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難忘小學生活教案設計 難忘小學生活的教學設計篇一
1、小學六年的生活,在人生的旅途中是極為重要的第一站。六年的時光,孩子們從天真的“小不點”成長為翩翩少年,從懵懵懂懂的娃娃成長為有理想、有知識、有文化的小學畢業(yè)生。在這兒,孩子們與老師和同學結下了深深的情誼。六年中,發(fā)生過多少令人激動、喜悅、憂愁和傷心的事。在即將畢業(yè)離開母校的時候,開展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翻開塵封已久的照片,追憶往事,拿起筆,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作為永久的珍藏,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同時,這也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次展示、碰撞和磨練,必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
開展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翻開塵封已久的照片,追憶往事,拿起筆,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作為永久的珍藏,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同時,這也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次展示、碰撞和磨練,必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通過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懷念,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情。
2、回顧個人和集體的成長經歷,懂得成長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
3、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老師同學、對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會寫臨別贈言、簡單的倡議書、建議書和演講稿。
5、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與同學一起組織策劃聯(lián)歡活動。
通過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懷念,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情;回顧個人和集體的成長經歷,懂得成長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
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老師同學、對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會寫臨別贈言、簡單的倡議書、建議書和演講稿。
老師以引導為主,激發(fā)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合作精神與獨立完成“綜合性學習”的能力。
四、說教學時間
兩個星期(16課時)
不過現(xiàn)在定六年級定在18號初招考試,所以我只撿比較重要的內容開展而相應的刪除一些內容。
五、說教學設計
一、回味。喚起眷戀之情
1.時間在悄悄地流逝,我們在一天天地成長。當我們學完了前五組課文之后,同學們,這意味著什么?
2.我們小學的學業(yè)即將完成,即將離開熟悉的校園,離開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去開始自己新的學習生活。此時此刻,你能說說自己的心情嗎?
3.還記得六年前,我們第一次來到校園的情景嗎?那時你有多高? 是誰陪著來的?還記得那時的樣子嗎?
4.今天,我們已經長成了一個“小大人”,已經不再依偎父母,已經
完成了小學學業(yè),現(xiàn)在我們又是什么心情呢?
1.我們,幾十個成員,組成了一個大家庭,我們團結奮進,我們互相幫助,我們在這兒留下歡笑,我們在這兒流過汗水。大家請看——(展示以往活動剪影,班級在學校中獲得的獎狀、證書,激發(fā)學生追憶往事的愿望。)
2.其實,值得說的、值得憶的太多太多,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圍繞“難忘小學生活”,開展一次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好不好?
1.你想在這次活動中做哪些事惰f呢?
2.請大家瀏覽活動建議后,將我們可以開展的活動羅列出來。
活動階段
活動內容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招集人
預期效果
瀏覽建議、制訂計劃
準備階段
收集整理實物、圖片、資料
閱讀別人回憶小學生活的作品
成長足跡
講述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制作班級紀念冊
臨別贈言
依依惜別
再為母
栽一棵紀念樹
依依惜別
校做些
寫一份倡議書
事
交一封建議書
畢業(yè)典禮
相約明天
畢業(yè)聯(lián)歡會
3.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活動? 可以以個人形式開展的是什么活動?宜于集體開展的是什么活動?想一想,除了活動建議里的活動,我們還可以開展什么活動?
4.上學期開展綜合性活動時,我們就已經嘗試著制訂個人和小組活動計劃,想一想,我們的計劃要包括哪些內容?(包括:活動時間、活動內容及方式、參加人員及分工)
5.交流、展示、評議、調整、修訂計劃。
難忘小學生活教案設計 難忘小學生活的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讀“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的懷念,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感情。
2、回顧個人和集體的成長經歷,懂得成長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學校的關懷、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
3、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老師同學、對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4、會寫臨別贈言、簡單的倡議書、建議書和演講稿。
5、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與同學一起組織策劃聯(lián)歡活動。
第一板塊成長足跡
一、認真讀“閱讀材料”中的5篇文章,感受作者對小學生活鵝懷念,對母校、老師、對同學的感情。
1、自瀆課文,想想作者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再現(xiàn)老師的品格?同學之間的情誼的?
2、每一課的側重點是什么?
二、難忘的回憶:
1、說:想想在小學生活里,曾經發(fā)生過哪些讓你難忘的人或事?可借助照片,小組互說,指名全班交流。勾起回憶,引起共鳴。
2、寫:難忘的小學生活
難忘的老師
難忘的同學
難忘的一節(jié)課
難忘的一次活動
難忘的運動會
難忘的……
三、制作“班級紀念冊”。
1、認識制作“班級紀念冊”的意義。
六年的小學生活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讓每一個都把那些珍貴的回憶留住,那不僅是對過去日子的美好回憶,也將是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激勵,許多年后,當一個個同學長大成才,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的時候,班級紀念冊將永遠連接著小學老師和同學的情誼。
2、討論“班級紀念冊”的內容和形式。
發(fā)揮每一個同學的聰明才智,確定欄目。如“師恩難忘”“同學情深”“集體榮譽”“藝術天地”“美好祝愿”等。
第二板塊依依惜別
一、認真讀“閱讀材料”內容,明確贈言的主要目的及內容。復習建議書和倡議書的格式及內容。
二、學生說說寫臨別贈言的目的是什么?
回顧學習生活,抒發(fā)惜別之情,感謝老師教導,贊美同學情誼,展望美好未來,表達真誠祝福。
三、學生寫《畢業(yè)贈言》,可在同學錄上寫,也可自制卡片寫。要求短小精悍,情真意切,根據(jù)老師和同學的特點寫。寫好后交流,評一評誰寫的最有個性,最風趣,的最幽默最有文采。
四、為母校做點事??梢园褜W校的各種建議寫成建議書?;驅懗h書,號召全體同學為母校做一些事,出一點力。
策劃一臺畢業(yè)聯(lián)歡會。提前一周開討論會進行策劃,選好主題,排好節(jié)目單,分配任務。
附:.一、成長足跡
“閱讀材料”共選了5篇文章,都是回憶小學生活的。
《難忘的啟蒙》是一篇回憶啟蒙老師的文章。作者沙健孫。文章重點回憶了抗日講演比賽、老師對“我”的兩次批評、對日語課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現(xiàn)了啟蒙老師強烈的愛國精神和嚴謹?shù)慕虒W作風,表達了作者對啟蒙老師的崇敬、感激和懷念。課文是按照“我”對啟蒙老師的感激和懷念對啟蒙老師的回憶啟蒙老師對“我”的影響這樣的順序寫的,其中回憶部分的三件事是全文的重點。
閱讀這一課,先要了解“啟蒙”的意思,在此基礎上理解“我”的啟蒙老師使“我”受到了哪些啟蒙教育?如,熱愛自己的祖國,嚴格要求學生,寫作要實事求是,學習要認真。要讓學生體會“從這種寬嚴之間,我們這些小學生也領悟到了老師們沒有明說的某些道理”這句話,明白在課文中“寬”指的是什么,“嚴”指的是什么,老師為什么對作文、寫字那樣嚴格,而對日語課卻那么寬容,從而進一步感悟到老師們的愛國精神和嚴謹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
《老師領進門》是當代作家劉紹棠的作品。這是一篇回憶錄,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啟蒙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從小受到文學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表達作者尊敬老師,熱愛老師,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閱讀時要體會文章通過哪些具體事例的敘述,表達出對田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文章重點寫了田老師教一首小詩,他以詩為內容,編了一段故事,娓娓動聽的講述,讓孩子“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讓我們深深感到,啟蒙老師對人一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文末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作者用格言式的語句,說明了教育對人的巨大影響,感謝老師對自己的啟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憶、具體的事例說明田老師“很有口才,文筆也好”,一個優(yōu)秀老師的形象躍然紙上。敘述生動,行文簡潔,是本文的特色。
《新來的王老師》是一篇小說。寫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師在第一節(jié)語文課上提問“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學后王老師送給蔡林一份“差生檔案”,鼓勵蔡林好好學習的事。蔡林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認為自己是“差生”,“沒人提問我的”,“大家這么認為。我,我自己也承認?!彼^的“差生”首先是失去了自信心。針對蔡林的這種心態(tài),王老師對癥下藥,送給蔡林一份“差生檔案”。其實這個“差生檔案”是一個個名人小時候的“缺點”,他們的成就今天已經人所共知,他們是用自己的努力克服了自身的不足。這份“差生檔案”激發(fā)了蔡林的信心,我們相信他在王老師的教育下一定會有大的進步。很多學生雖然沒有像蔡林那樣被判為“差生”,但六年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有不順利的時候,所以這篇文章很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回憶老師幫助、鼓勵自己進步的點滴往事。
《忘不了的笑聲》是一篇描寫同學的文章。文章圍繞“小隊的同學都愛笑,各人的笑聲不一樣”,寫出了小隊同學別具一格的笑聲,通過笑聲表現(xiàn)出同學的特點。字里行間洋溢著同學之間的親切情誼,寫作角度別出心裁。閱讀時要注意文章選擇的寫作角度,并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自己班同學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角度把他們寫下來。
《作文上的紅雙圈》的作者是當代作家黃蓓佳。文中提到的《補考》一文是她的處女作,由于這篇作文的成功,給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陸續(xù)發(fā)表文學作品,最終成為知名作家。所以作文《補考》可以說是她成長中的一塊里程碑,而老師的九十八個紅雙圈,則開啟了她文學創(chuàng)作的大門。有時候,成功就來自于一點小小的鼓勵。文章以小見大,從一篇作文上的紅雙圈,贊頌老師對自己人生的引領作用。閱讀時要讓學生體悟這一點,同時也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成長故事傾訴出來。
(二)依依惜別
“閱讀材料”中有5篇文章,都圍繞著“告別母?!边@個話題,但文體各不相同。
《給老師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區(qū)第三小學學生翁欽露寫給她的老師顧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在華東師范大學讀書。在信中,她記下了顧老師曾經給予自己的種種關愛和教誨,贊美了老師的奉獻精神。給老師寫信,對學生來說也不是陌生的事,閱讀時著重要體會作者把敘述、描繪、想象結合在一起,用優(yōu)美抒情的語句,用對具體事例的回憶,表達對老師真摯的感謝之情。
《在小學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是一篇激qing昂揚的演講稿。文中回憶了六年小學生活中難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學的第一天、三年級時的運動會和六年級的家長會,表達了對母校的留戀,對老師的感激,以及對同學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發(fā)共鳴是演講稿的基本特點。學生可以以此為范本,學寫演講稿。
《給校長的建議》是一位六年級畢業(yè)生寫給校長的信,側重于提出建議。信中針對學校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重新開放圖書室的建議。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設想,還提出了具體的改進辦法,言辭懇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達了熱愛之情。以這封建議書為范例,可以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發(fā)現(xiàn)學校存在的不足,學習本文的寫法,向校長寫一封建議書。
《同學錄》是一首短短的詩。同學錄,是種在校園里永遠的記憶,是留在歲月中忘不掉的純真。這首詩也是一個情味濃濃的倡議,通過誦讀可以讓學生了解同學錄的作用,也來做一個自己班級的同學錄。
《畢業(yè)贈言》中選登了兩組贈言,一組是學生寫給老師的;一組是老師給學生的。學生臨近畢業(yè),有許多話要對同學、老師、母校說,“畢業(yè)贈言”為他們提供了一次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的機會,一個展示個性、展現(xiàn)才情的平臺。雖然畢業(yè)贈言人人都能寫,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紀念意義,畢業(yè)贈言應盡量寫得精練、形象、富有時代感、飽含感情,能給人以啟迪。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真摯的情感,指導學生能根據(jù)不同對象的特點,用比較生動、得體而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祝愿。
難忘小學生活教案設計 難忘小學生活的教學設計篇三
時光轉瞬即逝,六年就這樣匆匆而過。六年來,學生從天真可愛的幼兒成長為身心健康的少年,這既是孩子們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滲透著學校、老師的心血。這六年中,發(fā)生過多少令人激動、喜悅、憂愁和傷心的事。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開始起步而永遠難忘的歲月。
那如何把師生情、同學誼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并且永久珍藏,成為美好的回憶,這就是本次綜合性學習的目的。而我,則把重點鎖定在了“活動的設計和開設”中。
活動一:暢談成長故事,記錄成長足跡
本班56個學生,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從一年級就一起升上來的同窗好友。六年中,期間發(fā)生的事就像海灘上的貝殼一樣多得數(shù)不清。于是,我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打開記憶的大門,回顧發(fā)生在校園里、課堂上的一事一物,并記錄下來。我們還要求優(yōu)秀的習作打印成冊,并配上背景或插圖,從而真實地記錄下孩子們幾年來的成長歷程。
這一活動的設計,讓孩子們拾起了海灘上那五彩繽紛的貝殼,感受到了童年的無限快樂,也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
活動二:給老師寫信,抒發(fā)感恩之情
孩子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教導。在畢業(yè)之際,孩子們其實有許多真心的話兒想說給老師們聽,而有時又不好意思開口。于是,我讓孩子們回顧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老師,并把自己想說的話兒寫在紙上,通過書信的方式寄給老師。
打開孩子們的信,一封封情真意切,讓老師們不免熱淚盈眶。原來,我們忙著,累著,孩子們都知道;原來,孩子們打心底是這樣深深地愛著我們。
活動三:給學校提建議,表表畢業(yè)生真情懷
在小學度過六年了,作為一個快要畢業(yè)的學生,怎樣表達自己對母校的熱愛和感激之情呢?給學校領導提些建議是個不錯的主張。讓學校開設圖書館,興建實驗室、音樂室,增添電腦設施,一條條建議都能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學校需要來提,體現(xiàn)了孩子們的主人翁意識,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孩子們濃濃的愛校情懷。
活動四:給同學、班主任留言,述說離別之情
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留下的將是美好的回憶。離別之際,把最想對班主任老師、對小伙伴說的話寫在贈言卡或同學錄上,既是傾吐自己的離別情懷,又能互相做個紀念。而短小精悍,風趣幽默的贈言,既體現(xiàn)了孩子們的語文素養(yǎng),也表達了大家的真誠祝愿。
活動五:詩歌朗誦賽,培養(yǎng)整體素養(yǎng)
我們班的孩子在語文課上喜歡搞活動,而且從前期的準備到后期的制成都能獨立完成。因此,孩子們還特意搞了一個以“感恩母校”為主題的詩歌朗誦賽。孩子們自己搜集資料,自己主持,自己美化,自己攝影,而且自聘評委當場亮分。這一切的一切,不僅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提高了組織能力,而且聲情并茂、激qing澎湃的朗誦讓大家感受到了母校、老師對自己的無限關愛和栽培之情。
活動六:設計畢業(yè)聯(lián)歡方案,各顯大師才能
畢業(yè)即將來臨,如何在畢業(yè)前搞個聯(lián)歡活動,讓大家在一起快快樂樂地鬧一鬧呢?這是孩子們一直期盼的。于是,在這單元即將結束的時候,我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先小組好好討論討論,然后寫一個簡單的方案出來。哪個小組的方案最切實可行,最受同學們的歡迎,那我們的畢業(yè)聯(lián)歡活動就按他們的計劃去實施。而他們,則是活動的總導演。這一下,孩子們的積極性可高了,不僅認真討論,而且認真學習活動的設計方案稿。我想,孩子們討論、切磋、交流的過程,不僅是學習的過程,而且又是一次難忘的相處瞬間,又是海灘上一顆璀璨的珍珠。不是嗎?
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語文課堂,而且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素養(yǎng),調動了孩子們的感恩情懷,讓孩子們再一次感受到了母校、老師、同學們對自己深深的關愛之情。
難忘小學生活教案設計 難忘小學生活的教學設計篇四
1、瀏覽本組教材,討論和制定活動計劃:
計劃要把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活動內容等列清楚。除了教材活動建議中提出的活動形式以外,還可以把本校和本班的一些特色活動也吸納到計劃中來,如,出一期“再見吧,母?!钡暮诎鍒螅瑸閷W校圖書館修補、整理圖書,開展“我為母校捐本書”活動。
2、“成長足跡”板塊:
活動建議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動:認真讀一讀閱讀材料;寫難忘的人和事;暢談成長故事,共同尋找班級“成長的足跡”,制作班級紀念冊。教學中可以以“班級紀念冊”為中心,把各項活動有序地穿插在一起。
⑴ 認識制作“班級紀念冊”的意義:
六年的小學生活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難忘的。讓每一個學生都把那些珍貴的回憶留住,那不僅是對過去日子的美好回憶,也將是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激勵。許多年后,當一個個同學長大成才,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的時候,班級紀念冊將永遠連接著小學老師和同學的情誼。
⑵ 討論“班級紀念冊”的內容和形式:
討論內容主要是確定欄目,如,“師恩難忘”“同學情深”“集體榮譽”、“運動場上”“藝術天地”“美好祝愿”。班級紀念冊是為了留下美好回憶,所以形式可以多樣。可以是書刊式的紙制班級紀念冊,也可以是網頁式的多媒體班級紀念冊。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班級紀念冊,都要充分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努力做到圖文并茂,有的還可以用實物。教師要鼓勵有創(chuàng)意地制作“班級紀念冊”。
⑶ 閱讀材料──邁好制作班級紀念冊的第一步:
閱讀材料中的5篇文章,是不同時代的作者回憶自己難忘的小學生活。
《難忘的啟蒙》《老師領進門》《新來的王老師》和《作文上的紅雙圈》側重于回憶老師的教誨,《忘不了的笑聲》記錄的是班上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同學。
閱讀這些文章,要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要了解作者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再現(xiàn)老師的品格。同樣是回憶老師的文章,表現(xiàn)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贊揚老師滿腔的愛國熱情和嚴謹?shù)慕虒W風格(《難忘的啟蒙》),有的是回憶老師的才華橫溢和對學生的循循善誘(《老師領進門》),有的是難忘當年老師對自己的鼓勵(《作文上的紅雙圈》)。這三篇文章的作者后來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教授,今天他們事業(yè)有成,都是小學老師為他們奠定了基礎,所以也一直懷念和感謝小學時代的老師。希望學生在閱讀別人懷念老師的文章中,聯(lián)想起自己的老師,回憶起老師教育自己的事,激發(fā)起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激發(fā)起表達的欲望。閱讀回憶同學的文章《忘不了的笑聲》,要留意作者寫作的切入口──通過笑聲寫出一個個同學的特點,體會同學間濃濃的情誼,領悟到寫同學可以有多種切入口,也可以有多種寫法。
⑷ 搜集和積累班級紀念冊的內容:
① 寫難忘的人和事:
在閱讀的基礎上,勾起學生對往事的回憶??梢越柚掌瑢ふ倚W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開一次交流會,進行“難忘小學生活”為主題的“搜索”活動;可以在校園里漫步,在各個角落里重溫童年的夢。這是用習作形式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所以要鼓勵學生打開心靈,說真話,訴真情。
為了幫助學生拓展思路,挖掘素材,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幫助學生回憶:
難忘小學生活:
難忘的理由、難忘的老師、難忘的同學、難忘的一節(jié)課、難忘的一次活動、難忘的運動會、難忘的文藝演出、難忘的……
② 暢談自己的成長故事:
成長的過程中,有鮮花,也有荊棘;有歡笑,也有眼淚。但無論酸甜苦辣,都將成為珍貴的回憶。可以在班里開展一次“我的成長故事”的主題班會,教師要做個良好的傾聽者,同時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主題班會后把印象最深的事記下來。
③ 共同尋找班級的“成長足跡”:
這是材料搜集與整理的最后階段??梢砸孕〗M為單位進行搜集,搜集的內容包括照片、獎狀、實物等。搜集到的內容與每個學生提供的材料放在一起。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分類整理了。根據(jù)材料確定紀念冊的各個欄目名稱,做好班級紀念冊的策劃,并把相應的任務分解到各個小組或每個學生。也可以先確定班級紀念冊的欄目,再搜集相應的資料。
⑸ 制作班級紀念冊:
紀念冊的制作,關鍵在于計劃要周密,分工要明確。誰負責封面設計,誰負責哪個主題,都要事先確定。老師要即時關注情況,督促、指導學生完成。班級紀念冊完成后要展示,有條件的可以打印,發(fā)給每位同學和家長,送給曾經任教的老師。
3、“依依惜別”板塊:
活動建議中提出了三方面的活動,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開展。
⑴ 寫臨別贈言:
閱讀材料中《畢業(yè)贈言》提供的給老師和給同學的贈言是一些范例,通過閱讀,讓學生明確贈言的主要目的及內容是:回顧學習生活,抒發(fā)惜別之情;感謝老師教導,贊美同學情誼;展望美好未來,表達真誠祝愿。贈言的基本要求是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能根據(jù)同學和老師的特點寫。寫好的贈言可以在班內進行交流,評一評誰寫的贈言最有個性,誰寫的贈言最風趣,誰寫的贈言最幽默,誰寫的贈言最有文采。在評議中要注意杜絕庸俗的傾向,對一些比較消極的贈言,要及時予以引導。學生也會請老師寫贈言。給學生題寫贈言是老師給學生上的“最后一課”,如果上好了,會讓學生終身難忘,受益匪淺。老師為學生題寫畢業(yè)贈言要重在鼓勵,因人而“言”。
臨別贈言可以寫在同學錄上,也可以寫在自制的卡片上。無論是寫在同學錄上還是賀卡上,教師要提醒學生不要追求豪華時尚,以簡單樸素為宜,提倡自己動手制作。
⑵ 為母校做點事:
這項活動的范圍是很廣泛的。
“閱讀材料”中提出可以給母校、老師寫封信,表達自己的心聲;可以用演講的方式,向母校告別;可以把對學校的各種建議寫成建議書;可以暢想20年后每個同學都是什么樣子的。寫信,要注意抒發(fā)真情實感;演講,要安排好時間、地點、形式,要調動場內的氣氛;寫建議書之前要對學校進行調查,針對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議,建議盡可能具體。
除了以上活動,“活動建議”還提出一些實踐性活動,如:為學校再搞一次衛(wèi)生,再給小樹澆澆水;寫倡議書,號召全體同學為美化校園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出點力。
開展“為母校做點事”的活動要因地制宜,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是學校所需要的;同時要力所能及,是小學生能做到的。
⑶ 籌劃一臺畢業(yè)聯(lián)歡會:
畢業(yè)聯(lián)歡會可以以班級形式進行,也可以以年級組形式(所有的畢業(yè)班合在一起搞活動)進行。前者準備方便,參與面廣;后者氣氛熱烈,場面隆重。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聯(lián)歡會,事先都要進行周密的安排。先要總體設計畢業(yè)聯(lián)歡會的安排,再具體編創(chuàng)和排練節(jié)目;也可以讓學生自由報名參加表演,再根據(jù)報名情況進行編排。要考慮學生的參與面,盡量讓班上每一個學生在這次聯(lián)歡會上都有事做,都發(fā)揮參與者的作用,不要只當觀眾。一臺精彩的、人人參與的聯(lián)歡會,將是學生一生美好的回憶。聯(lián)歡會盡可能由學生自己策劃、主持、布置環(huán)境,給每個學生鍛煉的機會。
上述這些活動,雖然安排在“依依惜別”板塊,但也可以把一些書面的材料和活動照片充實到“班級紀念冊”中,讓班級紀念冊更加豐富多彩。
【本文地址:http://www.aiweibaby.com/zuowen/222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