅信,只要鍥而不舍,良好的書寫習慣就必然會逐步形成。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對于計算題,有的學生提筆就算,加上計算比較單調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勞,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數(shù)字、符號,往往出現(xiàn)運算順序錯誤,抄錯符號或抄錯數(shù)據(jù)。還缺乏良好的計算習慣,尤其是學生學習了混合運算之后,先后順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shù)據(jù)和運算符號,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認真讀題,抓住關鍵字眼,找出已知條件,認真分析,每道題至少讀兩遍,達到題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要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習慣,應用題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因此我們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認真思考。認真檢查的習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往往不愿意檢查,也不會檢查。既然學生在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指導、多引導,教給學生正確的檢查方法,在檢查中使學生意識到認真檢查的重要性,從而能堅持認真去做。

認真驗算的習慣,很多學生以為驗算可有可無,每次寫完題之后就感覺萬事大吉,大功告成了,為此以往很多老師采取批評的態(tài)度,但結果沒有太大的改進。驗算不僅能保證計算正確無誤,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教育學生正確的方法,對題目中的數(shù)字、運算符號等書寫清楚規(guī)范,豎式要寫清楚,排列整齊,以便檢查。培養(yǎng)學生學會認真審題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師平時多引導、多檢查、多表揚、多鼓勵。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514565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