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8 08:52:15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通用13篇)
時間:2023-11-08 08:52:15     小編:雨中梧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3.要寫一篇完美的心得體會,我們需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思維和表達能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值得一讀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提供參考。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大概大多數(shù)人都會這么說吧,天道酬勤,這四個字背后的含義究竟是什么?預計幾乎沒有人知道。許多人會在結(jié)果出來的那一刻,想到自己當初要是努力的話,也許現(xiàn)在的情況不會是這樣,但很遺憾,沒有如果,也沒有當初。老天爺是公平的,他給每一個人同樣的時間,都是24小時,但有些人能在24小時里脫穎而出,而有些人卻只能碌碌無為。也許有人會說,上天的確是公平的,每一個人都有24小時被分配,但上天給每一個人的天分是不同的,如果天分都一樣,那世界就不會如此絢麗多彩。

當我們看不到的時候,有許多人正在為生活而奮斗,我們甚至無法想象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有多糟糕和落后。十多年前,有一次新聞報道了這樣一個男孩的故事,他是個山村的孩子,名叫劉秀祥。當他年幼時,父親去世了,沒有人能幫助他,因此,年輕的他獨自一人獨自承擔起一個家,由他獨自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

劉秀祥,這名字是他自己給自己起的,中間的字是他的輩分,而祥則是他的夢想,希望能和母親過上平安的生活。因為家里沒有勞動力,也沒有辦法種地,劉秀祥就靠出租土地和鄰里幫忙度日。劉秀祥于1995年上小學,接觸到了知識,開始認識到世界的不同,小學升初中考試,他考了全縣第三名,但沒錢讀初中,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學,因為在該校摸底考試中名列前茅,獲得免試資格。

#新來的劉秀祥,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和母親一起住在這里。讀書、工作時,他天天忙忙碌碌,孩子們對青春期很敏感,但劉秀祥卻沒有時間想別的,學習和生活已經(jīng)占據(jù)了劉秀祥的全部時間。劉秀祥就是這樣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堅持下來的。之后就換了環(huán)境,換了地方看書,劉秀祥因為學習,換了很多家,甚至還因為便宜,住過豬圈。

07年,劉秀祥參加了高考,但由于身體原因,最終落榜,但劉秀祥并不甘心,說服一所中學接收他,讓他再讀一年,最后進了山東臨沂大學。一路上,劉秀祥經(jīng)歷了許多不公正的事情,但劉秀祥都沒有在中途放棄,最后靠著堅強的意志,支撐著自己走了過來。背著媽媽去上學的故事,也被媒體挖掘,大肆宣傳,他被稱為貴州第一孝子。上大學時,學校為劉秀祥安排了勤工儉學和住宿,可以讓他安心學習。轉(zhuǎn)眼間,十幾年過去了,劉秀祥到哪兒去了?他回了老家,當了人民教師。

在中國許多偏遠地區(qū),有許多孩子由于家庭貧困而無法上學,這些地方的孩子可能由于家庭貧困,或者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對知識一無所知。并且不知道通過學習可以改變自己的未來,他們很可能會在那個小山村度過一生。從初中開始,劉秀祥還資助了幾個窮人家的孩子,其中一些人堅持下來,另一些人中途退出。如此的改變也更加堅定了劉秀祥大學畢業(yè)后要回到家鄉(xiāng)當人民教師的決心。

回到家鄉(xiāng)后,劉秀祥除了上課講課外,還會到家中、網(wǎng)吧等地尋找失學兒童,希望能透過自己的故事說服這些孩子繼續(xù)上學。于是,在他近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劉秀祥跑掉了八輛摩托車,讓幾十個孩子重新回到學校上課。在20__年,劉秀祥以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被選入中國優(yōu)秀教師行列,同時他還是當?shù)馗咧械母毙iL。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葉嘉瑩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和教育家,她為自己的職業(yè)生涯和人生奮斗了一生。葉嘉瑩在科學、教育、社會服務(wù)等多個領(lǐng)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被譽為“中國科學和教育事業(yè)的女創(chuàng)業(yè)者之一”。

第二段:葉嘉瑩在科學領(lǐng)域的成就。

葉嘉瑩曾在華西醫(yī)科大學擔任生化醫(yī)學系教授和系主任職務(wù),領(lǐng)導整個生化醫(yī)學系的工作。她還與愛因斯坦合作完成了關(guān)于蛋白質(zhì)結(jié)晶的重要研究工作,為生物大分子及其工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礎(chǔ)。她的科學成果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的認可,成為國內(nèi)生物學界的佼佼者。

第三段:葉嘉瑩在教育領(lǐng)域的成就。

在教育領(lǐng)域,葉嘉瑩同樣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她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創(chuàng)造了“擇優(yōu)推薦制”,通過選拔優(yōu)秀人才來推動我國科學和技術(shù)的發(fā)展。葉嘉瑩還創(chuàng)辦了滬江集團,旨在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提高中國的英語學習水平,為廣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第四段:葉嘉瑩為教育事業(yè)做出的貢獻。

葉嘉瑩切實貢獻了她的才華和智慧,積極推動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yè)向前發(fā)展。她帶領(lǐng)滬江集團與不同學校合作,推出了很多有趣有味的課程,幫助學生提高專業(yè)技能,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拓展自己的視野。同時她為當代教育關(guān)鍵詞“程關(guān)”,承認“工具方法”,承認“修仙”做出實質(zhì)性的貢獻,形成了獨特的教育思想。

第五段:對葉嘉瑩的總結(jié)和感悟。

葉嘉瑩不斷使自己的生命過程變得更加有意義,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鼓舞和啟發(fā)。她的事跡和生平既感人又值得學習和借鑒。從她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執(zhí)著,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并在生活中實踐他們。也可以看到成功背后艱辛的努力,告訴我們成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葉嘉瑩的成就為我們這個國家獻出了最美麗的人生,也為我們留下了極具價值的精神財富。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探索、成長、思考。在這個旅程中,我也不斷地思考和反思,總結(jié)了一些心得體會。而這些心得體會,不僅指導著我前行,也讓我不斷思考與他人分享。下面就是我關(guān)于人生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段:關(guān)于生活的體會。

人生苦短,我們應(yīng)該珍惜每一天。我深刻體會到生活是如此脆弱,轉(zhuǎn)瞬之間我們就能從人世間離去。因此,每一天都應(yīng)該銘記在心,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對待困難和挫折,我們應(yīng)該堅定自信,勇敢面對并解決。同時,我們也需要留出時間來享受生活的美好,與親友一同度過寶貴的時光,感受愛與溫暖。生活給予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寶貴的,我們應(yīng)該倍加珍惜。

第二段:關(guān)于學習的體會。

學習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夠為我們提供知識和智慧。我意識到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夠適應(yīng)不斷變化的社會。我堅信“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只有不斷地學習與實踐,我們才能夠不斷地成長和進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一顆求知的心,保持饑渴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善于總結(jié)和應(yīng)用所學的知識。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我們才能夠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中立于不敗之地。

第三段:關(guān)于人際關(guān)系的體會。

人際關(guān)系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它影響著我們的成長和生活品質(zhì)。我明白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有助于我們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支持。與人相處時,我們需要學會傾聽,理解和尊重別人的觀點。我們還要學會換位思考,善于溝通和解決問題。同時,我們也要懂得感恩和珍惜那些關(guān)心、幫助過我們的人。只有用心對待他人,我們才能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第四段:關(guān)于夢想的體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而夢想是人生的動力源泉。我相信只有堅持追逐自己的夢想,我們才能夠活出自己真實的人生。然而,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但這并不代表我們應(yīng)該放棄,相反,我們要堅定信心,努力奮斗。只有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才能夠?qū)崿F(xiàn)我們的夢想,讓生活變得更加精彩和有意義。

第五段:關(guān)于幸福的體會。

幸福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而我意識到幸福是一種內(nèi)心的感覺。幸福不是取決于外界的物質(zhì)和享受,而是取決于我們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自己的滿足感。我堅信,只有學會珍惜當下,善待他人,堅持自己的信仰,才能夠找到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我們需要用心體味生活的點滴,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快樂和喜悅。

總結(jié):

人生是一場旅行,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成長和改變。通過我對生活、學習、人際關(guān)系、夢想和幸福的思考和體會,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和真諦。這些心得體會不僅指導著我向前,也希望能夠給他人一些啟示和思考。只有用心去體驗和探索人生,我們才能夠擁有一個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讓我們珍惜每一份經(jīng)歷和每一份感受,與他人分享我們的心得體會,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葉嘉瑩是一位中國女性科學家,她曾被譽為“物理學之母”。她在科學事業(yè)上的成就和敬業(yè)精神,讓我們對其典型事跡感到欽佩和敬仰。通過深入學習葉嘉瑩的生平事跡,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她的故事和精神內(nèi)涵,對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有所啟示和感悟。

第二段:葉嘉瑩的成就及其背后的付出。

葉嘉瑩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事業(yè),她在量子力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許多貢獻。同時,她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教育家,曾多次擔任大學教授和科研機構(gòu)領(lǐng)導。然而,這些成就背后都是她長期堅持不懈的、不畏困難的努力和付出。她曾在艱苦的條件下研究,每天工作時間都長達14個小時。她的貢獻和成就并不是偶然得來的,而是她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所得。

第三段:葉嘉瑩的敬業(yè)精神。

葉嘉瑩對科學事業(yè)的熱愛和追求,是她擁有敬業(yè)精神的表現(xiàn)。她不僅在自身的研究上勤奮努力,而且也積極推廣科學知識,帶領(lǐng)許多年輕人開始學習科學。她曾經(jīng)說過:“我喜歡學習。探尋未知領(lǐng)域、開發(fā)新思維、挑戰(zhàn)過程中的更高境界,讓我的生命更充實?!边@正是敬業(yè)精神的體現(xiàn),不斷學習和追求進步,不斷超越自我。

第四段:葉嘉瑩的勇氣和堅韌。

葉嘉瑩在追求科學事業(yè)的道路上,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挫折,但是她沒有被打倒,而是勇敢地面對困境。在她年輕時,因為是女性,需要面對更多的歧視和排擠。她曾經(jīng)面臨失業(yè)和生活上的困境,但她始終不放棄追求科學的夢想,堅定地走過了這段艱難的時光。她曾說:“我不怕翻山越嶺,不怕跨欄跳水,我一直都是獨自走在路上的?!边@充分體現(xiàn)了葉嘉瑩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

第五段:葉嘉瑩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可以從葉嘉瑩的典型事跡中汲取很多的營養(yǎng),她嚴謹?shù)目茖W精神、敬業(yè)精神、勇氣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都讓我們感受到一個科學家所需要具備的品質(zhì)。在面對各種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像葉嘉瑩一樣勇敢面對,始終堅信自己,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和技能。我們也應(yīng)該像葉嘉瑩一樣,用自己強大的內(nèi)心去驅(qū)動自己,追求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不斷地為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葉嘉瑩的精神和事跡,將永遠激勵我們前行。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葉嘉瑩是中國著名的現(xiàn)代女性學者和作家,在她的一生中,經(jīng)歷了許多困境和挑戰(zhàn)。她的生平事跡激勵了無數(shù)人,尤其是女性,勉勵奮斗和進取,謀求自立自強,贏得真正的尊重和尊嚴。本文旨在探討葉嘉瑩的事例,以此得出個人的心得體會,為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啟迪。

第二段:葉嘉瑩的個人經(jīng)歷和成就。

葉嘉瑩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她成長于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在那個傳統(tǒng)封建社會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但是,葉嘉瑩不甘于受到這種歧視,她堅定地選擇走自己心路,努力學習,提升自己。在她的堅持和努力下,她終于成為了一名杰出的女性學者,一位知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她不僅推崇女性工作和生活理念,還著力探索女性個性、文化和存在方式的問題,為中國的女性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葉嘉瑩在創(chuàng)作和研究中走過了很艱辛的路程,但是她不屈不撓,一步步地走向了成功。在她的個人經(jīng)歷中,我們可以看到她的堅持、她的勇氣、她的坦然和她的毅力。她的成功離不開她那顆堅韌而勇敢的心,她總是不斷地克服自己和環(huán)境的壓力和難關(guān),戰(zhàn)勝了困難和挑戰(zhàn),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她的心路歷程和人生感受,給我們普通人以深深的啟示與感悟。

葉嘉瑩的事例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標。我認為,在現(xiàn)今這個極其復雜的社會中,我們要有自己的價值追求和生活宗旨。我們應(yīng)該始終保持勇敢和自信,以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葉嘉瑩的成功告訴我們,堅持自己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如同葉嘉瑩一樣,我們應(yīng)該克服自己的恐懼和猶豫,用勇氣和毅力跨越困難和挑戰(zhàn),去追尋我們的夢想和抱負。

第五段:總結(jié)。

綜合以上內(nèi)容,葉嘉瑩是一個不朽的名人,她的事跡和心路歷程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她的勵志故事告訴我們,人的能力與心態(tài)密切相關(guān)。只有我們擁有大無畏和百折不撓的力量,才能獲得成功和幸福??傊?,葉嘉瑩的事例,讓我們受益匪淺,更應(yīng)該把她做為我們的楷模和榜樣,切實付諸實踐,通過努力和奮斗在人生中大放異彩。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六

葉嘉瑩是一位偉大的人民教師,她從事教育事業(yè)60多年,對中國家庭教育和教師師德的建設(shè)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成為了一位中國教育界的傳奇人物。她的典型事跡,讓我們感受到了夫妻之間的相互信任、堅持不懈的毅力以及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對葉嘉瑩的典型事跡進行分析并結(jié)合個人體會進行探究。

一、信任是愛的基礎(chǔ)。

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他身邊的人的支持有關(guān),尤其是婚姻關(guān)系。葉嘉瑩與丈夫匡定國的婚姻,建立在信任的基礎(chǔ)上,是她事業(yè)的堅實后盾。盡管葉嘉瑩與匡定國夫婦同在一個南方師范學院,但曾一度私奔的他們沒有對此事向父母透露,因為當時的父母對這種師生之間的婚戀存在極大的反對。

此時,我們可以感受到信任是愛的基礎(chǔ),沒有相互的信任,夫妻間的關(guān)系是無法長久的。在工作中,也不例外,教育需要有相互信任,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guān)系也一樣需要有相互的信任。在談到教育的時候,老師必須要對學生充滿信任,胸懷寬容,給他們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二、堅持不懈的毅力。

葉嘉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堅守“鮮花不怕風吹雨打的真愛教育”,這種精神無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教育工作中,充滿了艱辛和困難,如果沒有毅力,很容易因為一點小挫折就放棄教育事業(yè)。

葉嘉瑩在6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秉持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忠誠,并不斷地進行教學研究和探索,在教學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為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和性格塑造做出了杰出貢獻,同時也堅定了她對教育事業(yè)的信念。

三、熱愛教育事業(yè)。

葉嘉瑩教育事業(yè)的堅守使她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有著深深的體驗。她不僅給學生進行教育,同時也積極地推廣和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輔助孩子的成長,從而為家庭和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熱愛教育,就是熱愛生命。因為教育影響的不僅僅是人的知識、技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對人的人格、素質(zhì)和價值觀的形成。如果僅僅是工作技能,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如果熱愛教育,那么就是對生命的熱愛。教育的過程也是一種成長的過程,教育者、學生、家長都有自己的成長過程,只有相互培養(yǎng)才能共同成長。

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葉嘉瑩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她指出:“一個人的前20年是由父母創(chuàng)造的,二十歲以后是由他自己創(chuàng)造的?!币虼耍粋€人接受的家庭教育會深深影響他的一生。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教室,優(yōu)秀的家庭教育是大家共同關(guān)注的問題。通過葉嘉瑩先生的事跡,我們可以體會到家庭教育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也通過她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努力和創(chuàng)新,向大家展示一名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應(yīng)有的擔當。

五、教育德育的重要性。

葉嘉瑩教書育人的一生,看似尋常卻又不尋常。她注重師德建設(shè),將德育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不斷與新時代、新課程接軌,為教育強國計劃做出自己的貢獻。

教學的本質(zhì)在于德育,我們不能只注重知識本身的輸出,更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基礎(chǔ),不斷推廣和落實德育教育,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有?chuàng)新精神的優(yōu)秀人才。

總之,葉嘉瑩的典型事跡給我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啟示和借鑒,指引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堅定信念、鍥而不舍,堅持鮮花不怕風吹雨打的真愛教育。潛心教育、培養(yǎng)德才并重的優(yōu)秀人才,奉獻社會,開創(chuàng)美好的未來。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七

葉嘉瑩講詩詞被公認的特點是“跑野馬”。

唐朝的皇帝,她一口氣說來十五個。“小山重疊金明滅”里的“小山”,她能講上3頁紙。

講哲理詩,她隨手把張九齡、陶淵明、朱熹的詩拎出來作比較;講李商隱的《嫦娥》,她會談到王國維和王維,比較純詩人的自哀、哲人的的悲憫、修道者的自得;從辛棄疾的詞,講到詞的本質(zhì),再由詞的牌調(diào)拐到小令與長調(diào)的區(qū)別,因此講了講柳永,然后再回到辛棄疾的另兩首詞和用典,結(jié)合西方的意識批評理論……最后回到這堂課講的這首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年輕教師去聽她的課,感慨“葉先生‘跑’一大圈還能跑回來,而且?guī)缀醪怀鲥e”。

品鑒韋莊《思帝鄉(xiāng)》里的“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葉嘉瑩告訴學生,不要把它看成僅僅是寫美女和愛情的小詞。做學問和追求理想也需要這種精神,學物理不一定都能獲獎,要對自己的追求有終生不渝的奉獻。那一年,楊振寧和李政道獲諾貝爾物理獎。物理一下子成了熱門,許多學生爭著報考物理系。

聽過葉嘉瑩講座的學生覺得,葉先生先“降低了詩詞賞析的門檻,又手把手領(lǐng)著人進來”。“她講詩是結(jié)合著自己生命的經(jīng)歷,是與生命相融會的感發(fā)?!北热缛~先生講杜甫的詩,講到‘國破山河在’,她是真正體驗過的——“七七事變”后,北平淪陷,吃混合面,穿補丁衣,學校更換了教師,英文課程改上日語課,她們在教室按要求把歷史、地理課本逐頁撕毀涂抹。

顧隨說詩的主要作用,是在于讓人感動。葉嘉瑩在國外的課堂上,也常常給學生用英文“care”,她說要有一顆關(guān)懷的人,對人、事、物,對大自然的關(guān)懷。

顧隨不講書里寫的內(nèi)容,也不怎么引經(jīng)據(jù)典,完全是自己讀詩的感受。葉嘉瑩講詩,也常把自己的感受、情誼放里面。

顧隨講喜歡的作者,也講不喜歡的。他直言姜夔的詞,最大缺點是清空。他認為,一個人做人只是穿著白襪子不肯粘泥,總是自己保持清白、清高,這樣的人比較狹隘、自私,遇事不肯出力,為人不肯動情。

“顧先生講詩歌生命里的感發(fā)?!比~嘉瑩說。而“生命的感發(fā)”也是她研究古典詩詞的核心,也是她“終身熱愛詩詞,雖至老而此心不改的重要原因”。她認為,“詩詞的好壞,永遠以它的感發(fā)的生命的厚薄、大小、深淺為評量的層次?!?/p>

講周邦彥時,葉嘉瑩稱贊詞人的技巧和藝術(shù),但仍要“很真誠地說話”。她說周邦彥這個詞人,和蘇東坡就差了一點點。兩個人同樣經(jīng)歷了新舊黨爭,蘇東坡是將自己的得失、福禍置之度外的。而周邦彥最后學到的是明哲保身,“委順之名,人望之如木雞,自以為喜。”她覺得周邦彥的詞里缺少一種博大的、深厚的感發(fā)的生命。

她喜愛辛棄疾,說辛棄疾和蘇東坡、陶淵明不同,陶、蘇都準備了一個“退”,是窮則獨善其身的退。但辛棄疾和杜甫是沒有“退”的人,他一生也沒有忘記收復自己的故鄉(xiāng)和故國,他是堅持要進。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八

葉嘉瑩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在_月_日,96歲的她例行給南開大學新生講開學第一課。坐在輪椅上,她中氣十足,調(diào)侃自己的頭發(fā)竟變黑了一些。

她習慣站著講課,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但現(xiàn)在,她從家里的沙發(fā)上起身都需要保姆攙扶。她說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間”,但仍要努力做到杜甫說的“蓋棺事則已”那一刻。她每天手寫論文、指導學生整理超過2000個小時的講課錄音。

哈佛、耶魯?shù)壬习偎咝6剂粝逻^她講課的身影。剛回到南開講課時,她的課,教室里要加座,凳子椅子一直加到了講臺上。還有人靠墻邊窗口站著,或坐在地上。數(shù)學家陳省身、吳大任夫婦也和學生擠在講臺下。

她在臺灣教書時也是這種場面。后來,她帶著詩詞講遍了半個地球。

她沒有大學者高高在上的架子。她給幼兒園的孩子講詩,也給學者、院士、工人和家庭主婦講。92歲那年,她挑選了218首古詩詞,給兒童作古詩讀本,轉(zhuǎn)年又為這些詩詞錄制了講解和吟誦。

91歲時,她還在70平方米的住宅里給研究生上課。博士生、碩士生,加上來旁聽的人,坐在塑料小矮凳上,每堂課有二三十人。后來,課程和講座的視頻被整理出來放到網(wǎng)上,她一下子成了講詩詞的“網(wǎng)紅”。

90后網(wǎng)友評價“這位90歲的老太太講課有趣”,認為她的書“不賣關(guān)子,娓娓道來,文學知識和歷史典故很豐富,兩口氣便讀完了三五百頁”。

她被稱作“穿裙子的‘士’”。她的生日,國內(nèi)外研究詩詞的學者聚在她身邊開會,很多大人物都發(fā)來賀信。早些年,不喜熱鬧的她最多與幾位好友一起吃個飯。有一年過生日,她負責切蛋糕,南開大學的兩任校長母國光和滕維藻坐在旁邊。陳省身一定要把給她的祝壽詩藏到生日當天,提前一天到的楊振寧也沒得到“劇透”。

作家白先勇稱“葉先生是引導我進入中國詩詞殿堂的人”“她站在那里,就是一個貴族?!痹娙讼饺匦稳荩~老師在講臺上像個發(fā)光體,是《九歌》中的湘水上的女神。

她要把“自己親自體會到的古典詩歌里邊美好、高潔的世界”告訴年輕人,她希望能把這扇門打開,讓大家能走進去,把不懂詩的人接到里面來。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九

關(guān)于葉嘉瑩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開拍。拍攝前導演陳傳興做了大量關(guān)于詩詞的功課他想探討“葉先生跟中國詩詞史、中國詩人的大的生命河流之間的相互尊重和呼應(yīng)”。

陳傳興“每次都要背著一大袋的書,隨時要翻開”。拍攝有時不按提綱走,葉先生會即興提到某一首詩,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開始手忙腳亂地翻資料,擔心犯錯出丑,尷尬又窘迫。“每次拍攝都非常緊張,感覺就是‘上戰(zhàn)場’?!?/p>

1954年,只有中學語文教學經(jīng)歷的葉嘉瑩受聘于臺灣大學。若以論文著述為錄用標準的話,她不夠資格。

時任臺大中文系主任臺靜農(nóng)后來回憶,當年邀聘葉嘉瑩到臺大任教,是因為看到了她“所作的舊詩,實在寫得很好”,所以“就請了她”。

葉嘉瑩出生于1924年的北平,從小被關(guān)在懸著“進士第”匾額的大門里長大,家里保留著滿族的“花盆底”和“阿瑪”的稱呼。

女孩兒玩的蕩秋千、溜冰、踢鍵子、抓子兒,她都不會,有的根本沒見過。她不識字的時候就開始背詩,“所有的精力都用來讀書了”?!墩撜Z》是她“背誦的最熟的一本經(jīng)書”。

11歲時,她跟著伯父學作詩。庭院中的竹子、石榴花、棗花、落日、月影是她寫詩的主要題材?!板攘辍钡膭e號也是她從與伯父聊天中得來——清朝的陳維崧,是中國詞人里寫得最多的,號迦陵。

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后,她遇見了影響自己一生的老師顧隨。

顧隨講課,她埋頭一字不落地記筆記。聽了6年課,她記下8大本筆記,此后的50余年,她在臺灣、美國、加拿大漂泊,只有這些筆記她隨身攜帶。顧隨當年評改的習作舊稿、信件、贈詩,都被葉嘉瑩作為書法裝裱起來,帶在身邊。

受顧隨的影響,她一改善感的詩風,寫下“入世已拼愁似海,逃禪不借隱為名”。70多年后,迦陵學舍在南開大學落成,這兩句分掛在月亮門兩側(cè)。

她一生中的大多數(shù)時候確實無處可逃。1945年,中國進入全面抗戰(zhàn)第八年。敵寇占領(lǐng)下的北平,人們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穿打補丁的舊衣裳。師生在課堂上用詩句相互慰勉。顧隨在課堂上將雪萊《西風頌》里的詩句”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改寫成中文詩句,“耐他風雪耐他寒,縱寒已是春寒了?!比~嘉瑩模仿顧隨的風格,用這兩句詩寫成了一闋《踏莎行》。

后,顧隨同樣用詞牌《踏莎行》填了一闋詞。但此時,師生二人已失去聯(lián)系多年。

1977年葉嘉瑩從加拿大回國,開始整理顧隨文集。一向不喜歡麻煩別人的她為此事托關(guān)系找朋友。

“內(nèi)行”人看出來,葉嘉瑩講課、為文與為人都深受顧隨影響。中國古典詩詞曲研究家鄭騫曾評價她,“走的是顧先生的路子,傳了顧先生的衣缽”。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十

葉嘉瑩生于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yè)于輔仁大學國文系,曾任臺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國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

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0月18日,阿爾伯塔大學授予葉嘉瑩榮譽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文學榮譽博士,3月21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葉嘉瑩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4月,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名單,榮獲最美教師稱號,月,入選感動中國20人物候選人,9月,獲南開大學教育教學終身成就獎。

這滿目的榮譽和成就,象征著的是葉嘉瑩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與成長,然而這成長的背后,并非一帆風順,而是荊棘滿叢,充滿痛苦的,每次生活剛開始出現(xiàn)一點陽光,立馬又是一陣狂風暴雨,把所有的希望都一掃而空。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一格充滿詩書氣息的大家庭里,給一個家?guī)砹藷o盡的歡樂,尤其是她的伯父,伯父因為痛失了女兒,葉嘉瑩的到來給他帶了新的生活氣息,所以從小就把葉嘉瑩當作親生女兒看待。

葉家是葉赫那拉的后代,和納蘭性德、席慕蓉同宗,或許從根源上就和詩書有著難以割斷的淵源,葉家不僅是名門,還是舊學底子深厚的詩書世家。

從葉嘉瑩的外曾祖母開始,個個都是詩詞愛好者,外曾祖母的晚年還以自己的“仲山”名號自刻了一本詩集,集名《仲山氏吟草》,知書達理的父親母親,吟誦成性的伯父,還有善良質(zhì)樸的姨母,連伯母都拿著《唐詩三百首》用心教她。在這些人的環(huán)繞中快樂成長的葉嘉瑩,一出生,就被詩情浸染不停。

在眾多優(yōu)秀的人的精心培養(yǎng)下,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大庭院里成長,葉嘉瑩的童年可謂是過得充實又美滿,因為從小家里人就培養(yǎng)了她的閱讀習慣,所以葉嘉瑩對詩書的愛從小就被建立起來了,家人都喜歡詩歌,葉嘉瑩在這種美好的氣氛下成長,漸漸地,詩發(fā)出來的光也照進了葉嘉瑩的心。

因為年幼,對很多人和事沒有深刻的體會,所以葉嘉瑩的詩是從她家的大庭院中的景物中得來的,她家的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黑底金子的匾額,寫著“進士第”三個大字,由此可見,葉家是一個家底深厚的大戶人家,既是大戶人家,又是書香世家,庭院里的美自然能夠充斥葉嘉瑩的整個童年了。

等到葉嘉瑩從家庭教育中脫離出來,進入了正式教育時,她已經(jīng)是一個滿腹詩書的大才女了,在中學的學校了也是人群中的焦點,成績也是名列前茅,屬于學霸級人物,高中結(jié)束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鋪仁大學國文系,從此一生便和國文成為了一體。

1941年秋天,葉嘉瑩懷著夢想進入了她的象牙塔,在輔仁大學,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然而人生總是在喜從天降時禍也不請自來,1941年9月,十七歲的葉嘉瑩正沉浸在大學開學季的歡喜里,同時,也迎來了她人生當中第一個厄運——母親的去世。

母親的去世給葉嘉瑩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17歲的她,已經(jīng)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已經(jīng)對萬事萬物都有了深深的情感,她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所以母親的離去對她來說,無疑上天給了她一顆甜棗,又打了她狠狠地一巴掌,同時也斷了她一條路。為了祭奠母親,她寫下了八首哭母詩,這段痛苦的日子是詩陪她一步一步走了出來。

此后,葉嘉瑩與伯父、伯母及兩個幼弟一同生活,北京家中她是長姐,還要照顧兩個弟弟,她一下子長大了,懂得了責任是什么,彼時淪陷區(qū)物質(zhì)條件艱苦,度日很是艱難,但幸運的是,她情感并不孤寂,她還擁有賢惠慈祥的伯母,母親去世后,伯母就擔當起為兩家人做飯的責任,每當葉嘉瑩要幫忙時,伯母總推開她讓她去專心讀書。

走出母親去世的陰影后,葉嘉瑩把心思放在了學習上,因為才華卓然,容貌清麗,很快就成為了學校里的名角兒,也就是在這期間,她遇見了人生的伯樂顧隨老師,1942年秋季,葉嘉瑩正值大二,在唐宋詩課程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貴人——恩師顧隨,顧隨既是她的文學教父,又是她的人生導師。

兩人成為師生關(guān)系后,因為共同的愛好,對詩書的追求,使得兩個人成為了高山流水之情,顧隨的授課方式飄逸自然,從不刻板,因為對詩詞有著很深得研究,所以很多東西信手拈來,葉嘉瑩成為了顧隨的小迷妹,顧隨也非常欣賞這個極具天賦的姑娘,所以經(jīng)常一起討論詩詞,一起做文學研究,這段日子是葉嘉瑩最充實最快樂的日子。

1948年春,葉嘉瑩離開北平南下結(jié)婚,之后便再沒機會見到顧隨。葉嘉瑩在懷念顧隨的文章中這樣寫道:“(離開北平)三十年來我的一個最大的愿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謁先生于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葉嘉瑩第一次回國探親,她才得知顧隨早于1960年在天津病逝。

關(guān)于婚姻,對于很多女人來說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說絕大部分,但是對于葉嘉瑩來說,只是不愿提起的一小段往事,盡管她不愿提起,然而這段婚姻還是給她帶來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葉嘉瑩在上海和趙鐘孫結(jié)婚,對于這段婚姻沒有愛情的基礎(chǔ),婚后也沒有產(chǎn)生任何的愛情,兩人的結(jié)合不過是葉嘉瑩一時錯誤的選擇,這一錯,便錯了一生。

婚后兩人沒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兒后,初為人母的快樂還未來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問題入了獄,剛剛安下的家也被抄了個干凈,葉嘉瑩后來也連母帶子的被抓入獄,后來她找到警察局長寫了自白書出來,帶著四個月大的孩子居無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過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為了生活她到處去找工作,同時去很多所學校任教,夜以繼日的像個機器一樣工作,勉強能夠養(yǎng)活女兒和自己,丈夫出獄后,葉嘉瑩還未來得及歡喜,另一個陰影立馬籠罩上來,丈夫性情大變樣,心理扭曲,對葉嘉瑩多次實施家暴,在千難萬險中都堅強的走過來的葉嘉瑩,看見自己遍體鱗傷的那一刻陷入了絕望,她多次產(chǎn)生了自殺的想法,卻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隨著在教育界的成就越來越大,對詩詞的研究愈加深刻,葉嘉瑩的教學事業(yè)也逐步上升,由中學轉(zhuǎn)到臺灣大學任教,后來作為交換教師去了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國詩詞愛好者的喜歡。

1966年,葉嘉瑩帶著兩個女兒來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國把父親接到美國,在美國定居,不料遭到阻擊,無法返回美國,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兒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時間,葉嘉瑩一個人承受了很多壓力,幾乎要把她壓垮。

當時擺在她面前的是三個像大山一樣的關(guān)卡,壓的她無法喘息。

第三是家庭關(guān)系,錯的人永遠不能指望他會改變,盡管葉嘉瑩無數(shù)次的容忍,寬容,沉默,丈夫既無用又大男子主義的惡劣性情絲毫都不知收斂,家內(nèi)家外什么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義的虛榮心和存在感怎么捍衛(wèi)?那就家暴好了,通過對妻子發(fā)威來顯示做丈夫權(quán)威的作風。這讓葉嘉瑩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悶都寫進了詩里:

異國霜紅又滿枝,飄零今更甚年時。初心已負原難白,獨木危傾強自支。忍吏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氨?。行前一卜言真驗,留向天涯哭水湄。

獨木危傾強自支,多么無助,多么無力又多么無可奈何呀!

1971年,父親因病去世,葉嘉瑩悲痛萬分,從此葉嘉瑩的人生就沒有了來處,寫下一首挽詩《父歿》后,開啟了自己的歐洲之行。

老父天涯歿,余生海外懸。更無根可托,空有淚如泉。昆弟今雖在,鄉(xiāng)書遠莫傳。植碑芳草碧,何日是歸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長,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兒又出事了。在送母親去機場參加亞洲學會回來的路上,夫婦倆開車經(jīng)過一個十字路口時出了車禍,雙雙身亡。

女兒的驟然離去,讓葉嘉瑩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關(guān)在屋子里不見任何人,她知道:

人與人的理解談何容易,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那切膚之痛旁人是無法想象的。因此,所有勸慰的話都是那么的乏力。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精力。她寧愿自己忍!

她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詩,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際,又是詩歌給了她光明和安慰,或許是一個人一生要經(jīng)歷的災(zāi)難也是有限的,葉嘉瑩之后的人生倒是沒有什么大災(zāi)大難了,該經(jīng)歷的都經(jīng)歷了,再有什么也只是一陣小風罷了。

1990年,葉嘉瑩從ubc大學光榮地退休了。得知葉嘉瑩退休后,國內(nèi)不少大學,包括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都先后向她拋出了橄欖枝。但葉嘉瑩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留在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決定建立一個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由葉嘉瑩擔任研究所所長,葉嘉瑩開始雷厲風行的去海外籌款,還把自己在美國領(lǐng)到的九十多萬人民幣退休金捐贈出來,設(shè)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shù)基金”。她由衷地希望領(lǐng)到獎學金的同學,所看到的不僅是這一點微薄的金錢,而是透過“駝庵”的名稱,了解到薪火相傳的重要意義和責任。

南開大學也對這個一生漂泊,半世艱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報,為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校園里修建了一座以她的號為名的四合院式的書院——迦陵學舍,以此作為葉嘉瑩的歸宿,庭院種滿了蓮花,蓮心不死,先生永在!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一

葉嘉瑩:在詩歌里感受“不死的心靈”

我曾經(jīng)改寫過前人所作的一首《浣溪沙》小詞,寫為斷句,說:“師弟恩情逾骨肉,書生志意托謳吟,只應(yīng)不負歲寒心?!崩蠋熍c學生之間的這種情誼,有時甚至比骨肉更親近。因為骨肉是天生的,是血緣關(guān)系,在個人的精神、思想上并沒有一種自我的選擇;而師生的情誼,則是他們理想和志意的一種傳承。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師生情誼更為可貴,是“師弟恩情逾骨肉”。“書生志意托謳吟”,我們講授古典詩歌,我們的理想和志意都寄托在其中,也透過古人的詩歌,把他們的品格、理想,他們的志意、懷抱,他們的情操、修養(yǎng),傳遞給學生。

關(guān)于中國古典詩詞,曾有人問我:現(xiàn)在沒有人喜歡古詩,大多數(shù)人也不贊成吟誦,那么中國詩歌會滅亡嗎?我以為不會。中國古人作詩,是帶著感情而寫的;他們把內(nèi)心的感動寫出來,千百年后再讀其詩作,依然能夠受到同樣的感動,這就是中國詩歌的生命。所以說,中國詩歌絕對不會滅亡。只要是有感覺、有感情、有修養(yǎng)的人,就一定能夠讀出詩詞中所蘊含的、真誠的、生命的感動,這種感動是生生不息的。

真正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價值,并不是由眼前物欲的得失所能加以衡量的。上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過分重視物質(zhì)的結(jié)果,也已經(jīng)引起了西方人的憂慮。在我看來,學習中國古典詩歌的用處,也就在其可以喚起人們一種善于感發(fā)、富于聯(lián)想、更富于高瞻遠矚之精神的不死的心靈。如果把中國古典詩歌放在世界文學的大背景中看,更會發(fā)現(xiàn)中國古典詩歌是以這種興發(fā)感動為其特質(zhì)的,所以《論語》說“詩可以興”,這正是中國詩歌的一種寶貴傳統(tǒng)。

中國古人的修養(yǎng)并不是向外張揚的。你看中國古代的音樂,像古琴、瑟,在大庭廣眾的演奏廳都并不合適。我們中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都是內(nèi)向的,是你自身的、正心誠意去修身的,是內(nèi)在的追求。所以中國的古典詩歌是吟誦,在夜深人靜、清風明月之夜,拿一本古詩,把自己的心靈、感情、意念跟那首詩打成一片,而且,不僅是從理性、知識上打成一片,更是從感性上打成一片。李杜詩篇也是帶著吟誦的聲音作出來的,為什么用這個字不用那個字,有時候是因為意思的關(guān)系,有時候是因為聲音的關(guān)系。而當你做這種斟酌的時候,不是純粹的理性,是你吟誦的時候結(jié)合著聲音辨別出來的。那是一種很微妙的區(qū)別,所以吟誦才重要。

我從事古典詩詞的教學工作已近70年,不僅僅是出于追求學問知識的用心,更是出于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對生命的感發(fā),令我感動,召喚于我。這一份感發(fā)生命,蓄積了古代偉大之詩人的所有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yǎng)。所以中國傳統(tǒng)一直有“詩教”之說。我一生歷經(jīng)許多苦難不幸,卻一直保持樂觀、平靜的態(tài)度,正是與我熱愛古典詩詞有很大關(guān)系?,F(xiàn)在,一些青年人竟因為被一時短淺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不再能認識詩歌對人的心靈和品質(zhì)提升的功用,是件極遺憾的事情。我之所以回國教書,講授詩詞時特別重視詩歌中感發(fā)之作用,這也是一個主要原因。我堅信,中國古典詩詞的內(nèi)在精神和興發(fā)感動的生命不會中斷,而中華文化的長流也一定能夠綿延不絕,沾澤未來的世世代代。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二

葉嘉瑩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在_月_日,96歲的她例行給南開大學新生講開學第一課。坐在輪椅上,她中氣十足,調(diào)侃自己的頭發(fā)竟變黑了一些。

她習慣站著講課,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但現(xiàn)在,她從家里的沙發(fā)上起身都需要保姆攙扶。她說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間”,但仍要努力做到杜甫說的“蓋棺事則已”那一刻。她每天手寫論文、指導學生整理超過個小時的講課錄音。

哈佛、耶魯?shù)壬习偎咝6剂粝逻^她講課的身影。剛回到南開講課時,她的課,教室里要加座,凳子椅子一直加到了講臺上。還有人靠墻邊窗口站著,或坐在地上。數(shù)學家陳省身、吳大任夫婦也和學生擠在講臺下。

她在臺灣教書時也是這種場面。后來,她帶著詩詞講遍了半個地球。

她沒有大學者高高在上的架子。她給幼兒園的孩子講詩,也給學者、院士、工人和家庭主婦講。92歲那年,她挑選了218首古詩詞,給兒童作古詩讀本,轉(zhuǎn)年又為這些詩詞錄制了講解和吟誦。

91歲時,她還在70平方米的住宅里給研究生上課。博士生、碩士生,加上來旁聽的人,坐在塑料小矮凳上,每堂課有二三十人。后來,課程和講座的視頻被整理出來放到網(wǎng)上,她一下子成了講詩詞的“網(wǎng)紅”。

90后網(wǎng)友評價“這位90歲的老太太講課有趣”,認為她的書“不賣關(guān)子,娓娓道來,文學知識和歷史典故很豐富,兩口氣便讀完了三五百頁”。

她被稱作“穿裙子的‘士’”。她的生日,國內(nèi)外研究詩詞的學者聚在她身邊開會,很多大人物都發(fā)來賀信。早些年,不喜熱鬧的她最多與幾位好友一起吃個飯。有一年過生日,她負責切蛋糕,南開大學的兩任校長母國光和滕維藻坐在旁邊。陳省身一定要把給她的祝壽詩藏到生日當天,提前一天到的楊振寧也沒得到“劇透”。

作家白先勇稱“葉先生是引導我進入中國詩詞殿堂的人”“她站在那里,就是一個貴族。”詩人席慕蓉形容,葉老師在講臺上像個發(fā)光體,是《九歌》中的湘水上的女神。

她要把“自己親自體會到的古典詩歌里邊美好、高潔的世界”告訴年輕人,她希望能把這扇門打開,讓大家能走進去,把不懂詩的人接到里面來。

葉嘉瑩事跡心得體會篇十三

多少年過去了?在風雨中吟嘯、在花雨中徐行、在詩詞里觀照人生,葉嘉瑩先生走過來的是一路坎坷,似乎應(yīng)驗了王國維“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這一句話。先生歷盡生活的百難,一生有多少說不出的苦,幸好詩詞給了她活下去的力量。

最近先生看完我發(fā)表在新民晚報“星期天夜光杯”上一篇寫她的長文《欲將修短爭天地》后,她便告訴我一個小小的秘密:其實“以無生的覺悟,做有生的事業(yè);以悲觀的體會,過樂觀的生活”,是在她的大女兒與女婿剛因車禍去世后,她在悲哀痛苦中掙扎起來時,曾經(jīng)寫下的兩句自我勉勵的話,只不過因為當時,她覺得不好意思說這樣洞觀人生的話是她自己的體悟,所以曾經(jīng)托名說是她老師顧隨先生說的,但現(xiàn)在她年事已高,所以她承認了這是她自己的話。如今想來,這兩句話不正是先生在中國詩詞道路上一路堅毅走來的寫照!

“剩得書卷解沉哀,弱德持身往不回”,先生以為“詞人是處在弱勢的地位,不能夠表白,也不能夠言說,但是他有一種持守的品德。我處著一個弱者的地位,……在我保持一個弱者的姿態(tài)之中,我有我的持守……就是你的品格跟理想,不應(yīng)該為外界的環(huán)境所左右而改變”。所以先生首倡這“弱德之美”,即使自己處在艱難苦痛之中仍舊終身持守。

今年先生的傳記電影《掬水月在手》是未上映先轟動,在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在線售票時,5秒鐘全部售罄,后來還得了電影金雞獎。而每個看過電影的人,在山河唯美空靈的鏡頭上,在佐藤聰明《秋興八首》的配樂中,在先生吟唱詩詞柔美的嗓音里,一同經(jīng)歷先生傳奇的一生,無不感動不已。

導演陳傳興先生說:“葉先生與詩詞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深到生命里面,她就像一個水月觀音一樣,讓人渡過詩詞的大河,到河的彼岸?!毕壬袃删湓姟耙娞鞂O織錦成”和“柔蠶老去絲難盡”,先生把自己比作一條吐絲的蠶,因她從小熱愛中國古典詩詞,70余年從沒有停止過教書,她希望她的學生和所有像她一樣熱愛古典詩詞的年輕人,能夠把她所吐的絲織成美麗的云錦,就像顧隨先生早年對她的勉勵和鄭重的托付一樣。

在今年庚子初夏,揚州廣陵書社印了一部《駝庵迦陵師生酬唱集》,顧名思義,內(nèi)容就是顧隨先生和葉先生的詩詞唱和。書是傳統(tǒng)的木板手工雕版,用上等貢紙手工印刷,并作經(jīng)折裝,并配以宋錦函套,限量印成紅、藍、黑三色,可謂盡善盡美。這折子先生曾握在手中摩挲良久而不能釋,那是文字因緣骨親,更是他們師生傳承永繼的見證。

20,我想從臺北飛天津探望先生,先生在電話里頭說:“我實在太忙,一般很少跟人聚首見面,我已經(jīng)太老了,自己有很多事情要收拾和整理都來不及……”先生這么一說,聽來是拒絕我的探訪。然我不死心,過了一段時日,又致電先生,不意先生竟答應(yīng)11月19日早上與我相見,我便在前一天清晨直飛北京,轉(zhuǎn)車天津,航空陸路,抵達先生家已是傍晚五點半了,我這突然提前到達,一下子似乎打亂了先生的生活節(jié)奏。

因阿姨這么一問,先生就沒有讓我這萬里而來的客人離開,說:“我實在太忙,我要去準備明天下午的講稿,今期《中國文化》中有我《要見天孫織錦成》的演講整理稿,你自己坐著看。待會一起吃飯,沒準備,只有簡單蔬菜,炸醬面不知道你是否吃得習慣?我吃得簡單。”而阿姨一邊煮面,一邊對我說:“先生只要有演講,都一直做準備,常常到晩上兩三點都不睡覺……”

不久,阿姨端出了兩碗面、一大碗炸醬、豆芽、毛豆和菠菜,先生便每樣分出半碟給我,然后我們各自舀了炸醬拌面,食不言,我就厚著臉皮靜靜地陪著先生吃了一頓晚飯。我猜先生平日是不留客人在她家用飯的,這次應(yīng)算是特例。我現(xiàn)在偶然想起這一件事時,還是覺得非常得意,因為能和先生一起吃飯,此生難得。

何為“弱德之美”

葉嘉瑩先生提出的這一概念,出自對詞這一文體美學特性和內(nèi)在意蘊的研究,最早見于其《從艷詞發(fā)展之歷史看朱彝尊愛情詞之美學特質(zhì)》一文。基于過往對詞體的研究“神韻說”“境界說”等不能秉承主旨,葉嘉瑩先生從張惠言“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王國維“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等論點出發(fā),探尋詞作者因內(nèi)心的“難言之處”于無意之中結(jié)合進入了詞的創(chuàng)作,敏感地把握住詞體以深微幽暗、富于言外之意蘊者為美的美學品質(zhì)。

葉嘉瑩先生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來歸納詞體的這種美感:“這種美感具含的乃是在強大之外勢壓力下,所表現(xiàn)的不得不采取約束和收斂的、屬于隱曲之姿態(tài)的一種美?!?/p>

葉嘉瑩先生發(fā)現(xiàn),在清朝詞人朱彝尊《靜志居琴趣》《江湖載酒集》等作品中,隱含了一段與其妻妹的不倫戀情。因為這段不為社會所容的愛情,朱彝尊將內(nèi)心中纏綿郁結(jié)的“難言之處”,化生成詞作中隱曲的“弱德之美”。在葉嘉瑩先生看來,不但“低徊要眇”“沉郁頓挫”“幽約怨悱”的佳詞、《花間集》中男性作者托名女性敘寫所表現(xiàn)的“雙性心態(tài)”,甚至蘇東坡、辛稼軒等豪放詞人蘊含“幽咽怨斷之音”和“沉郁悲涼之慨”的作品,都具有“弱德之美”——究其本質(zhì),這些都是在外在環(huán)境的強壓之下,不得不將“難言之處”以曲筆道出。

也正因此,葉嘉瑩先生認為詞體的“弱德之美”具有雙重意蘊和雙重心態(tài)。東坡詞意蘊的深曲,因其儒家用世之心受挫后遁而為道家之超曠的一種雙重的修養(yǎng);稼軒詞意蘊的深曲,因其英雄之志受到外界壓抑所形成的一種雙重的激蕩;朱竹垞詞作意蘊的深曲,只是由于愛情的追求在禮教的約束之下所形成的一種既想要沖決網(wǎng)羅卻又不得不馴服于禮教的掙扎與矛盾。

朱彝尊收入《江湖載酒集》的一首小詞《桂殿秋》,言盡朱詞“弱德之美”:“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敝駡摗豆鸬钋铩芬辉~深受后世詞評家激賞,甚至被況周頤評為清詞壓卷之作。江弱水《十三行小字中央:朱彝尊的風懷詩案》一文對朱彝尊與其妻妹纏綿悱惻的愛情作了福爾摩斯探案般的考據(jù)。

同為具有“弱德之美”的作品,但在葉嘉瑩先生眼中,風骨高下立判:東坡詞可以稱為“弱德之美”中的達士,稼軒詞可以稱為“弱德之美”中的豪杰,竹垞詞才真可稱為“弱德之美”中一個真正的弱者。

葉嘉瑩先生甚至認為,在古典詩歌行列中,陶淵明和李商隱也含有“難言之處”和“弱德之美”。陶淵明“不以五斗米折腰”,退隱歸園田居。李商隱身陷晚唐牛李黨爭,以隱忍態(tài)度承受痛苦。陶淵明、李商隱的詩歌各有其“難言之處”,以曲筆委婉道出,同屬“弱德之美”。

九月十日教師節(jié),南開大學舉辦《掬水月在手》影片首映式。葉嘉瑩先生是國際儒聯(lián)榮譽顧問,我銜命陪同王念寧副會長專程赴南開致賀,有幸在南開禮堂聆聽九十六歲高齡的迦陵先生與白巖松共話詩意人生。迦陵先生坐在輪椅上娓娓道來,鬢發(fā)皤然,聲如洪鐘,風華絕代。

首先,“弱德之美”是一個詞體美學的概念。葉嘉瑩先生將此種美感定義為:“在強大之外勢壓力下,所表現(xiàn)的不得不采取約束和收斂的屬于隱曲之狀態(tài)的一種美”。詞體美學的“弱德之美”,是一種敬畏、節(jié)制、內(nèi)斂、隱忍的美感,是“感情上那種承受”,是“在承受的壓抑之中自己的堅持”。

再者,“弱德之美”不僅是詞體美學的意蘊,更有人格風骨的美感,是一種在承受壓力時堅持理想、堅韌不拔、外圓內(nèi)方、一以貫之的美,是代表儒家至大氣象的美。正如葉嘉瑩先生所言:“弱德是我們?nèi)寮业膫鹘y(tǒng),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躬自厚而薄責于人,是我在承受壓抑之時堅持我的理想、我的持守,堅持而不改變?!?/p>

進而,追問“弱德之美”因何而生?乃是因為詞人追求理想境界而受挫不得,曲筆敘說“難言之處”。面對壓力,詞人可以保持沉默,但卻選擇了用折筆言之——蘇軾、辛棄疾、朱彝尊莫不如是,那是因為他們皆受內(nèi)心生發(fā)的理想情懷、美好情感所驅(qū)使。從這個意義而言,“弱德之美”追求的是天池、蓬山、瑤臺這樣的詩意勝境,是陳寅恪先生筆下“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研讀《迦陵詩詞稿》,我發(fā)現(xiàn)葉先生詩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五種意象:荷花、柔蠶、藍鯨、鯤鵬、妙音鳥,皆能體現(xiàn)“弱德之美”的意蘊。

柔蠶的意象出現(xiàn)在兩首迦陵詩詞當中。二〇〇〇年,葉先生作《鷓鴣天》一闋:“似水年光去不停,長河如聽逝波聲。梧桐已分經(jīng)霜死,幺鳳誰傳浴火生。花謝后,月偏明,夜涼深處露華凝。柔蠶枉自絲難盡,可有天孫織錦成?!倍柀柶吣?,葉先生用此闋詞韻作七言絕句:“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柔蠶老去應(yīng)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睆摹叭嵝Q枉自絲難盡,可有天孫織錦成”,到“柔蠶老去應(yīng)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相隔七年光景,迦陵詩詞同樣的意象,風格一變,由戚婉到豪健,由憂思惆悵到雄心萬丈,仿佛杜甫筆下“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迦陵心態(tài)可見一斑。

二〇〇〇年,葉先生讀到美國作家黛安·艾克曼(dianeackerman)著作《鯨背月色》(themoonbywhalelight),說遠古時期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藍鯨可以隔洋傳語,受此意象感發(fā),創(chuàng)作一闋《鷓鴣天》:“廣樂鈞天世莫知。伶?zhèn)惔抵褡猿砂V。郢中白雪無人和,域外藍鯨有夢思。明月下,夜潮遲,微波迢遞送微辭。遺音滄海如能會,便是千秋共此時?!睍r隔十七年后,葉先生又受此意象感發(fā),創(chuàng)作絕句:“來日難知更幾多,剩將余力付吟哦。遙天如有藍鯨在,好送余音入遠波?!?/p>

葉先生少年時從伯父習詩詞,始知清代詞人陳維崧別號“迦陵”、郭麐別號“頻迦”,迦陵與頻迦合起來,迦陵頻迦就是一種鳥的名字。后來葉先生在輔仁大學從顧隨先生學詩,選擇與“嘉瑩”發(fā)音相似的“迦陵”作為別號。迦陵頻迦是佛經(jīng)中描繪的一種棲息在雪山或極樂凈土的人首鳥身的神鳥,向人間傳遞美妙聲音,又被稱為妙音鳥,在梵文中稱為kalavinka。迦陵頻迦經(jīng)常作為樂舞的形象,出現(xiàn)在各種講經(jīng)說法盛會上。在敦煌莫高窟的多幅唐代壁畫上,在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柱頭斗拱上,在正定隆興寺大悲閣觀音基座上,甚至在法門寺地宮金銀器和日本正倉院漆器上,都能看到迦陵頻迦的婀娜身姿。妙音鳥的意象在迦陵詩詞稿中也出現(xiàn)了兩處:“妙音聲鳥號迦陵,慚愧平生負此稱。偶往佛廬話陶令,但尊德性未依僧?!薄板攘陱拇说盟鶙x書講學兩相宜。學舍主人心感激,喜題短歌樂無極?!?/p>

荷花、柔蠶、藍鯨、鯤鵬、妙音鳥,是迦陵詩詞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五種意象。柔蠶雖然纖小,但卻是堅韌不拔、九死不悔的精魂。小荷與妙音鳥,一為先生乳名,一為先生別號,此二者身形小巧,甚至不失柔弱,卻亭亭玉立、卓爾不群。藍鯨與鯤鵬,身形不復嬌弱,但卻遺世高蹈,雍容華瞻,是天國人間美妙高潔的象征。此五種意象在某種意義上皆為迦陵自況,具有不折不扣的“弱德之美”。

葉嘉瑩生于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yè)于輔仁大學國文系,曾任臺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國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

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0月18日,阿爾伯塔大學授予葉嘉瑩榮譽博士學位,成為該校文學榮譽博士,年3月21日,華人盛典組委會公布葉嘉瑩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4月,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名單,榮獲最美教師稱號,月,入選感動中國20人物候選人,9月,獲南開大學教育教學終身成就獎。

這滿目的榮譽和成就,象征著的是葉嘉瑩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與成長,然而這成長的背后,并非一帆風順,而是荊棘滿叢,充滿痛苦的,每次生活剛開始出現(xiàn)一點陽光,立馬又是一陣狂風暴雨,把所有的希望都一掃而空。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一格充滿詩書氣息的大家庭里,給一個家?guī)砹藷o盡的歡樂,尤其是她的伯父,伯父因為痛失了女兒,葉嘉瑩的到來給他帶了新的生活氣息,所以從小就把葉嘉瑩當作親生女兒看待。

葉家是葉赫那拉的后代,和納蘭性德、席慕蓉同宗,或許從根源上就和詩書有著難以割斷的淵源,葉家不僅是名門,還是舊學底子深厚的詩書世家。

從葉嘉瑩的外曾祖母開始,個個都是詩詞愛好者,外曾祖母的晚年還以自己的“仲山”名號自刻了一本詩集,集名《仲山氏吟草》,知書達理的父親母親,吟誦成性的伯父,還有善良質(zhì)樸的姨母,連伯母都拿著《唐詩三百首》用心教她。在這些人的環(huán)繞中快樂成長的葉嘉瑩,一出生,就被詩情浸染不停。

在眾多優(yōu)秀的人的精心培養(yǎng)下,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大庭院里成長,葉嘉瑩的童年可謂是過得充實又美滿,因為從小家里人就培養(yǎng)了她的閱讀習慣,所以葉嘉瑩對詩書的愛從小就被建立起來了,家人都喜歡詩歌,葉嘉瑩在這種美好的氣氛下成長,漸漸地,詩發(fā)出來的光也照進了葉嘉瑩的心。

因為年幼,對很多人和事沒有深刻的體會,所以葉嘉瑩的詩是從她家的大庭院中的景物中得來的,她家的大門正上方懸掛著一塊黑底金子的匾額,寫著“進士第”三個大字,由此可見,葉家是一個家底深厚的大戶人家,既是大戶人家,又是書香世家,庭院里的美自然能夠充斥葉嘉瑩的整個童年了。

等到葉嘉瑩從家庭教育中脫離出來,進入了正式教育時,她已經(jīng)是一個滿腹詩書的大才女了,在中學的學校了也是人群中的焦點,成績也是名列前茅,屬于學霸級人物,高中結(jié)束后,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鋪仁大學國文系,從此一生便和國文成為了一體。

1941年秋天,葉嘉瑩懷著夢想進入了她的象牙塔,在輔仁大學,是葉嘉瑩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然而人生總是在喜從天降時禍也不請自來,1941年9月,十七歲的葉嘉瑩正沉浸在大學開學季的歡喜里,同時,也迎來了她人生當中第一個厄運——母親的去世。

母親的去世給葉嘉瑩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17歲的她,已經(jīng)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已經(jīng)對萬事萬物都有了深深的情感,她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孩子,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所以母親的離去對她來說,無疑上天給了她一顆甜棗,又打了她狠狠地一巴掌,同時也斷了她一條路。為了祭奠母親,她寫下了八首哭母詩,這段痛苦的日子是詩陪她一步一步走了出來。

此后,葉嘉瑩與伯父、伯母及兩個幼弟一同生活,北京家中她是長姐,還要照顧兩個弟弟,她一下子長大了,懂得了責任是什么,彼時淪陷區(qū)物質(zhì)條件艱苦,度日很是艱難,但幸運的是,她情感并不孤寂,她還擁有賢惠慈祥的伯母,母親去世后,伯母就擔當起為兩家人做飯的責任,每當葉嘉瑩要幫忙時,伯母總推開她讓她去專心讀書。

走出母親去世的陰影后,葉嘉瑩把心思放在了學習上,因為才華卓然,容貌清麗,很快就成為了學校里的名角兒,也就是在這期間,她遇見了人生的伯樂顧隨老師,1942年秋季,葉嘉瑩正值大二,在唐宋詩課程上,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貴人——恩師顧隨,顧隨既是她的文學教父,又是她的人生導師。

兩人成為師生關(guān)系后,因為共同的愛好,對詩書的追求,使得兩個人成為了高山流水之情,顧隨的授課方式飄逸自然,從不刻板,因為對詩詞有著很深得研究,所以很多東西信手拈來,葉嘉瑩成為了顧隨的小迷妹,顧隨也非常欣賞這個極具天賦的姑娘,所以經(jīng)常一起討論詩詞,一起做文學研究,這段日子是葉嘉瑩最充實最快樂的日子。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923229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