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一
1、通過教學,加深對周長的認識。
2、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4、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能理解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的由來。
每個學生都準備6cm和3cm的小棒各兩根,兩張長8 cm長紙板。
1、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
2、指一指:兩個圖形的周長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3、教師揭示: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二
【知識點】:
1、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數學情境,通過描一描樹葉的邊線,摸一摸課桌數學書的邊線,再量一量自己的腰圍和頭圍,從而知道了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2、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可以畫出并能計算出圖形的周長。
第二課時?? 游園
【知識點】:
1、為學生創(chuàng)設游園的情境,引導學生體驗用不同的方法去計算小公園的周長。就是把圍成小公園的所有線段加在一起。
2、算一算中出現了4種不同的圖形,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為后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作好鋪墊。
第三課時? 花邊有多長
【知識點】:
1、學生要明確已知的條件和問題,然后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發(fā)現(長+寬)﹡2是求長方形周長最簡便的方法。不必用公式化的算式去約束學生,他們可以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計算。
2、在做一做中出現的兩個不同的長方形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求周長。
第四課時? 地磚的周長
【知識點】:
1、學生要明確已知條件和問題,利用學習長方形周長的知識經驗,知識遷移到怎樣求出正方形的周長,就是把正方形的四條邊長加起來,還可以用邊長乘4。
2、做一做中出現的兩個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可以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決。
3、練一練中的第2小題要讓學生明確求籬笆長多少米,就是在求正方形實驗園地的周長。
第五課時? 練習六
【知識點】:
1、練習六中的1——8小題通過計算各種圖形的不同周長,進一步鞏固學生已經掌握的計算周長的方法。
而第9小題則是讓學生發(fā)現圖形之間的變化關系,從而發(fā)現這四幅圖形的周長是相等的。
2、在實踐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先計算三個周長的大小,并說出估計的過程或理由,然后再讓學生自主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方式。可以獨立測量,也可以是小組合作進行,最后組織學生對其估計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比,修正自己的估計和測量的結果。
第六課時? 交通與數
【知識點】:
在這節(jié)實踐活動課中,要引導學生認真仔細的觀察圖片中的數學信息,從而運用周長、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數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美化校園信息窗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周長的意義,指出并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
2、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和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3、提出并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體驗統(tǒng)一問題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樂趣。
活動一:課前交流,激起興趣
師:同學們,在平時你都有哪些愛好呢?
師: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老師知道同學們的愛好非常廣泛。我呢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平時喜歡把看到的美的事物拍攝下來。今天,也拍攝了一組關于我們校園的圖片,我們來欣賞一下?(課件出示校園圖片)。
師:圖片欣賞完了,想說點什么?
生1:我們的校園真漂亮!
生2:真美麗!
活動二:創(chuàng)設情景,感受周長
生:想。(課件出示花壇圖片)
師:這么漂亮的花壇,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的,你知道嗎?
生: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師指生說)
師(指到扇形):那么請同學們看這個圖形,像不像我們夏天用到的(師手勢演示扇的動作)扇子?它就叫做扇形。
師:這么美麗的花壇,要想保護好里面的花草,我們應該怎么做?
生1:按時給它澆水。
生2:不進去踩踏。
生3:在花壇一邊豎上牌子,寫上:愛護花草。
生4:可以給花壇安上護欄。……
師:大家可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法,看來大家不但愛動腦、愛思考,而且還非常有愛心。剛才有的同學提出了安護欄的保護方案,如果你是護欄設計師,護欄要安在什么地方呢?(給學生留一點思考的時間)
(小組內交流)
師:哪個同學上來給大家說一說,你的護欄是在什么地方安裝的。
生1(圓形花壇):我是圍著花壇安一圈。(師板書:一圈)
師:你能把圖片舉高,邊指邊說,慢一點,讓下面的同學聽清楚嗎?
生2(長方形):我把護欄安在花壇的四周。
生:(邊指邊說)也是圍著花壇安一圈。
師:大家圍的花壇形狀雖不同,但是圍的方法卻有共同之處,你發(fā)現了嗎?
生1:都是沿著花壇的邊圍的。
生2:圍了花壇一周。
師:回答得非常好,都是沿著花壇的邊,圍了花壇一周。
活動三:深化感知,加深概念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非常好,現在我們知道護欄安在什么地方了,那需要多長的護欄呢?動腦筋想一想,要想知道每個花壇需要多長的護欄,我們只要知道花壇的什么就可以了?(留思考時間)
生:只要知道花壇一圈的長度就可以了。
師:同學們很聰明,花壇一周的長度就是花壇的周長(板書:周長)。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和大家一塊來學習的問題。(板書:認識周長)
師:有關周長,你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周長?
師:你提的這個問題非常有研究價值。
生2:周長到底有多長?
生3: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
師:同學們想研究的問題很多,但是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能一一解決。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研究什么是周長,怎么樣知道它的長度這些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哪個同學能到前面來和同學們說一說這個圓形花壇的周長(貼圓形花壇)生:(邊指邊說)這個圓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師:你說得真好,對,這個圓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哪位同學能像剛才這位同學這樣到前面來給大家說一說這幾個圖形的周長?(貼正方形、長方形、扇形)
生(邊指邊說):正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是它四條邊的長度,扇形的周長是它一周的長度。
活動四: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生:測量。
師:這個同學很聰明,下面咱們就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不同形狀的圖形我們可以用什么測量的方法來測量它的周長。
(小組內交流討論)
師:哪位同學來前面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測量的什么圖形的周長。
生1:我們覺得測量圓形可以用繩子。
師:這個同學想到了用繩子測量圓形的周長,老師這里有根繩子你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生(演示測量的方法):做好標記,然后再測量繩子的長度就可以了。
生1:我覺得可以用米尺。
生2:還可以用直尺,讓它圍著圓形轉圈。
生3:還可以用紙條,然后測量紙條的長度。
師:同學們可真不簡單,想出了這么多測量圓形周長的方法,其實,同學們在無意識中用到了一種數學思想。有知道的嗎?(學生搖頭)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這是很重要的一種數學思想。在以后的學習當中,我們經常會用到。
師:那其他圖形的周長怎樣測量呢?
生1: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先用直尺測量出它們四條邊的長度然后加起來就可以了。生2:長方形只測量兩條邊就可以了,因為它們兩條邊相等。
生3:正方形只測一條邊就可以,他們四條邊相等。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想出的測量方法越來越簡單。扇形的周長怎樣測量呢?生1:可以用繩子。
生2:用軟尺。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想出了這么多好的測量方法,那么像圓形、扇形這樣的圖形,我們是不是一定要用圍一圍的測量方法來求它的周長呢?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學到更簡便的計算方法。
活動五: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學生獨立計算)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花壇護欄的長度,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正方形花壇護欄是8米,4個2相加是8。
生2:我是2乘4等于8米,因為4條邊相等。
生3:長方形花壇護欄是12米,2+2+4+4=12米。
生4:2+4=6米,6乘2等于12米。
生5:扇形花壇護欄長為18米,5+5+8=18米。
生6:我是先算2乘5等于10,再加上8等于18米。
師:同學們非常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了花壇護欄的長度,不管用什么方法我們都是算出了花壇一周的長度,也就是花壇的周長。
活動六:課堂總結,滲透方法
師:你能找出身邊物體的周長?(數學書封面、黑板面、桌面)
師:孩子們,想一想,這節(jié)課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生:……
師:你認為自己表現的怎么樣?用一句話說說你對周長的認識。
這節(jié)課你們不僅認識了什么是周長,還探索出了許多測量周長的方法,老師很佩服你們,希望你們能將善于發(fā)現、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的挖掘出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互相測量你們腰的一周,也就是腰圍、頭圍、胸圍等。
這節(jié)課上到這里,下課
課后反思:
經過兩個星期的準備、試講、研磨,我覺得自己有了進步,在“圖形的周長”這節(jié)課上,通過讓學生經歷“看、指、描、說、摸、找、量、算”等實踐操作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充分的交流中感悟、體驗,獲取了“周長”這一概念。課后,我在反思中覺得,這堂課真實地展示了我對磨課的一些粗淺認識。
體驗,在體驗中感知。本課的教學,基本完成了預設的計劃和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對于“周長”的學習,不僅僅是讓學生體會周長的實際含義,即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對此,我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看一看——學?;▔囊?guī)劃圖;描一描——各種形狀規(guī)劃圖的周長;說一說——結合規(guī)劃圖說一說什么叫周長;指一指——各種形狀規(guī)劃圖的周長;摸一摸——摸一摸課本封面、桌子面、文具盒表面的周長;找一找——找一找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辯一辯——辯一辯哪些圖形有周長,哪些圖形沒有周長;量一量——小組合作量實物和圖形的周長。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多種感官參加學習數學知識這樣一系列的活動,由具體到抽象,使學生逐步建立“周長”這一概念的表象,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空間觀念。
在這節(jié)課上,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調動了他們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學生不僅深刻地認識了周長的含義,還發(fā)展了他們的觀察、操作、想象、交流、實踐等能力。真正讓學生在體驗和練習中去感悟“周長”的實際概念。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操作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收獲。
這次磨課,我學到了很多,不管是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還是在講課的技巧上。這次講課的經歷對我來說確實是一種成長的體驗,通過對教案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我對于教材的把握也有了進步,能夠更深層次地去挖掘教材帶給我們的真正意義,而不是照著教材來上課。在以后的教學之路上,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在數學課堂上展現自我,收獲快樂?!绑w驗”課堂中,我與學生共成長。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能測量并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2.經歷摸一摸,比一比,算一算的操作活動過程,理解周長的概念,感知“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
教學難點:
掌握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有趣的游戲,猜剪影。
看這個剪影,你能猜出他是誰嗎?
那現在老師把這個剪影換成邊線,你還能猜出來嗎?試試看。玩這個游戲要用到的知識和我們這堂課有很大關系,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面圖形的周長。(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一)描一描,理解“一周”
2.讀活動提示。
3.誰能代表小組來匯報一下。你是怎么描的?得到了一個什么形?
4.請你用手指摸一摸描出的物體或圖形的邊線。
5.誰愿意到前面來指一指。
小結:同學們,從圖形邊上的一點沿著邊線摸了一圈再回到這一點,這就是這些圖形的一周。(板書:一周)
(二)描一描,理解“封閉圖形”
1.老師又給大家?guī)硪唤M物體的圖片,大家請看,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一周嗎?
2.想象一下,這些物體只留下一周的邊線會是什么圖形?(彎曲的圖形,三角形,長方形,圓形)
3.再出示一組圖形平行四邊形,五角星,一般四邊形,角等圖形,這些圖形都有周長嗎?
小結:這種沒連起來,有缺口的圖形我們叫做不封閉圖形,那上面這些圖形叫什么呢?(板書:封閉圖形)
4.小練:完成84頁第一題
在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小結:邊線的長度要從起點出發(fā)再回到起點。不能多一筆,少一筆,更不能空著一段。
5.現在誰來說一說什么是周長呢?(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
6.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物體表面也有周長?
(三)量一量,探究計算方法
量自己描的邊線的長度。
(1)先說一說規(guī)則的。
(2)不規(guī)則的物體的邊線你是怎么量出來的?
(化曲為直)這個數表示的是什么?
小結:對于不規(guī)則的物體或圖形的周長,我們可以借助毛線或是繩子比量好,再用直尺來測量,這種方法在數學上稱為“化曲為直”。而對于我們熟悉的平面圖形,我們可以測量出每條邊的長度,然后再來計算。
(四)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平面圖形的周長可以解決生活中很多問題?
三、鞏固練習
1.84第一題題卡
2.84頁第二題
2.84頁第3題
四、全課總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認識周長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周長。
貼圖形。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五
《周長的認識》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課,它是在學生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這是學習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對后面的周長的計算、測量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時也為后面將要學習面積及面積的計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學好本節(jié)課的內容,對今后的學習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把握此課教學,我在研讀本課教材的基礎上觀看了本課的配套課例錄像。在課例中,教師整個教學的預設是很精心的,體現了:1、通過多種活動感知周長的含義。2、給予充分的空間,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是值得我在教學中學習的方面。在學習經驗的同時,我也在思考這節(jié)數學課的主要探究活動 “測量圖形周長的方法”,能如何發(fā)揮探究學習的實效性?由此對探究活動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作個探討。
【課例片斷】
師:你有什么辦法知道這些圖形的周長?
生1:長方形、三角形都可以用尺子量出來。
圓形可以用線繞一圈作個標簽,再量繩子有多長。
師:他剛才說了兩種測量方法,一種用尺子量,一種用線量。你想不想自己量一量?
讓學生利用學具開始小組活動。
活動中教師提示:完成的小組想想還有別的測量方法嗎?想想怎么匯報。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生1: 用繩子繞一圈,再量繩子的長。
生2: 用尺子量出一條邊長,再乘以4。
師追問:這是抓住了正方形的什么特點?(四邊相等的特點)
生3: 用尺子分別量出三條邊的長,加起來。
生4: 量一條邊,數有幾條邊就乘以幾。
生5: 沿尺子滾動就可以流量出周長(操作一遍)。
師追問:所有圖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測量嗎?
生齊答:可以。
師讓生嘗試用此方法測量,證明可以。推測也可以。
師又出示,引導學生發(fā)現: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不適合。
師小結:在測量時,用哪種方法都可以,選擇比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測量比較準確。
【反思】
在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預設和教學過程中的生成,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同等的價值,它們是辨證統(tǒng)一的關系,是不可以截然分開的。不管是預設,還是生成,都共同指向教學目標。因此,我們應正確理解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預設與生成的不同作用,恰當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并善于抓住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才能發(fā)揮自主探究的應有作用。
1、科學預設活動程序
教者科學分組、科學分工,科學選材,認真預設師生互動的程序,一切預設都講究策略方法,其生成的結果必然是: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合作學習開展有條不紊,每個組員各盡其責,每位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整個過程都在教師預設的范圍內,教學效果才會顯著。可見,有怎樣的預設就會有怎樣的生成。在本課例中,在進行小組探究活動時,小組成員懂得分工協(xié)作,活動有序,由此可體現科學分組和科學分工。教師給學生提供的測量周長的圖形形式多種,有規(guī)則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有不規(guī)則的月亮形、樹葉形等。這樣科學選材就自然生成了學生的多種測量周長的方法,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發(fā)現了用尺子量、繞繩子、滾動法等測量周長的有效方法。
2、及時捕捉生成促進預設
在課例中,學生上臺匯報交流所測量周長時,有兩處生成教師捕捉得很好。一處是對正方形周長的測量。當學生發(fā)現只用測量一條邊乘以4就可以得周長時,教師及時提升這一方法的原理就是“抓住了正方形的特點”,為后面學習周長計算作好了鋪墊。第二處是學生操作匯報圓形可以用滾動法測量時,教師及時追問:所有圖形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測量嗎?引導學生繼續(xù)討論滾動法測量的適用性。由此引出“有凹凸不平的圖形就不適合用滾動法測量”的結論。這正是教師恰當把握學生的生成,從而能將預設問題推向更有科學性和深度的結論。
但是在本課例的`探究活動中,也有幾處讓我們斟酌的。當學生在動手操作測量時,學生的很多操作是不科學規(guī)范的,而教師只提示“完成的小組想想還有別的測量方法嗎?想想怎么匯報?!?。這就沒有及時抓住學生的錯誤生成,錯過了科學指導的機會。還有當學生發(fā)現五角星、月亮形不適合用滾動法測量后,教師在總結測量周長方法時,也沒有將生成的結論加以提升運用,只是泛泛而談“選擇比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測量比較準確”。由此可見,課堂上的生成是可以在預設之外的。因為兒童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的思維、知識、經驗與成人不盡相同。因此,在學習活動中會呈現豐富性、多變性,這就決定了教學生成可以是豐富的,多變的。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加大力度研究兒童的認識規(guī)律,個性特征,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及已有知識經驗;加深對教材的研究,反復推敲教學活動實施方案等,也就是說,教學活動的生成反過來促進了教師的發(fā)展,從而促進了教學活動預設的發(fā)展。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六
本節(jié)課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結合具體事物,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親身體驗等活動,理解周長的含義。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特點特做如下設計:
1.讓學生做數學,體會周長概念的本質。
本節(jié)課從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找到切入點,引入周長的概念,有效地利用了學生的認知經驗,為理解周長的含義打下基礎。同時,在學生自主測量周長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讓學生充分猜想、探究的活動空間,其中有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等;有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如樹葉的周長。在整個活動中,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做數學(經歷動手、動腦的探究活動),在實踐中理解周長的含義。
2.讓學生充分體會“化曲為直”的方法。
本節(jié)課,讓學生充分經歷了根據周長的含義測量出圖形周長的過程。注重指導學生自主選擇測量工具和方法,并在組內交流測量的過程。同時注重引導學生了解在測量不規(guī)則的封閉圖形的周長時,可以先用繩子圍,再用直尺量的.“化曲為直”的方法,并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師準備ppt課件、樹葉、圓形的鐘面
學生準備直尺、米尺、繩子、樹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標準五角星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周長
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
(1)說一說它們的特征,以及相同點和不同點。
(2)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每個圖形的4條邊一共有多長,然后匯報。
(3)揭示課題:像這樣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這節(jié)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封閉圖形的周長。(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學生的已有經驗,初步感知周長的含義,為學生進一步探究有關周長的知識作鋪墊,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為學生掌握新知降低難度。
主動探究,測量周長
1.課件出示教材83頁例3。
(1)讓學生在教科書上把每個圖形的周長用彩色筆描出來。
(2)用直尺量一量每個圖形的周長,然后匯報。
(學生匯報時,會質疑除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可以用直尺量出周長外,其他圖形無法量出周長)
(3)說一說測量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周長的方法。
(用直尺量出每條邊的長度,再把所有邊的長度相加,就算出了周長)
2.測量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
(1)分小組探究測量方法,交流討論,測量鐘表和樹葉周長的方法。
(2)全班匯報,交流測量方法。
測量鐘表周長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用軟的米尺測量鐘表的周長。
方法二可以先在圓形鐘面上做一個記號,再把圓形鐘面在米尺上滾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長了。
測量樹葉周長的方法:拿根繩子先圍一圈,再量繩子的長度。
3.引導學生總結根據不同圖形選擇不同測量方法。(出示課堂活動卡)
(1)小組合作探究,完成課堂活動卡。
(2)匯報自己的發(fā)現。
發(fā)現一:規(guī)則封閉圖形的邊都是直的,就可以用直尺直接測量。
發(fā)現二:圓形物體或不規(guī)則封閉圖形的邊不是直的,要借助繩子、軟尺和直尺測量。
4.師小結:我們今天認識了周長,學會了測量封閉圖形的周長。在測量周長時,要注意根據圖形特點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和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經歷測量不同的平面圖形周長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同時讓學生通過比較,明確要根據不同的圖形選擇不同的測量工具和計算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實踐應用,加深理解
1.下面的圖形中,哪些圖形能找出它們的周長,哪些圖形不能找出它們的周長?
2.組織學生量一量課桌桌面的周長。
3.解決問題:學校要為同學們做校服,你能幫同桌量一量胸圍、腰圍嗎?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例來測量周長,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周長的含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用周長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材84頁1、2題。
周長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方法:直尺測量法。
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測量方法:繩測法、滾動法。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七
青島版三年級上冊數學第八單元圖形的周長信息窗一。
1、通過觀察、操作(摸一摸、畫一畫)感知圖形的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建立周長的觀念。
2、通過實踐操作,探究周長的測量策略,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以及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美,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周長意義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
多媒體課件、圓形、長方形、扇形、正方形,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等。
學具:
若干平面圖形、棉線、直尺、軟尺等。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生:秋季
師:那么,一提到秋季你會想到什么?生:落葉
生1: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圈。
生2: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線爬了一周。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螞蟻繞著樹葉的邊線爬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繼續(xù)播放螞蟻繞樹葉的長度,及螞蟻的話)
2、揭題并板書: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認識圖形的周長”。
板書:認識圖形的周長
二、感知周長
1、理解一周的意義
(教師舉著圖形讓學生指一指圖形的一周:操場、游泳池)
生1:一周就是從起點又回到起點。
生2:一周就是圖形所有邊的長度。
師:同學們的發(fā)言非常精彩!這是你們對周長的理解,我們總結一下:從起點繞邊線畫一圈又回到起點,就是一周。
課件出示:操場、游泳池
師:誰上來給大家指一指從哪兒到哪兒就是游泳池的周長?
指名學生上臺指。(黑色的一圈)
2、指一指生活中物體表面的周長
師:剛才認識了周長,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周長。
(1)指一指:黑板面的周長
師:黑板面是什么形狀? 生:長方形的。 師:誰能指一指它的的周長? 指名學生指。
師:誰能說說指周長時應注意什么? 生1: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
生2:首尾相接。
師:對!指周長時一定要注意從哪兒開始還是回到哪兒,也就是首尾相接。
(2)集體指數學書封面的周長
師:離我們最近的數學書,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狀? 生:長方形
師:你來指一指數學書封面的周長。 學生舉起書,師生一起指。
3、理解周長的意義。
播放課件,找一找圖形的周長??偨Y能找到周長的圖形的特點。
課件出示:兩組圖形(區(qū)分:封閉圖形與不封閉圖形))
師:這兩組圖形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組圖形有缺口,而第二組圖形沒缺口,是完整的。
生2:第一組圖形有開口,第二組圖形是封閉的。
師:對!像第二組這樣首尾相接的圖形就是封閉圖形。(畫三角形解釋首尾相接)
請學生能用手勢比劃比劃。
那么總結一下周長的意義: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三、探究測量方法
1、設疑
師:大家想不想親自動手量一量圖形的周長? 生:(異口同聲)想
2、四人小組合作,探究測量方法。
要求:拿到物品后,先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測量最好?然后再動手測量。
工具:軟尺、直尺和棉線。
學生小組合作(打開信封里面的兩種物品,有長方形、正方形、扇形、圓形)
3、匯報:你測量的是哪個物品的周長?你是怎樣測量的?
4、比較歸納
生:像五角星、長方形都有直直的邊就可直接用直尺量,像一元硬幣是彎的就得先拿繩子繞一圈。
5、小結 一個圖形的邊比較平直就可以直接用尺子來量它的周長,沒有直直的邊就得先用繩子繞一周,再用尺子量它的長度。其實一元硬幣是硬的假設只有直尺也可以量------滾一圈。
圖形選擇方法
舉起:三角形 用直尺量一量
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2、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
3、在學生充分參與學習過程的基礎上,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多向思維,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測量與計算圖形的周長。
教學重點:認識周長,理解周長的含義,發(fā)展空間觀念。教學難點:初步探索各種圖形周長的測量和計算方法。教學過程:
一、周長概念的理解
1、描一描 認識周長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粓雠懿奖荣?,參加比賽的兩個小動物一個叫“小瓢蟲”一個叫“小螞蟻”,場地是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路程是沿著樹葉的邊線跑一圈,看誰先跑完。
現在請大家來做觀眾,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出示課件)師:誰贏了?為什么?
生1:小瓢蟲贏了,小螞蟻沒有跑完樹葉的邊線。
師:哪些是樹葉的邊線呢?它們是怎么跑的?(它們的路線有什么不同?)生上前演示
師:那也就說跑完樹葉邊線一周的長度是從起點開始還要回到起點(板書:一周的長度)我們來仔細看看樹葉邊線一周的長度到底是從哪里到哪里。師:在數學上,樹葉邊線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板書:周長)我們拿出手指來描一描樹葉的周長,這就是樹葉的周長。再一次一邊描一邊說:樹葉邊線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本45頁,一起動手描一描樹葉的周長。請一位學生上黑板板演。
2、摸一摸 感受周長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樹葉的周長,我們身邊有許多物體也有周長。比如數學書的封面它也有周長,你知道它的周長在哪兒嗎?試著找一找,并在書上描一描數學書封面的周長。
師:誰能摸給大家看一下嗎?生嘗試摸 請這位小朋友上來指,看誰看得認真
師: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指一指這本數學書的周長 師生同指
師:還可以從哪里指到哪里也能指出這本數學書封面的周長 生上去指
師:還可以怎么指?
師:嗨,這也是這本書的周長。師:我們生活里還有許多物品都有它們的周長,現在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找出它的一個面,沿著它的邊線用手來摸一摸它們的周長。學生活動:摸一摸物體的周長。
師:誰來說說你們找的結果?你可以邊說邊指。請學生到展示臺演示,生生之間互評。師:通過前面這些,誰能說一說什么是周長? 總結并板書:物體表面一周的長度叫周長。
3、再次描一描 理解周長 師: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物體表面的周長,小螞蟻想試試大家的能力如何?又給我們帶來四幅可愛的圖畫,你們喜歡哪一幅就選哪一幅描出它們的周長。描出數學書上p46頁練一練的第一題。
師:看來不僅是物體表面有周長,我們的圖形也有周長。(補充板書)
課件出示很多平面圖形,判斷這些圖形是否有周長。繼續(xù)補充周長的概念: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什么是周長。
師:老師特地為大家?guī)硪恍┪矬w和圖形朋友,小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它們的周長。
說一說:用什么測量?怎樣測量?要注意什么?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測量。全班交流 小結:看來在測量直線型圖形的周長時,只需要測量出圍成這個圖形各條邊的長,再計算出它們的總和就行;如果要測量曲線型圖形的周長,就需要借助毛線、卷尺等工具?;鸀橹?。
三、聯系實際應用周長
2.小螞蟻和小瓢蟲走的路一樣長嗎?
四、總結規(guī)納、完善認識
師: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就要結束了,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能用到周長的地方。比如菜園里的圍籬笆,買衣服褲子時候的腰圍、桌布的花邊等等,希望同學們課后多多觀察生活中的周長。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九
“周長”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這一知識領域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對于“周長”的教學應在學生探索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礎上,密切聯系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和圖形,通過觀察與積累,充分感知什么是“周長”,從而建立周長的概念。同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圍、量、算等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彼此交流,測量、計算一個圖形周長的方法,并鼓勵學生運用周長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在活動中鞏固對周長的認識,發(fā)展數學思考,并為下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研究進行準備。
【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已經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而且通過美術課也理解了“邊線”“輪廓”這些詞的含義,因此我讓學生在“指一指”“說一說”“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的基礎上來理解周長的含義,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教案《認識周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和操作,理解周長的含義。
2.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會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滲透“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3.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計算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直尺、細繩、樹葉等。
教學過程:
1.播放動畫,感知“一周”。
引導學生說說金龜子是怎么爬得?
生交流后,師板書:一周邊線
2.指一指,初步體驗周長
“書空”,畫一畫金龜子走的路線。
板書:周長
3.揭示課題。
(一)提供實例 認識周長
1.師出示兒童游泳池
讓學生指出游泳池池口的一周邊線。
完整的說說什么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長?
2.找一找,感知具體物體表面的周長。
生舉例生活中物體表面的周長。(從實物到圖形,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
3.出示課本62頁的第2題,讓生描一描
舉反例,深化理解周長的概念。
師: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有周長呢?
( )
讓生辨析
師小結 板書:封閉圖形
(二)測量、計算周長
出示一個三角形和一片樹葉
生測量、操作過程
展示匯報后得出方法。
1、用不同的方法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課本62頁的第5題
2、播放課件(比一比:誰走的路線長)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十
學情分析:
《認識周長》是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第一次系統(tǒng)的接觸周長這個概念。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線段的長度概念和度量單位有了一定認識,并且具備了測量線段和計算總和以及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這是學習習近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周長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對周長的測量、計算及應用有更好的理解認識。研究周長其實就是研究一個圖形的“形”和“量”,“一周”是形,“長度”是量。教材通過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動,在具體情境中親身體驗、充分感受,從而理解周長的含義,為之后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等學習做好鋪墊。
教學內容:蘇教版版教科書第39—40頁。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指出并測量圖形的周長。
2、使學生學會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
3、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學會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問題,體會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并計算圖形的周長。教學難點: 理解周長的含義,培養(yǎng)空間觀念。教具準備:樹葉、線、鐵線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一周邊線
1、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一周邊線
師:春天到了,小螞蟻也不忘陽光體育運動,樹葉就是它跑步的場地。請看(播放課件)
(1)師:這三只螞蟻哪只是沿著樹葉的邊線跑了一周?(2)師:那你認為什么是邊線?
師:這只螞蟻不是有沿邊線跑嗎?你們怎么也說它不是? 師:那怎樣才算跑一周?
(設計意圖:現實中,很多學生對周長的認識都有一個模糊的概念,知道那是什么,但卻無法清晰的描述,所以首先要解決學生對“一周邊線”的理解。教學中遵循從動作表象到符號表象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了螞蟻沿樹葉爬的情境,化靜態(tài)、抽象為動態(tài)、形象,讓學生在直觀中了解一周邊線,在思辨中感悟什么是樹葉一周的邊線,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建立起“一周邊線”和數學中“周長”的聯系。)
2、豐富表象,充分感知一周的邊線 (1)指一指
師:(課件出示書簽)這里有一張美麗的書簽,你能指出它一周的邊線嗎?(指名指)
師:只能從這點開始指嗎? 師:那我從這點開始指可以嗎?
師:書簽和數學書封面比,誰的一周邊線長?(說完整話)
二、完整感知,認識周長
1、物體面的周長
(1)師:看來物體一周的邊線有長有短,數學上,我們說書簽一周邊線的長就是書簽的周長。(黑板條貼出)
師:一起讀一讀。
師:那什么是數學書封面的周長?(2)找生活中物體面的周長,邊指邊說
2、平面圖形的周長
(1)師:物體的面有周長,那下面這些平面圖形有周長嗎?(出示課件)
師:說得真好。說明只有封閉圖形采用周長。
(1)師:再看這些封閉圖形,這兩個同學描的,你們覺得哪個是對的?
(3)師:能描出它們的周長,那說說什么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什么是圓的周長?
師:把圓剪一刀分成兩個半圓,這半圓還有周長嗎?在哪?(設計意圖:對周長概念的建構過程分解為兩條線:實物周長和圖形周長。結合書簽和數學書封面,先讓學生說一說對周長的理解,感知周長,然后結合實例讓學生通過指一指、描一描、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學生們從看到指,從指到描,從物到圖,經歷豐富的感知過程,從理性上認識周長。)
二、操作測量,再識周長
1、測量三角形和長方形
師: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到底是多長呢?有什么辦法可以知道? 生:量……
師:長方形要量幾條邊,為什么?
師:我告訴你量的結果,誰來算算它們的周長。
小結:測量由線段圍成的圖形的周長,只要用直尺量出各條的長度,再把它加起來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認識了周長是什么,這時拋出“周長到底是多少”的問題可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再加上他們已有的認知經驗,通過測量、計算,學生掌握了方法,既是進一步對周長概念數學化的認識,同時為以后學習正方形、長方形等周長的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2、測量樹葉的周長
(2)學生活動(3)學生介紹量法(4)電腦演示量法
師:可以先用下線沿著樹葉的邊線圍一周,把圍到的線拉直放到直尺上量一量,圍到的線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
師:我們把彎曲的邊線的長轉化成直直的一段線的長來量,這種方法在數學上叫做化曲為直法。(板書:化曲為直)
(在周長概念建立和探索出多邊形周長計算方法之后,設計這樣一個小組活動,要求小組成員討論如何測量樹葉的周長,鼓勵學生利用現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測量周長的不同方法,進一步深化了對周長含義的理解,同時滲透了化曲為直的思想。)
三、變式練習,深化認識
1、拉一拉——體會變與不變
師:老師這兒用鐵線圍了一個正方形,要想知道它的周長,我們需要測量幾條邊的長度? 師:一條邊是2分米,那它的周長是()
師:你想把它變成什么形狀?(指名拉)現在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師:為什么它的形狀一直在變,周長卻沒有變呢?
師:只要整條線的長度不變,無論圍成什么形狀,周長始終不變,都是這條線的長度。
2、數格子圖 (1)猜一猜
師:下面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長?(3)數一數
師:每小格的邊長是1厘米,那怎樣知道每個圖形的周長呢? 小結:圖形的形狀、大小不同時,周長也有可能相等。在比較時,不能被圖形的大小所迷惑,應該比較它們一周邊線的長度是否相等。
(4)算一算
師:這個圖形除了數,還有什么更快的辦法嗎?
師:計算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有時也能通過平移轉化為學過的圖形來計算。
(設計意圖:很多學生在比較周長時容易受到面積的干擾,所以在練習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周才的含義,設置了兩次不同的比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強化無論圖形怎么變化,只要一周邊線的長度不變,周才就不變的道理,突破了難點,既滲透變與不變的數學思想又滲透了平移的數學方法。)
四、全課總結,課外拓展
1、說一說
師: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
師:你都是用什么方法學到了這些知識?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感知周長,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或簡單圖形的一周。
3.能結合具體情形,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景感知,初步建立周長概念表象
1.從一圈抽象到一周。
1、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好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嗎?
2.小胖要減肥,爸爸制定了一個鍛煉計劃,讓他每天圍著操場跑一圈,我們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觀察圖1同學們要認真的看小胖是怎么運動的)
3.他跑對了嗎?
4.圖2第二天這回跑完一圈了嗎?
5.圖3第三天讓我們陪著小胖一起跑,好嗎?伸出小手,一起出發(fā)、一起喊停,預備出發(fā)。(學生結合老師的演示手勢比劃,齊聲喊停)
6.指出:圍著操場跑一一圈也可以說成圍著操場跑一周。(板書:一周。)
結合圖2來說一說怎樣就夠一圈?(不是封閉圖形)強調封閉圖形,板書:封閉圖形)
這個操場的一周有多長呢?為此小胖的爸爸進行了測量,我們一起去看看.
(直道90米、彎道110米、直道90米、彎道110米)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認識周長”。板書課題。
4、說說你對周長的理解。
通過學生的觀察和比較,認識一圈就是一周,。
1、自主探究。
操作演示,出示個圖形的變相(保持原圖形狀)
師:好,請大家停一下.咱們看看哪一個組坐得最好。瞧他們小組做好了,反應真快,咱們大家要想他們學習??!
師:來,那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方法?
樹葉表面:三角尺:數學書封面:鐘面:
板書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他的周長。
1找一找我們周圍那些物體表面也有周長?
2.增加干擾,強化周長。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十二
藥家灣小學
馮小花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39~4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的含義,能測量、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
2、經歷觀察測量等數學活動過程,讓學生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滲透“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與同學合作克服困難后獲得的成功,樹立駕馭數學知識的自信。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和計算周長。
難點:對周長含義的理解。計算出周長。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涉新知
二、觀察操作,認識周長
1、談一談,初識周長
認識了周長,老師考考大家你們到底有沒有理解什么是周長?現在我們把學習知識的好伙伴(數學課本)拿出來,指出它的邊線,看看老師指的,指出數學書封面一周邊線的長就是它的周長。小組討論:指邊線時應注意什么?(1)、從這點出發(fā)最后還要回到這一點,這才是整整一周。(2)、要緊貼數學課本的邊。
2、找一找,摸一摸
3、描一描、說一說
4、量一量、算一算
(2)測量樹葉的周長
提問:剛才我們測量了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那如果讓你測量一個不規(guī)則圖形呢?比如說課前我們看到的樹葉,誰來說一說怎么測量,你有什么好方法。拿一根細線沿著樹葉的周邊繞一圈,再用刻度尺量這根細線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智慧小屋:
1、2題
四、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是周長教學設計篇十三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圓周長的概念和圓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實驗探究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自學自知圓周率,從而總結探究出求圓的周長的公式。另一方面提高學生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1.讓學生經歷圓周率的探索過程,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掌握圓周長的公式,能運用圓周長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理解圓周率的含義,熟記圓周率的近似值,結合圓周率的教學,感受數學文化,激發(fā)愛國熱情。
通過多種數學活動推導圓的周長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周長。
圓的周長與直徑關系的探討。
多媒體課件、線、尺、塑膠板上剪下的直徑大小不一的圓、實驗報告單、計算器等。
一、把準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習愿望。
1、談話:同學們,知道大家都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動畫片,今天,老師把它倆帶到了我們的課堂。聽:(課件播放故事: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里,喜羊羊和灰太狼舉行跑步比賽,喜羊羊沿正方形路線跑,灰太狼沿圓形路線跑,一圈過后,它們又同時回到了起點。此時,它倆正為誰走的路程長而爭論不休。同學們,你們認為呢?)(學生進行猜測)
2、要想確定它倆究竟誰跑的路程長,可怎么做?(生:先求出正方形和圓形的周長,再進行比較。)
3、指名一生說說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生:邊長4=周長)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圓的周長。(揭示課題:圓的周長)
二、經歷探究全程,驗證猜想發(fā)現。
(一)認識圓周長的含義并初步感知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
1、談話:那什么是圓的周長呢?(課件出示3個車輪)
2、師:上面的3個數據是表示什么的?(生:圓的直徑)英寸是什么意思?(學生看書回答)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894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