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課教學反思(專業(y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3 19:33:03
思品課教學反思(專業(yè)18篇)
時間:2023-11-13 19:33:03     小編:雅蕊

科技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要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首先要梳理好思路和邏輯。在讀完以下的總結范文后,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哪些地方可以借鑒和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一

長期以來,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奉行的是知識傳遞為價值取向的教學觀,教師以講授法為主要教學形式。這樣,不但造成了課堂教學枯燥、乏味,而且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自從思想品德課實用新教材以來,在使用新教材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也帶給我們新的反思。

一、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

思品課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要從思想上熟悉到新的課程教學更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教學的兩個轉變:一是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轉變;二是實現(xiàn)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要求我們思品教師要實現(xiàn)教學的科學化、綜合化、實踐化,即要求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留意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綜合思維能力,和加強課程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把微笑帶進課堂,營造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會碰到各種事情,于是就會產(chǎn)生各不同的情緒體驗。而積極的情緒會帶來積極的效果,消極的情緒會帶來消極的效果。假如老師帶著一份愉悅、積極的`情緒走進教室授課,駕御課堂、控制課堂氣氛的能力便為更強,教學思路會更開闊,思維會更靈敏,對教學內容的闡述就恰到好處。情緒好了,教學語言也更富于感情色彩,課堂教學也就更生動、更具有感染力。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授課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就會被感染而進入興奮狀態(tài),學起來就備感輕松,課堂氣氛也自然活躍了,同時教師又能從學生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中受到鼓舞,講課更帶勁兒。這樣便達到了教與學的雙向優(yōu)化,使教與學進入一種最佳狀態(tài),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因此,我們教師要帶著微笑走進每一個班級,面對每一位學生。

三、加強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每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話,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愛好,并且使其把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其實就是真正我們想要得到的結果。

四、精心組織好課堂的討論活動。

討論,本身內在地蘊涵著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愉快合作的教學氛圍,意味著承認學生的主體作用和關注學生的發(fā)展,意味著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改變。圍繞論題進行有效討論,有助于自由地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主體地位的形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推理能力、人際交流技巧等多維能力;有利于使學生豐富對事物的熟悉,進而改變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道德價值觀;更能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有效的多元交流、多元互動,在互動交流中相互啟發(fā)、共同發(fā)展。

總之,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啟發(fā)、討論式、調查式等方式教學,指導學生會自主學習。這樣,會使學生能夠主動去探索社會現(xiàn)實及自我成長的問題,而不是將書本中的內容作為教條來死記硬背。通過自主學習,不斷激發(fā)道德學習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珍惜學習時光。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二

(二)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情緒雖說是人的心理活動,但它與個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關。積極、向上、快樂的情緒有益于個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個人的智力發(fā)展,有利于發(fā)揮個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極、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個人的身心健康,抑制個人智力的發(fā)展和正常水平的發(fā)揮。且初中生的情緒表現(xiàn)又是很不穩(wěn)定、不成熟,容易沖動且膚淺、強烈、不協(xié)調,兩極性明顯,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因此,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情緒變化的特點,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主動調控情緒,保持積極的、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克服消極情緒是當務之急。

1、知識目標。

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知道喜、怒、哀、懼是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理解情緒對于個人行為和生活的影響和作用,包括情緒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2、能力目標。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要較理智地調控自己的情緒。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良好的情緒有助于形成健全人格。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狀態(tài)。

情緒的基本類型;了解情緒對人會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五)、教學難點情緒的含義。

二、說教法:

活動—體驗教學模式就是通過情感體驗式,討論探究式等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再現(xiàn)情境、擴展情境,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認識自我,調試自我,展示自我。

目的:“把學生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解放他們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他們的雙手,使他們能做;解放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他們的嘴,使他們能說”,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知識。

目的: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活動、情境、體驗這三步的學習方法,層層深入,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實踐中能根據(jù)個人情緒變化的特點,主動調控情緒。

(一)、導入新課操作過程:教師設置情緒情境。

提問:遇到下列情況,你會有怎樣的感覺?

1如果你考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2如果你的同學無緣無故地把你新買的鋼筆弄壞了。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3如果你的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4如果你的老師讓你代表全校同學在大會上講話。你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種高興、害怕、生氣、傷心、興奮、遺憾、恐懼等等心理體驗和感受,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我們時時刻刻都跟在“情緒”打交道,設兩個問句:我們對情緒又了解多少呢?究竟什么樣的情緒才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呢?導入到新課學習。

設計意圖:由問題入手,引起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活動一:身邊的故事—演繹場。

教師小結:情緒是人心理世界的外在反應,是人內心世界的窗口,初步了解情緒的含義。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現(xiàn)場表演,體驗個人情緒的豐富多樣性,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情緒的產(chǎn)生及含義。

操作過程:全班分成四組,要求一組代表一種情緒;且每說一個詞匯小組成績加一分。但記住千萬不能翻字典,否則視為作弊,成績倒扣)。

設計意圖:體驗情緒對正常能力水平發(fā)揮的不同的影響。鏈接與拓展:一吐為快。

教師小結:情緒就象“神奇果”,會多人產(chǎn)生神奇的作用。有時,它會使人精神煥發(fā),干勁倍增;有時,它會使人無精打采,萎靡不振。情緒影響人們的行為,影響人們的生活?;顒铀模罕哂暗墓适?。

鏈接與拓展:猜一猜:猴子的實驗中的哪一只猴子先死?為什么?設計意圖:深化學生對情緒對身體健康的認識。

設計意圖:客觀地認識不管是哪一種情緒,都要把握好分寸,把握好度。

(教師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一起探討了情緒的四種基本類型,情緒對人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F(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積極情緒比消極情緒好,那么我們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保持樂觀、愉快的心情,盡量避免各種消極情緒對我們的影響。教師寄語: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它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決定容顏,但你可以改變氣質;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樣樣順心,但你可以事事盡心。結束:動畫歌曲《光陰的故事》板書設計:

豐富多樣的情緒。

情緒萬花筒。

情緒的基本類型。

情緒與生活。

1、情緒的積極影響。

2、情緒的消極影響。

五、說效果預測:

說課到此結束,真誠地感謝各位領導、老師的關心和支持,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三

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習過程應該是一個既充滿激情體驗,又具有理性認識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這樣的:“(教師)引導學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在觀點碰撞中體驗情感?!比欢谝恍┧枷肫返抡n堂上,老師為了追求學生為主體,盲目地去用各色的情景表演煽動學生的參與,只重視課堂上的激情,而忽視了課堂的思想性,讓本該充滿辯證思維的課堂變成了一個學生排演的舞蹈教室,讓思想品德課的教與學顯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讓激情淹沒了理性。

“生本”教育理念和新的思想品德課程標準都明確了學生在教與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所以在課堂上開展各式各樣的情景表演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jīng)被當成了廣大思想品德課教師的一種追求。一個充滿情景表演的課堂,人人都能激情參演,這似乎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地位。其實不然,理順“情景表演”與“學生主體地位”之間的關系,不要把“學生自動”當成是“學生自主”,讓學生既能充滿參與的激情,也能夠自主地理性思維。這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一、“情景表演活動”不同于“學生主體實現(xiàn)”

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的學生自主學習的形式有很多,追求方式也有很多,廣大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比如:設計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導入,尋找能讓學生有話能說的話題,抓住能引發(fā)學生思考價值的沖突點,關注學生能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采用活動教學方,倡導體驗式學習等等。而情景表演只是能激發(fā)學生興趣,誘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體驗式教學形式。在課堂中加入了情景表演不等同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也并不表示教與學的主體就已經(jīng)從教師轉向學生。主體地位的確認和實現(xiàn)需要學生自己在認識、動機、行動上都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在情感體驗、過程認同、知識生成上都是一個自主的建構者。在課堂中加入了情景表演時,學生對情景認識是否感同身受,在情感能產(chǎn)生共鳴;參與動機是否積極主,對表演過程從內心認同;行動表現(xiàn)是否真正自主,能自覺生成一定的認識。這些都影響學生實現(xiàn)其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尊重和維護隱私權”的課堂教學時,教師選擇了學生自主活動來組織教學。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各個小組都選擇情景表演來呈現(xiàn)材料,發(fā)現(xiàn)問題,應用反饋。整個課堂充滿了表演,氣氛熱鬧,大家笑得開心,場面也差點爆棚。但課堂總結時,學生無論是對參與的情景,還是對所引用的法律語句,卻一問三不知,做出了驚訝表情和無辜樣子,這其中還包括很多參與到表演中學生。反思整個課堂,可以汲取的教訓有很多:1、在導入階段,主持人沒有展示最具吸引的案例,所展示的案例也不夠生活化,一開始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認識就不主動積極,不能感同身受。2、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參與表演的學生的動機并不是主動的,而是小組的安排,表演也顯得很敷衍,根本不能展示情景,產(chǎn)生真實體驗,反而倒鬧起笑話來了,亂了課堂的氣氛。3、就一些有價值沖突的觀點,主持人和教師都沒能及時抓住,讓學生的情景表演,有形式,沒收獲,學生就沒有更深認識,最后生成的知識也就停留于表面。整個教學過程,看似學生參與,熱情積極,但其教與學的主體地位沒有能顯現(xiàn)出來,最后的知識達成,還是主持人和教師生拉硬拽出來的,教學目標沒能從學生身上主動達成。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堂課所設置的情景表演不關注或者只是部分關注學生自身的認識、動機、行為,忽視學生的情感、認同、生成。這樣的課堂必然是表面的活化,而不是內在的自主,只會有形式而無內容,也不能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習充其量只是從教師操控的“手動擋”改成了“自動擋”,還是遠未能實現(xiàn)自動駕駛。

所以教師在追求學生主體地位轉變的過程中,設計情景表演不要只憑經(jīng)驗和慣例,激情與熱鬧,而是應該理性地分析學生,把學生放在教與學的中心位置來思考和設計,這樣的課堂即便是沒有表演活動,大家都安靜地坐在位子上,但學生有自己的認識和思考,他們就會心馳神往,思緒萬千,興趣盎然。

二、“學生自動參與”不等于“學生自主學習”

往往在思想品德課堂上設計情景表演的教師,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自動參與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動參與教與學的過程,進而表示自己體現(xiàn)的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須知,學生自動參與并不等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是相對于被動學習,機械學習來說的。(教學論文)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需要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與學的`過程中。主動地參與,不僅僅是學生自動加入,還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自我導向,自我激勵,主動探究,自覺調整,自我監(jiān)控,自我評價。必要時,也需要老師的引導調適,以啟發(fā)思考,激發(fā)動力。

據(jù)國內外的教學研究者綜述,孩子的自主學習有以下幾個特點:

1、習慣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

2、習慣自己制訂學習計劃,自我調節(jié)進度;

3、習慣自己需求解決策略,自定思考方式;

4、喜歡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有情感體驗和情感投入;

5、有自我監(jiān)督和自我調適,但不系統(tǒng),較為凌亂。

總結這些特征,可以看出學生自主學習需要自愿參與,自我調適,自由發(fā)展和情感投入。如果情景表演只是把學生當著群眾演員,他們可能會自動參與,內心沒有認同,沒有情感投入,再“自動參與”也難以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更不能實現(xiàn)知識、能力和情感的生成內化。

在“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課時,在第一個班里,我讓孩子們談談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發(fā)展。為了激發(fā)學生熱情,我采用了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們表演70、80、90、代的童年生活片段。

結果學生倒是積極地參與了,但是表演相當混亂,根本不能達成教學目標。在第二個班上,我調整了方式,拿出了幾張自己收集的糧票和油票,學生的興趣上來了,這時我順其自然地說道,誰能表演一下拿著糧票買東西的情景。學生依然很積極,熱情高漲,但是這一次的表演卻不再混亂,主題也很明確。對比兩次情景表演,很明顯地感覺到,前一種表演只是讓孩子簡單重復過去的情景,雖然自動參加,卻沒有內心的想法,就是一個群眾演員,看著如耍猴。而后一種情景表演,學生不僅僅是自動參與,他們還打心眼兒里想去表演,而且還需要調集自己的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學生不再是一個群眾演員,而是一個主角,有戲份,還有演技。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應該從關注學生內心認同,情感投入和主動參與,讓學生回歸學習的主體。而不是簡單地擴大學生的參與度,用情境引誘,用制度獎懲,威逼利誘讓學生參與。其實“參與”不等于“主體”,“自動”不等于“主動”。初中學生的道德評價能力已經(jīng)有很明顯的發(fā)展,其辯證思維已經(jīng)開始顯現(xiàn),自主性和獨立性要求較高。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缺乏自我評價能力,盲目地參與活動。他們需要的是自主地參與,有目的地參與。這就需要我們思想品德課教師在教學預案的設計時,考慮學生的實際,汲取學生的觀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參與學習過程,自覺地表達自己,自主地教育自己。

三、“追求課堂溫度”不超越“激發(fā)課堂深度”

在充滿了情景表演的課堂,歡聲笑語,大多數(shù)學生都參與其中,一片熱情洋溢,看上去學生的主動性被調動了,主體性也被體現(xiàn)了。這就是很多思想品德課堂選擇情景表演的又一個重要的原因。但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關注課堂表面的活化,而忽視了學生內在的升華;追求課堂的溫度不能夠超越挖掘課堂的深度。因為溫度是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緒狀態(tài),是一種氣氛,而課堂的深度才是生生合作探究和師生合作學習的目標。激發(fā)課堂深度才是教與學的過程。

在某次市級優(yōu)質課競賽,課題目為“豐富多樣的情緒”,授課老師為了提振學生的精神,感受多樣的情緒,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就帶頭唱《拍手歌》,并且還在講臺上跳起了自己的舞蹈。但是座位上的學生卻不為所動,并沒有多少參與的激情。反思她的設計,很明顯,缺乏一定的深度,課程還沒開始,學生沒有思考,為什么要莫名其妙地跟你一起瘋鬧亂跳呢?與這個例子正好相反的是,在觀摩課題為《難報三春暉》錄像課時,執(zhí)教教師在課堂上設置兩個情景,讓全班同學分小組來表演。這兩個情景的設置很能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在表演過程,學生表演出來的父愛母愛的深沉,表現(xiàn)出來自己孝敬父母的真誠。但是教師為了追求學生參與熱情,沒有進行任何的點評和引導。每一組都是在熱鬧的掌聲中匆匆地結束表演,然后是下一組同學表演。我想如果有教師的及時點評和引導,學生在幾個典型的情景中就能體會父母的愛,就會去思考如何孝敬父母。這個時候學生需要的不是表演,更不是熱鬧,而是靜下心來反思自己,思考自己的生活。

思想品德課注重的是學生通過體驗生成知識。從體驗到生成,需要將感性材料轉化為理性的認識,將所見所聞內化為自己的所得所獲。要實現(xiàn)這些轉變,就必須依靠學生主動地思考。如果缺少思考,學生體驗到的就不能自覺地生成理論認識,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活動必然看起來像兩張皮。任何熱烈的氣氛,何種花哨的形式都難以達成教學目標,最后在學生的腦海里也就難以生成為知識,在內心升華為認識,在情感上有自己的體驗和感悟。故,思想品德課堂“追求課堂的熱烈的溫度”不能超越“激發(fā)學生思考的深度”,而是通過抓住情景表演中的沖突,利用好情景表演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如一句話、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表情,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去反思,這樣哪怕是搞笑的,也產(chǎn)生最深刻的自我教育效果。

總而言之,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參與熱情,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身是一種有效的活動式、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只要能夠把握好情景表演活動是為學生自主學習服務,沒有體驗就沒有內化,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沒有思考就沒有思想,激情與理性應該相互調適的原則。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四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思品課的教學工作。八年級思品重在培養(yǎng)學生交往與溝通的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健康的初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思品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F(xiàn)結合自己工作實際進行反思如下:

思品課不同于其它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功能,其主要功能是“道德學習”,促進學生道德生命的成長。道德生命是在健康、文明、道德的生活中成長與發(fā)展的,因此,教育內容必須充分考慮學生個性成長與學生生活,與社會實踐的關系,使其內容具有實踐性、針對性。一句話,教師要對學生的道德學習加以引導,要引導學生過有意義的生活,也就是說,幫助學生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質量,過積極向上,富有情趣的道德生活。

2、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地位的認識。

《思品》課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情境豐富,為學生的自學理解提供了條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空洞的說教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而且也不符合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而且在課前為學生預設一些問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走進教材,走進生活,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對教學方法的探討。

(1)教學過程中,內容的呈現(xiàn)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基于生活(問題)、基于案例(情境)、基于活動(體驗),促使學生在情感體驗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感情教材內涵。

(2)充分利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展開社會調查,發(fā)現(xiàn)問題,在課堂上互相交流探討,形成共識,以指導自己的行為與生活。

4、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突出人文關懷,發(fā)揮思想品德課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為學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礎,做好思想支持!

總之,思品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思品教師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五

新課改下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應當以學生為教學工作的主體,以他們的實際生活為教學工作的基礎,引導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并參與到社會中來,提高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的有效性。顯然,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并不符合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理念。所以,必須得以新課改為基本教學思想指導,轉變教學方式,使思想品德教育能夠真正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奠定基礎。

一、以學生為本。

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課程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多以教師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就是教師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以及相關的教學資料進行講解,而學生只是作為“陪襯”在聽,這樣所取得的教學效果甚為有限。而在新課改下,學生必須回歸到教學中的主體位置,而老師只能作為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在必要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習認識做引導與糾正。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以學生為本”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思品課程內容的認識與理解,還能培養(yǎng)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豐富學生思維,對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素質起到推動作用。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怎樣才算是以學生為本呢?除了要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性之外,還要要注重、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在任何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每個人的屬性特質都完全不同,他們各自都存在著與眾不同的優(yōu)點與缺點。所以在思想品德的教學中,老師要正確的接受、對待這些差異,然后針對性的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不能用統(tǒng)一的書面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學生,這樣才能使思想品德教學真正的發(fā)揮出作用。

二、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教學基礎。

就思想品德的本質而言,它并非什么科學性的學科,它來源于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其教學效果也只能在學生的實際生活當中得到體現(xiàn)。所以小學的思想品德教學必須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基礎,加深他們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與思考,引導他們培養(yǎng)起正確的是非善惡判斷意識,更進一步則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認識以及主觀的道德行為。從一定的角度上來說,在科學知識的學習上,我們可以同現(xiàn)實生活暫時的隔離開,但要學習道德思想,就必須在實際的社會生活當中去進行。所以,以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思想品德教學基礎構建課堂,是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深化思想品德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途徑。

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jù)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切事物進行教育、教學,將思想品德教學真正融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從衣食住行、言談舉止等各個方面出發(fā),從小培養(yǎng)起他們愛集體、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思想情感,與勇敢、誠實、友愛的道德品質及行為習慣??傊?,就是要通過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瑣事、小事來對他們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夠親眼看見,親耳聽見,親手觸見,以此來教會他們孰可為、孰不可為。

三、加強學生互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不是放手讓學生去各學各的,各干各的,而是要通過有效的組織,通過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促使他們以主體性的地位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通過合理的學習小組劃分,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解放,幫助他們發(fā)揮出自身的潛能及個性,提升課堂的內部凝聚力,使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愉快、良好,能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是非辨別能力,鼓勵學生提出自身的疑問。老師應該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并通過團隊的協(xié)同合作來盡量解決問題,區(qū)分、辨別是非。同時,老師也應當參與到次過程中來,使互動不只局限于學生與學生之間,而拓展到學生與老師之間。

第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意見。要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課堂氣氛,給學生提供一個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看法與意見的空間。所以,在進行課堂互動時,老師還需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學習活力,提升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

四、以活動為教學載體,創(chuàng)新思想品德教學模式。

我們必須全面改革小學思品教學,構建開放式教學模式,以學生自主為本,以活動為載體,實施教育性、探索性、創(chuàng)造性開放的教學形式,從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索,主動操作、自主活動,促進學生認知、情感、個性等全面和諧發(fā)展,把思品教學從基本封閉的狀態(tài)轉入較為開放的狀態(tài)。比如通過動手制作活、行為操練活動、動情境感受活動、模擬操作活動、自我展示活動、表演欣賞活動、談話辯論活動、游戲體驗活動、觀看影視錄像活動、信息交流活動、選擇辨析活動、運籌對策活動等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變革知識客體的能力,聯(lián)系生活建立新型的生活觀的能力;發(fā)展學生自己的自立性、創(chuàng)造性,形成參與、合作、競爭意識,鍛煉應變能力;用活動促進學生獨立人格發(fā)展,強調和突出未來社會對人素質的綜合性、全體性要求;以生動活潑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多種教育渠道,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正確的價值選擇,為人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智慧.新課改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0,(3):28,88.

[2]李艷革.新課改標準下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生活化[j].中小學電教.2012,(5):37.

[3]孫桐.淺談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育[j].青春歲月.2012,(4):148.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六

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課注重利用教材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進行傳教。在教學內容上,忽視學生思想認識的訓練,注重知識和思想品德實踐規(guī)則的傳授;在教學形式上,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大多是被動的聽講。長期以來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遠離了學生的生活情境,使學生感覺枯燥無味,逐漸失去了對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課應該“注重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擴展知識技能,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生活經(jīng)驗,促進正確思想觀念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可見,思想品德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需要又是興趣的基礎。學生在課堂上只有感到學習的需要才愿意學,才能改變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要我學”到現(xiàn)在的“我要學”。因此,課堂上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有利條件充分整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融為一體,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內化。

認知的規(guī)律有一個感性到理性、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內容很多都是抽象的理論,學生學起來晦澀難懂。如果將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結合形成生動的教學情境,將難懂的知識變成可感知的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實現(xiàn)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進而指導學生的生活。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日益深入,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與思品課教學整合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成為教師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目前,在思品課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一)過于重視趣味性,脫離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

有些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設置了趣味性的情境,這些情境有的脫離了教材也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生要么感覺虛假對教學內容產(chǎn)生懷疑,要么非常高興的參與,卻不能在參與中學習掌握知識,課堂教學無法收到實效。

(二)教師參與過多,學生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思品課教學本該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體驗的過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體驗利用信息技術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過早過快的給出預設問題的答案,學生缺少了思考的過程,不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信息技術的使用流于形式。

(三)忽略學生個體差異,師生關系不夠融洽。

目前我國還是普遍采取大班型的班級授課制度,幾十人的班級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十分明顯,在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教師很難顧及到每一名學生的特點,自然就有一部分學生難以參與到情境中,也影響到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影響了教學效果。

(一)要圍繞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利用信息技術的目的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加強教學效果,用真正掌握的知識指導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在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從教學內容出發(fā),總體把握教學目標。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材內容,對教學知識重新整合,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根據(jù)確定好的教學目標,整合好的教學內容,尋找能有效解決思想品德教材的重點知識,利用信息技術形成突破思想品德教材的難點知識的情境材料,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對材料進行加工整理。多媒體展示的故事、視頻等情境要同時體現(xiàn)知識性和趣味性,設問要明確富有啟發(fā)性。

(二)要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回歸生活的教學情境。

新課程標準強調思想品德教學要實現(xiàn)生活化,真正的思想品德課堂,應該是回歸社會、回歸生活,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所以要以構建生活化課堂為基點,利用信息技術整合符合實際的教學情境,讓教學向學生的生活領域拓展,學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索,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推理、判斷,選擇相應的道德行為,獨立地解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樣的教學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能用富有針對性、創(chuàng)新性、實效性的教育指導學生的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要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體現(xiàn)學生個性的教學情境。

目前,我們在教學中有必須完成的課堂教學任務,而所采取的大班型授課制度又讓老師忽視那些有不同意見的學生,甚至對部分學生嚴厲批評,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師生關系,降低了學習效率。當今的中學生有思想,愛探索,對事情有自己的見解,但是又易沖動,好感情用事,遇到了老師的批評和忽視很可能對這個學科產(chǎn)生抵觸情緒,影響了學習效果。因而利用信息技術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尊重學生的個性,建立起一種民主、平等、和諧、互相尊重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快樂的教學環(huán)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公平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名學生,避免厚此薄彼、偏袒和不公。充分調動學生的個體優(yōu)勢,盡量面向全體同學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表達自己的見解,在愉快的氛圍下完成知識的學習。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七

本學期,我任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課,學期即將結束,現(xiàn)在回想這學期來的備課、上課,一些情境歷歷在目,有一些體會一直縈繞在頭腦中,現(xiàn)在整理如下:

七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材每課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覺得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離學生的生活很遠,特別是我們鄉(xiāng)下學生,由于缺乏圖書資料以及有效的閱讀引導,學生對許多名人的事跡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于是,我們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矯正,情感熏陶時,應該盡量選用學生身邊的凡人凡事來加以分析引導,喚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引導學生學會辨別是非。我嘗試著去努力,覺得效果不錯。當然,我也會盡量引導學生仰視名人,欣賞名人的風采。

新課程的教材觀認為,教材只是一種教學資源,是師生教學對話的文本,因此,教師不能過分依賴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進行自主開發(fā)、創(chuàng)造使用,積極整合重組,讓它變成有效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多,我們就不能完全按課本來講,要進行整合、重組,才能講透,才能使學生透徹理解。

課本的編排注重聯(lián)系實際,弱化了理論性。我們老師在教學時,要遵循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原則,設計有效的問題情境,啟發(fā)引導學生通過體驗、理解和掌握,從體驗中悟出道理、觀點,而不應該強硬的歸納出理論要點,讓學生不知所然。

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提供了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平臺,思品教育的現(xiàn)實題材猶為廣泛,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可以及時地下載許多現(xiàn)實、典型的圖片新聞,如印度洋海嘯、煤礦瓦斯爆炸、伊拉克戰(zhàn)爭、西北部發(fā)生的沙塵暴、佘祥林冤案等等。但是這些材料不能單一的展示給學生,而是要充分利用這些材料來說明道理,讓學生感悟思想,提高認識。因此,制作思品多媒體課件要突出時代感、要有感染力,多學生的思想要有鼓動性,才能起到促進教學的作用。

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除了有較好的責任心、較高的業(yè)務水平、廣泛的興趣和愛好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教學機智。缺乏教學機智,必然使本來應該出彩的地方平平淡淡。例如我在講“考試的心情”時,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你以前考試緊張嗎?”我就靈機一動,用我的經(jīng)歷來做藍本,講了考試前、考試中以及考試后的種種心情,還告訴學生當時我是怎樣做的,然后再讓學生談談自己親歷的考試心情,并交流,很快就使學生理解了考試時出現(xiàn)的種種心情是人的正常的心理反應。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很順利的就達到了。

總之,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做好教學準備,機智、靈活的采用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八

一向以來,人們中學英語教師的語言知識能力要求不高,認為中學英語簡單,不需要太好的語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學技能就可以了。其實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同樣英語作為人們最廣泛的交際用語之一,更是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fā)展而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師故步自封,不求進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語言知識很快陳舊落伍,誤人子弟,而且會被時代所淘汰。

“changingenglishinthechangingworld”?,F(xiàn)代英語的變化,特別是口語方面的變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

1、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更因為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形成,人們之間的交際變得越來越簡捷。說話簡單快捷,是現(xiàn)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F(xiàn)代英語在這方面的變化表現(xiàn)為“一字多用”。

2、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現(xiàn)代英語詞匯急劇增加,并且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英語詞匯有相當一部分是取得新義的舊詞,如,“input”(輸入電子計算機的數(shù)據(jù)),“store”(電子計算機的儲存器),“drive”(計算機驅動器)等。

3、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也許是美國對世界政治、經(jīng)濟影響日益強大的原因,美國英語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們以使用美語和發(fā)美國音為時髦。

4、口語不斷侵入書面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正式、非正式、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之分,然而當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

我們的英語教師不跟上時代的步伐,不堅持不斷地學習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現(xiàn)代英語發(fā)展的現(xiàn)狀和趨勢,那么,我們所教出來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走向社會,他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所學的英語是多么bookish(書呆子氣)。而教師自己則可能甚至連小學生們所津津樂道的一些常用語也可能會出現(xiàn)理解性的錯誤。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九

在本單元里,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他們發(fā)言很積極,課堂氣氛很活躍,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我很善于評價學生,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課堂效率很高。

學生們的思維很活躍,能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我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暢所欲言的氛圍,孩子們能盡情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有個別學生在學習上不夠主動,沒有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2、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待于提高,有的學習比較被動;

3、孩子們的視野不夠開闊。

2、我們要多表揚鼓勵學生,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使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3、讓學生們多查閱一些資料,應開闊學生的視野,爭取讓孩子們學會更多的知識。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

教學目標:

1、了解基本的交通法規(guī),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

2、學會合作與交流,逐步形成觀察社會現(xiàn)象的能力;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保護自己學情分析:

這節(jié)課主要講交通規(guī)則的有關常識,交通規(guī)則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義。本課除了對二年級所學的交通規(guī)則作必要的鞏固外,還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義,并針對現(xiàn)代社會的道路交通狀況對學生進行具體的行為指導。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有關的交通法規(guī)和安全小常識;

難點: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無情以及給個人、家庭和國家?guī)淼臑碾y和損失,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保護自己。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入手,切入主題。

1.在講之前,我想先問一下同學們,你們每天都是怎樣到校的呢?同學們有騎自行車的、步行、家長接送等多種方式。無論乘車還是步行,路上都要注意交通安全,因為生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今天,我為大家?guī)砹艘唤M圖片。(播放圖片)這是一組有關交通事故的圖片。

看完以上圖片,你有什么感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釀成這一幕一幕慘劇呢?請同學互相交流一下。(是人們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懂交通標志的含義??)。

看到這些慘狀的發(fā)生,我們?yōu)樗勒?、傷者感到惋惜。那么交通安全是不是只是大人們的事,而與我們小學生沒有關系呢?請看一組調查數(shù)據(jù)。(課件展示)。

2.揭示課題:可見交通安全與我們人人都有關系,只有我們人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提高安全意識,按交通標志和設施指示去做,就能夠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保障你、我、他每個人的生命安全。(板書:交通安全你我他)。遵守交通規(guī)則,讓我們先從認識交通標志和設施開始吧!

二、結合生活,學習課文。

1.認識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解釋“交通標志”并板書)。

(1)仔細觀察這一組交通標志的圖片,根據(jù)它們的特點說說它表示什么意思?為了便于人們理解,交通部門把交通標志主要分了三大類(課件展示):a:警告標志b:禁令標志,c:指示標志(板書)。

(2)師:除了這些交通標志外,還有一些交通設施也默默的為我們的交通安全提供著方便(課件展示)。你認識這些交通設施嗎?(交通信號燈、地下過街安全通道、過街天橋、學校路段指示牌、道路隔離欄??)在日常生活中還要許多這樣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只要我們認識和遵守交通規(guī)則就能減少許多慘劇的發(fā)生,希望同學們利用課下時間多多搜集這方面的知識,共同學習。

第二課時。

同學們,上次我們認識了一些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這節(jié)課中我們將來深入的探討怎樣遵守交通規(guī)則。

遵守交通規(guī)則(板書)。

老師:大家請看大屏幕,我們看看圖中的人做的對不對呢?又有什么危害?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當然,這些人的做法是不正確的,這樣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老師總結:過人行橫道時要注意觀察;遵守交通信號燈;不要在馬路上嬉戲玩耍;不要翻越隔離欄桿等。)。

一、安全乘車。

學生回答。

教師簡單總結:乘車安全。

1.乘坐公共汽車時,遇單門車先下后上,遇雙門車由前門上車,后門下車。

2.不坐超載車輛,不坐“三無”車輛,不坐摩托車。

3.等車時應站在馬路邊,不能站在馬路中間,車停穩(wěn)了再上下車。

4.坐出租車時,應由右側的車門上下車。

二、交通安全標語調查訪問。

老師:近幾年,交通事故呈上升趨勢,車輛的遞增是一個方面,但主要因素還是人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不夠。我們只有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guī)則才能減少和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面對生活中那些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人,需要我們時刻提醒他們。你能不能寫幾條交通安全用語來警示自己和他人。

三、行人安全知識:

1、過馬路要,一停。

二看。

三通過。

2、交通安全,從我做起。

3、右側通行,平安自己和他人4、多一點留心,少一點傷心。

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多用這些交通用語來約束自己,提醒他人。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生活中,請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自覺按交通標志和設施的提示去做,并告知我們身邊的所有人。請珍愛我們的生命,呵護我們的生命,讓快樂和幸福伴隨我們每一天。

四、播放交通安全拍手歌。

最后讓我們在一首《交通安全兒歌》中結束本節(jié)課。板書設計。

認識交通標志和設施a、警告標志b、禁令標志c、指示標志。

1、守交通規(guī)則。

2、乘車安全。

3、交通安全標語。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一

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的創(chuàng)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充滿活力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把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緊扣學生未來職業(yè)發(fā)展作為中學基礎課程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應建立新型的教與學互動關系。

1、明確了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學生在教師引導下,教師和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下進行集體認識的過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又互客體。實現(xiàn)了教學不再是老師的獨角戲,而是把老師作為導演,把學生作為演員,共同演澤的一部戲,這樣的教學才是生動的、精彩的。

2、學生的學習的方式也在變化。主要的改變有以下幾方面:

(1)變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是知識信息的“容器”、系統(tǒng)傳授和學習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為現(xiàn)在的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模式。(2)變傳統(tǒng)教學的教師授課作為傳授知識的唯一途徑、書本作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渠道為現(xiàn)在的更廣泛的學習來源和多渠道的知識信息源,特別是網(wǎng)絡資源的共享性使得學習和知識來源更具有無限擴展性。

(3)變傳統(tǒng)教學的問題只有唯一答案、學生的任務是再現(xiàn)和模仿為現(xiàn)在的學習以開放的、多元的、主動的思維去搜集信息探索“豐富多彩的答案”。

(4)變傳統(tǒng)教學的“師道尊嚴”,教師的觀點“毋庸置疑”為現(xiàn)在的師生平等,學生有“質疑的權利”和“爭議的自由”。

(5)變傳統(tǒng)的個體課堂學習為合作的廷展學習?,F(xiàn)代的學生不應只是呆在教室中聽老師來講課,學生之間的合作,課堂內外的結合,才能使教學有更豐富的內涵。

(6)變傳統(tǒng)的接受性學習為創(chuàng)新的探究性學習。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教師應該多讓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存在問題及今后努力方向。

a、存在問題:

1、對課程標準的研讀有待進一步加強。

2、對教學信息的收集及處理的能了有待進一步提高。

3、課改的步子還應該大一點。

b、今后努力方向:

1、鉆研教材,認真?zhèn)湔n。

認真?zhèn)湔n,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總結,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因為,九年級面臨的是學生參加中考,所以,除了鉆研教材以外,還注重做好中考研究。在學期之初認真對三年來的中考試題進行了仔細的梳理,把握教學和考試的重點,熱點。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真研究中考說明。從而把握中考的熱點和復習的重點。極大地改善了中考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通過多渠道獲取中考信息,加強對學生的中考模擬訓練,使學生掌握答題的方法和技巧,解題的靈活性。

3、學習“杜郎口”,改善課堂教學。抓好目標引導。

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按照“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靈魂,結合學校實際,主要抓好以下幾方面:

(1)每節(jié)課必須讓學生目標明確具體。因而在每節(jié)課前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容仔細確定目標,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帶著學習目標去學習。

(2)以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為主。在課堂教學中主要讓學生獨立閱讀完成問題,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開展小組討論交流,互幫互學。教師主要只是給學生指導和給問題學生適當?shù)囊龑А?/p>

(3)當堂測評,及時進行教學反饋。

使教學成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fā)現(xiàn),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

4、狠抓優(yōu)秀生的培養(yǎng)。

九年級的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主要體現(xiàn),能為上級學校培養(yǎng)多少合格的新生是學校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關鍵。所以在各科的教學中都以目標調控狠抓優(yōu)生的培養(yǎng)。加強對優(yōu)生的挖掘、培養(yǎng)和輔導。力爭把想學習,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都能培養(yǎng)升入高中。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二

九年來,不管是在以前的浞水中學,還是在此刻的縣慶中學,我一向從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工作,想想過去,雖無什么成就,但深有體會。因為思想品德科目的特殊地位,所以,要成為一位受學生關注和歡迎的政治老師,并不那么容易。思想政治課包含了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法律教育、職責教育、養(yǎng)成教育、理想教育和國情教育等知識,是老師塑造學生完美的心靈、幫忙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辨別真善美、假惡丑、增進學生了解國情、愛我中華情感的一個重要科目。要很好地實現(xiàn)上述目的,就要求老師務必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技巧,為此談談教學實踐中的點滴,作出反思,以求改善今后之教學。

政治科目的資料最大的特點就是“多”和“淺”。“多”就是政治科目的資料涉及心理健康學、法律學、經(jīng)濟學和政治學等知識;“淺”就是政治科目中涉及的資料在量上比較少。

在教育教學中,要讓學生很好地了解“多”和“淺”的知識,老師是最為關鍵的。所以,政治老師要想上好政治課,就不能滿足現(xiàn)狀,而務必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我的專業(yè)知識來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不斷擴展自我的知識面來補充教學中的“漏洞”。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在教學中才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得心應手,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將“多”的知識連貫起來,將“淺”的知識儲存起來,將自我“立”起來,從而到達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在教育教學中除了要求自身的專業(yè)知識要扎實、“業(yè)余”知識要豐富以外,政治老師還要注意自我的言行舉止和道德素質,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政治老師不但要教給學生專業(yè)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這就需要老師在言行舉止上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做好表率,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自我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老師自我要首先不做,也就是正人先正己,做好學生的楷模,對學生構成耳濡目染的作用,讓學生由內心深處散發(fā)出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之情。

在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中,師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師是絕對的權威,錯的都是對的;學生是處于被動地位,不能反駁老師、不能質疑老師。這樣的師生關系嚴重影響了師生之間的互信與合作,師生關系就是簡單的授受關系,沒有情感的交流。

時代在發(fā)展,師生關系也要與時俱進。新型的師生關系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之上,并體此刻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學生才會因為受到老師平等、民主對待,得到老師信任和尊重而很樂意同其進行情感交流并理解老師的教育,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備課中務必吃透教材,教學中脫離教材,頭腦清晰,條理清楚,注重邏輯,防止陷入到不能自圓其說的雜亂無章的窘境之中。其次,要明確目標。要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貫穿在整個教學的始末,讓學生明白“是什么”“為什么”“怎樣樣”、“記什么”“做什么”“懂什么”,防止出現(xiàn)教學完后學生還在“霧里看花”的敗筆。再次,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在教學中要堅持啟發(fā)性原則,以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根據(jù)教材資料,結合實際,采取不一樣的導入方法,讓學生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發(fā)現(xiàn)、新感覺。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映和情緒,及時調整教學資料、節(jié)奏,防止老師在臺上“云云”而學生在臺下“呼呼”的尷尬情景。最后,主次要分明?!爸鳌本褪侵仉y點,為什么是重難點,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詳講;“次”就是淺顯易懂,學生自我能看懂的,要略講。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錯誤做法。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三

摘要:所謂“開放式教學”,指在教學指導思想上沖破“閉合式”教學的怪圈,沖破課堂約束,參與社會實踐,打破課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滲透,形成學校、社會、家庭全方位育人網(wǎng)絡。筆者認為只有從做開放型的現(xiàn)代教師,學開放型的教學內容,建開放型的教學模式等方面入手,才能提高思品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針對性。

綜觀當前的思想品德課教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生硬灌輸?shù)亩?,學生主動求索的少,學生盲目接受書本的觀點多,自己獨立思考形成結論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師唯書至上,不顧學生思想實際,照本宣科,脫離實際,強迫學生接受一些生硬的道德觀點,形成一些唯心的道德認識,致使學生違背道德良知,說些假話,大話、空話,嚴重影響了學生人格發(fā)展,大大降低了思想品德的實效性?;谝陨险J識,我們從改革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著手,實行了適應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發(fā)展的小學思品課開放式教學。

所謂“開放式教學”,指在教學指導思想上沖破“閉合式”教學的怪圈,沖破課堂約束,參與社會實踐,打破課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滲透,形成學校、社會、家庭全方位育人網(wǎng)絡。以思想品德課的內容確立教育的中心主題,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系列活動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題思想,通過課內活動和社會實踐實現(xiàn)知行統(tǒng)一,使思想品德課教學實現(xiàn)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的有機統(tǒng)一。同時根據(jù)思品課內容確定教育主題,引入觀點,拉開序幕,提出目標,并貫穿于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v向溝通,就是圍繞教育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分解、內化,加深理解,體驗情感。橫向溝通,小學各學科協(xié)調配合拓展主題教育思想,深挖內涵,深化主題。發(fā)展溝通,通過以上各條教育途徑相互聯(lián)系,通過課內活動和社會實踐,指導學生品行并及時得到反饋,進而強化主題教育,促進學生品行深入發(fā)展。思品課只有實行開放,與其它學科、與家庭、社會、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才能成為一池活水,才能得到有序發(fā)展。幾年來,經(jīng)過我對小學思品開放式教學的探索和實踐,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更新教育觀念,做開放型的現(xiàn)代教師。

現(xiàn)代媒體往往把師生關系的比喻為“一桶水和一杯水”或“一條小溪與一杯水”,都只強調教師對于學生的單向給予,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動性。因此我更欣賞“燈芯和煤油”的比喻,從某種程度上教師更依賴于學生。正如我的學生所設想的師生關系體是由教師的經(jīng)驗與學生的好奇和熱情組成股份公司?,F(xiàn)代解釋學也認為,人們的思維和行為的模式正由“主客模式”向“互主體模式”轉變,教學相長,學生也是老師,“向學生學習”是一種時代的新理念。打破教師萬能、唯我獨尊的觀念,容納不同意見,尊重并強調學生的個性。教學過程中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包括發(fā)現(xiàn)探索在內的獲得知識的全過程,教師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應該扮演好欣賞者、主持人、學習者……去為學生服務。

1、扮演欣賞者的角色。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也不斷增強。為了充分調動學生自學、自勵的積極性,我逐漸擴大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特別是到了五、六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較高的認知基礎和道德修養(yǎng),對于每一篇課文,經(jīng)過教師的指導與自己的努力,能夠有一個較全面的理解、較準確的把握。為了最大限度地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我選擇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密切以及學生易于把握的課文,輔導學生學習課文、領會要點、上臺講課,而自己作為欣賞者,則由前臺轉到了幕后。如教學《敬禮!五星紅旗》一課時,上課前,我向一學生明確教學目的要求和教學要點,讓他查看、搜集有關資料,聽取家長和同學的意見,然后給同學上課。該同學在講課中,結合課文內容和相關資料,用學生的語言、情感,解釋了祖國尊嚴的表現(xiàn)和重要意義,學生聽了倍感親切,很受鼓舞。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發(fā)言熱烈,提出的觀點、講述的內容大都符合課文要求。最后,教師總結升華,畫龍點睛,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

2、扮演主持人的角色。

《實話實說》、《人生a、b劇》等之類的電視節(jié)目,不知大家看沒看過?這些節(jié)目有相當高的收視率,同樣也深受廣大的高年級學生歡迎,由此,我想到:我們的思品課堂上是不是可以多一些這樣的創(chuàng)意,開放我們的課堂,轉換我們的腦筋,把課堂變成展示學生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舞臺,老師只不過是一個主持人--課堂教學的主持人,組織引導學生在課堂這個在舞臺上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行為,并讓他們在主動參與、充分展示的過程中,在心靈上有那么一點觸動,在情緒上有那么一點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點體驗。例九冊《參加正當有益的課余活動》一課時,我以主持人的角色參加,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并讓學生展開討論、分析哪些是正當有益的課余活動?最后老師總結學生的發(fā)言,提出要求。

3、扮演學習者的角色。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的速度在不斷加快,獲取信息的渠道在不斷拓展。學校和教師顯然已經(jīng)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各種超文本的知識信息通過各種媒體充斥著社會各個社會化場所,新的交往形式,例如通過網(wǎng)絡與外界的交流,大大地拓寬了一代人的學習和交往空間。在這樣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中,一個教師如果不學習,那么他過去所擁有的知識或許就不能成為今天“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資本。確實,有些現(xiàn)代信息,我們的學生比我們老師知道得多,看問題也現(xiàn)實得多。他們提出的有些問題相當敏銳,憑我們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很難令學生滿意的接受,把自己當作是一個學習者,在與學生的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共同受教育,共同陶冶情操。因為只有當我們把自己看作是與學生共同受教育的學習者,在能夠想學生所想,感學生所感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我們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如教學十冊《科學技術神通廣大》一課,我以學習者的角色,讓學生把搜集到的基因工程、電子網(wǎng)絡、“神舟號”飛船……向大家介紹,學生早有準備,熱情很高,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

二、溝通課本內外,學開放型的教學內容。

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教法在變,教學內容豈能不變?因此,我們在使用手中的課本時,就應該特別注意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課本,又敢于跳出課本。其實課本只是一個藍本,特別是思品課,三分得于課內,七分得于課外。我們的課堂應既包括課本內容,又充滿生活內容、現(xiàn)實內容和時代內容。因此,對現(xiàn)有部分教材內容必須靈活變換。

1、教材內容由大變小。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實踐能力的情況,對于他們的品德教育尚處在學會最起碼的做人道理、養(yǎng)成最初步的道德行為階段,因此教育內容要由大變小。如十二冊《讓世界充滿愛》一課,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主義精神,對小學生來說,白求恩、羅盛教這些英雄人物離他們生活實際太遠,因而目標太大。為貼近學生實際,可補充現(xiàn)實材料,使學生對重大國際事件關注了解;對世界各國小朋友生活狀況能關心;熱愛世界和平等,讓學生從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2、教材內容由繁變簡。從認知、思維、記憶的角度來說,只有研究對象越具體,人的認識才會越深刻。如九冊《神州巨變》一課,課文從1949年-1990年我國鋼、原煤、發(fā)電量、原油產(chǎn)量各增長了幾倍等這些方面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繁多,學生印象不深。在教學中,可重點選其中學生較熟悉的一項--體育,從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到奧運會金牌名列第四,亞運會第一位等相關內容作生動具體的描述。這種介紹更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教育的作用。

3、教材內容由虛變實。教學內容運用故事、寓言等的目的是:將抽象的道理通過淺顯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理解。但有時其內容與學生實際相脫節(jié)。如《古人刻苦學習的故事》一課,是用古人陳正之、蘇秦、孫敬……刻苦學習故事作為教材內容的,與我們現(xiàn)代的生活實際已經(jīng)有較遠距離。這可補充班內優(yōu)秀生介紹是怎樣合理利用時間刻苦學習的內容。

三、創(chuàng)新課堂結構,建開放型的教學模式。

教學改革關鍵是教學觀念的更新。教育即是自由,“呼喚人的主體精神是當代時代精神的最核心的內容?!睂W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必須在自主、和諧的.氣氛下才能進行,因此,構建開放型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1、體驗領悟模式。所謂體驗領悟式學習,是一種建立在體驗的基礎上的,而不是通過書本或者別人的傳授而獲得知識的方式。體驗領悟式學習需要學習者更多地發(fā)揮主動精神,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自主性的活動,以“發(fā)現(xiàn)者”的身份,浸潤在對人類間接經(jīng)驗和知識再度發(fā)現(xiàn)的體驗中。體驗領悟式學習強調主體的親身體驗,這和任何體驗一樣,是內在的,是學生的一種自主活動:即自主選擇、自主判斷、自主內化的活動。這種體驗的積聚,生成為一種自我意識,進而轉化為一種主體的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能力。比如講尊重殘疾人,不如讓學生坐上輪椅驅車爬坡;講拾金不昧,不妨讓學生換位體驗,體驗失主的心情,這樣更能增進對殘疾人、失主的理解和同情。

2、解決問題模式。波利亞認為,“對你自己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當你有目的地向自己提出問題時,它就變作你的問題?!倍凹偈鼓隳苓m當?shù)貞眠@些(怎樣解題表)問句和提示來問你自己,它們可以幫助你解決你的問題。假使你能適當?shù)貞眠@些同樣的問句和提示來問你的學生,你就可以幫助他解決他的問題?!蔽覀冋J為,波利亞的“怎樣解題表”提供了“解決問題”策略的理論依據(jù)。例十二冊《信科學不迷信》一課教學時,學生就提出問題:既然封建迷信是騙人的東西,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相信它呢?這問題提得好,真正達到了“投石沖破水底天”的境界。這下學生的思維活躍了,他們結合自己的感受,談了自己的想法?!案惴饨孕呕顒拥娜送狈茖W知識,信以為真”“一般搞封建迷信活動的人都是生活上、事業(yè)上遇到一番周折的,而封建迷信的東西往往都去迎合人們的心理,把人弄得神魂顛倒。”……通過討論,學生們揭下了封建迷信的假面具,思想認識得到了提高。

3、實況再現(xiàn)模式。美國學者巴特勒認為:“教學過程只有讓學生參與連續(xù)的反應才是有效的。”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所學的道德知識必須在日常生活的真實環(huán)境中去感受、體驗,才能得到鞏固、深化,變成自己的精神財富。因此,教師還要使教學向學生的生活領域拓展、延伸,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的特定環(huán)境中進行探索,自主地運用所學的道德知識推理、判斷,選擇道德行為,獨立地解決自己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從而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道德實踐能力,使教育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創(chuàng)新性。如教學《當老師不在的時候》一課時,我特意離開教室一會兒,讓大家自習。上課了,學生有做作業(yè)的、畫畫的、看書的、講笑話的、做游戲的……然后我走進教室讓學生自我評判:當老師不在的時候,我在干什么?對不對?誰在干什么,值得我們學習?誰還需要改正?學生對自己的實際行為進行剖析,非常樂于參與。教育也落到了實處。

綜上所述,開放式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較,它更注重學生在知識形成中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充分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也注重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生認識形成中的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課堂教學不再沉悶、呆板,隨著多項信息渠道的打通,不同層次水平的同學都能展示自我,各盡其能,相互啟迪,各有所獲。因此,我認為只有實行開放式教學,才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教育并受到健康情感的陶冶。

參考文獻:

《兒童之世紀》魏肇基譯版。

《創(chuàng)新教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與實驗”課題組編版。

《德育應貼近生活世界》繆興秀著出版第12期。

《中國教育實驗與改革》新疆人民出版社20出版。

《小學德育》華南師范大學出版21、23、25期。

《浙江教學研究》20第3期。

《教育學》王道俊王漢瀾1995年版。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四

擔任七年級政治教學工作這半期來,在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中進行教學。認真回顧這半期的教學工作,現(xiàn)對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進行重新思考,將反思所得總結如下:

要想讓七年級學生一堂課45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所以老師講課的時候多關注不同類型的學生。對于優(yōu)生,有的聰明男生很好動,要想抓住他的思維必須給他留有懸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還得不要讓他處在勝利之中。我班里的學生高子龍就是這樣的,他聰明好動,腦子轉的可快,有時候我剛把題打出來他就知道結果了。可是他就是不細心,考試做題很快就是很少全做對。所以我就用這點來教育他不要總認為自己聰明就可以不虛心學習。如果打擊他一次上課就能好幾天。所以對于優(yōu)生上課應該多關注一些。

對于中等生,他們不擾亂課堂紀律,但是他們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不知道老師講到哪里。對于這類學生我就不斷提醒他們注意聽,回答問題時也多叫他們起來回答,這樣反復幾次他們的注意力就稍微集中些了。

而對于后進生,首先給他們定的目標就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不止他們自己覺得有希望,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的表揚。比如我的學生何文濤就是這樣的學生,他的基礎很不好,上學期在班上的成績幾乎都是倒數(shù)了。這學期來了我能感覺到他想用心學了,于是我上課時一些簡單的問題就多提問他,課堂演板時也多叫他來完成。這樣做就是讓他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用愛心溫暖他們,讓他們體驗到愛。我覺得這樣還是有效果的,他的成績在一點點進步,以前不交作業(yè)的情況沒了,整個人上課的精神狀態(tài)也很好。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習好的學生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很值得推廣。我在班上跟學生們說主要是抓基礎,至少書上的例題和習題要做到每題過關。班上大部分學生都做不到,可是時俊青和羅舒文兩位同學卻能堅持下來。兩個人是同桌互相比著學,她們專門準備個本子把書上的例題和習題全都做了一遍,而且對于上課老師講的各種題型都記錄下來。她們的本上對于每道題幾乎都有說明,這樣的題該怎么做、用什么方法、思考角度等等,非常詳細。難怪每次考試兩人都是班上的前幾名,我就把他們的方法在班上推廣,希望一些追求上進的同學也能做到。

新課標明確告訴我們,評價已不再是教師的專利了,應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互相質疑、互相欣賞、互相幫助才能把學生吸引住。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fā)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

但是我也在教學中也有很多的困惑,因為我學的不是政治專業(yè),所以對整個教材沒有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而且老是有學生抄作業(yè)現(xiàn)象,我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對于一些有嚴重偏科現(xiàn)在的學生,盡管我也找過他們談話,可是這類學生就直接告訴我,老師我不喜歡政治,我學不會啊。我真是不曉得該怎么辦,希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能探索到好的辦法吧。

半期的教學工作即將結束,這半期的教學工作很苦,很累,但在不斷的摸索中,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今后我會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五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教材編排及設計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理寓情,以情導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熱情,誘導學生發(fā)現(xiàn):思想品德課就在我們的身邊,思想品德課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生不僅學得會還學得輕松,感受到思想品德課的魅力。聽科學家的故事,看歷史人物,說身邊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了學習興趣,打破已有的教學模式。新課改新教材新課堂新教法“百花齊放、爭奇斗艷”。

從新課改過程看:教師教改任重而道遠,從而要求我們一線老師教學觀念、思維改變,以適應新時代氣息,爭當弄潮兒,這就要求我們應正確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1、傾聽學生說,做學生的知音。

2、相信學生能做好,讓學做,獨立思考、獨立說話,教師相機誘導發(fā)現(xiàn),凡是學生能做的不要包辦代替。

3、放下老師的“架子”和學生交朋友,來一個變位思考,讓學生當“老師”。

4、教學上掌握好“度”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務于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guī)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規(guī)律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6、誠實守信,嚴傳身教,教書育人。對學生的“人格行為”不要過分要求。

總之,教育學生就要從正面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師要愛學生,用心去愛,用行動去愛,對于學生所犯錯誤,不能只批評不教育,要寬容善待,并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機會。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教學基本功要過硬,教學業(yè)務能力要強,教學水平要高。課堂教學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要具備良好的師德。這樣你就能撐起一藍天,用你的道德行為染學生,學生就會愛戴你,家長就會信任你,你的教學改革就會成功。

讓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志存高遠,科教興國。為我國教育再次創(chuàng)業(yè)貢獻一份力量吧!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六

上課的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密切關聯(lián),使生活成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空洞說教。使課程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縮小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橋梁。發(fā)揮時間上的近距離效應。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思想品德課的最大特點,當今世界的社會現(xiàn)象千變萬化,學生生活在充滿各種信息的社會里,適當引入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目標的有效達成。空間上舍遠求近。由于思想品德課教材選的例子都是些“常識性”的例子,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發(fā)揮,因此我們不妨舉一些身邊的例子。思想上避虛求實。信息時代的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開放社會里的各種社會現(xiàn)象,如問題,拜金主義,分配不公等問題盡收眼底。學生希望老師給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師講大話、空話、套話。課堂上就要允許學生暴露真實的思想。先讓學生說出陰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產(chǎn)生危害);再讓學生例舉光明的一面(老實人吃虧是暫時的,社會上誠實的人是主流)。在這種真實的`心靈撞擊中樹立正確的觀念,激起學生對弄虛作假的憎惡。

思想品德課,有系統(tǒng)性知識教學是不夠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隨時發(fā)生,因此,教師要注意把握時機,抓住教育的切入點、結合點,針對學生的思想和具體表現(xiàn)找準時機,然后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有目的地滲透,使學生隨時隨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課“回歸生活”,立足于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于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聯(lián)系,促進知情意行統(tǒng)一的整體性思想;立足于學生社會活動的實踐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是力求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jīng)驗基礎上的,根據(jù)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的開放性教學。這種教學思路既為廣大教師所認可,又為全體學生所接受。讓思想品德課真正成為一切學生喜歡的、真實有效的生活課程。

能敏銳地捕捉思想教育信息,創(chuàng)造性地生成活動主題。新課程提倡教師要有選擇地運用教材,不但可以對教材進行篩選、調整和重組,而且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間,教師要進行有地區(qū)特色,有針對性的補充。本節(jié)課,我從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出發(fā),從學生關心的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提煉教育活動主題。這種主題由于是學生耳聞目睹的,或自己體驗的、感悟的,學生感到親切,覺得有話可說。因此,課堂上學生討論起來也顯得游刃有余,發(fā)表看法也是條條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見,課堂的上學生提得為什么也特別多,氣氛也特別濃,連平時最不愛講話的學生此刻也按捺不住地舉手發(fā)言。這節(jié)課學生在輕松、自主、交流中學習,他們的個性得到張揚的同時,品德與行為的收獲也是可想而知的。道德存在與兒童的生活之中。教師平時要注意捕捉教育信息,對課程進行大膽補充。捕捉教育信息,教師一方面要深入學生的生活,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多了解學生的興趣、行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留意社會上的一些現(xiàn)象引入課堂,讓學生去判斷,去討論,懂得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現(xiàn)象值得發(fā)揚,哪些現(xiàn)象要批評,及時地進行教育,形成正確的品德行為與習慣。我想只有對學生補充進這樣的資源,思想品德課程才會煥發(fā)出更強的生命力。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七

思品課目標教學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科學設定目標,師生通過合作實施目標,教師檢測目標,根據(jù)檢測結果補救目標,師生的一切活動都以目標為中心,圍繞目標展開,向目標看齊靠攏,齊心協(xié)力為實現(xiàn)目標而努力,從而實現(xiàn)和達成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目標教學使教師上課有計劃,增強有序性。

目前的思品課,許多教師在上課前盡管也象征性地備了課,并且在備課本上抄上了教學目的、教學手段、教具準備、教學過程設計、課后作業(yè)布置等諸多內容和環(huán)節(jié),但實際上教師更多的是寫歸寫,做歸做,二者不一致。備課本上寫的內容更多的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并不是為了實用,也沒有實際效用。不少教師在上課前心里沒底,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要教什么,達成哪些目標,如何完成目標,上課滑到哪里是哪里,隨心所欲,順其自然。由于上課前沒有明確的目標,有時興致來時洋洋灑灑,東拉西扯,無邊無際,直到下課鈴聲響起,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離題萬里,教學任務遠遠沒有完成,只能等“下回分解”,下堂課補救,一堂課就這樣白白浪費。由于沒有明確的目標,有時課堂教學前松后緊,有時前緊后松,課堂教學沒有規(guī)律和規(guī)則,完全處于無計劃狀態(tài)。由于沒有目標或者目標含糊不清,教師想教就多教點,不想教就少教點,或者只重視低層次的識記教學,而忽略了高層次的能力和素養(yǎng)培養(yǎng),感情用事。而實施目標教學,由于有了具有明確的目標,可以監(jiān)督教師按照預定的學習目標施教,從而避免了傳統(tǒng)思品課堂教學中的雜亂無序狀態(tài),保證課堂教學有目的、有計劃地完成。

2.目標教學使教師上課有側重,增強重點性。

照理說,一堂課要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上分別達到什么目標,哪些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一定要達成;哪些是本堂課的難點,一定要突破;哪些是非重點內容,可以一筆帶過;哪些是簡單內容,學生自己看書就可以解決的……這些內容教師必須心知肚明。然而,一些思品教師由于沒有明確目標,上課時就沒有了重點與非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可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目標達成自然就成為一句空話。

而目標教學使教師在確定目標時就已經(jīng)對本堂課的重點與非重點了如指掌,在實施目標過程中自然就圍著重點轉,圍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開展活動,目標檢測時也是對準重點開展,最后的補救階段也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掌握重點而努力,課堂教學真正做到重點突出。

3.目標教學使學生聽課有目標,增強目的性。

一直以來,思品教師總責怪學生上課不認真聽,心猿意馬,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固然,由于受教材、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設備、教師的教學手段、學生的注意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思品課效率低下,殊不知學生聽課時由于沒有明確的目標卻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聽課時自然就心不在焉,恍恍惚惚,渾渾噩噩,甚至半夢半醒。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一旦讓學生知道了本堂課要掌握的內容,達成的目標,聽課時自然就有了明確的方向,有了動力。這樣的課堂學習效率肯定就高。采用目標教學,先有預設目標的導向,中有教師圍繞目標不斷地進行提示性的調控,后有目標檢測和目標補救壓陣,從而避免了學生聽課的隨意性和盲目性,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保持高度集中和興奮狀態(tài)。

4.目標教學使學生享有自主權,增強自主性。

一直以來,思品課堂上教師是主宰,獨霸課堂和講臺,一切活動都由教師安排,都是教師說了算,學生成了課堂的奴隸和附庸。教師教什么,學生記什么;(政治教學論文)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學生跟著教師亦步亦趨,所謂的課堂主人有名無實。

而目標教學中,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權更多的交還給學生,學生可以帶著學習目標自主學習,自主解決問題,當出現(xiàn)疑問時同桌間可以相互討論,也可以查找工具書或其它資料,還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我的地盤我做主,目標教學使學生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課堂主人和學習的主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人翁精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5.目標教學使學生體驗成功感,增強興趣性。

沒有目標就沒有了動力和活力,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學習態(tài)度不斷提出要求,讓學生明確通過學習應達到的標準,使學生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應該怎樣做就能達到什么水平,掌握哪些知識。

目標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成長空間,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完成學習目標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通過自主學習,經(jīng)過自己的辛勤努力和付出,嘗試著完成了某些任務,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享受到自己學習成功的喜悅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從而激發(fā)學生不斷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激勵著學生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6.目標教學使師生互動更活躍,增強合作性。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tǒng)的思品課堂習慣于滿堂灌和填鴨式,教師滔滔不絕,學生正襟危坐,學生只管記,教師只顧講。教師把知識嚼爛了喂給學生吃,是一種單向傳授,單向靜聽的接受過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師生之間沒有合作,更談不上教學相長,學生間缺乏合作互助,各自為政,自掃門前雪。

而在目標教學中,學生在帶著目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同伴互助、同伴互學,相互間進行商量,甚至可以高談闊論,互助、合作、探究;學生在遇到問題和障礙時也可以主動請求教師幫助,教師蹲下身來,融入學生中間,亦師亦友,師生間為達成目標而志同道合,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相長,這樣的場面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無法企求的。

1.目標設定——前提。

設定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是目標教學的靈魂和統(tǒng)帥,學習目標既是教師教的目標,也是學生學的目標,是眾矢之“標”。學習目標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最終歸宿點。因此,制定學習目標成了實施目標教學的前提條件,是確保目標教學有條不紊開展的先決條件,既體現(xiàn)了教學雙方在教學活動中的方向和要求,又是評價教與學成效的依據(jù)。

為了保證目標制定的恰當合理,要求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吃透教材,根據(jù)課程標準確定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本堂課要達到什么預期結果,教師要教哪些,學生要掌握哪些,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哪些能力等,并在課堂一開始就要告知學生,讓學生心做到中有數(shù),以形成一種積極的學習心理準備,從而做到有備而來。學習目標一般放在課堂開始時告訴學生,當然,僅靠這幾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多次反復,從課前的初知,到課中的細知,直到最后的掌握,教師的教和學生的這都要圍繞著學習目標,不離不棄。

2.目標實施——關鍵。

目標的實施過程是課堂教學的.主體t程,是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求師生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學習目標來展開。教學雙方必須對應目標點,對應目標層次,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或自學、或啟發(fā)、或點撥、或講練,引導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在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圍繞預設的目標開展教學,學生要圍繞目標聽課,要充分發(fā)揮學習目標的導向作用和凝聚功能,增強師生共識。教師要不斷地設法引導學生向既定的學習目標接近,并在實現(xiàn)學習目標后與學生一起進行課堂總結,指出知識關鍵,以便學生牢固掌握,此環(huán)節(jié)一般可以分解成兩個階段:

(1)學生帶著目標自習。

為了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告知學生學習目標后應及時引導學生自己嘗試解決問題,達成目標。這樣做可以讓學生通覽教材內容,從整體上先把握教材的實質和內涵,簡單內容可以通過自學解決,中等難度的內容可以通過同伴互助解決。

(2)師生互動達成目標。

在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后,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梳理和篩選出學生普遍有疑惑的問題,發(fā)動學生全員參與,共同討論解決,教師適時點撥引導,歸納總結,教師要以引領者的身份教會學生普遍原理,掌握學習方法,終身享用。如在解決“怎樣才能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一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一起歸納和總結出三點: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先進文明成果、創(chuàng)新。對于重點和難點的問題下大力氣重錘敲打,重點擊破,以讓學生加深印象,深刻記憶。

3.目標檢測——保障。

一直以來,不少教師總是鐘情于自己在課堂上不厭其煩地講解,課后把大量的作業(yè)留給學生訓練,通過題海戰(zhàn)術以便達到熟能生巧,條件反射,卻很少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當堂訓練、反饋和鞏固。這樣的教學既加重了學生課后的學習壓力和負擔,而且教師和學生很難及時了解和把握學情,更談不上科學調控教學。而課堂目標檢測可以讓師生及時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的狀況,并及時指導教學活動按照既定目標前進。通過目標檢測,教師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內容學生已經(jīng)掌握得很好,哪些還有問題;哪些學生已經(jīng)全部掌握,哪些學生還留有困難;學生掌握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以后再教時怎樣克服?這樣可以保證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最優(yōu)化。通過目標檢測,學生也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內容已經(jīng)過關,哪些內容還留有疑惑?自己在學習方法上總結到了什么經(jīng)驗,還存在哪些不足?目標檢測讓師生雙方更好地做到揚長避短。

當然,目標檢測可以靈活多樣,既可以利用教材上現(xiàn)成的練習,也可以自行設計練習;既可以采取筆試,也可以采取口試;既可以教師批閱,也可以發(fā)動學生交換批閱,還可以教師公布答案,學生自己批閱;既可以客觀題,也可以主觀題,根據(jù)思品學科的特點,可以是選擇題、判斷題、簡單題、分析題等;既可以記分,也可以不記分。教師要通過巡視檢查或者通過舉手等形式,及時獲得一手真實的信息,對于達標的學生,特別是有進步的學生,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加以鼓勵和表揚,以激發(fā)和喚醒其繼續(xù)上進的潛能。

4.目標補救——補充。

積重難返,大問題往往由小問題累積起來的,學困生往往是由于長期的課堂問題積壓而形成的。在一個班集體中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學困生,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師對學生的課堂掌握情況沒有了如指掌,更沒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長此以往,小病成大病,成就了所謂的后進學生。不僅如此,我們許多思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情況也迷迷糊糊,不清楚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學生,即使自己的教學方法不妥也將錯誤進行到底,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一直在低位徘徊。

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可能整齊劃一,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強、掌握得好;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弱,掌握得不好。而目標教學的補救環(huán)節(jié),對在目標檢測中發(fā)現(xiàn)的學生殘缺知識進行及時有效地矯正和補救,直至人人過關,完全達標,防止了學生知識缺陷和斷層,防止學生問題積少成多。及時矯正和補救克服和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對學生問題熟視無睹的缺陷,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讓學生不留隔夜問題,實現(xiàn)了真正的面向一切學生,對一切學生負責。

思品課教學反思篇十八

在講財產(chǎn)的歸屬時,提問“教室里有哪些財產(chǎn),屬于誰”、“走出校門,我們還能看到哪些財產(chǎn),這些又屬于誰”,這倆問題學生可以說的非常多,就很自然得出財產(chǎn)按歸屬分為屬于個人、集體、國家;再如,在講財產(chǎn)所有權的含義時,提問“假如你有1000元壓歲錢你打算怎么安排”,這個問題,掀起了課堂的一個小高潮,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安排,我將學生的回答列在副板書上,加以總結,也很自然得出了財產(chǎn)所有權的含義。這啟示我,在備課的時候要去思考一些和學生相關的問題,比如“學生有哪些財產(chǎn),他們家有哪些合法財產(chǎn),他們聽說過哪些關于財產(chǎn)的事例”等等,這樣的話,學生才更容易參與到課堂中來。

在讓學生判斷哪些是合法財產(chǎn)的例子中,我原來打算再加幾張盜竊、搶劫的圖片,讓學生知道這是不合法財產(chǎn),后來我利用了所讓學生判斷的財產(chǎn)中的(4)和(7),并問“為什么這倆不是合法財產(chǎn)”,學生回答總結出合法財產(chǎn)必須具備的條件,從而得出合法財產(chǎn)包括哪些。從而節(jié)省了時間,環(huán)節(jié)也比較順暢;還比如,在給學生講完10-18周歲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這個知識點后,我在想怎樣過渡到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chǎn),后來聯(lián)系前后,我讓學生回顧這個例子,并問“這個家長是借助什么手段維權的”,學生知道是法律,我再問“這說明法律對公民的合法財產(chǎn)有什么作用”,學生答“保護作用”,從而順利過渡到下一個話題“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chǎn)權”。

對于一個剛工作的老師,對每一節(jié)課都要認真準備,這種準備不僅是認真?zhèn)湔n,更是認真上課,而要認真上課的前提是能將課堂上你要說的話能有全面的把握。所以,在我?guī)煾档膸椭徒ㄗh下,我開始堅持寫詳案,每節(jié)課前把自己的每句話都寫下來,這樣課堂上才能有余地。在寫的過程中,我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些問題,比如怎樣過渡、怎樣評價學生、學生可能會說什么等等,這些都是我需要仔細考慮的,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問題也逐漸尋求解決,我認為這是非常好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170987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