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十六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30 21:18:03
最新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十六篇)
時間:2023-04-30 21:18:03     小編:zxfb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一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慨括的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面積的意義。

教學難點:

利用常用面積單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擊掌。

2、出示兩片樹葉,涂色比賽。

3、課件出示p60圖。比較那個面大。

4、小結(jié):這些我們能看到的和摸到的都是物體的表面(板書課題)

二、新課:

1、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圖片

哪個圖形面積大?

2、誰能用一句話慨括什么是面積?

3、結(jié)合生的回答師板書。

4、①、重疊法比較兩個長方形的大小。

②、利用手中學具以小組為單位比較兩個長方形的大小。

5、面積單位:

①、以小組為單位自學p63內(nèi)容。

②、生答學到了什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小結(jié):我們學習了什么?利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四、鞏固練習。①、課件出示②、p64 1、2、3、4

五、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業(yè):課后找一找周圍的物體表面。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1、使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學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從而提煉出比的結(jié)果:長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們所比的長短指尺子的什么?(長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小結(jié):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有關物體表面的知識。(板書:物體表面)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強調(diào),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從兩根尺子的比較中,引發(fā)學生已有的舊知“長度”和相關“物體表面”的經(jīng)驗,自然體驗由“線”到“面”的空間飛躍,引出對“物體表面”的研究。觀察比較中,學生也初步感知了“長度與面”的區(qū)別,為下節(jié)學習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比較埋下伏筆。]

(二)充分感知,引導建構(gòu)。

(1)通過物體的表面感知面積。

1、指一指: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比如黑板,幕布、書本、課桌等等,它們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摸一摸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感覺?

3、比一比:這些物體的表面,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呢?

指出: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4、運用“面積”說一說:黑板的表面比課桌的表面大,現(xiàn)在還可以怎么說?

(2)通過封閉圖形認識面積。

1、認一認:有哪些封閉圖形?

2、指一指:封閉圖形的面積。

3、比一比:哪個封閉圖形的面積大一些?

(3)歸納面積的概念: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積。誰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說說什么是面積?

小結(jié):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三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第六冊(修訂本)第85~88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知道它們的實際大小。

2. 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和獨立思考、樂于交流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1平方米桌布一塊,米尺,鏡框,長方形紙若干張。

學具:邊長1厘米、1分米的正方形紙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一個木條釘成的長方形鏡框,提問: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做這個鏡框需要多長的木條?學生回答后緊接著問:如果配一塊玻璃,要多大呢?引出課題前半部分。(板書:面積)

[評析: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親切自然。滲透知識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數(shù)學思想,激起學生學習新知的強烈愿望。]

二、引導探索,討論研究

1.認識面積的含義。

(1)認識物體表面的面積。

先舉幾個生活中物體表面的例子,然后讓學生親手摸一摸課本封面、文具盒蓋的表面,并比較它們的大小。

談話:我們把課本封面的大小叫做課本封面的面積。誰能說一說什么是文具盒蓋的面積?你還能說出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請比較它們的大小。

(2)認識圍成的平面圖形的面積。

讓學生想像把課本面的形狀畫下來是什么形狀,引出并板書:平面圖形。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平面圖形后出示以下圖形。

提問;在屏幕上呈現(xiàn)的6個圖形中,你能指出哪些圖形的面積?學生回答后追問:為什么不能指出角的面積?

出示下面3個圖形:

提問:誰能比較這3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評析:《數(shù)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第一學段“空間與圖形”的內(nèi)容標準中提出“結(jié)合實例認識積的含義”,按照這一要求,這里不再概括面積的定義,而是讓學生具體地感知面積的含義。學生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感知比較充分。]

2.教學面積單位。

(1)引入面積單位。

(教師發(fā)給學生每人一張長方形紙,同桌的兩張紙寬度相同,長度略有差別。)讓學生拿出長方形紙和老師手中的紙比較面積大小,學生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再讓同桌之間比較紙的面積的大小,學生發(fā)現(xiàn)一眼不能看出來,可能想到用重疊法或量長和寬的辦法比較。

多媒體出示長方形(15個單位)和正方形(16個單位),讓學生說說如何比較其大小。演示用重疊的方法無法比較(一個較寬,一個較長)。

多媒體演示把長方形、正方形分成如圖(1)、圖(2)的方格。

學生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說出正方形的面積大。

多媒體出示圖(3)。

提問:圖(3)也畫成16個格子,和圖(2)的面積一樣大嗎?為什么?

講述:如果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要統(tǒng)一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面積單位。(板書課題的后半部分:面積單位)

[評析:在操作和比較中引出積單位,過渡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始終處于最佳思維狀態(tài),每個學生都感覺“這是我自己發(fā)現(xiàn)的知識”,有積極的學習體驗。]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① 認識1平方厘米。

學生觀察1平方厘米紙片的形狀、大小,量邊長。引出: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板書:平方厘米)

提問: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

②認識1平方分米。讓學生用1平方厘米的紙片量課桌,使學生感覺到要用大一點的面積單位去量。引出并板書:平方分米。

提問:你認為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拿出這樣的正方形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的面積接近1平方分米。最后4人小組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紙片量課桌的面積。

③認識1平方米。

提問: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紙片量教室地面的面積好小好?你認為再大一點的面積單位是什么?你能說出它的大小嗎?(板書:平方米)出小1平方米的桌布,讓學生觀察,再沿桌布邊在地面上圍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讓一部分學生站在里面,看能站多少人。

④小結(jié)回顧。

我們認識了3個面積單位,把它們從大到小排排隊,然后閉起眼睛想一想它們各有多大。

[評析:這一層次的教學重視動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在認識1平方厘米后,讓學生說出更大的面積單位,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有效地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組織練習

1.課本練習。

(1)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

①橡皮表面的面積約是8( )

②辦公室地面的面積約是48( )

③雜志封面的面積約是6( )

a.平方米 b.平方厘米 c.平方分米

(2)估一估,填一填。

一塊手帕面積約( )平方分米。

礦泉水蓋面積大約( )平方厘米。

黑板的面積大約( )平萬米。

(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用手勢表示)

① 小紅家各廳的面積是30米。

② 數(shù)學課本長2平方分米。

③ 小朋友的大拇指蓋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

2. 拓展練習。

(1)做課本第88頁“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口答,說出是怎樣比較的。

(2)做課本第88頁“練一練”第3題。

人人動手操作,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

(3)做練習十七第2題。

先動手拼圖,再指名回答問題。

(4)做練習十七第3題。

先各自動手畫圖,冉同桌互相檢查。

(5)做練習十七第4題。

各自動手擺圖形。

在班內(nèi)展示有關長方形的不同擺法。

四、總結(jié)評價

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四

一、單元分析:(一)本單元在本冊教材中的定位:本單元是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結(jié)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一步探索“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等知識。本單元知識的學習是學習面積計算的前提和基礎,對學生今后進一步研究有關的幾何知識,建立空間觀念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本單元在相應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

平行四邊形、圓的直觀認識

第2冊

角的直觀認識

長、正方形和它們的周長

第5冊

長、正方形的面積

認識軸對稱圖形

第6冊

認識直線、線段和射線

平角和周角

第7冊

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

梯形的認識,認識組合圖形

第9冊

垂直和平行

第8冊

圓和扇形的認識

第11冊

地位: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圖形認真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

(三)本單元與其他知識的聯(lián)系:

“長、正方形的面積”和“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

學生掌握求長、正方形的面積后,運用長、正方形面積的求法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二、單元目標

(一)單元整體目標:

1.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掌握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2.學會解決有關面積的實際問題。

(二)課標對此目標的相關闡述及要求:

1.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_平方千米、_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能恰當?shù)剡x擇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能聯(lián)系實際估計物體的長度和長、正方形的面積;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和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4.能靈活解決稍有變化的圖形的面積與周長的問題。

該目標在本年段應達到的目標:

1.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米、_平方千米、_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第一課《面積和面積單位》

(一)課型定位---- 重點課

(二)本課分析

1.本課在單元中的定位

使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并能夠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通過對有關知識的探索,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以及動手操作、觀察和思維能力。

2.教法體現(xiàn)

(1)聯(lián)系生活,情境導入,在比較、探索中引出概念。

(2)以需求定發(fā)展,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的思想。

(3)操作中體驗,感知概念,建立表象,發(fā)展空間觀念。

3.如何體現(xiàn)單元目標

通過例題“給大小不同的小區(qū)綠地平面圖涂色”,比較“數(shù)學書和英語數(shù)封面的大小”,讓學生感受面積有大有小,從而理解面積的意義。知道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4.本課知識與其它單元知識體系間的聯(lián)系點。

本課的學習也為學生長、正方形的面積及以后解決有關面積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

1-1學生建立面積的正確表象。

1-1-1學生能理解面積的含義。

1-1-1-1學生正確理解物體面積的含義,如黑板面的面積、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

1-1-1-2學生正確理解平面圖形面積的含義,如三角形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

1-1-2學生能理解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觀察法、重疊法。

1-2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1-2-1學生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2-2理解常用的面積單位。

1-2-2-1學生理解1平方厘米。

1-2-2-1-1學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正確表象。

1-2-2-1-1學生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適合用1平方厘米做單位。

1-2-2-2學生理解1平方分米。

1-2-2-2-1學生建立1平方分米的正確表象。

1-2-2-2-1學生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適合用1平方分米做單位。

1-2-2-3學生理解1平方米。

1-2-2-3-1學生建立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1-2-2-3-1學生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適合用1平方米做單位。

2、過程與方法:

2-1在觀察、比較、實踐操作等活動中,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2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經(jīng)歷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四)教學重難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和面積單位,建立空間觀念。

(五)教學設計過程

教學目的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使用及目的

從生活實際導入,使數(shù)學的學習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1-1-1-1學生正確理解物體面積的含義,如黑板面的面積、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

1-1-2學生能理解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觀察法、重疊法。

1-1-1-2學生正確理解平面圖形面積的含義,如三角形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

1-2-1學生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1-2-2-1-1學生建立1平方厘米的正確表象。

1-2-2-1-1學生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適合用1平方厘米做單位

1-2-2-2-1學生建立1平方分米的正確表象。

1-2-2-2-1學生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適合用1平方分米做單位。

1-2-2-3-1學生建立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1-2-2-3-1學生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適合用1平方米做單位。

1-2-2理解常用的面積單位。

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確定在每件物品的后面應填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使學生進一步名片有關概念,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一、操作感受,認識面積

師:同學們,前段時間李阿姨剛買了一套住房,你們想了解點什么? (學生回答。)

情況一:若學生回答的問題有價值。

師:同學們有的想知道……,有的想知道……,這是新房的平面設計圖,從這個圖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情況二:學生回答的問題沒有價值。

師:同學們想知道的事情可真多,這是新房的平面設計圖,仔細觀察這個圖,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導學生說出房間是有大有小的。)

師:剛才,同學們發(fā)現(xiàn)有的房間大,有的房間小,房間的大小指的是面積的大小,客廳大也就是說客廳的面積大,衛(wèi)生間小是指衛(wèi)生間的面積小,那你能說一說,客廳的面積指的是什么嗎?引導學生說出是指地面的大小。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房間地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比如,餐廳地面的大小是餐廳的面積,廚房地面的大小是廚房的面積。

師:再比如說,你看,這里是我手掌的面,那么這個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我手掌的面積。那你們的手掌面呢?誰愿跟我比比,誰的面積大。

師:你來,同學們看,誰的面積大?

師:同位互相比一下。

師:其實,周圍物體的面也有大有小?,F(xiàn)在大家可以任意找一找,比一比。然后互相說一說,看看哪些面的面積大,哪些面的面積小。開始吧。(學生小組自由探究。)

師:誰來說一下,你們比較的哪些面的面積大,哪些面的面積小?

學生交流(學習重疊法的語言:這個同學是把這兩個面重疊在一起來進行比較的,他發(fā)現(xiàn)墊殼的面多出一部分,所以就說墊殼的面積大,這個方法不錯,我們可以叫它重疊法。)

師:剛才通過觀察,同學們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以前,我們學過不少圖形,你們看,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課件出示),這些圖形的周圍都是封閉的,我們叫它封閉圖形。這些圖形也有大小嗎?

師: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長方形哪一個大嗎?圓形和三角形呢?

師:這些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我們可以說正方形比長方形的面積大,圓形比長方形的面積大,你能說出在這四個圖形中哪一個的面積嗎?

生:正方形的面積。

二、比較面積大小,探索面積單位

師:剛才有的面的面積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大小,那你覺得餐廳和廚房哪一間的面積大呢?現(xiàn)在我們就想辦法來研究一下,好不好?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學具,在信封里裝著,可以利用這些學具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看它們的面積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好嗎?看哪個小組能最先得出結(jié)論。

學生小組活動并匯報。(師巡視觀察學生擺的有幾種情況)

展示擺的好的小組,正確的擺法有以下情況:

紅紙 綠紙

正方形 12 12

圓形 12 12

長方形 18 18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組是這樣擺的,(出示錯誤的一組)你能說說你們比較的是哪張紙的面積大嗎?你們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師:那你認為這樣合適嗎?

師:找同一小組同學說:那你認為怎樣就合適了?

引導學生說:要用一樣的。

師:也就是說,我們在測量面積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師:也就是說,我們在測量面積的時候,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叫面積單位。

剛才,我們用到的正方形、長方形都可以看作一個面積單位,為了方便,人們規(guī)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幾個?是怎樣規(guī)定的?請帶著這兩個問題看數(shù)學課本73、74頁,從這里邊找到答案。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每個面積單位有多大?

學生看書后小組互相說說這兩個問題。

師:誰來告訴同學們,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幾個?(學生回答。)

師:你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嗎?

師: 你能從你的學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嗎?(師貼1平方厘米)

師:量一量,看它的邊長是不是1厘米?在你的腦海里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看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跟你的同位說一說。(學生匯報。)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F(xiàn)在你估計一下,這塊橡皮的面積大約有幾個1平方厘米呢?

生:5個。

師:5個1平方厘米也就是幾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你認為橡皮這個面的面積是5平方厘米,還有誰想說?

是: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擺一擺,看你們的估計是否正確?

學生小組合作驗證。

師:剛才,咱們用1平方厘米的學具很快測量出了橡皮的面的面積。請你想一下,如果用它來測量這張桌子的面積,你覺得怎樣呢?(學生答。)

師:對呀,太小了怎么辦?你覺得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師:你能從你的學具里面找出1平方分米嗎?(如果學生舉起1平方分米就說,你知道這是多少嗎?)

師:祝賀你們,找對了。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多少?(學生量。)

師:我們周圍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呢?(學生找。)

師:想一下,用1平方分米可以測量哪些面的面積呢?(學生答。)

師:如果用它來測量操場的面積,你感覺怎樣?

師:你覺得用哪個單位來測量操場的面積比較合適呢?

生:平方米。

師: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嗎?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1平方米,看大不大。

師給學生展示1平方米。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找一找1平方米,好嗎?(學生交流。)

師:估計一下,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幾平方米?(師演示。)

師:看一下,1平方米的面積上能站多少個人,好嗎?

i-teach:

1、橡皮擦的表面約是4(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2、一張手帕的面積大約是4(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3、小紅家的衛(wèi)生間大約是4(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三、小結(jié),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咱知道了什么是面積,而且知道了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好嗎?

四、鞏固練習

(一)課本41頁1、2.

(二)填空

1、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 )

2、鋼筆長14( )

3、倩倩的大拇指的指甲蓋大約是1( )

4、老師的手掌面大約是1( )

5、池塘的水深2( )

6、教室的地面是40( )

(三)判斷(i-teach)

1.物體表面或圍成平面圖形的( ),叫它的表面積。

a 多少 b 長寬 c 大小

下面圖形中的兩部分面積相等。

(1)正確 (2)錯誤

五、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他喜歡大屏幕

表面

學生用手中的學具進行擺。

統(tǒng)一面積單位

用尺子去量這個正方形的邊長。

說: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1㎝

大人的大拇指的手指甲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

1塊是1平方厘米,100塊是100平方厘米

量:這個正方形的邊長(10厘米也就是1分米)

說: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①剪一個1平方分米的紙片,看看它有多大。再想一想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②估計一下課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分米,再測量一下。

黑板太大測量很麻煩

量:這個正方形的邊長(1米)

說: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在地面上畫一個1平方米的正方形,看看它有多大,估計一下能站下幾位同學。

獨立填寫

獨立思考

進行選擇

(知道了什么是面積,了解了面積單位產(chǎn)生的簡單過程,認識了三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以及它們的大小,并且學會了選用不同的面積單位測量指定的面積的方法。)

課件出示情境圖,有利于學生調(diào)動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學習。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出示學生擺錯的方法,說明用兩樣大小不同的物體來測量同樣大小的物體得到不同測量結(jié)果的事實,引出需要用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進行測量,從而產(chǎn)生了學習面積單位的需要。ipad出示練習題。

利用i-teachi出示判斷題,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區(qū)分“周長”和“面積”。

(六)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表面

大小——面積

平面

面積單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七)作業(yè)預設

課本42頁4、5、6.

(八)教學反思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五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讓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并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初步形成面積單位實際大小的表象。

3.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能力、自學能力和估測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認識面積單位并建立正確的表象。

教學難點:

1.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確表象。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和 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另一個長3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

學具:每四人一組,長25厘米、寬15厘米的長方形;長35厘米、寬10厘米的長方形各一個,每組一袋學具,內(nèi)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學具若干;每個學生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感知面積的意義

同學們,今天鐘老師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大家有信心來上好這節(jié)課嗎?有信心的話咱們同桌之間擊個掌,(孩子們擊掌)我也來(老師加入學生的擊掌中,從第一排開始從左向右依次與學生擊掌,停留在與一個學生擊掌的過程中)。老師的手掌面大還是他的大?(學生進行比較)同學們,請把你的手掌輕輕地放在數(shù)學書的封面上,比比看,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還是手掌面大。(學生進行比較)摸一摸桌面,比一比,桌面大還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比比看,桌面大還是黑板面大(師比黑板),比一比,教室地面大還是黑板面大。

師:剛才我們說手掌、數(shù)學書、黑板、教室地面都是物體,他們有的大,有的小,像這樣物體的表面的大小,這是他們的面積(板書:物體的表面的大小 就是他們的面積)。今天我們來研究面積(板書課題:面積)

師:誰能舉例說說什么叫面積?(師拿出數(shù)學書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如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

如:我們剛才摸的課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課桌的面積;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

2感受封閉圖形的面積。

物體的表面有大小,平面圖形有大小嗎?

課件出示:

選一組你喜歡的圖形涂上顏色,比較這組圖形的大小,說說在比較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 (2) (3)

(學情預設:大部分學生都選擇(1)或(3),不選擇(2),適時提問,為什么不選擇(2),學生會認為(2)的圖形無法比較,因為這個圖形是不封閉的。這時老師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讓課件上的其余四個封閉圖形進行鋪展變色。)

師:可見封閉圖形也有大小。(板書:封閉圖形)我們說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二、動手實踐,探究新知

師:孩子們,咱們來玩一個比大小的游戲

(一)觀察法

直接出示兩個非常明顯的有大小之分的圖形。

哪個面積比較大?你怎么比的?(板書:觀察法)

師:兩個面積相差比較大的圖形,我們只要觀察一下就能直接比較出它們面積的大小。

(二)重疊法

師:這兩個看上去相似的圖形,你有什么好辦法比較出它們的辦法?

預設:重疊法,移多補少法

師:就聽你的,我們用重疊法來比一比。

可以采用重疊的方法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板書:重疊法、移多補少法)

(三)測量法

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

(1)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個長方形的面積小一些?為什么?

學生經(jīng)過觀察、重疊、割補都無法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怎么辦?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用尺子量,比周長。學生猜測周長相等,面積也就相當)

驗證猜測:老師可以出示畫好方格圖,且周長相等的圖形,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周長相等,面積不相等。

周長(6+1)x2=14(厘米)

周長(5+2)x2=14(厘米)

周長(4+3)x2=14(厘米)

(2)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動手拼擺,合作探究

如果要測量這兩個圖形的面積,你認為老師要提供怎樣的學具比較合適?

提出操作要求:

a、同桌二人各選一個長方形,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b、遇到困難,可在小組內(nèi)尋求幫助。

(3)學生操作。

(4)指名匯報演示

師:在操作中有遇到困難的小組請舉手。你們遇到了什么困難?(因有個別組老師所提供的圖片不同,操作中必然出現(xiàn)困難)。在這里可能出現(xiàn)三種情況

①小組內(nèi)合作使用圖片,一種是圓形,一種是正方形,或一種是長方形,一種是正方形,形狀不同,無法比較。

②小組內(nèi)合作使用圖片,是兩種大小不一樣的正方形,形狀相同了,大小確不同,無法比較。

得出結(jié)果:要選擇大小一樣的小方格,也就是要統(tǒng)一標準,這個標準就是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三、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一)要求自學p73、p74的內(nèi)容并思考下面問題:(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③和你的同桌說說你學到了什么?

(二)檢查自學情況。(課件出示)

1、匯報自學情況?

(板書:常見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平方厘米

(1)拿一拿:從學具中分別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學生拿,)師:你確定嗎?有什么方法驗證你拿的對不對?最好用測量,

(2)量一量:用尺子量的正方形的邊長分別是多長?

(3)找一找: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厘米?(課件出示)

3、認識平方分米

(1)1平方分米是怎樣的小正方形?(生答)從學具袋中找出1平方分米?

(2)找一找,我們的身邊什么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分米?

生找,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試著上前比一比,如比開關盒。

4、認識平方米

(1)猜

師:1平方米是怎樣的正方形呢?(生答)從你的學具袋里找找看?(生找不到)

到底有多大呢?(出示1平方米的教具)猜猜看在1平方米的地毯上大約能多少人?

學生猜測、站位驗證。

(2)找

師: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積接近1平方米。

生找

師:你家房子大概有多少平方米?(學生說出自己家房子的面積。)

(3)想

閉眼想象: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

5、總結(jié)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你用了什么方法學習這些知識的。?

四、結(jié)合實踐,綜合運用

1、第74頁“做一做”第1題。

師:學習面積單位,你會測量面積的大小了嗎?測量桌面的大小要用什么面積單位?測量教室的面積要用什么面積單位?測量整個校園的面積要用什么面積單位?測量整個永定縣的面積要用什么面積單位?

2、改錯題。(媒體出示)

4月27日 星期六 天氣睛

今天我到姑姑家做客。姑姑家的房子可寬啦!大約有160平方厘米。為了歡迎我姑姑還特意做了蛋糕。坐在面積大約是15平方米的凳子上,看著金黃的蛋糕,我直咽口水。姑姑笑著說:“吃吧!”我趕緊張開大嘴一口氣吃了兩塊有1平方米的大蛋糕。我還教表妹畫了一張大約有4平方厘米的畫。中午,躺在面積大約是3平方分米的床上,我想:這個國慶節(jié)我過得真開心!

學生讀日記、幫明明改面積單位。

估計:教室的面積大約有多少平方米?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六、板書設計

面積和面積單位

觀察法 物體表面

重疊法 的大小叫它們的面積

剪拼法 封閉圖形

測量法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驗建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積單位的建立規(guī)則。

3.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動中獲得關于它們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形成正確的表象。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

1.使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學具:兩生一份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正三角形紙片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學具。

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景,初步感知。

(1) 出示米尺和學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從而提煉出比的結(jié)果:長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們所比的長短指尺子的什么? (長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 小結(jié):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有關物體表面的知識。(板書:物體表面)

(二)充分感知,引導建構(gòu)。

(1)通過物體的表面感知面積。

1.指一指: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比如黑板,幕布、書本、課桌等等,它們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摸一摸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感覺?

3.比一比:這些物體的表面,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呢?

指出: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建立面積概念

2、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通過動手實驗,在做中學,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

教學過程?:

一、學習面積概念

1、導入??,涂色比賽

師:今天,我們分男生、女生來舉行一次涂色比賽,好嗎?

規(guī)則:a:哨響開始,再響結(jié)束。

b:圖形要涂滿才算涂完。

c:涂完之后起立,示意大家我涂完了。

2、學習封閉圖形的面積。

師:看一看你的周圍,男生、女生誰涂得快?

生:不公平。

師:有同學說不公平,為什么?

生:男生的長方形大,涂的就慢。女生的長方形小,涂的就快。

師:是這樣嗎?(展示圖形)

師:長方形有的大,有的小,長方形的大小就是長方形的面積。(課件顯示長方形的面積,指名讀)

師:長方形的面積就是――長方形的大小。你能用上“面積”這個詞講講怎樣比賽才公平嗎?

生:讓男生長方形的面積和女生長方形的面積一樣大。

師:知道了長方形的面積,你能說出什么是正方形的面積嗎?圓形、三角形呢?

生: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

圓形的大小就是圓形的面積

三角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積

師: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都是封閉圖形,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課件顯示封閉圖形的面積,女生讀)

3、學習物體表面的面積

師:同學們,看看你們的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生:文具盒、書、小紙盒

師:這些都叫物體,現(xiàn)在請同學們一起來摸摸這些物體的表面,大家都摸到了嗎?

生:(齊答)都摸到了。

師:這說明物體都是有面的。它的哪個面大、哪個面小?

生:文具盒旁邊這個面大,頂上這個面小。

生:……

師:通過摸這些物體的表面,你知道了什么?

生:……

師:每個物體自己的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面小一些。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課件顯示男生讀)

師:課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課桌表面的面積。

玻璃表面的大小,就是玻璃表面的面積。

你能像老師這樣說出一些嗎?

師:誰能說一說面積是什么?(板書:面積)

生:面積就是封閉圖形的大小和物體表面的大小。

(課件顯示面積的定義,生齊讀)

二、比較圖形面積,探索面積單位。

師:面積有大有小,請大家舉出兩個日常生活中見到的面,指出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

生:……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師:這幾個同學平時很注意觀察,從他們的回答中,我知道了:比較兩個面的.大小,只要用眼看就行了。

生:不對。有的時候兩個面的面積很接近,用眼睛不能一下看出哪個大,那個小。

(課件顯示面積接近的兩個圓)

師:面積接近的時候,怎么比?

生:把他們摞在一起比。

師:摞在一起,換個詞語就是“重疊”。 (課件演示兩個圓重疊在一起)誰大誰小?

生:藍色的圓大,黃色的圓小

師: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

生:重疊法

(師出示紅正方形、藍長方形)

師:這兩個圖形我把它們重疊在一起,還是沒辦法比較出誰大誰小,怎么辦?

生:把多余的那塊剪下來,再拼到正方形上。

(師演示拼、剪)

師:誰大誰?。?/p>

生:正方形大,長方形小。

師: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

生:剪拼法

師:同學們,你們真聰明,學會了觀察法、重疊法、剪拼法,什么樣的面積,我們都能比較大小了。

生:不是這樣的

師:生活中無法重疊、剪拼、也不能一眼看出誰大誰小的面還有很多。(課件顯示房屋平面圖)這是一套二室一廳的房屋平面圖,要想比較出兩間臥室面積的大小,你們能想出好辦法嗎?現(xiàn)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來開展活動,請看屏幕。

(課件顯示)

做個小小測量師

1.想一想,怎么比較兩個臥室的大???

2.利用學具,動手試驗。

3.說一說,哪個房間的面積大,你是怎么比較的?

(學生活動)

交流:……

師:那個房間的面積大?你是怎么比較的?

為什么都用長方形(正方形)去擺?

為什么都用同樣大小的正方形去擺?

小結(jié):測量,比較面積,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叫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師:第?小組用(長方形)這樣的面積單位去量,那么這個房間的面積就是8個長方形這樣的面積單位。第?小組用( 正方形)這樣的面積單位去量,那么這個房間的面積就是12 個正方形這樣的面積單位。

師:這么多種圖形你認為用哪種圖形比較便于拼擺測量?

生:長方形

生:我認為正方形更好,因為它四條邊都相等。

師:經(jīng)過長時間的使用比較,人們逐步確定用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并且規(guī)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想知道它們是什么嗎?請自學數(shù)學書73頁

(學生自學)

三、學習常用的面積單位

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認識1平方厘米

師:1平方厘米有多大?請找出書中有關1平方厘米的部分,讀一讀,看一看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1平方厘米有多大?

生:……

師:找出學具中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模一摸邊長在哪?周長在哪?面積在哪?

生:……

師:誰能說一說一平方厘米的邊長是多少?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生:……

師:想一想你身邊有哪些物體地表面大約是一平方厘米?

生:……

師:請小組同學互相配合,用你手中的一平方厘米拼出面積是4平方厘米的圖形

(生合作拼擺展示)

師:它們的面積是多少?周長又是多少?

生:……

師:我們今天學習的1平方厘米和以前學過的1厘米有什么不同?

生:一個是面積單位,一個是長度單位

師: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是兩種不同的計量單位,使用時要注意區(qū)別清楚。

2、自學“1平方分米、1平方米”

師:現(xiàn)在,你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嗎?請用同樣的方法自學“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

(生自學)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1平方分米有多大?

生:……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1平方米有多大?

生:……

師:估計一下,你身邊有哪些物體的表面大約是1平方分米?有哪些物體的表面大約是 1平方米?

生:……

四、總結(jié)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

師:有關面積和面積單位你知道了什么?

生:……

師:你還想知道什么?

生:……

師:把你想知道的記錄下來,作為今天的作業(yè)?下去研究,明天,把研究的結(jié)果匯報給大家。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八

教材簡析:

“三角形的面積”是一節(jié)常見的課,一般的做法是在由學生拼組后直接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本設計最大的特點是改革了這一常見的做法,在拼組后,通過對三角形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之間的聯(lián)系的探究,指導學生直接利用這種關系嘗試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在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后,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更能為學生所接受。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p15~p16的內(nèi)容,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計算面積公式,能應用公式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進一步體會轉(zhuǎn)化方法的價值,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難點是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和公式的含義。

教、學具準備:

cai課件、紅領巾、每個小組準備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各兩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提出問題。

師:(出示一條紅領巾)同學們,這是一條紅領巾。它是什么形狀的?那你們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嗎?

2、揭示課題。

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怎樣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板書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二、操作“轉(zhuǎn)化”,推導公式

1、尋找思路。

師:是的,我們還不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那同學們想一想,開始我們同樣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后來我們通過什么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呢?

師:對,我們用“割補”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板書:轉(zhuǎn)化)成了一個長方形,這樣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那同學們,我們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轉(zhuǎn)化”成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師:大家想想,怎樣“轉(zhuǎn)化”呢?可不可以用“割補”的方法呢?

[應變預設:同學們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一般會認為可以用這種方法,教師可以選擇一種方法實際“割補”,讓學生明白這種方法不好,需要尋找更好的方法。]

2、動手“轉(zhuǎn)化”。

師:看來用“割補”方法很難“轉(zhuǎn)化”。那我們可不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來“轉(zhuǎn)化”呢?老師為每個小組的同學都準備了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請大家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轉(zhuǎn)化”成一個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開始吧。

小組合作拼組圖形,教師巡視指導。

[應變預設:可能有些同學不會拼組,教師可指導他們用旋轉(zhuǎn)、平移等方法,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一個長方形。]

師:拼好了嗎?用這種拼一拼的方法能不能把三角形“轉(zhuǎn)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圖形呢?誰來說一說,你們用這種方法把三角形“轉(zhuǎn)化”成了什么圖形?

[應變預設:一般情況下學生會拼出如下幾種形狀,老師選擇其中三個圖形貼到黑板上。]

師:同學們,為什么有些小組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有的小組卻拼成了一個長方形呢?你們想想,這是什么原因呢?

[評析:引導學生觀察三角形的不同類別,弄清拼成不同形狀的原因。]

3、嘗試計算。

師:同學們真棒,大家都發(fā)現(xiàn),用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一個長方形。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圖1。

師:這個平行四邊形就是由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它的底和高分別是多少?那么,其中一個三角形的底和高又分別是多少呢?

[評析:引導學生說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原來的三角形等底等高,為推導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作鋪墊。]

師:知道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你們能求出所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算一算吧。

師:算完了嗎?它的面積是多大?[小學教學/設計/網(wǎng)]

師:我們知道,這個平行四邊形是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那這個綠色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大呢?想一想,小組同學商量商量吧。

[應變預設:在設法求三角形的面積時,可能有部分同學不明白三角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不會計算。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可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2得出。]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九

梯形面積教學課件

梯形面積教學課件

一、教學內(nèi)容:五年級上冊第88頁《梯形的面積》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運用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用多種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積公式,能解決相關的問題,綜合了解平面圖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2.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推理、歸納的能力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體會轉(zhuǎn)化思想的價值。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強新圖形面積研究的策略意識,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積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是本課的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出示(點)展開想象引到(線段)又通過想象引到互相垂直的兩條線段

同學們看這個圖形,你會想到什么?(平面圖形的底和高)想象這是什么圖形的底和高,用工具在作業(yè)紙上將想象圖形的另一部分補充完整,并在圖下寫出你所知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字母表達式。

學生匯報時板書所學圖形的圖片及面積公式,回憶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引出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在學生匯報梯形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由點開始學生就展開想象,在興趣盎然的狀態(tài)中打開了思維,輕松自然的引出各種已學平面圖形的面積,滲透了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即復習了舊知,又引出了新知,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以發(fā)展的眼光看數(shù)學,逐步建構(gòu)自己知識體系的能力?!?/p>

(二)、探究新知

聯(lián)系已學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猜一猜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能是怎樣的。基于平行四邊形面積和三角形面積都與底和高有關,學生可以大膽猜測,然后探究驗證。桌上的學具超市里放有直角梯形、一般梯形等若干個,有完全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然后分組探究。具體做法:

⑴自選學具。(每個小組發(fā)如下梯形圖片和探究表各一份)

形狀個數(shù)拼成的形狀結(jié)論

……

⑵提出要求:

①做一做:利用手中的學具,選擇你所需要的梯形,或拼、或剪…轉(zhuǎn)化成一個以前我們所學的圖形。

②想一想:可以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所轉(zhuǎn)化成的圖形與原來梯形有什么聯(lián)系?

③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并嘗試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⑶小組合作,操作、觀察、交流、填表,教師參與討論。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廣闊的天空,順其天性,自然調(diào)動已有的數(shù)學策略,突破教材以導為主的限制,以學生活動為主。凡是學生能想到、做到、說到的教師不限制、不替代、不暗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發(fā)揮才智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思維空間,在這里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剪拼一個梯形,擺拼兩個梯形,使學生通過嘗試——失敗——成功的親身體驗,主動發(fā)現(xiàn)公式,注重了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有效地突出本節(jié)的重點,突破本節(jié)的難點?!?/p>

⑷全班交流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借助課件演示)

a、學生可能從以上梯形中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者一個長方形。他們可能得出以下結(jié)論: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學生還可能會有以下做法。

b、沿梯形的對角線剪開分成兩個三角形

c、把一個梯形剪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d、沿等腰梯形的一個頂點做高,剪拼成一個長方形

e、沿梯形中位線的兩端點分別向下做高,剪拼成一個長方形

f、從梯形的兩腰中點的連線將梯形剪開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對學生以上的做法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只要學生能把以上意思基本說出來,再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互補,使結(jié)論更加完善。

(其中第一種方法重點解決,其他方法學生匯報幾種算幾種不做一一詳解。)

⑸歸納公式。根據(jù)探究表的結(jié)論,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字母s表示面積,用a和b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高,那么上面的公式用字母表示:

s=(a+b)h÷2

【設計意圖:對多種方法各抒己見,在交流的過程中互補知識缺陷,學生在猜想—操作—爭辯—演示—叛變—互補的過程中深刻的理解梯形面積的推導,糾正學生的錯誤猜想,鞏固正確的推導思路?!?/p>

(五)深化鞏固

1、嘗試計算

a、計算一個一般梯形的面積。

b、梯形面積計算幫我們完成很多偉大的壯舉,介紹三峽水電站和南水北調(diào)工程。出示例題:

(1)我國三峽水電站大壩的橫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如下圖),求它的面積。

(2)一條新挖的水渠,橫截面是梯形(如圖)。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借助模型和課件讓學生了解橫截面、渠底、渠高等詞義。在兩道題中任選一道解答。

【設計意圖:運用公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練習既能鞏固公式,又有利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同時感受祖國偉大的壯舉,從而產(chǎn)生愛國主義情懷。】

2、學生觀察圖形,解決以下問題:梯形的上底縮小到一點時,梯形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這是面積公式怎么變化?當梯形的上底增大到與下底相等時,梯形轉(zhuǎn)化成什么圖形?這時面積公式怎么變化?當梯形的上底增大到與下底相等,并且兩腰與下底垂直時,梯形就變成什么圖形?面積公式怎么變化?從這幾個公式的聯(lián)系,可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推向高潮,通過運用梯形面積公式計算其他圖形,讓學生體會知識結(jié)構(gòu)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中培養(yǎng)了學生構(gòu)建知識系統(tǒng)的能力和知識遷移及綜合整理的能力。】

3、總結(jié),反思體驗

回想這節(jié)課所學,說說自己有哪些得失?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再次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回憶過程中更清晰地認識到這節(jié)課到底學了什么,通過談感想,談收獲,學生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

【教后反思】:

五年級下冊88頁《梯形的面積》是多邊形面積計算中的一部分,它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梯形的特征,并且學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通過出示學具超市—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引導學生自己總結(jié)公式—應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構(gòu)建知識體系完成教學目標。梯形的面積計算的推導方法是對前面所學的幾種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推導方法的拓展和延伸。通過本課時的學習,能加深學生對圖形特征以及各種圖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認識,領會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為今后學好幾何圖形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學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他們完全有能力利用的所學的方法進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因此,我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完成這一探索過程。對于個別學困生,我則通過參與他們的討論,引導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提供給學生幾種不同形狀的梯形去探究,目的是讓學生經(jīng)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過程。有了操作和討論作鋪墊,公式的推導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讓他們自己歸納公式。在“操作、觀察、分析、討論、概括、歸納”這一系列的數(shù)學活動中,學生親歷了一個知識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具體操作時,因我理念不到位,素質(zhì)有待提高,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環(huán)節(jié)。分析如下:

突出體現(xiàn)了兩個亮點:1、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允許學生在學具超市中任意選擇不同的梯形,或拼擺、或割補成已學圖形,讓學生自己在操作的過程中去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領悟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獲取數(shù)學知識。2、設計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想、說、拼、議、評、等過程中復習舊知,學習新知。這些都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在上課時也顯示出幾點缺陷,1、學生匯報時我沒有注意讓學生對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行作重點理解,因而在引導公式時學生理解有難度,我才又在投影下重合兩個梯形,讓學生體會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造成學生失敗后再補救的局面。2、公式的推導形式單一,造成這一現(xiàn)象源于學具準備不科學?;蚪處熞龑Р坏轿弧?、學生用字母代數(shù)推導公式時,我不注意先設定圖形的那一部分分別用哪個字母表示,而是直接讓學生生硬的套用,顯示出教師上課的隨意性。以上種種說明我的教學理念還很滯后,有待于更新、學習。)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十

小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空間形式認識發(fā)展上的一次飛躍,學生的空間觀念從一位過度到二維,面積和單位的認識是關系到后續(xù)的進一步學習。本節(jié)課我注重從如下三個方面來建立學生的面積概念,促進學生對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理解。

一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和感受面積。面積是包含了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層意思,我注重于從學生生活中能感受得到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認識面積,引導學生通過摸一摸來體會感受到表面的大小,比一比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積,最后通過格式化的語言來說一說的大小叫做()的面積,建立面積表象。對于圖形的面積認識,我先是出示了一組對比題圖形,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封閉圖形才有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做封閉圖形的面積。最后引導比較“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表面的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封閉圖形的面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將兩句話概括成一句話,進一步加深了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尊重經(jīng)驗,引導方法,強化認識。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怎樣比較面積的大小呢?我通過三組活動,由淺入深的引發(fā)了學生的對面積的更深入的思考。首先是出示了一組面積相差比較的圖形,讓學生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學生通過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很快就知道了答案。隨后,我注意引導學生小結(jié),讓學生明確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也是很重要的數(shù)學學習資源,并且給這一種比較的方法還取了一個很響亮的名字“觀察法”,再一次自然的架構(gòu)了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隨后,我出示了一組圖形,面積差別不大,引導學生比較大小。觀察法不容易得出結(jié)論,我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將兩個圖形重疊,就能很快的比較出大小來。我再次引導學生將這一種比較的方法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學生說是“重疊法”。學生借助活動較好的完成了學習任務。初步收獲到了成功的喜悅。

認識的不斷深化是矛盾不斷運動的結(jié)果。利用“觀察法”、“重疊法”比較的面積的大小是淺表性思維活動。怎樣才能充分調(diào)動的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呢,有挑戰(zhàn)性任務驅(qū)動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在學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又出示了一組圖形(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讓學生比較它們面積的大小。前面的兩種方法對于現(xiàn)在的比較來說都不是良策了,怎么辦呢?在學生單獨解決感覺困惑時,我讓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比較的方法。隨后,我讓學生拿出學具,啟發(fā)學生可以用學生來幫忙。出示了學具操作的要求。學生通過合作研討和班級的交流,得出可以用利用學具擺一擺來間接比較大小,利用的學生個數(shù)多,面積就大。學生還在操作中,直觀的感知了利用正方形拼擺比較合適。在活動中學生積累了初步的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也為下面的面積單位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效的問題應出現(xiàn)在思維的轉(zhuǎn)彎處。“比較面積的大小,可以借助特定的學具。利用的學具個數(shù)多,面積就大”是學生剛剛建立起來的學習認識。我出示了一組遮擋住的圖形,一個圖形有6個小方格、一個圖形有9個方格另一個圖形有15個小方格。猜一猜哪一個圖形的面積是最大的?學生大多是猜測是15個小方格的圖形面積最大??墒墙议_遮擋物以后,發(fā)現(xiàn)恰恰是6個小方格的圖形面積最大?為什么呢?原來比較面積的大小,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是重要前提。

三是加強直觀教學,培養(yǎng)學生幾何意識。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提供直觀往往是認識的起點,學習的開端。用好直觀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對于掌握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本節(jié)課注意利用幾何直觀開展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幾何意識。首先重視學生動手操作,在面積意義的認識時,我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進行感知;在比較面積大小時,引導學生借助學生進行擺一擺;在認識了面積單位時,我注意讓學生用面積單位量一量等,都起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是重視學生看一看和記一記,面積單位是具體,我讓每一個學生都準備了幾個,認識后,引導學生看一看每一個面積單位有多大,在心里記下來,各個面積單位的大小,再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的面積大約是一個單位等。

四是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估測盡管是一種粗略的測量方法,但在實際生活中有著比較廣泛的應用。在用面積單位測量時,走都注意引導學生先估一估,再和自己的測量結(jié)果進行比較,強化對面積單位的認識。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一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初步認識,主要是要求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概念。學生對于長度、面積、體積三種單位極易混淆,而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相當薄弱。糾其原因,學生沒有形成準確鮮明的表象可能是根源之一,有些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定義,公式。讓學生背熟也是原因之一。其實這遠遠不夠,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面積

學生通過摸書本、課桌封面,感受表面大小,從而引出面積及封閉圖形的面積。學習了1平方厘米的形狀和大小,并能度量較小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后,我有意讓學生用1平方厘米去量課桌的表面的面積,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1平方厘米這個單位太小,這時我安排了學生看書自學平方分米,學過了一平方分米并用1平方分米量了相應的表面積之后,我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量干墻面的面積,學生又發(fā)現(xiàn)1平方分米不適合量墻面,我再次讓學生看書學習習近平方米。

二、創(chuàng)造單位,猜想獲新

在學習習近平方米時,我明顯感受到學生看書的積極性不像學習習近平方分米時積極主動,回憶教學過程,我已第二次使用自學看書的方法,學生的熱情自然不會很高,那么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不可以進行改進呢?

經(jīng)過和同事的探討,他們認為猜想的效果好。

因為學生具備的舊知識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新知的彼岸的,學生已學過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這兩個單位,老師再次用看書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習近平方米,學生當然覺得索然無味,采用猜想創(chuàng)造就不一樣了。教師可以說:“平方分米不適合量墻面,那個適合量墻面的面積單位可能是什么呢?猜一猜?”

這樣,有意撩撥一定會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學生也會在推斷中獲得數(shù)學猜想的成功與快樂。

三、思想滲透

思想教育應滲透到各個學科之中,相對于語文來說,數(shù)學可能離思想遠一些,但我認為這并不影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如這節(jié)課中,我的話雖不多,遵守紀律和刻苦學習的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yún)s悄悄地潛入到了學生幼小的心里。這比空洞的說教,牽強的附會的效果要好得多。 思想滲透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以數(shù)學教學過程為載體,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符合學生年齡的特征。

四、不足之處

教案準備不足,在講封閉圖形的面積時,只是強調(diào)了一些常見封閉圖形,沒有舉例哪些圖形不是封閉圖形,學生未能很好對比理解。

時間把握不好,在教學的過程中前面時間相對要松些,后面時間比較緊,學生自主練習時間過短,未能很好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

以后對自己的教學要多反思總結(jié),聽取其他老師的小結(jié)評價,多向其他老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二

數(shù)學教學是一種數(shù)學活動的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力求做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依賴教師的講解獲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觀察、操作、思考和討論交流,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得面積的概念。

1.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數(shù)學、做數(shù)學。

導入從學生熟悉的土豆開始,讓學生感到數(shù)學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接著課堂中摸一摸書封面、桌面、黑板面……,感受“物體的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學習成為一種自然生發(fā)與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親歷經(jīng)驗的積累,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內(nèi)驅(qū)力。

2 .強化數(shù)學的體驗學習。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索過程,為了使學生體驗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使數(shù)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xiàn)實,真正感受到數(shù)學的真諦與價值。在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將學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們經(jīng)歷了從觀察――重疊――拼剪――拼擺――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擺――面積單位的建立這一過程,學生始終在興奮中思考、探索,知識的學習成為了自我需要,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挑戰(zhàn)和樂趣。

3.在實踐活動中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關心身邊的數(shù)學,善于用數(shù)學的眼光審視客觀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現(xiàn)象,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學習的實用性和應用性。為孩子們提供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征與生活經(jīng)驗,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應用數(shù)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享受成功的樂趣。

結(jié)合新課標,如何上好數(shù)學課,當中還有許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問題。通過這個課例,感覺要上“活”概念課,就要適時給概念下定義。定義下得過早,等于是索然無味的簡單灌輸;下得太遲,則又怕學生的思維呈現(xiàn)零亂狀態(tài),不能及時地整理和總結(jié)。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三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會計算他們的周長的基礎上學生必須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抽象概括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含義。因此,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面積,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我在備課時就感覺內(nèi)容很多,也比較零散,怎樣才能讓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我覺得要讓學生經(jīng)歷概念的生成過程,不僅要讓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一些現(xiàn)成結(jié)果,而且讓學生在實踐中建立表象,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所以在設計時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1、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和感受面積。

面積是包含了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層意思,我注重于從學生生活中能感受得到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認識面積,引導學生通過摸一摸來體會感受到表面的大小,比一比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積,建立面積表象。對于圖形的面積認識,我從物體的表面中抽出學生們很熟悉的長方形,讓學生自己說出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繼而自己感知圖形的面積,然后又出示了一組對比題圖形,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封閉圖形才有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做封閉圖形的面積。最后引導比較“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表面的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封閉圖形的面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將兩句話概括成一句話,進一步加深了對面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操作,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概念。

在本節(jié)課中的兩次小組合作就是為了這節(jié)課的兩個重要概念展開的,使學生在操作中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深刻理解面積和面積單位。尤其在學生體驗面積單位的統(tǒng)一時用的時間更多,使學生理解了要比較面積的大小可以用面積單位去量,從多種面積單位中選用比較常用的正方形作為單位更好。

3、注重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表象。

在本節(jié)課中讓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是重點之一,因此我為學生提供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學具讓學生親自看,并找一找生活中接近這些面積單位的表面,用學具去實際的量一量,這樣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了面積單位的表象。

4、聯(lián)系實際,注重應用。

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是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從生活中提取。認識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后問要測量橡皮的表面積、講桌面的面積、地面的面積分別可采用哪些面積單位,使得學生跟進一步理解了面積單位的用處,使得學有所用。

5、練習的設計注重層次性和實用性。

鞏固練習先要讓學生填單位名稱,后又從小明小剛的日記中把面積單位進一步應用,還把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進一步區(qū)分,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練習的興趣。

當然,在這節(jié)課中我還有一些細節(jié)做得不夠充分,體驗面積單位的統(tǒng)一時還少欠火候,認識面積單位時可以和生活聯(lián)系的更緊密一些,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多選取一些事例,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今后我將繼續(xù)努力。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十四

《數(shù)學課程標準解讀》指出:“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充滿了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shù)學活動?!?/p>

在學生認識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看,傳統(tǒng)的數(shù)學學習中,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單一學習方式已不能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了,注重學習發(fā)展的數(shù)學學習應該提供多樣化的活動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

。在數(shù)學學習中通過學生主動的活動,包括觀察、描述、操作、猜想、實驗、思考、交流和應用等等,讓學生親眼目睹數(shù)學過程形象而生動的性質(zhì),親身體驗如何“做數(shù)學”、如何實現(xiàn)數(shù)學的“再創(chuàng)造”,并從中感受到數(shù)學的力量,促進數(shù)學的學習。

在這節(jié)《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中,我非常注重的是學生的猜想?感知?體驗活動。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學生的主動活動為主,在活動中深刻感受“做數(shù)學”的樂趣。

在本節(jié)課的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理解面積的意義、比較面積的大小、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我分別通過活動體驗、觀察比較和猜想這三種主要的數(shù)學活動來學習這三方面的內(nèi)容,起到很好的效果,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新理念。

但這節(jié)課在實施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1平方厘米的教學中,在學生猜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后,我出示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并快速地出示課件中“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接著馬上就讓學生想象用1平方厘米去測量桌面有什么感覺?學生是也可以馬上想到1平方分米,但對于1平方分米的理解,學生還是憑著感覺在講,而沒有用對1平方厘米的感知來認識1平方分米,這就是我在出示“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時,沒有加以說明,沒有讓學生有一個消化的過程,使學生沒有建立起“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叵朐嚱獭睹娣e和面積單位》時,由于對1平方厘米講得比較清楚,學生就能很快得出:“邊長為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在多次試教與正式上課后,我深刻體會到學生是“活”的。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十五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初步認識,主要是要求學生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概念。學生對于長度、面積、體積三種單位極易混淆,而且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相當薄弱。糾其原因,學生沒有形成準確鮮明的表象可能是根源之一,有些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定義,公式。讓學生背熟也是原因之一。其實這遠遠不夠,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面積

學生學習了1平方厘米的形狀和大小,并能度量較小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后,我有意讓學生用1平方厘米去量課桌的表面的面積,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1平方厘米這個單位太小,這時我安排了學生看書自學平方分米,學過了一平方分米并用1平方分米量了相應的表面積之后,我讓學生用1平方分米量干墻面的面積,學生又發(fā)現(xiàn)1平方分米不適合量墻面,我再次讓學生看書學習習近平方米。

二、創(chuàng)造單位,猜想獲新

在學習習近平方米時,我明顯感受到學生看書的積極性不像學習習近平方分米時積極主動,回憶教學過程,我已第二次使用自學看書的方法,學生的熱情自然不會很高,那么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不可以進行改進呢? 經(jīng)過和同事的探討,他們認為猜想的效果好。 因為學生具備的舊知識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新知的彼岸的,學生已學過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這兩個單位,老師再次用看書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習習近平方米,學生當然覺得索然無味,采用猜想創(chuàng)造就不一樣了。教師可以說:“平方分米不適合量墻面,那個適合量墻面的面積單位可能是什么呢?猜一猜?” 這樣,有意撩撥一定會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學生也會在推斷中獲得數(shù)學猜想的成功與快樂。

三、思想滲透

思想教育應滲透到各個學科之中,相對于語文來說,數(shù)學可能離思想遠一些,但我認為這并不影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如這節(jié)課中,我的話雖不多,遵守紀律和刻苦學習的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yún)s悄悄地潛入到了學生幼小的心里。這比空洞的說教,牽強的附會的效果要好得多。 思想滲透一定要把握好時機,以數(shù)學教學過程為載體,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符合學生年齡的特征。

面積和面積單位優(yōu)質(zhì)課件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第二課時篇十六

一、學情分析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也是學生在后面學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學生從學習長度到學習面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zhuǎn)化的過程,是“由線到面”的一次飛躍。

二、教學設計

在本課的設計時,我分成四個步驟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和快樂體驗,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的意識與能力。

三、達到的目的

1.活用教材,體現(xiàn)生活化。

“面積”是什么?說不清、道不明,我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fā)”,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比一比”“找一找”“猜一猜”,讓學生在大量的直觀、實踐、體驗活動中感受到 “面積”的意義。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感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了解到數(shù)學的生活味和嚴謹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在活動中,體驗數(shù)學知識。

(20xx版)《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來吸引他們參與學習,本節(jié)課的組織活動主要有“感知面積、建立表象”“動手操作、明確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和“嘗試操作、學習面積單位”。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性學習過程,豐富了對面積和面積單位知識的體驗。

3.在比較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維

在實破引出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這一難點時,借助之前學生得出的利用“觀察法”“重疊法”“剪拼法”還是無法比較兩個長方形的面積?適時地讓學生運用學齡、直觀操作、合作探究。進而通過匯報交流,讓學生在比較中,真正感受和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從而引出面積單位的認識。凸顯出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4.在操作中,滲透思想方法。

《20xx版小學數(shù)學新課標》倡導學生通過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從而體會蘊含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它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的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通過一系列的比較操作活動,讓學生感知體會到如“觀察法”“重疊法”“剪拼法”等常用的基本的數(shù)學的學習方法,比較關注學習過程的探索與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彰顯了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

讓我困惑的是面積和面積單位這一課時是否分成兩課時來教學。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277517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