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范文(2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30 11:24:11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范文(23篇)
時間:2023-11-30 11:24:11     小編:ZS文王

讀后感是在讀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之后,針對其中的內(nèi)容、情感等方面進行的個人感受和思考的文字表達。讀完一本好書之后,我常常會有一種想要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的沖動,讀后感就是這樣的一種方式。讀后感不僅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思想,還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和反思自身的成長。讀后感是一份有價值的心靈記錄,我相信每個讀書的人都有許多美好的讀后感在等待著他們來寫作。讀后感的寫作要注重邏輯結(jié)構(gòu)和條理性,避免碎片化的敘述和思路混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讀后感文章,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一

我看見了我眼前的電腦,那么我可以確定的說我眼前有一臺電腦,但是這是事實,不是真理,真理在我們眼中應該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于是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范圍太小,那定義大一點如何?比如說秦始皇是壞人?是的,對于匈奴,對于那些因為修長城而家破人亡的那些苦命人來說確實是壞到無解,但是對于秦軍,對于秦始皇的家人,親信來說,他又是天下第一好人了,我一直相信一句話那就是,沒有所謂好壞,所謂好壞只是取決于你能否從中獲益,所以由此看來,真理就是我們獲利,至少是我們自己覺得,而且還伴隨著真摯的情感。

所以,看這本書的目的,不是作者觀點有多精辟,內(nèi)容有多新穎或者可讀性多高多低,甚至不是他的錯誤到底有多少,而是我能從中獲得什么,來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這就足以。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二

《簡單邏輯學》是由美國作家麥克倫尼寫的一部著名的邏輯學著作,雖然薄薄的一本書但里面卻飽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總之,讀了《簡單邏輯學》讓我受益匪淺,它開闊了我的視野,鍛煉了我的思維能力;讓我的認識能力得到了提高,對問題的判斷不停留在感性的認識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簡單邏輯學的主題是清晰地思考,準確的判斷。簡單邏輯學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說話的藝術?!逗唵芜壿媽W》這本書很好的做到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提高一個人說話的邏輯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通讀全書,我比較喜歡的是第二章邏輯學的基本原理的第三點:萬物終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訴我們,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們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們不盡知每個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為理性的動物,當我們想知道為什么事物會是這樣時,我們就會用相當一部分精力來探尋這些理由。從理論上來看,關于本源的知識是非常讓人感到振奮的,因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們。但是關于本源的知識同樣可以廣泛應用于實踐領域,因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發(fā)展,控制事物所帶來的影響。例如,我們可以確定某種細菌是引發(fā)某種疾病的原因,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消滅細菌的方式來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們知道萬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在探尋事物根源的過程中,我們一般從其結(jié)果開始。我們面對這樣或那樣的現(xiàn)象,并需要為之做出解釋。也就是說我們面對這些客觀的事物;去探尋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們所做的探尋工作必須遵循如下原則:每一個原因與其結(jié)果之間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處。這就是說,所謂原因,它必能導致我們所觀察到的結(jié)果,并將在結(jié)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記:每一個結(jié)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這樣的邏輯學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實踐意義呢?當我門在探尋某個原因的時候,我們不能直接知道產(chǎn)生了某種結(jié)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過面前的結(jié)果得到關于它的間接知識。通過評估結(jié)果的性質(zhì),我可以推測出原因的部分特性,這些知識將指引我們的探尋方向。在這章節(jié)里里作者舉了一個誰打翻了廚房里的牛奶的故事。從奇怪的聲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見螞蟻,到金絲雀出籠,到窗戶外鄰家的貓,作者一步步探尋和排除,最終鎖定那只灌木叢中正添嘴的貓為重點懷疑對象。

在我們?nèi)粘5墓ぷ骱蜕钪?,需要運用邏輯思維的場合無處不在。如果我們的邏輯思維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順利完成;相反,如果我們?nèi)狈壿嬎季S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邏輯無處不在。無論我們是有意還是無意,邏輯無時不在服務于我們的生活。

讀了《簡單邏輯學》讓我認識到了自己以前思考問題的片面性。讀了這本書對我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學到了邏輯的初步知識和基本技巧。通過對邏輯學的學習我相信,我以后思考問題一定會更加全面,言語表達一定會更加的清晰,邏輯性更強。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三

18世紀末,法國爆發(fā)了震動全歐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對德國影響非常之大,它迫使德國各部(包括普魯士在內(nèi))的統(tǒng)治階級不得不進行某些不徹底的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

但是,軟弱無能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根本沒有力量用革命的手段從封建主手里奪取政權。德國國家政權仍然保持在貴族手中。當法國的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群眾的革命行動愈趨激烈,斗爭規(guī)模愈益擴大的時候,害怕人民更甚于害怕封建勢力的怯懦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立即嚇得匍匐于普魯士國王的座下,和封建貴族妥協(xié),反對法國革命和本國人民革命了。這時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固然對封建勢力有些不滿,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有一定程度的進步耍求。但是,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對革命對人民群眾的畏懼和憎恨,對封建勢力、地主貴族的屈從和妥協(xié),卻使得它變成一個愈來愈反動的階級了。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資產(chǎn)階級所走的道路,就只能是一種在貴族、封建主領導下,由君主政權實行的從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地主經(jīng)濟逐漸轉(zhuǎn)變?yōu)橘Y本主義經(jīng)濟,農(nóng)民更加痛苦。

黑格爾的哲學就是這種處于特殊矛盾地位的資產(chǎn)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兩面性,進步和反動相互交織的特征,在黑格爾哲學上的反映就是他的唯心主義體系和辯證方法的矛盾。

黑格爾誕生在斯圖加特的一個高級官吏的家庭,曾在圖平根大學讀書。大學畢業(yè)后,黑格爾當過幾年家庭教師,在班堡做過報紙編輯,在紐綸堡做過中學校長,后來做了海得堡大學教授。1818年應普魯士政府的聘請祖任了柏林大學的哲學講座。黑格爾成了普魯士王國的官方哲學家,他的哲學體系高踞著普魯士王國國家哲學的地位黑格爾對普魯士君主國家極盡其吹捧頌揚之能事,說“國家存在就是神在世界上的莊嚴的行進”,在普魯士國家中自由已經(jīng)實現(xiàn),理性已成為現(xiàn)實,因此,他認為普魯士君主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是最好的制度,應該永世長存。他認為貴族是社會上第一等級,國家政權應該交給貴族管理。

黑格爾又是私有財產(chǎn)的辯護者,他認為只有私人所有制才是合理的,法權應當保護市民社會的私有制。他認為資產(chǎn)階級可以參加國家管理,但是有限制的。

黑格爾一方面擁護資產(chǎn)階級的私有財產(chǎn),容許資產(chǎn)階級參加國家管理;另一方面又維護等級制度,把貴族看做國家的第一等級,反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正如馬克思說的:“黑格爾希望有中世紀的等級制度,但是要具有現(xiàn)代立法權的意義;他希望有現(xiàn)代的立法權,但是要披上中世紀等級制度的外衣。這是最壞的一種混合主義”。(《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一卷864頁)黑格爾的這種看法不僅反映了他在社會政治觀點上的矛盾,也是他的哲學思想上的矛盾的社會根源。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四

喬治·威廉·弗里德里?!ず诟駹枺?770-1831)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卓越代表,在近代哲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世紀末,法國爆發(fā)了震動全歐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對德國影響非常之大,它迫使德國各部(包括普魯士在內(nèi))的統(tǒng)治階級不得不進行某些不徹底的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

但是,軟弱無能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根本沒有力量用革命的手段從封建主手里奪取政權。德國國家政權仍然保持在貴族手中。當法國的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群眾的革命行動愈趨激烈,斗爭規(guī)模愈益擴大的時候,害怕人民更甚于害怕封建勢力的怯懦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立即嚇得匍匐于普魯士國王的座下,和封建貴族妥協(xié),反對法國革命和本國人民革命了。這時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固然對封建勢力有些不滿,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有一定程度的進步耍求。但是,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對革命對人民群眾的畏懼和憎恨,對封建勢力、地主貴族的屈從和妥協(xié),卻使得它變成一個愈來愈反動的階級了。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資產(chǎn)階級所走的道路,就只能是一種在貴族、封建主領導下,由君主政權實行的從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地主經(jīng)濟逐漸轉(zhuǎn)變?yōu)橘Y本主義經(jīng)濟,農(nóng)民更加痛苦。

黑格爾的哲學就是這種處于特殊矛盾地位的資產(chǎn)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兩面性,進步和反動相互交織的特征,在黑格爾哲學上的反映就是他的唯心主義體系和辯證方法的矛盾。

黑格爾誕生在斯圖加特的一個高級官吏的家庭,曾在圖平根大學讀書。大學畢業(yè)后,黑格爾當過幾年家庭教師,在班堡做過報紙編輯,在紐綸堡做過中學校長,后來做了海得堡大學教授。1818年應普魯士政府的聘請祖任了柏林大學的哲學講座。黑格爾成了普魯士王國的官方哲學家,他的哲學體系高踞著普魯士王國國家哲學的地位。?黑格爾對普魯士君主國家極盡其吹捧頌揚之能事,說“國家存在就是神在世界上的莊嚴的行進”,在普魯士國家中自由已經(jīng)實現(xiàn),理性已成為現(xiàn)實,因此,他認為普魯士君主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是最好的制度,應該永世長存。他認為貴族是社會上第一等級,國家政權應該交給貴族管理。

黑格爾又是私有財產(chǎn)的辯護者,他認為只有私人所有制才是合理的,法權應當保護市民社會的私有制。他認為資產(chǎn)階級可以參加國家管理,但是有限制的。

黑格爾一方面擁護資產(chǎn)階級的私有財產(chǎn),容許資產(chǎn)階級參加國家管理;另一方面又維護等級制度,把貴族看做國家的第一等級,反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正如馬克思說的:“黑格爾希望有中世紀的等級制度,但是要具有現(xiàn)代立法權的意義;他希望有現(xiàn)代的立法權,但是要披上中世紀等級制度的外衣。這是最壞的一種混合主義”。(《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一卷864頁)黑格爾的這種看法不僅反映了他在社會政治觀點上的矛盾,也是他的哲學思想上的矛盾的社會根源。

黑格爾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黑格爾認為有一種永恒存在的世界精神,是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現(xiàn)象的基礎。一切現(xiàn)實事物都是從世界精神派生出來的。他把這種世界精神叫做“絕對精神”或“絕對觀念”。黑格爾所說的“絕對觀念”,“絕對精種”不是別的,不過是把人由客觀現(xiàn)實中抽象得來的概念從人的頭腦中獨立出來,加以吹脹、夸大,變成脫離物質(zhì)的神圣的絕對物。

使自己“異化”,即向外轉(zhuǎn)化為與自己不同的物質(zhì)性的東西——自然界,在這個階段上,“絕對精神”沒有意識到自己;最后,“絕對精神”在人的身上達到了自我意識,于是它就擺脫了“弄化”的形式,而回到了自己本來的形式——精種的形式。因此,“絕對精神”的發(fā)展,就是“絕對精神”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黑格爾哲學的整個體系也就是按照“絕對精神”的發(fā)展階段而分為三個部分:“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

由上可見,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象宗教上的“上帝”一樣,是世界萬物的創(chuàng)造主,實際上,它就是用哲學語言來稱呼的“上帝”。費爾巴哈曾說黑格爾哲學是“理性化了的神學”,這是完全正確的。

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體系是他哲學的保守的反動的一面;不過在他的唯心主義哲學中,也貫穿著一種極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辯證法。黑格爾哲學之所以有辯證法這一重大成就,不僅是因為它反映了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進步要求,而且也由于黑格爾擁有的自然科學材料比他的前輩要多得多。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五

在《邏輯學》的第一版序言的開篇中,黑格爾陳述了形而上學崩潰解構(gòu)的事實——“那種被叫做形而上學的東西,可以就已經(jīng)連根拔掉,從科學的行列里消失了?!焙诟駹柊研味蠈W的這種解構(gòu)歸因于康德哲學,他認為康德哲學斷定知性不可超越經(jīng)驗,否則認識能力將變成只不過產(chǎn)生腦中幻影的理論的理性,這種說法排斥了思辨的思維,并且迎合了世俗智慧的需要。黑格爾對這種做法表示了明顯的不滿,他用他那獨有的口吻說到:

“一個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沒有形而上學——就像一座廟,其他各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圣的神那樣?!?/p>

“在昏暗被驅(qū)散以后,也就是反觀內(nèi)照的、幽暗無色的精神勞作消散以后,存在好像化為歡樂的花花世界了,大家知道,花是沒有黑色的?!?/p>

接著,黑格爾論述了邏輯學的狀況——與形而上學一樣,邏輯學的遭遇也是極為慘淡——雖然邏輯學由于其實用的緣故而被容納于科學之列,但是邏輯的形態(tài)和內(nèi)容卻在流傳中逐步被改變,并且,在科學與現(xiàn)實中生長出來的新精神也并沒有在邏輯中顯出痕跡。

“假如精神的實質(zhì)形式已經(jīng)改變,而仍然想保持舊的教育形式,那總歸是徒勞;這些舊形式是枯萎的樹葉,它們將被從根株發(fā)生的新蓓蕾擠掉?!?/p>

“哲學,由于它要成為科學......它既不能從一門低級學科,例如數(shù)學那里借助方法,也不能聽任內(nèi)在直觀的斷言,或使用基于外在反思的推理,而這只能是在科學認識中運動著的內(nèi)容的本性,同時,正是內(nèi)容這種自己的反思,才建立并產(chǎn)生內(nèi)容的規(guī)定本身?!?/p>

在接下來的一大段闡述中,黑格爾闡述了這種觀點的具體內(nèi)涵,論述了知性與理性的辯證關系,以及作為知性與理性的更高層次——精神是如何從無出發(fā)而產(chǎn)生出有,又是如何從單純性中給予自己以規(guī)定性,又從規(guī)定性中給予自己以自身同一性的。只有沿著這個進路,哲學才能成為客觀的、論證的科學:

“知性作出規(guī)定并堅持規(guī)定:理性是否定的和辯證的,因為它將知性的規(guī)定消融為無;它又是肯定的,因為它產(chǎn)生一般,并將特殊包括在內(nèi)。正如知性被當作一般理性分出來的某種分離物那樣,辯證的理性通常也被當作從肯定的理性分出來的某種分離的知性,它比知性、理性兩者都高。精神是否定物,這個否定物既構(gòu)成辯證的理性的質(zhì),也構(gòu)成的知性的質(zhì):——精神否定了單純的東西,于是便建立了知性所確定的區(qū)別;而它卻又消解了這種區(qū)別,所以它是辯證的。但是精神并不停留于無這種結(jié)果之中,它在那里又同樣是肯定的,從而將前一個單純的東西重新建立起來,但這卻是一般的東西,它本身是具體的;并不是某一特殊的東西被概況在這個一般的東西之下,而是在進行規(guī)定及規(guī)定的消融中,那個特殊的東西就已同時規(guī)定了自身。這種精神的運動,從單純性中給予自己以規(guī)定性,又從這個規(guī)定性給自己以自身同一性,因此精神的運動就是概念的內(nèi)在發(fā)展:它乃是認識的絕對方法,同時也是內(nèi)容本身的內(nèi)在靈魂?!艺J為,只有沿著這條自己構(gòu)成自己的道路,哲學才能夠成為客觀的、論證的科學?!?/p>

緊接著,黑格爾論述了科學與邏輯的關系(他稱之為“精神現(xiàn)象學”):一方面,意識作為具體的而又被拘束于外在的知的精神,它的前進運動完全是以構(gòu)成邏輯內(nèi)容的純粹本質(zhì)的本性為基礎的;另一方面,意識作為顯現(xiàn)著的精神,它自己在途程中解脫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體些之后,就變成了純知,純知以那些自在自我的純粹本質(zhì)自身為對象,這就是純思維,即思維其本質(zhì)的精神,而純知的自身運動也就是它的精神生活,科學就是通過這種精神生活而構(gòu)成的,并且也是這種精神生活的陳述。

最后黑格爾提及了《邏輯學》在其哲學體系的地位:原本邏輯學與哲學是一同作為《科學體系》(后改名為《哲學全書》)的第二部分出版的,但是由于邏輯學不斷的補充、擴大,不得不使之獨立問世,而構(gòu)成了《精神現(xiàn)象學》的第一續(xù)編。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六

18世紀末,法國爆發(fā)了震動全歐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對德國影響非常之大,它迫使德國各部(包括普魯士在內(nèi))的統(tǒng)治階級不得不進行某些不徹底的資產(chǎn)階級性質(zhì)的改革。

但是,軟弱無能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根本沒有力量用革命的手段從封建主手里奪取政權。德國國家政權仍然保持在貴族手中。當法國的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群眾的革命行動愈趨激烈,斗爭規(guī)模愈益擴大的時候,害怕人民更甚于害怕封建勢力的怯懦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立即嚇得匍匐于普魯士國王的座下,和封建貴族妥協(xié),反對法國革命和本國人民革命了。這時的德國資產(chǎn)階級固然對封建勢力有些不滿,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有一定程度的進步耍求。但是,資產(chǎn)階級的軟弱性,對革命對人民群眾的畏懼和憎恨,對封建勢力、地主貴族的屈從和妥協(xié),卻使得它變成一個愈來愈反動的階級了。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資產(chǎn)階級所走的道路,就只能是一種在貴族、封建主領導下,由君主政權實行的從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地主經(jīng)濟逐漸轉(zhuǎn)變?yōu)橘Y本主義經(jīng)濟,農(nóng)民更加痛苦。

黑格爾的哲學就是這種處于特殊矛盾地位的資產(chǎn)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兩面性,進步和反動相互交織的特征,在黑格爾哲學上的反映就是他的唯心主義體系和辯證方法的矛盾。

黑格爾誕生在斯圖加特的一個高級官吏的家庭,曾在圖平根大學讀書。大學畢業(yè)后,黑格爾當過幾年家庭教師,在班堡做過報紙編輯,在紐綸堡做過中學校長,后來做了海得堡大學教授。1818年應普魯士政府的聘請祖任了柏林大學的哲學講座。黑格爾成了普魯士王國的官方哲學家,他的哲學體系高踞著普魯士王國國家哲學的地位。黑格爾對普魯士君主國家極盡其吹捧頌揚之能事,說“國家存在就是神在世界上的莊嚴的行進”,在普魯士國家中自由已經(jīng)實現(xiàn),理性已成為現(xiàn)實,因此,他認為普魯士君主專制制度和等級制度是最好的制度,應該永世長存。他認為貴族是社會上第一等級,國家政權應該交給貴族管理。

黑格爾又是私有財產(chǎn)的辯護者,他認為只有私人所有制才是合理的,法權應當保護市民社會的私有制。他認為資產(chǎn)階級可以參加國家管理,但是有限制的。

黑格爾一方面擁護資產(chǎn)階級的私有財產(chǎn),容許資產(chǎn)階級參加國家管理;另一方面又維護等級制度,把貴族看做國家的第一等級,反對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正如馬克思說的:“黑格爾希望有中世紀的等級制度,但是要具有現(xiàn)代立法權的意義;他希望有現(xiàn)代的立法權,但是要披上中世紀等級制度的外衣。這是最壞的一種混合主義”。黑格爾的這種看法不僅反映了他在社會政治觀點上的矛盾,也是他的哲學思想上的矛盾的社會根源。

黑格爾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黑格爾認為有一種永恒存在的世界精神,是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現(xiàn)象的基礎。一切現(xiàn)實事物都是從世界精神派生出來的。他把這種世界精神叫做“絕對精神”或“絕對觀念”。黑格爾所說的“絕對觀念”,“絕對精種”不是別的,不過是把人由客觀現(xiàn)實中抽象得來的概念從人的頭腦中獨立出來,加以吹脹、夸大,變成脫離物質(zhì)的神圣的絕對物。

使自己“異化”,即向外轉(zhuǎn)化為與自己不同的物質(zhì)性的東西——自然界,在這個階段上,“絕對精神”沒有意識到自己;最后,“絕對精神”在人的身上達到了自我意識,于是它就擺脫了“弄化”的形式,而回到了自己本來的形式——精種的形式。因此,“絕對精神”的發(fā)展,就是“絕對精神”自己認識自己的過程。黑格爾哲學的整個體系也就是按照“絕對精神”的發(fā)展階段而分為三個部分:“邏輯學”、“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

由上可見,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象宗教上的“上帝”一樣,是世界萬物的創(chuàng)造主,實際上,它就是用哲學語言來稱呼的“上帝”。費爾巴哈曾說黑格爾哲學是“理性化了的神學”,這是完全正確的。

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體系是他哲學的保守的反動的一面;不過在他的唯心主義哲學中,也貫穿著一種極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辯證法。黑格爾哲學之所以有辯證法這一重大成就,不僅是因為它反映了德國資產(chǎn)階級的進步要求,而且也由于黑格爾擁有的`自然科學材料比他的前輩要多得多。

從18世紀下半葉開始,自然科學上的許多新成就,不斷地沖擊著舊的形而上學的世界觀??档潞屠绽龟P于大體形成的星云學說在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第一個缺口,隨后地質(zhì)學、胚胎學、動植物生理學,拉馬克和哥德的進化思想,無不向人們表明:事物是運動變化的,必須從發(fā)展的觀點研究周圍現(xiàn)。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七

關于黑格爾,坊間謠傳:《小邏輯》這本書,一下午翻來覆去讀進去20頁已經(jīng)算在哲學這一行有天賦了,這對我們這種學界外圈的愛好者造成的恐嚇難以言表,之前想讀黑格爾,也因為這么恐懼的描述難以下口。

最初讀這本書,也沒報什么期待?!耙话俣囗摰男宰?,能講明白什么東西”。讀畢,雖然不知道這包含了黑格爾多少工作的結(jié)果,但治好了我的黑格爾恐懼癥,至少是暫時。

書中以黑格爾的歷史觀開端,以理論的發(fā)展和對共產(chǎn)主義的影響結(jié)尾,用平實且富有例證的語言,將他的重要工作娓娓道來。在我這個門外漢看來,已能更深刻的理解之后共產(chǎn)主義、人本、存在主義受影響于何方,和這位“西方哲學史上最后一個全才”的偉大之處。

本書的作者petersinger,一位被鄧曉芒先生說的“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人”,卻成為了當世最重要的倫理學家之一。其對哲學的理解和激情從他的文字上可見一斑。

“請問一下你自己,絕對知識什么時候能夠達到?回答當然是,一旦精神認識到實在是其本身的創(chuàng)造,它并沒有什么“彼岸”要去認識,絕對知識就達到了。這是在什么時候發(fā)生的呢?鑒于這種實在觀念是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的最后結(jié)果,它必定發(fā)生在黑格爾自己的精神把握了宇宙本質(zhì)的時刻。根據(jù)黑格爾的看法,當他黑格爾理解了實在的本質(zhì)時,精神就來到了它最終的棲身之地。對于一部哲學著作來說,幾乎不會有比這更宏大的結(jié)論了?!毒瘳F(xiàn)象學》的最后幾頁不僅是對整個人類歷史頂點的描述,而且就是這個頂點。”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八

身為女子,我生成就是感性的。由于文學性的冊本看得相對多些,我愈發(fā)感性。固然一向但愿本身能兼具理性,但性別付與我的特征難以改變,曩昔十多年的瀏覽履歷也為我的思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許,跟著春秋的增添,經(jīng)歷的增加,理性的火花能賜賚我一點點理智。

想填補理性的缺掉,讀理性的書并不是沒法忍耐,這兩者之間的關系,說欠好誰是因誰是果。辯證地說,是互為因果,彼此影響的吧。是以,借著公共課教員留功課之名,讀了《黑格爾法哲學道理》一書。

固然,前幾年翻閱過叔本華《人生的聰明》,但讀得其實不專心。也讀了《論語心得》、《莊子看人生》等對中國傳統(tǒng)哲學通俗解讀的書,但真正讀哲學類的冊本,《法哲學道理》應當算是第一本。固然,法哲學并不是哲學的焦點。

不管是不是讀過,《法哲學道理》都是法學學子耳熟能詳?shù)?。對我這個非正規(guī)軍來講,也久聞年夜名。前段時候看《產(chǎn)權與法》,作者以《法哲學道理》的思惟論證產(chǎn)權的地位與意義,也指出了《法哲學道理》一書的某些局限性。好比,黑格爾抱負的幻滅致使其晚年起頭追求普魯士當局的認同,為統(tǒng)治階層供給理論支持,拋卻了部門本來的主張,恰當逢迎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以確立黑格爾哲學的正統(tǒng)地位,更好地推行黑格爾的思惟,間接實現(xiàn)其理想。有著如許的講解作根本,在必然水平上避免了我對經(jīng)典著作的全盤必定。

初讀《法哲學道理》,讀到腦殼抽筋。真的是。沒有哲學著作的瀏覽根本,沒有黑格爾思惟的系統(tǒng)鋪墊,在哲學思惟的汗青長河中,生生截取一段去體悟,不管從主不雅仍是從客不雅來說,都不是件輕易的事。好在,對峙讀完了引論,進入具體的闡述,感受稍好些了,有些可以經(jīng)由過程上下文理解個年夜概,但仍有很多不懂的處所。

感慨哲學年夜師聰明的腦筋。我理解起來都費力,即使千方百計與現(xiàn)實糊口成立聯(lián)系,也沒法參透那些看似高屋建瓴、虛無縹緲、平空架構(gòu)的思惟系統(tǒng)。在此,這幾個四字詞語絕沒有貶義。思惟簡直是虛的,固然看不到摸不著,卻并不是對現(xiàn)實糊口沒成心義。相反,意義重年夜。試想黑格爾在成立如許的思惟系統(tǒng)時,又該有如何的理智與思惟。

邏輯的周密,論證的嚴謹,使人嘆服。也許哲學自己便具有如許的特點,也許由于黑格爾自己是邏輯高手??此茻o關的抽象法、道德、倫理,看似風馬不接的`契約與犯警,作者可以或許發(fā)現(xiàn)它們背后的聯(lián)系,闡述中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令人感覺多一環(huán)嫌多,少一環(huán)又顯不足。

給我感到較深的是,經(jīng)由過程讀《法哲學道理》,我看到了很多本來習覺得常的概念、現(xiàn)象背后的工具。在此之前,從未想過刑法存在的意義事實是甚么,為何要由國度來履行。透過黑格爾得知,由于犯法背背了社會的遍及意志而不純真是小我的特別好處或說特別意志,也是以,應由代表遍及意志的國度來履行。曾,有人質(zhì)問我,公事員締造了甚么價值?成天也不締造經(jīng)濟利潤,卻要拿著人平易近的稅款。若是我在那之前讀過黑格爾,是可以給出謎底的。諸如斯類的感到與發(fā)現(xiàn),紛歧而足。更主要的是,這本書開導我,要看到現(xiàn)象背后的工具,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固然,一年的研究生教育使我起頭追求表層以下的工具,但讀哲學書,使我的思惟,又有了進一步發(fā)掘的可能。自我感受,熟悉又有了上升。

也有不解,最較著的是黑格爾對國度的闡述。在黑格爾看來,國度是倫理精力的同一,是理念,是最高階段??吹饺缭S的邏輯放置,我不管若何沒法將其內(nèi)在與外延掌控住。黑格爾所謂的國度,究竟是一種高度抽象的理念,與實際中的國度毫無聯(lián)系,仍是成立活著俗意義的國度根本之上,是一向令我猜疑的問題。直到讀完全書,才模糊感覺,他的國度是可以實現(xiàn)的,只是,實際糊口中還沒有實例。進一步說,我至今思疑這類倫理精力同一意義上的國度,是不是猶如共產(chǎn)主義一樣。某日,在校園巧遇法理教員,切磋這個問題。他一語驚醒含混著的我?!昂诟駹栒f的國度相當于神?!彼€說,黑格爾的這類國度思惟對厥后的納粹統(tǒng)治發(fā)生了必然的影響。如斯,些許釋懷。

也看到了些我想固然的汗青局限性,或說“封建遺毒”。好比他說文明國度要成長,可以經(jīng)由過程征服不文明國度;本錢的逐利到必然階段必需并且該當開辟海外殖平易近市場,還提到對沒成心志的族群,可以奴役等。初讀令我不解,但想到他所處的情況,也就一讀而過了。況且,人無完人,即便是如斯偉年夜的人物,也不克不及不許可人家白玉微瑕。至于各路人等對黑格爾的批評,也不足以成為否定其全數(shù)思惟的來由。究竟結(jié)果,至今我們?nèi)栽谧x黑格爾,仍在接收其思惟中的可取的地方。

原打算明天將來重讀《法哲學道理》一書,但那日教員說昔時他的導師,一名曾寫過關于《法哲學道理》專著的學者,不建議他讀。緣由不明。我接管了我的教員的建議,讀過一遍,能接收幾多算幾多。若是未來真的還感樂趣,再讀。后面這句,是我想的。哲學能熬煉人的思惟,這是無庸置疑的。很多人堆集到必然水平便起頭讀哲學,固然,我算不上這類到達必然高度的人。但笨鳥先飛早入林,恰當?shù)淖x些哲學,對我是有益的。也但愿將來幾年,能靜下心,再讀哲學。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九

隨意亂點我硬盤里那個充斥著需要我靜下心來細細整理的文件夾時,有兩個g的青島之行被我點到了,而思緒也隨之飄遠。自負點的說,一直以來我都自詡不缺乏發(fā)散思維的能力。問題就是往往思緒太飄忽了,考慮過的東西過后還可能會困擾我。boker的作用之一就顯示與此了: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把隨意飄忽的想法邏輯的梳理一下并一字一句的錄入其中,耗時耗力啊。現(xiàn)在就把看了那個“青島之行”文件夾之后隨意飄出來的想法大概歸納一下,并隨意闡述下吧。

飄到過的地方:

1.看到照片上的笑臉,在對比記憶中當時的心情,感覺照片上的歡愉總是那么不真實。這也是我喜歡時不時翻看照片的原因吧。

2.那個文件夾里最多也就是承載了我3天的經(jīng)歷和記憶,現(xiàn)在我看來卻是那么的悠久與漫長_原來難以想象的短時間內(nèi)竟可以發(fā)生這么多事。再對比出國讀碩的一年時間,本還覺得這么多時間的刻苦只換來這么短的時間進行深造,有些可惜。細想一下,08年一年,算上大把大把混混沌沌的時間,我依然成長了許多。那如果是把我扔在一個慘烈競爭的環(huán)境呢?或許就是脫胎換骨了。還是李老師說的好:人們總是習慣性的夸大自己十年后的成就,卻小瞧自己在一年內(nèi)可以取得的成績。

3.那個待整理的文件夾躺在硬盤里已經(jīng)有許久了,總是不經(jīng)意間被我拾起卻一直沒有被整理完畢。總會太多東西去忙,也可以叫成是永久的惰性吧。

4.還記得之前一次看“贏在南農(nóng)”的.活動照片時,就驚訝于當時人們的狀態(tài)與現(xiàn)在之比的差距之大。現(xiàn)在還是有這個感覺。不過都有劉的關系,看起來別有了一番滋味。美玲的短信曾經(jīng)說她感謝我看著她們這群小女生的成長,當時付之一笑_自己何曾如此偉大?現(xiàn)在卻漸漸有了些味道。很有幸能時不時見證一些身邊朋友的成長與離去,驚奇和感傷,但尤其是參與其中時還是有種自豪感由心底而升,為我,更是為他們!或許也就只有時而太過冷靜的我,能時而思索于此,并且從中品味中別樣的歡愉吧:自己的夢想最多還在路上,但看著別人實現(xiàn)的時候真的是一種享受!再說到今晚還沒見的秋平,心里升騰起的總有親切和欽佩,愿我能再次有幸見證一段成長,一個傳奇吧。

這幾個算是我又重新思考后,精選出來的幾個有深度的發(fā)散吧。今天終于是把《簡單的邏輯學》讀完了,有感觸,但太難下筆。在讀一遍后會好很多吧。不過讀完了書,聯(lián)系前天看雜志的一片文章后,還是有直接易于表達的想法的。作者強調(diào)的是邏輯學的應用,然而在我這個外行人看來,書的體系構(gòu)架確實顯示了他的邏輯性。但宣揚的東西在我看來還是過于理性了,有僵化思維之嫌。綜合一下,對于一個命題、事物或事件先隨我思緒飄蕩后再挑幾個邏輯的思考下應該是最為優(yōu)化的解決之道了。

反思一下,對于整體宏觀事件的邏輯把握能力還欠缺,多鍛煉會好些吧。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

由于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受到柏拉圖等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的深刻影響,在對這些優(yōu)秀的哲學家思想的批判與繼承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2]。黑格爾在其整個的哲學體系中始終堅持客觀唯心主義的世界觀,在這一世界觀中,他認為“絕對精神”是唯一的永恒存在之物,外界事物的一切變化都與我無關。這種客觀唯心主義是與因我的存在而存在,因我的變化而變化的主觀唯心主義是不一樣的,認為理性是這個世界的唯一主宰。

(二)辯證法。

辯證法是黑格爾哲學思想體系中最具價值,同時也是對后世影響最深的一部分內(nèi)容。正是在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的深刻影響下,馬克思等人才開拓出了辯證唯物主義的道路,為我們今天的生產(chǎn)、生活和實踐指出了前進方向。黑格爾的辯證法觀念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和發(fā)展的,而是需要一個參照物來為我們的發(fā)展提供參照,也真是因為有了這個參照,我們才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我們自己。辯證法理論框架的發(fā)展一共經(jīng)歷了三個主要階段,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是處于第一階段的,即人在整個社會現(xiàn)實中占據(jù)完全主導的通知地位,科學等技術是受制于人的。

(三)美學思想。

黑格爾將辯證法的思想貫穿到了他的美學思想當中去,他認為藝術中既包含感性因素,又包含了理性因素,二者之間的完美契合構(gòu)成了美的藝術。而黑格爾這里所說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也就發(fā)展為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主觀與客觀。

黑格爾除了上述這些哲學思想之外,他的思想中還包含法學、自然哲學、邏輯學等重要的思想,這些哲學思想又被相應的領域所繼承和進一步的發(fā)展,為眾多哲學分支奠定了思想基礎,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二、黑格爾哲學思想對后世產(chǎn)生的重要意義。

(一)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是黑格爾哲學思想重要的發(fā)展者和踐行者,從馬克思提出的政治經(jīng)濟學思想中就可以很好的體現(xiàn)出黑格爾的哲學思想[3]。馬克思是對黑格爾思想的批判繼承人,從黑格爾的思想中提取出了合理的內(nèi)容加以繼承和發(fā)展,對于其中錯誤的、不符合實際的觀點加以剔除。他不僅僅通過自身提出的觀點和理論來解釋這個世界,而且致力于通過他提出的觀點來改變我們生活的世界。但不管怎么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念的主核都是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在這一思想基礎之上,才使得馬克思主義進一步發(fā)展,進而發(fā)展為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辯證唯物主義。

(二)強調(diào)了精神的重要作用。

在黑格爾的哲學思想體系中,他認為絕對理念是我們這個世界存在的本質(zhì),但是這一絕對理念不是一成不變的,相反的,它是不斷地運動、變化、發(fā)展著的。從這一角度來看,黑格爾的哲學思想中又包含了矛盾的思想。矛盾觀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同時具有統(tǒng)一性和斗爭性的,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體,斗爭性和統(tǒng)一性二者相互制約、相互發(fā)展,最終推動著事物不斷地向前發(fā)展。對于我們當今社會而言,黑格爾強調(diào)精神的觀點也給我們帶來了重要的啟示,讓我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我們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也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事業(yè)的建設。

(三)催生了辯證主義方法。

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觀念,而這一思想得以在今天發(fā)展成熟,深刻的受到黑格爾辯證思想的影響。黑格爾的辯證思維讓我們對世界有限、無限的認識產(chǎn)生了質(zhì)的飛躍,從而形成了如今的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的思想。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一

在我的生活中,經(jīng)常聽到有人說,什么什么沒有邏輯,我聽了這么久,也只有一個膚淺的認識,那就是因果關系,但在看完這本書后,我覺得邏輯不只是因果關系這么簡單。引用封面上的一句話:邏輯,不是枯燥的學術研究,邏輯也不是遠離我們的空中樓閣,它切切實實存在于我們的身邊。萬事萬物運行的背后都有邏輯存在。

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壿嬆兀吭谖覀兩罾?,有些人不懂邏輯,他們的言行很混亂,做人做事經(jīng)常鬧笑話,還很容易掉進別人設下的圈套里,成為騙子的獵物。這種人往往被貼上“愚蠢”的標簽。

舉個書中的例子,相傳在古希臘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去酒館買酒,他先要了一瓶白酒,可是當老板將白酒遞給他之后,他又說:“哦,我剛才搞錯了,我要一瓶紅酒”。當老板將紅酒遞給他時,他拿起紅酒就走,老板一把抓住他說:“先生你的紅酒還沒付錢呢”!“不對吧,我用白酒和你換的紅酒為什么要付錢”?老板聽了這話,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眼睜睜地看著那個人拿著酒大搖大擺的走了。

故事中的買酒人,觀點看似有道理,但稍微動點腦子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觀點根本經(jīng)不起推敲。事實上,他犯了循環(huán)論證謬誤,他將不屬于自己的白酒,作為交換紅酒的籌碼,遺憾的是店老板的思維有點短路,當時不知道如何回應,才讓買酒人的循環(huán)論證謬誤得逞。

所以對自身來講,生活中離不開邏輯,用邏輯思維去思考和分析問題,可用幫助你解決問題,防止掉入別人的陷阱,做一個邏輯清晰的人。

另外,運用邏輯可以讓你成為受歡迎的人,讓你面對他人提出的問題,找到最好的答復。再舉個著名的例子:德國詩人海涅是猶太人,在德國那個排斥猶太人的社會里,他經(jīng)常遭到無禮的攻擊。有一次,有個旅行家對他說:“我發(fā)現(xiàn)塔希提島上既沒有猶太人,也沒有驢子”。他將猶太人與驢子相提并論,言下之意非常明顯,就是想侮辱海涅。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說:“如果我們一起去塔希提島,就完全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我們發(fā)現(xiàn),他在面對他人的發(fā)難、譏諷和侮辱時,能夠做到快速而有智慧的反擊,絕不讓別人在自己身上占到便宜。這種勇敢和智慧并存的表現(xiàn)背后,讓人驚嘆的是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他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靈活的運用類比的邏輯形式,確實令人佩服。當然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反擊,更需要友善的回答別人。

那么如何訓練我們的思維能力呢?書中也給了一些有用的方法。比如發(fā)散思維的方法,要將自己的思維向水波一樣,從中心點向四周不斷的擴散。

在收到的3756份回函中,有70%的人回答,在學校里知道了一只鉛筆有多少種用途,貝納特學校還教會了這些窮人:有著眼睛、鼻子、耳朵、手腳和大腦的人,更是有無數(shù)種用途,并且任何一種用途都可以幫助自己走向成功。

我花了一個星期讀完這本書,我仔仔細細地看了每個篇章,確實是一本很好的書。

通過此書你不僅能夠很好地認識發(fā)生在身邊的邏輯學,還能逐步塑造出一個聰明的頭腦,使你在語言、人際關系、認識客觀世界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撥開云霧,看一看這些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理吧!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二

邏輯學的主題是清晰地思考。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邏輯,作為一個整體,是個寬廣、深奧、精彩紛呈的領域,《簡單的邏輯學》這本書既沒有刻板的理論論述也不是正規(guī)的教科書,這是一本現(xiàn)實應用的指南,對那些初次接觸邏輯的人介紹邏輯的基本原理。《簡單的邏輯學》期待造就實踐者,而不是理論家。

在我們的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運用邏輯思維的場合無所不在。有些人平時表現(xiàn)得非常聰明伶俐,但是邏輯性卻不是很突出。他們有邏輯思考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顯然還沒有成為本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進行邏輯思考的能力從來沒有被系統(tǒng)地培訓過,這是他們所受教育中的缺陷。實際上,邏輯學是教育的真正支柱,但是目前在學校里它卻很少被提及。生活中,邏輯無處不在。無論我們是有意還是無意,邏輯無時不在服務于我們的生活。然而邏輯到底是什么,也許并沒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對門外漢或是初學者來說,本書都有切實的幫助。這本書的目的是向讀者介紹邏輯學的初步知識和基本技巧。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三

印象最深的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個故事。一個客戶反應去買冰淇淋的時候,買其他口味的冰淇淋汽車就可以正常發(fā)動回家,買香草口味的冰淇淋汽車總是無法正常啟動。非常的苦惱。福特的員工到現(xiàn)場后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跟客戶去實地買冰淇淋的時候發(fā)現(xiàn)買香草冰淇淋的時間要比其他的時間要短,因為香草冰淇淋是爆款,冰淇淋店單獨設置了柜臺,而其他口味的則需要排隊時間比較長。為什么從汽車熄火到買香草冰淇淋這段時間汽車無法正常啟動,而稍微長一點就可以呢?員工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在“蒸汽鎖”,給福特公司汽車的進步作出了很大貢獻。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故事是關于假設思維。是唐朝4個少數(shù)民族求親文成公主,最后松贊干布的使臣祿東贊通過了考驗不辱使命。

假設每一個問題都是可解的。這個思維方式對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有莫大的作用。第三個印象深刻的是關于打破砂鍋問到底思維方式。

機器不轉(zhuǎn)的根源在于油泵沒有裝過濾器,鐵屑混入,導致油泵磨損,吸不上來潤滑油,導致軸承苦澀,繼而保險絲超負荷,電流太大,保險絲斷掉了。

打破砂鍋問到底看上去沒有那么有技術含量的思維方式只要有的放矢的多問幾個為什么就能解決大問題,何樂而不為。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四

在這一周內(nèi),我品讀了美國著名邏輯學家、哲學教授麥克倫尼編撰的《簡單的邏輯學》。正如書名所言,他將大眾認為晦澀的邏輯學知識深入淺出地展現(xiàn)給了大家。作為讀者的我品嘗這本書,不但體會到了邏輯學的高深,也絲毫沒有喪失閱讀的興趣,甘之若飴。

正所謂邏輯原理簡單,但是其作用和威力卻大得驚人!讀完可以看出麥克倫尼寫作這本書的目的很直接,那就是很多人日常邏輯性不突出,展現(xiàn)出低素質(zhì)。這是因為他們邏輯思考的能力沒有被系統(tǒng)地培訓過,這是所受教育中的缺陷,而這種缺陷會導致很多麻煩的發(fā)生。所以這本書在我看來更是一本工具書,沒有任何理論教條,也不是正式的教科書。

這本書期待造就實踐者,而不是理論家。使讀者意識到邏輯學的重要性,在合乎邏輯的思考中體會到快樂和滿足。通讀完之后,作者一共為這本書分了五個章節(jié)。第一章論述了成為一個邏輯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為接下來兩章如何建立正確邏輯思維的探討做鋪墊。

第二章講述了貫穿邏輯思維的基本原理;第三章論證了邏輯思維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第四章逐個探討了非邏輯思維的根源;第五章逐個解釋了邏輯謬誤的具體形式。在全書第一章節(ji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重點刻畫了什么是“觀念”。觀念不是無根之花,對客觀事物接觸越多。理解越深刻,觀念就會越清晰。

我們?nèi)说恼J知啊,大體來說分為三個部分:客觀存在的事物、事物在大腦中的反應和我們?yōu)樗鼊?chuàng)造的語言。一個真命題的作用就是以語言為媒介,將大腦中的觀念與相應事物的客觀事實聯(lián)結(jié)起來;為偽命題就是觀念偏離了事物的本源,錯誤觀念是我們對客觀世界做出一廂情愿的假設的結(jié)果,它只能由我們自己負責;而語言的作用就是與觀念相匹配,使得溝通清晰有效。

在第二章節(jié),作者向我們展開討論了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這些屬于邏輯的基本原理,和數(shù)學里的公理一樣,不證自明,也沒法證明。有一句話我很觸動,那就是“任何科學都是由包含基本原理的知識組成的。任何科學的基本原理都是這門科學賴以建立的最基礎的事實。邏輯學的基本原理和人類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作者同時特別強調(diào)“萬物終有其根源”,也就是我們不盡知每個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們知道它們的存在都有理由。之后談到了聯(lián)言論證、條件論證和條件論證三種簡單的論證形式和著名的“三段論”。

之中提及的“中項不周延”、“論證不是爭吵”、“真誠的局限性”對我影響頗深。

在前段時間參加的辯論賽我就認識到,辯論雙方有時要互換論點進行辯論,很多時候在有限的時間就是煽動情緒,使用技巧為了反對而反對,并無堅持自己的真理可言。這也是我本人不大熱愛辯論的原因,沒有求真,很難做到讓真理越辯越明!

總而言之,在這一周的閱讀后,我頭腦中的“邏輯”觀念,更加地刻骨銘心??梢赃@么說,倘若我們?nèi)粘I钪腥狈壿嫷?,那必定是“庸人自擾”,面對很多事情都會情緒失控,做不到真正的“不卑不亢”。如何跨越“經(jīng)歷”和“閱歷”的一詞之差的鴻溝?我想可能這本書就是為我們搭建的橋梁吧。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五

上帝的死亡和理性的毀滅,讓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黑格爾作為近代西方哲學史上的巨人,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在后現(xiàn)代語境中亦受到了質(zhì)疑并成為了批判的鵠的。黑格爾歷史哲學以“先在的理念”為中心且依靠辯證法建立起來,并認為歷史的發(fā)展過程是“世界理性”的自我實現(xiàn)過程,將人類歷史的發(fā)展囊括于他龐大的哲學體系中。但由于黑格爾歷史哲學自身的缺陷,在它誕生以后便受到了抵制、質(zhì)疑。在整個20世紀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降,這種反叛的聲音越來越強。筆者將其歸結(jié)為三個方面:首先是與理性相對立的意志的反叛;其次是方法論上的批判;再次是敘事主義的轉(zhuǎn)向。

一、意志的反叛。

黑格爾歷史哲學以“先在的理念”為中心,并依靠“正反合”的辯證法建構(gòu)起來,德國古典哲學“擎理性之旗幟,唱自由之凱歌,肯定歷史之進步,描繪歷史之理念”的特點,在他手里達到最完備的形態(tài)。但是黑格爾歷史哲學自誕生之日起就有其自身的缺陷,他把歷史哲學凌駕于具體的歷史研究之上、肆意剪裁歷史事實使其符合歷史哲學的先驗圖式的做法,終于招致了德國思想界的抵制。在黑格爾去世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不光對他的哲學體系,甚至也有人身的攻擊,如死狗,誠然,歷史哲學也受到人們的冷遇。

二、方法論的批判。

方法論的批判主要圍繞著歷史學科性質(zhì)的'討論和科學方法。自十九世紀中葉始,歷史哲學領域內(nèi)部發(fā)生了一場重大的變革。歷史哲學家們關注的對象不再是歷史本身,不再孜孜以求地尋找歷史規(guī)律、歷史發(fā)展的模式,而是思考歷史認識何以可能。自此,歷史認識問題成為關注的重心,被推向前臺,歷史哲學家們集中討論歷史的學科性質(zhì)、科學性及科學方法。蘭克學派成為首倡的代表,它們標榜“客觀主義”和“科學方法”。蘭克是黑格爾同時代的人,亦是黑格爾在柏林大學的年輕同事,他雖未指名攻擊黑格爾,但是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傳統(tǒng)歷史哲學的追求和觀點卻成為了蘭克批判的對象。他曾寫道:“經(jīng)常可以發(fā)現(xiàn)一種不成熟的哲學與歷史學的爭論。他們從先天的思想推論出必然存在的東西,不管那些思想招致了多少懷疑,他們致力于在世界歷史中重新發(fā)現(xiàn)它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從無限多的事實中篩選出那些似乎能夠證明這些思想的事實。人們也稱這種東西為歷史哲學?!碧m克主張要摒棄主觀偏見進入歷史,切勿將歷史學家自身的好惡摻雜進歷史研究中,歷史學家必須“如實直書”。蘭克指出歷史是“復數(shù)的”進步,并不是傳統(tǒng)歷史哲學家們所認為的“單數(shù)的”歷史進步,歷史發(fā)展中不同時間、地區(qū)限制以及巨大的歷史倒退等事實足以證明。蘭克倡導應公正無私地、毫無偏見地對待歷史及現(xiàn)實中的每一個世代、每一個民族、每一種文化。顯然,蘭克的批判抓住了黑格爾式歷史哲學的要害,為后來的方法論批判及轉(zhuǎn)向奠定了基礎。

三、敘事主義的轉(zhuǎn)向。

20世紀70年代以降,發(fā)軔于哲學領域的語言學轉(zhuǎn)向,開始對歷史學界產(chǎn)生影響。西方史學家不約而同地對歷史文本、話語等語言現(xiàn)象發(fā)生了興趣。海登·懷特于一九七三年發(fā)表《元史學》,這一事件標志著歷史哲學的“語言學轉(zhuǎn)向”。同時他進一步指出,由于這一轉(zhuǎn)向,有關歷史研究性質(zhì)的關鍵問題從“歷史學是不是科學”轉(zhuǎn)變?yōu)椤皻v史學是不是小說”了。換言之,歷史敘事的“詩學”成為研討的中心問題。史學家們將研究的重心轉(zhuǎn)向歷史著作中的“詩學”維度,如海登·懷特和杰姆遜不約而同地研究了歷史著作中的比喻法問題。海登·懷特在《歷史的重負》中的歷史文本分析理論,他把歷史敘事看作是再現(xiàn)世界的唯一可能的方式,并在語言學和修辭學的基礎上,對敘事所采用的傳達敘述者意圖的手法進行了深入分析,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決定歷史解釋的最重要因素是文本中隱喻的豐富程度。羅蘭·巴爾特通過對歷史話語的結(jié)構(gòu)分析,抹平了歷史語言和小說語言之間的區(qū)別。在德里達那里,“文本之外再無世界”,語言本身就是一種結(jié)構(gòu),我們透過這種結(jié)構(gòu)在理解整個世界。

四、結(jié)語。

黑格爾歷史哲學在后現(xiàn)代浪潮的影響下日趨式微,其堅定的歷史進程必然邁向同一理念的信念亦日趨減弱,這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亦是時代的一種表征;但是三重解構(gòu)批判的靶子都集中在黑格爾歷史哲學上,這也再次間接證明了黑格爾哲學及歷史哲學在哲學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歷史哲學領域中要想前進,黑格爾歷史哲學始終是無法繞開的。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六

我在不止一個系列的作品介紹過多次。之前介紹這本書,主要是作為數(shù)理邏輯的前置讀物介紹。這本書既介紹了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和用于生活日常的邏輯技巧,也涉及了一些符號邏輯,闡述了邏輯學中的主要思想,同時又沒有一頭扎入符號推演中,保留了相當?shù)囊鬃x性和生活氣息,很適合在正式學習符號邏輯(或說數(shù)理邏輯)之前閱讀。

我個人習慣把邏輯歸入數(shù)學知識中——因為我一般所說的邏輯學大都指建立在形式化公理之上的數(shù)理邏輯。但如果探求“邏輯學”一詞的嚴謹詞義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歸類其實并不完全合適。數(shù)理邏輯固然可以算作“邏輯學”,但“邏輯學”卻不僅僅只有一門數(shù)理邏輯。歸納、類比和自然語言邏輯也是邏輯學的內(nèi)容。

在十九世紀初,還沒有什么“數(shù)理邏輯”,但“邏輯學”已經(jīng)存在了至少兩千年了。當時的邏輯學雖然與數(shù)學證明密切相關,但卻更多地被視為哲學的子學科。在當時看來,解決數(shù)學家的證明問題或許只是邏輯學的一個副業(yè),而其主業(yè)則是解決哲學家之間的爭端。

西方哲學,或者說哲學,是充滿了辯論與爭論的,但很多時候爭辯雙方其實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性的歧見,而是在打一些筆墨官司,玩一些文字游戲。甚至還會有混淆、誤解、曲解以及謬誤混雜在雙方的論證當中。為了不讓哲學爭論變成口水仗,必須厘清一個人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他的話能否算作論證,他的論證又是否有效,于是就有了邏輯學。

邏輯學名義上研究語言,這個對象看不見摸不著,給人以虛無飄渺的感覺。但是,邏輯學所追求的三段論式的“合理”卻又是非常真實且堅實的。數(shù)學公理可以選擇,物理假設可以推倒,三段論卻似乎放之四海而皆準。實際上,邏輯學是在借由研究語言來研究語言所承載的思維,從語言組合變換的規(guī)律中窺探部分思維的規(guī)律。數(shù)學和物理的研究對象,往往就只是被認識的對象,而邏輯學研究的對象卻是人的認識方式本身(邏輯學研究的至少是部分認識方式)。

直觀上來說,外界的環(huán)境相對容易變化,而認識者自身內(nèi)部卻相對穩(wěn)定——一旦認識的方式變了,認識者也就不是原先那個認識者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邏輯學研究的是某種比物理定律、幾何公理更“高階”的“真實”?;蛟S正因如此,當初命名這門學問的時候,才從邏各斯(logos)演化出邏輯學(logic)一詞。

不要聽我的聲音,要聽邏各斯?!绽死?。

因此邏輯學是哲學的地基。雖然一個哲學家的研究主題不一定得是邏輯學,但如果他不承認任何形式的邏輯學,乃至于不承認邏輯,基本就相當于掀桌了,很難與其他哲學家交流。邏輯學就相當于為哲學討論準備的語文課。不學邏輯,無以言哲。

最后,補充一點關于傳統(tǒng)邏輯學和數(shù)理邏輯的關系。有些保守者會覺得數(shù)理邏輯不是純粹的邏輯而僅僅是數(shù)學。但實際上,數(shù)理邏輯是以數(shù)學為工具研究邏輯學的主題?;蛟S方法和形式借鑒了數(shù)學,但主題和內(nèi)容卻是貨真價實的邏輯學。此時又會有人覺得引入數(shù)學是不必要的。如果你只沉醉于非常早期的哲學史料,那么傳統(tǒng)邏輯確實已經(jīng)非常夠用了。

這顯然不應該是一個哲學家所為。曾經(jīng)的哲學家把整個世界當作自己的研究對象,用自己的思想貫穿任何能帶來幫助的方法。

現(xiàn)在學哲學的人或許不應該固步自封,把哲學研究方式僅僅限制于“純粹的思考”(實際上是排除掉一切數(shù)學和物理方法的“純粹的思考”),不做任何實驗、不進行任何計算、也不學習任何專門知識。把哲學局限在“純粹的思考”中,只會讓哲學變成故紙的復述,變成知識的標本。但哲學的本來面貌是生動鮮活的。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七

最近正在閱讀這本書,這本形似哲學參考大全的書卻能給人以很多的遐想。哲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神秘的科目,它的存在沒有實體,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思想的高峰。在書中遨游,思緒總是會進入一種玄妙的境界,它跳出了人的主觀思想,去思索那些高深莫測的理論。很久以來,哲學在我心中的地位近似于神學。然而初步了解一些后,又深知哲學的重要,不僅僅是對于整個人類社會存在和進步有意義,僅僅是對于個人,也有著莫大的好處,如木心所說的,“史學使人清醒,哲學使人堅定。未經(jīng)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痹诖耍瑴\談一下我之于本書的理解。

哲學的發(fā)展充斥著對立與妥協(xié),互補與共生,無論是從物體本身出發(fā)的形式,還是僅從精神層面延伸出的理想;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師徒中對立的思想令我著迷,四主德劃定了人性所不能逾越和能達到的標準。我不由得聯(lián)想到,倘若人不會思考,存在的意義僅僅是基因延續(xù),不會接受與拒絕,不會沖動與克制,不能堅守本心,這個社會是否不再是社會,而僅僅是一群進化較快,僅憑生物本能行動的智力較高的動物。抑或是憑借著大自然賜予的得天獨厚的的智力,突破思維的約束,突破道德與生命的底線,那么社會也可能喪失自由與公平。然而人憑借自己的智慧,去思考行為所帶來的后果,從而選擇一種更為克制守紀的理想生活。我一直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我思故我在”,當我正在思考我為什么存在時,證明了我的存在。我愛哲學,正如雪萊曾說,“唯有你的光輝,能像漫過山嶺的薄霧”。但是,哲學的光輝不僅僅漫過了山嶺,它籠罩全世界,我對于哲學家們最大的敬佩便來于他們的思考與質(zhì)疑。哲學,始于質(zhì)疑,終于信仰。

從泰勒斯的“世界由水構(gòu)成”,再到畢達哥拉斯的“數(shù)的世界”,首先哲學家們對世界的起源產(chǎn)生了疑問,再到最后對世界的存在都產(chǎn)生了質(zhì)疑,認為人們只是主觀認為我們生活在真實的世界。這種想法是大膽的,充滿勇氣的,這是危險的,令人不安的。然而正是這種敢于對任何事物質(zhì)疑的勇氣,使得哲學的光輝在所有學科中熠熠生輝,普羅米修斯般的精神在對自身存在的驗證中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然而大多數(shù)人只是庸庸碌碌的度過這一生,不去想自己為何而活,不去想自己的未來,待到暮年臨死時,留下的只是空虛與無力。看完這本書,所得的收獲也不僅限于一種新的知識,更像是一道大門,引領我走進精神的領域,清清楚楚的告訴我,未經(jīng)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八

第一章:學習邏輯學的思想準備。

主要描述學習邏輯學要確認事實,全神貫注,清楚準確的認識事物的觀念,溝通的時候要用次準確,避免出現(xiàn)誤解。

基本原理有四個: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矛盾律;正如作者所說“這些原理所表達的真相,擁有理性的人類早就在生活中運用自如了”。

第四章:非邏輯思維的根源。

介紹了形成非邏輯思維的根源,像:吵架代替辯論、盲目的樂觀主義……認識并避免它。

第五章:非邏輯思維的主要形式。

描述了諸多非邏輯思維的表現(xiàn),比如訴諸情感、訴諸暴力……。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十九

《歷史的天空》的主人公逃避日軍追殺到凹凸山投奔國民黨軍,闖進了八路軍的根據(jù)地,在他猶豫的時候,一個青年女八路的及時出現(xiàn),改變了他脫離八路軍投奔國民黨軍的念頭,就這一步,姜大牙從此就走向了戰(zhàn)爭和政治,并在其對立面、優(yōu)秀的政治工作者張普景等人的斗爭、磨練和幫助下,逐步顯示了優(yōu)秀的品質(zhì)和卓越的智慧,由一個不自覺的匹夫之勇成長為一名足智多謀的指揮員,最終修煉成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覺悟和斗爭藝術的高級將領。作品營造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大約是在以安徽六安地區(qū)為中心的江淮之間,抗日戰(zhàn)爭時期,那里曾經(jīng)是正面戰(zhàn)場和敵后戰(zhàn)場,八路軍、新四軍和國民黨軍活動區(qū)域的結(jié)合部,因此那里的戰(zhàn)爭形勢錯綜復雜撲朔迷離。作者采取的是虛虛實實隱隱約約的寫法,實時實地,虛人虛事,因為“實”而具有歷史縱深感和現(xiàn)實意義,因為“虛”而頓生空靈灑脫,作品寫得既顯磅礴大氣,又有詩情畫意。從人物分析入手,大致可以歸納出以下主要特點:

首先,撇開一切社會文化的依附,讓人格以原生狀態(tài)登場。把人當人來寫,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因為在長期以來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由于傳統(tǒng)文化或某些功利的驅(qū)使,我們并沒有把人當人來寫,而是把他概念化或者神話了。近年,在我們熟知的眾多的中國戰(zhàn)爭小說里,人物往往一出場就是較為成熟的指揮員,政治智慧和軍事才干都達到了相當水平。而《歷史的天空》則反其道而行之,主要角色姜大牙是以不太光彩的形象露面的:訂了親的媳婦因為厭惡他不愿意嫁給他而寧肯上吊自殺。逃脫日軍追殺后,在八路軍的營地里蹭了幾碗蘿卜燉肉白米干飯,吃飽后又看不起游擊隊的破槍,老是算計要到國民黨軍隊去“混個團長司令干干”。即便最后留在游擊隊里,動機既不是為了抗日,也不是為了革命,而是因為門口出現(xiàn)了年輕漂亮的女八路----東方文英,這才腦子一熱,沖口而出:“也好,這個八路咱就先當著試試。”早期姜大牙的人格基礎,得益于傳統(tǒng)文化的熏染,他把大戲里的一句唱詞半生不熟地吞進了肚子:生當啥鳥毛杰,死做啥卵子鬼。他從民間唱戲里知道了岳飛和文天祥。參加革命之前他無疑是個草莽英雄,參加革命之后,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里,他還是一個草莽英雄。一方面,他在戰(zhàn)斗中屢建奇功,一方面又經(jīng)常暴露出個人英雄主義、本位主義、小農(nóng)意識、剛愎自用等等毛病。在他的身上,集中了那個時代中國農(nóng)民軍人的許多突出的優(yōu)點和缺點。但難得的是,他的優(yōu)點大于缺點,缺點無傷大雅,優(yōu)點至關重要。姜大牙雖然是誤入革命陣營的,但幾十年后,他成了成熟的、成功的革命者,而那些當初抱著革命理想、滿腹革命理論、一看見姜大牙就想摸槍的“正宗的布爾什維克”,除了叛變和變質(zhì)的(如李文彬和江古碑),只有極少人(如張普景和竇玉泉)勉強能夠跟上姜大牙的步伐,而且最終都成了姜大牙的生死之交甚至是追隨者。這種命運變化的巨大落差,注定了作品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撥開政治的、乃至民族文化的浮土,深入到人物的靈魂深處,去考究那時刻人物的真實心理和微妙變化,塑造出豐滿真實可信的人物形象,同時,由于不避諱姜大牙最初的非革命動機,因而可以從容地揭示革命陣營內(nèi)部的人格對比、較量、演進和認同過程,也這就使得作品跌宕起伏,峰回路轉(zhuǎn),引人入勝。

其次,讓大環(huán)境成為人物的舞臺,讓小環(huán)境成為人格的煉獄。剛剛參加抗日隊伍的姜大牙,既談不上有明確的政治信仰,也談不上有革命的目的。他跑到凹凸山是因為無家可歸,參加隊伍是為了糊口謀生。但是,游擊隊的領導人楊庭輝卻從這個莽漢的身上看到了亮點:有正義感,不怕死。這就足夠了,在當時的背景下,只要有這兩點,參軍就可以當連長。顯然,楊庭輝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一種信仰的象征,他對于姜大牙的調(diào)教和使用,看似離奇,卻不出格,顯露了超凡絕倫的藝術。一方面是楊庭輝力排眾議始終重用姜大牙,一方面是張普景等人堅持不懈地控制并且始終想除掉姜大牙。耐人尋味的是,楊和張的出發(fā)點都有其正確性。姜大牙在戰(zhàn)場上確實出盡了風頭,但是離開戰(zhàn)場,他又確實有許多非革命的行為,譬如勒索新戰(zhàn)士的新鞋,打罵頂頭上司,打了勝仗讓戰(zhàn)士用擔架抬著他行軍,追攆調(diào)戲地方女干部,私自帶隊闖進敵占區(qū)為其干爹拜壽,等等不一而足,倘若按照嚴格的標準,委實殺不足惜。但楊庭輝不這樣看,他有一句經(jīng)典的說法:非常時期用非常之人,我們共產(chǎn)黨石頭都能煉成鋼,未必就改造不了一個姜大牙?正是由于姜大牙在戰(zhàn)場上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和非戰(zhàn)爭狀態(tài)下暴露出來的人格缺陷,也由于楊庭輝和張普景對于姜大牙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重用和扼殺,反復沖突,使得作品懸念迭起,扣人心弦。

第三、用情感構(gòu)建的河流,作為洗禮人格的溫床。姜大牙的愛情史是他人格發(fā)展史的一條重要輔線。參加革命之前的姜大牙對于女性的追逐,可以用本能來解釋,但是,自從東方文英出現(xiàn)以后,一個崇高的概念“愛情”這兩個字開始注入到姜大牙的生命之中。東方文英是在關鍵的時刻出現(xiàn)的關鍵人物。她始終用一雙純凈的、善良的、信賴的目光看待姜大牙,這反而使姜大牙在困惑中收斂了魯莽,不敢輕易造次。她的武器就是她的坦誠和美麗。在兩性關系上,姜大牙因她的無邪而無為,因她的純凈而純樸,因她的美麗而美好。姜大牙從最初握著她的手不放,到別有用心地要求她和他一起到陳埠縣大隊并肩戰(zhàn)斗,再到尊她為師,直至后來發(fā)展成為真正的愛情,生離死別石破天驚,上演了一場崇高的愛情絕唱。當初楊庭輝之所以冒險派遣派她同姜大牙“并肩戰(zhàn)斗”,不排除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有以柔克剛的意思,但姜大牙在東方文英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多情乃至于柔情,卻是楊庭輝始料不及的。這大約就是“以柔克剛”的效力。姜大牙在一躍成為軍分區(qū)司令員之后,毫無往常升遷之后喜形于色的表現(xiàn),居然蒙頭大睡,聲稱心里難過。你可以為他設想一百個難過的理由,但你很難想到的是,他難過的是自己沒有文化,為沒有文化而在東方文英的面前熱淚長流。就從這一天起,姜大牙(此時已改名姜必達)從一個匹夫之勇向著一個成熟的文兼武備的軍事指揮員的目標邁進了。而他在與東方文英分別那一刻,體現(xiàn)出來的柔情和克制,以及生死別離時的暴怒和頹廢,也能體現(xiàn)出他那有血有肉的男人氣概及對愛情的渴求。

歷史的天空,把我們從硝煙彌漫的年代帶入和平歲月的今天,細細品來,在津津有味的同時不禁感慨主人翁的成長與成熟,也對自己以后的人生給予照亮,因為有一種東西始終打動我,那就是人格的力量。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二十

上個月在舊書店看到了《邏輯學是什么》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很不錯,于是就做了這本書的讀書筆記。這本書是一本很好的邏輯啟蒙書,沿著兩條線索進行敘述:一條是歷史的線索。作者在每一章的序言部分都向我們介紹一個哲人,讓我們與那些偉大的邏輯學家們面對面的交談,從而了解到他們的性格與貢獻,同時也了解到邏輯學的來龍去脈與歷史發(fā)展。我想,這種歷史性地介紹是大有裨益的,它會讓我們對邏輯學有更加系統(tǒng)的認識,而且這種歷史的厚重感對于我們深入了解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條線索就是邏輯學的體系構(gòu)架和基本內(nèi)容,這也是全書的重點所在。作者用生動幽默的筆調(diào)向我們介紹了邏輯的起源、邏輯是什么、命題邏輯、詞項邏輯、謂詞邏輯、歸納邏輯、批判性思維以及邏輯學的地位等內(nèi)容。作者在第一章“邏輯起源于理智的自我反省”中向我們介紹了幾個著名的悖論——說謊者悖論、芝諾悖論、半費之訟和麥加拉疑難。還介紹了公孫龍的論斷和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讓我們對邏輯有了一種感性的'認識。接著,作者在第二章則揭示出邏輯的本質(zhì),即“邏輯是關于推理和論證的科學”。通過讀書,我了解到歐洲中世紀發(fā)生過關于信仰和理性關系問題的論戰(zhàn),一方是極端信仰主義,另一方是理性護教主義,他們用若干理性的論斷來證明上帝的存在。我由此想到,像上帝存在這樣的事情,也要通過推理、論證來支持和確立,那么還有什么東西不需要經(jīng)過推理和論證呢?足見理性主義在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多么根深蒂固,多么影響深遠。而邏輯學正是從這種深厚的理性主義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它的精髓就在于教會人們進行正確的推理和論證,識別、揭露和反駁錯誤的推理和論證。

在第三、四、五、六章,作者分別詳細地介紹了幾種邏輯類型,即命題邏輯、詞項邏輯、謂詞邏輯和歸納邏輯。我從中學到很多新的知識和理論,受益匪淺。第七章主要介紹如何讓思維更嚴謹、更清晰的方法,以三大理論為支撐:定義理論、論證理論和謬誤理論。最后,作者在第八章系統(tǒng)地闡釋了邏輯學的地位及邏輯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在基礎學科中,邏輯學位列第二,同時它對哲學、語言、計算機、人工智能等學科有著特殊作用,是一門重要的工具性學科。

以上是這本書大致內(nèi)容的概括,下面談一談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與感悟。首先是“白馬非馬”。我很早就對這個論斷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原因在于“白馬”按常理來講就是“馬”,而公孫龍卻說“白馬非馬”,這其中又蘊藏著什么玄機呢?這個典故出自公孫龍的《白馬論》?!栋遵R論》里面說,有一次公孫龍騎馬過關,守衛(wèi)說:“馬不準過。”公孫龍回答說:“我騎的是白馬,白馬非馬?!边@么一說關吏也被他弄糊涂了,于是連人帶馬一起放過關。對這個問題,公孫龍進行了自己的論證,概括起來有三點:

“i、從概念的外延看,“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非馬審矣。”“馬者,無去取于色,黃黑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馬獨可以應耳。無去取非有去取也,故日:白馬非馬。”也就是說,“馬”的外延包括一切馬,不管其顏色如何;“白馬”的外延只包括白馬,有相應的顏色要求。由于“馬”和“白馬”的外延不同,所以白馬非馬。

2、從概念的內(nèi)涵看,“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日:白馬非馬。”這就是說,“馬”的內(nèi)涵是一種動物,“白”的內(nèi)涵是一種顏色,“白馬”的內(nèi)涵是一種動物加一種顏色。三者內(nèi)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馬非馬。

3、從共相的角度看,“馬”這個共相與“白馬”這個共相不同。馬的共相,是一切馬的本質(zhì)屬性,不包括顏色,僅是“馬作為馬”。而“白馬”的共相包括顏色。于是,馬作為馬不同于白馬作為自馬,所以白馬非馬。”

從表面上看,公孫龍的論證似乎是正確而嚴謹?shù)?,但在我看來,他不過是運用了偷換概念的方法來以假亂真。偷換了什么概念呢?就是“非”字的含義。按以上公孫龍的論證來說,“非”可理解為“不等于”,“自馬非馬”是說“白馬不等于馬”。這種解釋將屬和種、類和子類區(qū)別開來,因此是一個正確而科學的命題,而“白馬不屬于馬”是一個虛假、1錯誤的命題。公孫龍通過“白馬不等于馬”這一概念來偷換“白馬不屬于馬”這一概念,從而達到混淆視聽的效果。同樣,偷換概念的方法也被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它可以在對話中化不利為有利,對一些刁鉆的問題作出巧妙的回答。

我們回到“白馬非馬”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講,“白馬非馬”是在進行詭辯,作者的表述是:“他是通過‘白馬不等于馬’來論證‘白馬不屬于馬’,因而是在進行詭辯?!惫珜O龍有意識地運用謬誤的推理、論證形式去證明“白馬非馬”,而這個觀點本身是錯誤的,他的論證也似是而非。通過分析,我們便清楚了解了“白馬非馬”的來龍去脈及內(nèi)在實質(zhì),同時對邏輯的認識又加深了一步。

書中對于歸納邏輯合理性的探討引起了我的興趣。作者給出的標題是:“歸納方法是合理的嗎?”我個人覺得:歸納方法是有其合理性的。盡管從邏輯上講歸納是無解的——邏輯不能提供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答案,這也是休謨的困境所在。但歸納邏輯的合理性體現(xiàn)在:首先,人類在茫茫宇宙中生存,所能采取的認知策略就是歸納,這體現(xiàn)出一種必然性。人類通過大量的實踐認識事物,但總有一些新生事物無法認知,于是歸納就為人類提供了捷徑。其次,人類從積累的大量實踐經(jīng)驗中發(fā)現(xiàn)某種確定性和規(guī)律性是非常合理的,歸納正是人類對自然及社會規(guī)律的探索和追尋。再次,人類有可能建立起合理的歸納邏輯和歸納方法,即歸納作為一種普遍的方法留存下來為人類使用。總之,對于歸納邏輯合理性的探討至今仍在繼續(xù),我們希望通過對歸納的研究使邏輯學的研究領域更加開闊、更加深遠。

作者還在書的最后一章談到邏輯對于哲學的重要性。由此我想到中國的哲學,心中不禁感慨,中國的哲學中實乃鮮見邏輯思維的影子。中國自古講求“天人合一”,這種思維長于神秘的直覺、頓悟、感應以及籠統(tǒng)的綜合和概括,卻拙于精細的分析與嚴密的論證。如:道家的“道”,儒家的“天命”、“仁”,佛家的“禪”等,都是某種宏大、抽象、模糊的形而上學之物,不像西方的“理”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可以比較容易地領悟和掌握。從而導致中國的哲學十分神秘、虛無,難以相互學習、交流,難以評判,也就難以把對相關問題的研究推向深入,去抓住本質(zhì)的規(guī)律。我想這也是為什么西方邏輯早在明代就傳人中國卻發(fā)展得如此緩慢的原因。中國的理性覺醒由于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遠遠落后于西方,這也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進程。所以說,熟悉和運用現(xiàn)代邏輯,對于中國哲學界來說至關重要,是邏輯讓哲學走向嚴格和精確。

以上是我對書中感受較深的幾點內(nèi)容的一些思考。我想,隨著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提高,我的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應該會有新的飛躍。而這本書就像帶領我進行了一次奇妙的邏輯之旅,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維、增長了知識、領略了邏輯學大師的風采,還讓我對邏輯學的體系構(gòu)架和基本內(nèi)容有了更加清晰、深入的認識;而且作者的語言詼諧幽默、通俗易懂,講述的內(nèi)容深入淺出、生動有趣,這使得閱讀輕松而愉快。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二十一

黑格爾是一個保守的唯心主義者,對社會的構(gòu)想基于理性和觀念,主張讓精神去管理存在,這無疑對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并無實質(zhì)性的效果。故,在文章的開頭,馬克思便直白地指出宗教的本質(zhì),“人創(chuàng)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創(chuàng)造了人。就是說,宗教是還沒有獲得自身或已經(jīng)再度喪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感覺……宗教是人的本質(zhì)在幻想中的實現(xiàn),因為人的本質(zhì)不具有真正的現(xiàn)實性?!碑敃r的世界,資本主義生產(chǎn)蒸蒸日上,轟鳴的機器晝夜不息,工人們焚膏繼晷地工作著。但就算如此,工人的勞動成果越豐碩,工人自己反而越貧窮,“人同人的本質(zhì)相異化?!眴⒚伤枷爰覀儤?gòu)想的人人平等的社會沒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更大程度上的不平等,“甚至他們還必須承認和首肯自己之被支配、被統(tǒng)治、被占有全是上天的恩準!”苦難的環(huán)境下,人們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只能求助于彼岸世界,在彼岸世界中尋求幸福。而占有大量私有財產(chǎn),處于社會的頂端的少部分資本家,為了削弱人民對于追求個人權利的意愿,將彼岸世界構(gòu)筑的嚴嚴實實,營造出人們虛幻的幸福,“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彼岸世界亦是資產(chǎn)階級的庇護所。

馬克思之前的諸多哲學家,都未曾對資本主義社會做出過徹底的分析,拆不穿罩在外面的虛偽面紗,都只是訴諸于精神世界,試圖在精神世界中構(gòu)筑一個理想王國,而馬克思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人類異化的本質(zhì),他跳脫出了精神的窠臼,打破黑格爾法哲學體系中社會和國家同一推動社會進步的理論,懷著對此岸世界的熱愛,開始了對此岸世界的唯物主義建構(gòu)?!耙虼耍胬淼谋税妒澜缦乓院?,歷史的任務就是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異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地自我異化,就成了為歷史服務的哲學的任務。”

宗教世界的人的異化已經(jīng)被唯物主義對宗教的批判所擊碎,那資本主義現(xiàn)實社會,由于財產(chǎn)的私人占有而導致的自我異化,成了哲學家們要解決的迫切問題,黑格爾認為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最好方法是君主立憲制,馬克思則毫不留情的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批判,“甚至對現(xiàn)代各國來說,這種反對德國的現(xiàn)狀的狹隘內(nèi)容的斗爭,也不會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德國現(xiàn)狀是舊制度的公開的完成,而舊制度是現(xiàn)代國家的隱蔽的缺陷。對當代德國政治狀況作斗爭就是對現(xiàn)代各國的過去作斗爭……如果這些國家看到,在它們那里經(jīng)歷過自己的悲劇的舊制度,現(xiàn)在作為德國的幽靈在演著自己的喜劇……當舊制度本身還相信而且也必定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時候,它的歷史是悲劇性的?!瘪R克思的論述深刻揭示了當時德國的舊制度的本質(zhì),批判了黑格爾的君主立憲制為掩蓋當時制度的虛偽性和詭辯性,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民主觀,體現(xiàn)著馬克思對于徹底堅持民主制度的觀點。

在這篇文章中,馬克思不僅將社會問題的解決轉(zhuǎn)移到了物質(zhì)生活的角度,而且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實踐的觀點和進行社會革命所依靠的力量,以及如何調(diào)動這些力量?!皩λ急娴姆ㄕ軐W的批判既然是對德國迄今為止政治意識形式的堅決反抗,它就不會專注于自身,而會專注于課題,這種課題只有一個解決辦法:實踐?!睂⒄軐W從唯心主義拉入了唯物主義的范疇,將實踐引入了解決社會問題的領域,是哲學的一大轉(zhuǎn)折。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zhì)的力量只能用物質(zhì)的力量來摧毀?!钡聡枷虢珉m然活躍,但革命卻遠遠遲滯與其他歐洲國家,精神領域的批判不能夠代替現(xiàn)實的社會革命,這富有哲理的短短一行,便指出了黑格爾在面對社會實際訴諸于精神世界的無助。既然是要進行社會革命,誰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呢?在前文中,馬克思已經(jīng)說明,資產(chǎn)階級所聲稱代表普遍的人的利益的虛偽性,掩蓋了其不平等的實質(zhì),資產(chǎn)階級肯定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而且,其所占有的大量私人財產(chǎn)而所造成的社會不公,是人異化的根源和要革命的對象,故,革命的生力軍只可能是“形成一個被戴上徹底的鎖鏈的階級,一個并非市民社會階級的市民社會階級,形成一個表明一切等級解體的等級,形成一個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難而具有普遍性質(zhì)的領域,這個領域不要求享有任何特殊的權利,因為威脅著這個領域的是普遍的不公正,它不能再求助于歷史的權利,而只能求助于人的權利……總之,形成這樣一個領域,它表明人的完全喪失,并因而只有通過人的完全回復才能回復自己本身。

社會解體的這個結(jié)果,就是無產(chǎn)階級這個特殊等級?!?/p>

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薄袄碚撜莆杖罕姟边@一概念,一改往常人們所認為的“群眾掌握理論”,揭示了在群體的環(huán)境中如何掌握群體的思想動態(tài),為形成改造社會的力量的蹊徑,也闡明了真正的理論是能夠看到事物根本的理論,而非遮遮掩掩,具有虛偽性的學說,表明了無產(chǎn)階級的理論是能夠揭示社會運行規(guī)律的真正的、徹底的理論,是對資本主義理論的無形批判。

這不由得使我想起近代的中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實踐的、科學的、解放人類的學說終于來到了中國,在此之前,中國社會中彌漫著各式各樣具有欺騙意義的學說,無政府主義、復辟思潮、資本主義思想的呼聲不絕于耳,但他們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忽視了人民群眾的力量,掌握資產(chǎn)階級理論的精英對工人和農(nóng)民仍然采取蔑視態(tài)度,使得辛亥革命后數(shù)年,民眾仍然未被喚醒,“吃人的人”、“阿q”式的人物在中國大地上仍然麻木地存在著,人血饅頭的悲哀鬧劇仍然在上演。

但馬克思主義中的無產(chǎn)階級聯(lián)盟的思想,解放人類的思想,經(jīng)過中國共產(chǎn)黨針對中國國情后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了工農(nóng)武裝聯(lián)盟的學說,將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團結(jié)在一起,形成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展示出理論掌握群眾的巨大力量。

百年雖過,真理卻永不褪色,如今的中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經(jīng)過一代代人的努力,已經(jīng)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且隨著國家的日新月異而不斷發(fā)展,“物質(zhì)決定意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已經(jīng)深入人心,馬克思為我們戳破了彼岸世界的海市蜃樓,我們的此岸世界,在無數(shù)人民的努力下,花開正盛!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二十二

馬克思在萊茵報做主編的時候,本身即是民主政治一派,在目睹了由土地私有化帶來的窮人的物質(zhì)利益問題之后,開始懷疑在他心中已經(jīng)是完美的解決社會內(nèi)部問題的黑格爾的現(xiàn)代國家理論,進一步提出他的宏觀判斷—市民社會和國家之間是相互對立關系。

因此馬克思反問黑格爾如何解決分離和對立?當黑格爾論述出他的整個邏輯之后,馬克思認為,黑格爾陷入了邏輯上的泛神論的神秘主義,躲到了概念王國中,卻想要解決現(xiàn)實的難題。即黑格爾把人的圖景想象的更加具有理想化和獻身意義,人是被愛國主義和政治情緒所感召,進而自主地、主動地、自然地承認國家這種外部的普遍力量。隨即馬克思即對黑格爾所論述的王權行政權立法權三環(huán)節(jié)進行內(nèi)部的批判。證明黑格爾是為了讓人民明白它是為了人民,為了在憲法當中使普遍意志被普魯士人民認同,采取了向前現(xiàn)代的機制讓步倒退的道路,當然并不是前現(xiàn)代本身的返祖。

最后結(jié)論是黑格爾并沒有真實的解決市民社會與國家間的分離對立,而縱使黑格爾無法回答,但馬克思必須回應,因此,他的思想延伸在其后的導言和論猶太人問題中得到表現(xiàn)。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從落后的德國進入分析,而另一篇發(fā)表在德法年鑒上的《論猶太人問題》,則將目光轉(zhuǎn)向當時最純粹最完善版本的現(xiàn)代國家—美國,將市民社會與現(xiàn)代國家之間的分離和對立,訴諸于對兩者的研究之中,從這一階段開始,馬克思與黑格爾分裂,開始走進自己的原理。

導言:導言的結(jié)構(gòu)層次比較復雜,但主體是從宗教批判入手,首先,馬克思先充分肯定費爾巴哈對于宗教批判所做的理論貢獻。是對人的異化問題的徹底憤怒,直接批判。其后馬克思之為馬克思,就在于他從不滿足于宗教批判,他的目的直接導向的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批判,是對自我異化問題的真實解決。馬克思認為,理論批判是為歷史服務的,“讓人的本質(zhì)在這里成為現(xiàn)實”所以他轉(zhuǎn)向如何去真正的解決現(xiàn)實難題,即要進行無產(chǎn)階級革命。

馬克思對德國現(xiàn)實進行了大段的論述,他認為,德國現(xiàn)實是低于現(xiàn)代水平的,徹底否定了普魯士現(xiàn)行的政治制度,但同時,馬克思也承認,德國也是現(xiàn)代的,因為德國在現(xiàn)行的工業(yè)革命的背景之下,必須以壟斷的形式發(fā)展民族工業(yè),而這就證明了德國正在被現(xiàn)代世界所要求、所裹挾。但是德國的哲學并不是落后的,相反德國的哲學與現(xiàn)代世界是緊密聯(lián)系的,此處馬克思與黑格爾觀點一致,認為只有將哲學上升為解決國家問題的道路,用哲學去代替宗教,才能讓哲學真正為歷史服務。

才能夠在這之后去探索一條真正的道路。“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闭归_革命的現(xiàn)實力量,絕不是行政治革命的資產(chǎn)者(此處還沒有生成資產(chǎn)階級的概念),而是同樣是從市民社會中長出來的,但已經(jīng)與市民社會相分離的無產(chǎn)者,因為他沒有屬于自己等級的特殊訴求,因為它最終的結(jié)果必須是以消滅自身才能獲得勝利的。

借助雙利老師的話“導言的結(jié)論是:徹底的宗教批判在德國的處境當中可被落實為哲學和無產(chǎn)階級的聯(lián)盟。換言之,是從徹底的理論出發(fā)的,由無產(chǎn)階級來擔當?shù)?,以否定私有財產(chǎn)為原則的人的解放。”

此后,馬克思將借助恩格斯的《國民經(jīng)濟學批判大綱》與黑格爾的市民社會概念徹底拉開距離,擁有自己的資本主義概念。

黑格爾邏輯學讀后感篇二十三

一方面,我是一個文藝的理想主義者。愿意和熱愛閱讀的朋友一起聊天;喜歡沉浸在書本里和電腦屏幕前閱讀或?qū)懽?;喜歡在家里、咖啡館、在好朋友圈子里開玩笑,甚至大聲聊天。

另一方面,我又是一個務實主義者(要為物質(zhì)發(fā)愁,要考慮如何能過得更好),并且“務實”在不斷饞食我的文藝情懷,也不知何時兩者才能達到一種平衡。因此我想人永遠不能完美的讓兩者達到和諧與平衡,故也許只有兩類人,一種就是務實主義遠占上風的大多數(shù),另一種才是理想遠大于務實的小部分人。

去年我在北京組織讀書會時認識了同道讀書會的創(chuàng)辦人,并且去參加了同道舉辦的幾期哲學讀書會。創(chuàng)辦人30多歲,堅持這件事很多年了,我想做這件事是沒什么收益的,為了自己的理想,有些人就是不被世俗拉攏過去——我想他就是理想大于務實的那少部分人,我敬佩他。

理想主義者并不都是如此,只不過有些還在爬山的路上,而有些已經(jīng)到了半山腰——比如那些偉大的創(chuàng)業(yè)者們(而不是創(chuàng)業(yè)投機分子)——他們的產(chǎn)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我不屑那些時代的投機分子,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噪音,一直存在但又無關緊要。盡管我們都只是時代洪流里無關緊要的一滴水。

這本書只有100多頁,但內(nèi)容清晰簡單,是邏輯學入門的一本好書。我讀了兩遍《簡單的邏輯學》,并嘗試去記住書中的內(nèi)容。邏輯知識在我們的教育里是缺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精通算數(shù),幾何證明題,也知道什么是否命題或逆否命題,但你知道,我們在學習那些東西的時候,根本不會去和邏輯知識放在一起理解。書本和實踐的分離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就開始了,我們閱讀,但只限于考試——從書本里來,到試卷上的答案里去——好的成績得到獎賞,壞的成績被懲罰,循環(huán)往復而已。

邏輯學和數(shù)學是原理性的學科,再加上哲學,除此以外的學科都是假設,等待被證偽。這本書介紹了邏輯學的原理和表現(xiàn)形式,也介紹了非邏輯學的根源和表現(xiàn)形式。如實相告,原理性的書籍必然不像小說那么生動有趣,但耐心讀完,對邏輯學的深入了解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這個時代鼓勵淺嘗輒止和碎片知識,到處都是打著邏輯學旗號的事物,用戶價值是其變現(xiàn)的商業(yè)手段?!坝脩簟笔侨?,但其實只是商業(yè)談判桌上的籌碼和數(shù)字。這里也許能夠理解“我們只是時代洪流里無關緊要的一滴水”這句話的含義。商業(yè)社會加重了這種非人性,我不知道這種情況能夠維持多久。

這是個很大的話題,以我的學識根本無法解答,我能做的只是不斷正確地學習,去接近真實,努力給自己一個答案。

關于讀書,我有很多新看法——這得益于我前兩年組織讀書會的經(jīng)驗。讀得越多,就越知道如何讀書。對一個問題思考的越多,就會越接近真實情況。只有實踐而沒有思考,則無異于機器;只有思考而不去實踐,那就是空想家。經(jīng)驗能夠給你提供思考的原料,而思考和總結(jié)能夠指導你如何尋找更好的原料去充實自己的理論。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循環(huán),但循環(huán)的圈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接近真實。

我們尊重年齡大的長輩,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經(jīng)驗比我們豐富,而不是他們的白發(fā)和皺紋。這樣來看,我們其實尊重的是經(jīng)驗比我們豐富的人,年長只是一個必要條件罷了。因此你也就能知道,不是所有年長的人都值得尊重(當然如果你只是被傳統(tǒng)道德所約束的話,就另當別論),倚老賣老的老人,不講道理的老人比比皆是,并不值得尊重。我想這是符合邏輯的。

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再次去思考,約定俗成的事情并不必然都是正確而適當?shù)?。傳統(tǒng)和權威也需要時不時被質(zhì)疑。所以我覺得邏輯學的學習是通往獨立思考的必經(jīng)之路。

邏輯似乎代表著理性,但人永遠脫離不開情感動物的牽絆,所以不要刻意將二者劃分開來。發(fā)現(xiàn)你自己,聆聽你內(nèi)心獨立發(fā)出的聲音,而不是外界的噪音。這也許就是最大的邏輯。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66711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