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都具有重要影響。在設計教案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閱讀和分析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學設計的要點。
應用題教案篇一
1.掌握兩步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2.畫線段圖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分析兩次單位“1”的不同之處.
(一)指出下面分率句中的單位“1” .
1.乙是甲的
2.小紅的身高是小明的
3.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
4.乙的 相當于甲
5.1個籃球的價錢是一個排球價錢的 倍
(二)口頭分析并列式解答
1.小亮的儲蓄箱中有18元,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小華儲蓄了多少元?
2.小華儲蓄了15元,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小新儲蓄了多少元?
(出示課題——分數應用題)
(一)出示組編的例題
1.思考討論
(1)小華儲蓄的錢是小亮的 ,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小新儲蓄的是小華的 ,又是什么意思?誰是單位“1”?
2.匯報思路講方法
由此基礎上試列綜合算式:
(二)鞏固練習
小華有36張郵票,小新的郵票是小華的 ,小明的郵票是小新的 ,小明有多少張郵票?
1.分析數量關系,獨立畫圖并列式解答.
2.學生板演.
(張)
(張)
答:小明有40張.
3.綜合算式
用連乘解答的題有什么特點?”“解題思路是什么?”
1.認真讀題弄清條件和問題
2.確定單位“1”找準數量關系
根據分數乘法的意義,找準“量”、“率”對應關系,即誰是誰的幾分之幾.
3.列式解答
板書:抓住分率句,找準單位“1”,
畫圖來分析,列式不用急.
(一)聯想練習根據下面的每句話,你能想到什么?
1.蘋果的個數是梨的 .(如,梨是單位“1”;蘋果少,梨多;蘋果比梨少 等)
2.修了全長的
3.現在的售價比原來降低了
(二)先口頭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三)提高題.
六、板書設計
分數乘法應用題
教案點評:
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誰和誰比,把誰看作單位“1”,求的是誰的幾分之幾,分數乘法應用題,小學數學教案《分數乘法應用題》。這也正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分析能力的體現。是我們課堂的叫目標之一。
這節(jié)課是分數應用題的第二節(jié)。學生已具備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單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個條件,并增加了一個數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難為易,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在共同討論中理解已知條件,有利于學生排除思維障礙。教師再配以線段圖加深強化學生理解題意,以實現舊知識向新知識的遷移和飛躍。練習的`設計,由易到難、變換條件,有助于學生靈活分析,防止定勢。
應用題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第95、96頁例4,“練一練”,練習二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理解從一個數里減去兩個部分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以及解答這類應用題的兩種方法,并會解答。
教學重、難點:初步學會用分析法思路分析應用題的方法。提高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出示:
(1)一本書140頁,看完80頁。
(2)商店運賴100箱蘋果,賣掉120箱,
(3)一段布長15米,,還剩多少米。
(4)商店有80個水瓶,
還剩多少個。
2、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根據兩個條件,可以求一個問題,根據一個問題,可以想到需要什么條件,補上缺少的條件。
3、出示。
商店有48臺電冰箱,賣出35臺,還剩多少臺。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說是怎樣求的。
二、教學新課。
1、導入:
老師把第2個條件改為:第一天賣出15臺,第二天賣出20臺。
1、提問:你會計算嗎。
2、學生讀題,并找出條件和問題。
3、學生嘗試解答。
4、反饋時,學生討論:還有沒有不同的解法。
5、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
7、同桌互相說說兩種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比較,思考:
這兩種解法有什么不同。
第一種解法是怎樣想的先求什么。
第二種解法是怎樣想的先求什么。
9、課堂小結:
第1種方法是從條件出發(fā)進行思考,根據兩個條件確定先算什么。第2種方法是從問題出發(fā)進行思考的,根據問題找到缺少的條件,確定必須先求什么。以后在解題時,既可以用第一種方法,也可以用第2種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第96頁練一練。
(1)學生讀題。
(2)學生畫線段圖。
(3)學生列式解答。
(4)說一說兩種方法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第97頁第3題:比一比,下面每組題的計算結果是不是相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作業(yè)。
第97頁第1、2題。
應用題教案篇三
(一)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qū)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三)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
重點: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
難點: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最佳。
寫有練習題的幻燈片和幻燈。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98-48=50(米)學生乙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教師談話:剛才這道題同學們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實際中我們一般只要求同學用一種方法解答,那么這里就有一個方法的選擇問題,就是選擇比較簡便的解答方法,怎樣選擇呢?下面請同學們研究兩道題,請你分別選擇一種簡便方法進行解答。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學生解答后,教師又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義以加深對兩種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教師要求同學全體動筆,列式計算解答。教師課堂巡視,尤其要照顧一下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請中、下等水平學生說一說解答過程。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學生完成后,進行訂正,并請同學們敘述每種解法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比較中指出解法二為最簡便解法。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qū)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xù)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本節(jié)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qū)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fā)興趣”、“鞏固發(fā)展”、“比較溝通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板書設計。
應用題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4、85頁,學習連乘問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經歷用兩步連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探索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用連乘解決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感受從已知條件出發(fā)或從所求問題出發(fā)進行思考都能有效地確定解題思路,并能用連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靈活組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探索的意識,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和主動性,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能對獲取的信息作出正確分析,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2、教學難點: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點子圖。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初步感知。
1、談話導入。參觀花卉市場。
2、創(chuàng)設情境。
多媒體呈現學生觀賞花卉種植區(qū)的情境:3種顏色的花同樣多,各擺了5行,每行8盆。
3、收集信息。
師:從圖中你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選擇出示:3種顏色的花同樣多,各擺了5行,每行8盆。
4、提出問題。
師:根據這三條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出示:3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師:完整地讀一遍。
3種顏色的花同樣多,各擺了5行,每行8盆。3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組織探究。
師: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用學具擺一擺,好不好?如果用一個紅點來表示一盆花的話,你覺得應該怎么擺?(每行擺8個,擺5行,這是一組,共擺這樣的3組。)。
師:現在你會解決這個問題了嗎?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已經想好的同學,請在作業(yè)紙上列式計算。(學生獨立解決,教師巡視,找生板書。)。
師:已經完成的同學,可以看一下你的小伙伴,他是怎么做的。
2、匯報交流。
(1)師:請小勇士分享自己的想法。生1:先求每種顏色的花有多少盆,8×5=40(盆),再求3種顏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盆,40×3=120(盆)。師:評價小伙伴。
師:誰和他做的一樣?那你們是先求的什么?一起說。
師:再求什么?也就是求的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
2、生。
3、同桌互相說:先求每種顏色的花有多少盆,也就是求5個8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計算,8×5=40(盆),再求3種顏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盆,也就是求3個40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計算,40×3=120(盆)。)。
師:誰會列綜合算式?生說師寫:8×5×3師:要進行(脫式計算)。8×5×3=40×3=120(盆)師:說說你的想法。(分步——綜合)。
師:先求3種顏色的花一大行有多少盆?也就是求的什么?(數形結合)用什么方法計算?
師:再求什么?也就是求的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生。
5、生6說)。
師:誰聽明白了?誰還想來說一說?師:綜合算式你會嗎?生說師寫:8×3×5=24×5=120(盆)。
師:說說你的想法。(分步——綜合)。
(3)如果學生還有其它算法,比如:5×3=15(行)15×8=120(盆)。
教師應該讓學生說一說他的計算依據。
師:別忘了寫答語。答:3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120盆。
3、對比、小結。
一、方法二和方法三。)(2)師: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4、出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是用什么方法解決的這個問題呀?
師:這三種方法,思路不同,算式不同,但各數之間都是用乘號連接的,像這樣的算式,我們叫連乘,這樣的應用題,叫連乘應用題。(板書課題:連乘應用題)齊讀課題。
三、嘗試應用,理解深化。
1、師:請大家把這道題做在作業(yè)紙(點子圖)上。(學生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教師巡視。)師: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生1:4×5×2)。
師:評價一下,你覺得你的小伙伴說的怎么樣?師:誰還有不一樣的想法?(生2:4×2×5)(生3:5×2×4)。
師:不管用什么方法,最后都是求2個書架一共放了多少本書?
2、自主練習第1題。
師:你能列綜合算式解決這個問題嗎?(2)學生獨立解答。
師:完成的同學,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你的想法。(3)集體交流評議。師:誰愿意分享?
師:還有不同的算式嗎?(生)師:猜猜他的想法!師: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3、課本86頁,自主練習第2、3題,課下完成,并比一比誰的方法多!
四、回顧總結,體驗價值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回憶一下,剛才是怎么解決連乘應用題的?
(收集信息——提出問題——分析(思考)數量關系——用不同策略解決問題)。
師: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希望同學們課后留心觀察,找出數學問題后進行解答,再想想從中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左)(右)。
=120(盆)=120(盆)。
答:3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120盆。
應用題教案篇五
使學生掌握分數連除應用題的結構及數量關系,學會分析解答分數連除應用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復習。
1.判斷單位1的練習。
(1)黑羊的只數是白羊只數的2/3。
(2)一年級人數占全校人數的1/4。
(3)汽車速度相當于飛機速度的20%。
2.解答教科書第51頁的復習題。
二、新課。
1.教學例4。
(1)指名讀題,并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指名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教師:這道題里有幾個數量?需要用幾條線段來表示?(引導學生出題里有三個數量,需要有三條線段表示。)。
教師:先根據哪個條件來畫線段,表示哪個組的人數?(根據生物組人數是美術組的??梢援嫵霰硎久佬g組和生物組人數的線段。)。
教師:根據這個條件確定誰為單位1?先畫哪個組的人數?(美術組人數為單位1,先畫美術組人數。)。
教師畫一條線段表示美術組的人數后提問:再畫哪個組的人數?怎樣畫?(把表示美術組人數的這條線段平均分成3份,再畫一條與其中1份同樣長的線段表示生物組的人數。)。
教師:現在該畫表示哪個組人數的線段?根據哪個條件來畫?怎樣畫?(啟發(fā)學生說出把表示生物組人數的線段平均分成5份,畫出與這樣的4份同樣長的線段,表示航模組的人數。)。
教師:還有什么已知條件沒畫出來?這道題的問題是什么?誰能在線段圖上表示出來?
通過以上一系列提問完成下面的線段圖。
(2)引導學生分析解答。
教師:想一想,美術組的人數和哪個組的人數有關系?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說出美術組人數的是生物組的人數,也就是:美術組的人數=生物組的人數。)。
教師:生物組的人數還和哪個組的人數有關系?有什么關系?(生物組人數的是航模組的人數,也就是:生物組的人數=航模組的人數。)航模組的人數知道嗎?(8人。)。
教師:根據這些條件,你能找出這道題里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嗎?(美術組人數的`是生物組的人數,而生物組人數的是航模組的人數,航模組的人數等于8。)教師邊說邊在上面等式上注明。如:
教師:根據上面的分析,應該設哪個量為x?(設美術組有x人。)。
教師讓學生列方程解答,做完后教師再問,我們知道了航模組有8人和航模組人數是生物組的,能不能求出生物組的人數?(因為生物組人數=8,根據分數除法的意義,生物組人數=(8)人。)。
教師:我們知道了生物組的人數和生物組的人數是美術組的,能不能求出美術組的人數?
教師:8=?是例4的算術解法,也是為什么我們把例4這樣的題目作為分數連除應用題的理由。大家求出美術組的人數跟剛才用方程解法求出的得數是否一樣。
2.做教科書第51頁做一做的題目。
指名說出線段圖的畫法,教師在黑板上完成下面的線段圖:
全體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訂正時指名分析。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三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指名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
2.做練習十三的第2題。
教師先讓學生審題,教師問:這道題前面學習的和做過的題目有什么區(qū)別?(前面題目中。兩個數量之間都是幾分之幾的關系,這題中有停車場里有36輛小汽車,是大汽數量的4倍。)教師:大家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后畫線段圖。教師指名說出線段圖的畫法,并在黑板上畫出下面的線段圖。
教師讓學生列式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四、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使學生明確今天學習的應用題是由以前學過的兩道分數除法應用題復合成的。)。
教師:遇到這樣的應用題,分析解答時應該注意什么?(啟發(fā)學生說出要弄清題里有哪三個數量,它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找出題目里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再確定設哪個量為c,并列出方程或直接用連除算式解答。)。
五、作業(yè)。
練習十三的第3題。
應用題教案篇六
(課本第82頁、第83頁內容,“想想做做”第1-5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及語言表達能力。
圓片若干。
一、創(chuàng)設情景,活動引入。
1、師:小朋友,六一節(jié)要到了,大家為了布置教室扎了許多花,我們一起來看看扎了些什么花?(課件顯示一個花籃里裝了一些藍花、紅花、黃花)。
大家起來書數數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顯示從藍里拿出有2朵紅花有4個2朵黃花有3個2朵。
2、理解: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4倍,黃花有3個2朵,可以怎么說?(指名回答)。
3、擺一擺。
學生拿出小圖片。(1)要求第一行擺2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
問:第二行要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擺了幾個圓片?你是怎樣相的?
板書:3個22×3=6。
(2)要求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
一塊討論:你是怎樣擺的?又是怎樣擺的?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1、看顯示:藍花有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你能說出黃花有多少朵嗎?你是怎樣想的:(四人一組討論)。
交流: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背,黃花的朵數用2×3=6,因此黃花有6朵。
2、想想: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紅花有幾朵?
(組內互相說說)列出算式:2×4=8。
3、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這個數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計算。
三、形行應用,加強實踐。
1、課本第82頁、83頁“想想作做”第1、2題,看圖理解圖意并填空。學生獨立完成。
2、第3題,學生邊擺邊列式。
3、游戲,變蝴蝶(把第5題做成頭飾,學生根據題目選擇)。
5的4倍5×42的3倍2×3。
3個43×44的2倍2×4。
四、自我評價,加深認識。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五、課堂作業(yè)。
第83頁第4題。
教學后記:學生理解得不好.
應用題教案篇七
1、初步掌握只給出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方法。
2、通過嘗試練習,使學生能夠區(qū)別有兩個已知條件的一步應用題和兩步應用題,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靈活地運用解題方法。
教師用的小學數學磁性教具箱,學生用的磁性學具板,以及投影機、投影片。
一、導入新課。
用游戲導入新課。教師出示兩個文具盒,一個裝紅鉛筆,一個裝黃鉛筆。
1、打開一個文具盒蓋,學生看到有3支黃鉛筆,教師提出要求“兩個文具盒里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學生會說缺少條件,無法解答)。
2、教師再打開另一個文具盒蓋,學生看到有5支紅鉛筆,這樣學生可以求出一共有8支鉛筆3+5=8(支)。
3、教師打開一個文具盒蓋,出示3支黃鉛筆,然后教師指著另一個文具盒說:“紅鉛筆比黃鉛筆多2支,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學生會說出得數)。
引導學生編出應用題:“有3支黃鉛筆,紅鉛筆比黃鉛筆多2支,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再引導學生分析,看出這道兩步應用題只給出兩個已知條件,而前面學的兩步應用題都有3個已知條件。這堂課就來學習這類給出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板書)。
二、嘗試操作。
教師在磁性演示板上,學生在磁性學具板上共同操作。在嘗試操作中使學生體會到,先要求出紅鉛筆有多少支,才能求出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三、嘗試練習。
1、利用課本上的例題,做嘗試題。從準備題過渡到嘗試題。
(用白紙貼在黑板上進行比較,然后嘗試練習,練后要求學生嘗試說出道理)。
2、練后再引導學生自學課本,對照課本上的例題,驗證自己算得對不對,并補充說出課本上的例題,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例題的第二個條件改成“養(yǎng)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用白紙貼在黑板上)。
要求學生列式計算,練習說出算理。
根據上述黑板上出現的4道題目,進行分析比較,聯系課本上提出的“注意:有兩個已知條件的.應用題,要仔細分析,確定該用一步解答還是分兩步解答。”得出初步結論:題目給出的都是兩個條件,如果直接說出兩個具體數量(黑兔和白兔的只數),就用一步計算;如果只說出一個具體數量(黑兔的只數),另一個沒有直接說出(白兔的只數),必須先求出來,這樣就要用兩步計算。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第88頁“做一做”兩道題目。
1、(1)學校里有12盆月季,9盆米蘭。月季和米蘭一共有多少盆?
(2)學校里有12盆月季,米蘭比月季少3盆。月季和米蘭一共有多少盆?
2、公園里有6只小猴,大猴的只數是小猴的4倍。一共有多少只猴?
五、數學游戲。
a)拍手游戲(教師拍幾下,要求學生多拍或少拍幾下)。求一共拍幾下?(同桌學生互相拍)。
b)猜盒里的鉛筆。(與導入新課游戲相同)。
c)編題比賽。
要求學生編出這堂課教的兩步應用題。(游戲的長短根據所留時間而定)。
六、課堂小結。
通過小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出兩個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和解題方法。
[評點:邱學華老師按照素質教育的觀念,用嘗試教學理論作指導,根據兒童身心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精心組織教材,緊扣教學重點及關鍵。運用直觀演示,啟發(fā)誘導學生積極思維,展示思維活動過程。讓學生弄清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發(fā)現解題規(guī)律,自己總結出已知兩個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解法步驟和方法,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與自己的解法對照,及時強化驗證。教學目的明確,教學要求適當,學生不僅獲得了鞏固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思維能力。
應用題教案篇八
教科書第6-7頁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的第1-5題。
:使學生掌握這種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夠正確解答;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口算卡片、小黑板。
一、復習。
1、口算。
12400=8127=7080=。
3、混合運算。
二、新課。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例1,請一位學生讀題。
教師提問:想一想,怎樣用線段圖表示題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根據學生的意見,教師將線段圖畫在黑板上。
教師接著提問:要求5個人4天一共編多少個筐?可以先算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要求5個人4天編多少個筐?可以先算5個人1天編多少個筐。
然后教師再問:怎樣在線段圖上表示出來呢?
根據學生的`意見,教師將線段圖畫在黑板上。
教師提問:那么第一步要求的是什么?
根據學生的意見,教師寫出第一步的小標題:
1、5個人1天編多少個筐。
教師指名讓學生列出算式:165=80(個)。
教師接著提問:下面再算什么?怎樣列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寫出第二步的小標題和算式:
2、5個人4天編多少個?
804=320(個)。
教師提問:誰能根據上面分步列式的解答步驟和計算方法寫出綜合算式?
指名在黑板上列綜合算式,集體糾正。
教師提問:解答這道題還可以怎樣計算?
讓學生在教科書上寫出自己的答案,教師指名回答。
三、鞏固練習。
1、做教科書第7頁上做一做的題目。
2、做練習二的第1-3題。
四、作業(yè)。
練習二的第4、5題。
應用題教案篇九
1、通過對兩種解題方法的比較,學生對兩種方法的區(qū)別與聯系更加清楚,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3、滲透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靈活運用兩種解題方法,選擇最佳解題方案。
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選擇最佳方案。
“一個縫紉組運來98米布,做兒童服用了48米,做嬰兒裝用了45米,還剩多少米?”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并動筆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課堂巡視,然后請兩名學生板演(每人一種方法)
學生甲 98-48=50(米) 學生乙 48+45=93(米)
50-45=5(米) 98-93=5(米)
學生解答后,教師可請學生先分析數量關系,再說說解題思路和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經過認真思考審題后,大部分學生第一道題選擇第一種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個) 80-38=42(個)
答:還剩42元、
第二道題選擇第二種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應該找回20元、
為了提高學生識別能力,教師可再出一組題讓學生獨立選擇方法做。
3、王老師買口琴用了48元,買笛子用了36元,給售貨員100元,應該找回多少錢?
4、河里有40只鴨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這時河里有多少只鴨子?
1、食堂有38筐蘿卜、午飯吃了9筐,晚飯吃的蘿卜的筐數跟午飯同樣多,還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種方法解答,并比較哪種方法簡便)
請同學們做在課堂練習本上,然后分別請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如:學生可能做出如下幾種解法、
學生完成后,教師請同學分別說說選擇算法的依據和解題思路,對于用簡便方法解答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2、鉛筆每支4角錢,小剛買了3支,給售貨員5元錢,應找回多少元錢?請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在課堂練習本上。
同學們可能做出以下幾種方法:
通過上述幾道題的研究可讓學生討論一下兩種解答方法的區(qū)別與聯系(第一種解答方法是從一個數連續(xù)減去兩個數,即兩次求剩余;先減去第一個數,再減去第二個數、第二種解答方法是減去兩個數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兩種方法雖然有所不同,但實質上是一回事,即從一個數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就等于從這個數里減去兩個數的和,其結果不變、這一知識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減法性質),以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題能力。
1、一支鉛筆4角錢,一塊橡皮2角錢,小華買了2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錢?
2、鉛筆每支4角錢,小紅有1元錢,要買3支,還差多少錢?
3、看圖解答下題。
(想一想,怎樣解答比較簡便)
本節(jié)課是從一個數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的應用題綜合練習課,重在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此課堂設計從整體設計上注意:通過具體實例讓學生在親自思考解答中比較兩種方法區(qū)別與聯系進而加深和理解兩種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題能力,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課堂設計用了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完成上述任務,即,“做一做、說一說”,“設疑激發(fā)興趣”、“鞏固發(fā)展”、“比較溝通聯系”,從而使學生在逐步理解、比較中強化解題思路,提高解題能力。
應用題教案篇十
教學。
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正比例知識解答以前學過的用歸一和倍比方法解答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能進一步判斷成正比例的量,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溝通知識間的聯系。
2.提高學生對應用題數量關系的分析和對正比例的判斷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解答應用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用正比例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用正比例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思路。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1.判斷下列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說出理由。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2)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3)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樹高和影長。()(4)出粉率一定,面粉重量和小麥重量。()2.解答下題。(看誰又快又好)一列火車4小時行駛280千米。照這樣計算,行駛840千米需要多少小時。
方法1:(歸一法)方法2:(倍比法)280÷4=70(千米)840÷280=3840÷70=12(小時)4×3=12(小時)二、揭示課題剛好我們運用以前學的知識解答了上題,今天,我們再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解答此題。板書:正比例的應用。
三、
探究新課(一)。
教學例題。(上面復習題2)1.提出問題:
請同學們來繼續(xù)審題,進行以下思考:
(1)題中有哪兩種量?(2)“照這樣計算”說明什么?(3)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為什么?(4)你能列出比例式嗎?2.討論交流。
分析并摘錄條件:
路程(千米)時間(小時)速度2804(一定)840x3.列式解答。
【因為:
路程時間=。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俊拷猓涸O行駛840千米需要x小時。
2804=840x【利用什么相等列比例式】280x=840×4x=12答:行駛840千米需要12小時。
小結:剛才這種解答方法叫做“用正比例解決問題”(二)嘗試練習。
一列火車4小時行駛280千米。照這樣計算,從甲城到乙城要行駛8小時,甲乙兩城相距多遠?【因為路程時間=。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拷猓涸O甲乙兩城相距x千米。
2804=x8【利用什么相等列比例式】4x=280×8x=560答:甲乙兩城相距560千米。
比較兩個比例式:
2804=840x和2804=x8(1)相同點:都是利用速度相等列比例式;(2)不同點:兩個x的意義不同,前者表示時間,后者表示路程。
(3)列比例式要注意的問題:量的對應。
(三)自學提高。
自學課本p59例51.把圖文題改為下題,并指出課本中的題存在的歧義。
張大媽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12.8元。鄰居李奶奶家,上個月用了10噸水,水費是多少錢?2.提出思考問題(1)題中有哪兩種量?隱含著什么量是“一定”的?(2)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為什么?(3)比例式12.88=x10左右兩邊分別表示什么?3.討論交流。
4.屏幕出示例5的解答過程。
解:設李奶奶家的水費是x元。
12.88=x108x=12.8×10x=128÷8x=16答:李奶奶家的水費是16元。
(四)、
總結。
歸納。
用比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討論))1.審題。找出題中相關聯的兩種量,判斷這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2.設未知。
3.列出比例式并解比例。
4.檢驗并寫答。
三、鞏固練習。
(一)基礎練習1.王師傅2小時制作42個零件。照這樣計算,他制作63個零件,需要多少小時?【工作效率一定,工作總量和工作時間成正比例。】解:
設要需要x小時。
422=63x42x=2×63x=3答:需要3小時。
2.小明買了4枝圓珠筆用了6元。小剛想買3枝同樣的圓珠筆,要用多少錢?【單價一定,總價和數量成正比例】解:
設要需要x元。
64=x3【利用什么相等列比例式】4x=6×3x=4.5答:需要4.5元。
(二)。
提高練習。(挑戰(zhàn)自我)1.200克大豆可以榨出豆油36克。照這樣計算,5噸大豆可以榨出豆油多少噸?解解1:設可以榨出x克豆油。
5噸=5000000克36200=x5000000200x=36×5000000x=180000000÷200x=900000900000克=0.9噸解解2:設可以榨出x噸豆油。
36200=x5200x=36×5x=180÷200x=0.9答:可以榨出0.9噸油。
小結:比較兩種做法:列比例式時,只要等式兩邊的兩個數單位相同就可以了。
2.某廠有一批出口任務,工人們用3小時包裝了50箱。照這樣的速度,550箱的任務,12小時能完成嗎?解:設550箱的任務需x小時完成。
503=550x50x=550×3x=1650÷50x=33答:12小時不能完成,需要33小時。
(三)拓展練習。
學校的旗桿很高,你能想出辦法,測出它的高度嗎?
在旗桿旁立一2米高的竹竿,測得它的影長為15米。在同時同地,測得旗桿的影長為9米,求旗桿實際高幾米?解:設旗桿實際高x米。
1.5:2=9:x1.5x=9×2x=18÷1.5x=12答:旗桿實際高16米。
四、全課總結。
香洲區(qū)拱北小學—桂玉華“用比例解決問題”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學習內容,是在教學過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學習用比例知識來解答含正、反比例的問題。通過解答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從而加深對正、反比例意義的理解,也為中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中應用比例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做較好的準備。同時,由于解答時是根據正、反比例意義來列等式,又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
成正、反比例的量,在生活實際中應用很廣,學生在前兩年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這種情況的問題,只是用歸一、歸總的方法來解答,沒有上升到一般規(guī)律。所以,在教學上要十分重視從舊知識引申出新知識,為了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先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學用比例的知識解答。要判斷題目中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關系,然后再設未知數,列出等式(方程)解答。
本節(jié)課只是教學《用比例解決問題》中的例5,學習“用正比例解決問題”。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判斷題中涉及的量是否成正比例關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義正確解決問題;通過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成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的價值。教學重點是掌握用正比例知識解答含有正比例關系問題的步驟和方法。教學難點是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系,找出相等關系并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法和比例關系的知識,提出問題,探究解決有關基本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計算方法。2、采取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討論、嘗試、歸納概括等數學活動,自覺參與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3、從“一題多解”和“變式練習”的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知識間的聯系。
縱觀這節(jié)課,既注重了“雙基”的訓練,又體現了課改的新理念。本節(jié)課的設計在以下三個方面比較突出:
1、聯系生活,舊知遷移。
數學知識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練習,新知的學習往往需要舊知或生活經驗作支撐。所以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我把“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這一理念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學習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出發(fā),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去掌握知識?!币虼?,在“復習”和“導新”環(huán)節(jié)、我都聯系生活實際,用同學們最熟悉的行程問題引入,在讓學生用算術法列式計算后,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用比例知識來解答,重點是分析題中的兩種量為什么是成正比例的兩種量,并寫出判斷式。極好地溝通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意義-判斷-應用)。
課本第59頁的例5:我是讓學生帶著問題來自學的。自學完后,我讓學生先把這題圖文應用題換成語言簡練的純文字應用題,并指出課本中的題存在的不足,除培養(yǎng)學生歸納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外,還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批判性。
2、注重策略,解決問題。
解決同一問題。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策略去解決問題,體現了算法的多樣化。
同時,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我先是布置了前置性作業(yè)——“學習記錄卡”的三點要求既突出了學習的重點,又把用比例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有利于學生建構用比例解決問題的策略。然后,通過小組交流合作、口述思維過程的數學活動,探究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并通過歸納解題步驟提煉解題方法。
這樣的設計,通過小組合作探討,相互啟發(fā),實現優(yōu)勢互補,解決個體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歸納解題步驟(策略),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偠灾?,是一個學習方法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過程。
3、精心設計,學以致用。
“鬼馬”的吳權熙同學果真就提出了“既然簡單的歸一法能解決的問題,干嘛還要學習用那么麻煩的比例法來解決?”我趁機告訴學生比例法其實是找規(guī)律解決問題,在小學階段雖然不能明顯體現出它的優(yōu)勢,但可以為中學數學、物理、化學學科應用比例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做好較好的準備,所以還是要認真把這個本領學好。
應用題教案篇十一
教科書第4頁例1。
1、使學生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發(fā)現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科書第1~3頁游樂園情境放大圖片或多媒體教學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同學們,休息日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2、出示游樂園情境圖,談話:“我們看看畫面中的小朋友們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畫面上來。
3、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戲?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把畫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戲場景中(見課本圖)。
師:看到這個畫面,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板書: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明確畫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組交流討論。
(1)應該怎樣計算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級交流解決問題方法。
4、把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4)16+13=29(人)。
5、觀察比較兩種方法的聯系。
明確兩種方法的結果都是求現在看戲的有多少人,在解決問題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問:把分步解答的兩個算式合成一個算式該怎么辦?
學生自己嘗試列綜合算式。
板書:(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結。
1、練習一的第1題,讓學生說明圖意,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一的第4題,選取了中國國家足球隊參加20xx年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qū)十強賽的內容,通過計算總分,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教師不必強求學生必須利用多種方法,只要解決問題就可以了。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解答后讓學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啟發(fā),加深理解。匯報解決問題的思路時,教師結合題目的具體內容,適當滲透思想教育。
3、讓學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問題可以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來解答。學生自編題目,互相解答。
四、全課總結:
1、請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
2、教師強調:請同學們嘗試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應用題教案篇十二
2、通過舉實際例子親身體驗并感受連除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在親身體驗中通過合作、交流得出連除應用題的兩種計算方法。
3、能用兩種方法正確解答應用題。
4、通過加強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到生活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掌握數量關系,并能用兩種方法正確列式計算。
理解數量關系并能說出想法。
通過舉實際例子體驗數量關系。
一、引入。
1、談話:。
(1)(拿起粉筆)工廠里生產出一支一支的粉筆,賣給我們的學校是不是一支一支拿過來呢?(得出先裝成盒再裝成箱)。
(2)生舉例子: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你們還能舉嗎?(舉出不同情況的例子)。
小結:剛才進行了幾次平均分?
3、提供材料:假設一個工廠生產了4800支粉筆、每60支裝。
一盒、每20盒裝一箱、裝了4箱。
(1)觀察從這些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2)選擇其中的一些材料,提出問題編出應用題。
4、呈現學生編的應用題;
(1)一步計算的、兩步計算的`、
(2)解決一步計算的與兩步計算的連乘的應用題。
(個別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
如:一個工廠生產了4800支粉筆,平均裝了4箱,每20盒裝一箱,平均每盒裝多少支?(可能也有不同的:如問題是裝了幾箱。)。
二、展開。
1、獨立思考:指著兩步計算連除的應用題這樣的又該怎么解答呢?看誰的方法多。
2、小組交流:把你的想法說給你們小組的小朋友聽;認真別人的不同的法想;小組長作好記錄準備匯報。
3、全班交流:剛才每小組的小朋友都非常積極地說自己的想法,且也非常認真地聽別的小朋友的不同的想法,每小組肯定都有很好的、很精彩的解法,把你們的想法展示出來吧。
(1)平均每箱裝了多少支?
4800÷4=1200(支)。
(2)平均每盒裝了多少支?
1200÷20=60(支)。
綜合算式:4800÷4÷20=60(支)。
這里學生說這種想法時出示線段圖加深理解。
或:(1)一共裝了多少盒?
20×4=80(盒)。
(2)平均每盒放多少支?
4800÷80=60(支)。
綜合算式:4800÷(20×4)=60(支)。
生選擇一種說說想法、同桌互說想法。
小結:剛才做的題目有什么特點:進行了兩次平均分。
4、試一試:
(1)獨立做(用兩種方法解答)。
(2)交流說說解題思路(個別說、同桌互說)。
5、比較、概括:剛才做的這道題目與開始時做的那道連乘應用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三、練習。
1、針對練:用兩種方法解答。
(2)三年級有2個班,每班有42人,一共栽樹336棵。平均每人栽樹多少棵?
獨立做、個別說想法。
2、比較練:
(1)商場運來3箱襯衣,每箱有24件,每件95元。一共賣了多少元?
(2)商場運來3箱襯衣,每箱有24件,一共賣了6840元。每件襯衣多少元?
獨立做、個別說想法、比較兩題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3、提高練:先補充條件,再列式計算。
食堂運來2車大米,每車有15袋,平均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獨立做、匯報。
四、小結:你有什么新收獲?
五、作業(yè):課堂作業(yè)第45頁。
一個工廠生產了4800支粉筆,平均裝了4箱,每20盒裝一箱,平均每盒裝多少支?
平均每箱裝了多少支?
4800÷4=1200(支)。
每盒裝了多少支?
1200÷20=60(支)。
綜合算式:4800÷4÷20=60(支)。
一共裝了多少盒?
20×4=80(盒)。
平均每盒放多少支?
4800÷80=60(支)。
綜合算式:4800÷(20×4)=60(支)。
答:每盒60支。
應用題教案篇十三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應用題”相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較為難理解又難掌握的領域,如何讓幼兒們在提倡的“玩中學”這一模式中掌握知識點呢?我將此作為本次課堂設計的一個難點。以動畫人物的形象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隨著喜愛的動畫人物進入我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讓幼兒們在與動畫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性的學習。在編應用題時,小朋友基本能大聲的來編,可能是父母在場的關系,小朋友積極舉手,認真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數學練習時,父母們都走去看自己的寶寶做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有點亂,可是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在父母們的一起參與下結束了。
應用題教案篇十四
本課題教學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數是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且初步理解并掌握了乘法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這些都為本課題內容的學習作了充分的知識鋪墊和思路孕伏。教材編入這一部分內容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鞏固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另一方面是使學生掌握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用兩種方法解答應用題。本課題內容是兩步以上應用題的重要基礎之一,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數量之間關系的理解,發(fā)展學生分析、判斷、推理、綜合等初步邏輯思維能力,把解應用題的水平提高一步。
本課題教材有層次地顯示了"連乘應用題"的知識結構。例題之后,教材引導學生按照兩種不同的思路去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第一種思路:知道有5箱熱水瓶,要求一共可以賣多少元,就要先算每箱熱水瓶多少元?
第二種思路:知道每個熱水瓶賣11元,要求一共可以賣多少元,就要先算5箱共有多少個熱水瓶。通過這個分析過程,使學生明白分析這種問題的關鍵是弄清要算出題中要求的錢數,先選哪個作為已知條件,哪個條件是未知的,需要先算出來。分步列式后,教材又引導學生分別列出綜合算式。然后說明:如果解答正確,那么兩種解答方法的結果應該相同。可以用這種方法進行檢查。再通過"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二中1-3題的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這類題目的數量關系,掌握解答方法。最后通過第4題補充條件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連乘應用題的結構數量關系。
本課內容這樣有層次地呈示知識結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分析、判斷、推理、綜合,建立連乘應用題的認知結構。
1.使學生理解連乘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初步會用兩種方法解答,知道用一種解法可以檢驗另一種解法的正確性。
2.初步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連乘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能力,滲透事物間相互聯系的觀點,培養(yǎng)自覺檢驗的習慣。
分析數量關系。教學難點:用兩種方法解答的思路。
弄清要算出"一共可以賣多少元"先選哪個作為已知條件,哪個條件是未知的。
1.運用遷移規(guī)律,注意從舊到新、引導學生在整理舊知的基礎上學習新知,體現"溫故而知新"的教學思想。
2.運用直觀性原則,采用線段圖展示條件和問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創(chuàng)設思維環(huán)境,引導學生有序地思維,鼓勵學生用語言準確、連貫地表述思維過程。
1.,5箱熱水瓶多少元?
2.一個商店運進5箱熱水瓶,每箱12個,?
3.一個熱水瓶賣11元,,一共賣了多少元?通過上面的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一步應用題結構和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為學習新課做好鋪墊。
1.學習例題,分三個層次進行。
第一層次:理解題意。出示例
1,要求學生認真讀題,說一說有幾個已知條件,問題是什么。再想一想例1與復習題有什么關系。揭示了事物之間的聯系,暗示了思考方向。畫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要邊提問題邊畫。(圖略)問題:
(1)5箱怎樣表示?
(2)每箱12個怎樣表示?
(3)每個11元用哪條線段表示?
(4)問題怎樣表示?這一步使學生知道怎樣理解題意,為分析數量關系打下基矗第二層次,分析數量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提出要求"一共可以賣多少元?"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啟發(fā)學生說出不同的做法。方法之一:方法之二:一共可以賣多少元?每箱多少元有幾箱一共可以賣多少元?每個多少元有幾個然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第一種分析思路,每箱多少元,有幾箱,這兩個條件中哪個是已知的,哪個是未知的?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學生明白之后,再引導學生討論第二種分析思路,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層次,確定算法。引導學生結合分析結果,確定怎樣列式計算,并說說為什么這樣算?分步列式計算之后,教師要指出,我們采用不同的思路就得到了不同的解題方法,今后學習應用題,還會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我們遇到問題,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對今后的學習是十分有利的。然后,要求學生將兩種解法分別列出綜合算式,再比較兩種算法的差別,并說明理由。
2.反饋校正。指導學生做教科書99頁上的"做一做",要求學生認真審題,用兩種方法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并給以適當的提示。做完后指名說說思考過程,集體訂正。如有問題,及時校正。
3.小結。指出兩種解答方法是一樣的,我們可以用一種解法的結果來檢驗另一種解法的結果是不是正確。
并要求學生閱讀99頁例題下面的一段話。
1.做練習二十二第1題,審題之后提示學生想一想與例題有什么類似的地方,然后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做完后集體訂正時要先看兩種解答方法的結果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表明列式或計算有錯誤,要及時檢查。同時對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以幫助和指導。
2.做第2題,要求獨立完成,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
3.做第4題。讀題后提問,題中有幾個已知條件?問題是什么?能不能解答?還需要補充什么條件?(學生在補充條件時,只要不是非常脫離實際,就要采用。)集體訂正時,教師讓兩個補充條件不一樣的學生分別說出做題過程,并說明列式的理由。
100頁第3題
應用題教案篇十五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內容編8以內加、減法的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2.讓幼兒學習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看圖編應用題的想象力。
3.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和正確的握筆姿勢,并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培養(yǎng)幼兒的多項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操作作業(yè)紙、鉛筆、橡皮擦等。
三、活動重難點:
能根據圖片內容編8以內加、減法的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四、活動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演示法、談話法、操作法等等。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1-20單數,兩個兩個數1-20,五個五個數。
2、碰球游戲:復習6、7、8、的組成。
1.幼兒根據教師的要求復習數數。
2.師幼共同玩碰球游戲。
運用不同的形式復習數數,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并幫助他們鞏固對數的認識。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ppt課件。(第一幅圖:小鳥在天空飛翔)。
2、教師出示第二幅圖。(小兔子吃胡蘿卜)。
師:看看怎么了?(小兔子吃掉三個胡蘿卜)。
3、看圖自編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3、教師出示第三幅圖片(小朋友玩氣球)。
4、教師出示第四幅圖片(蝴蝶飛舞)。
5、教師出示第五幅圖片(魚缸里的金魚)。
6、教師出示第六幅圖片(池塘里的青蛙)。
7、師:小朋友,你們都會了嗎?現在可是要你們來練練本領咯!
8、出示圖片,講解作業(yè)要求與方法。
注意:
(1)寫作業(yè)時記得看清楚是加法還是減法哦!
(2)我們在寫字時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誰來說說看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小結:將紙放平擺正,抬頭挺胸,手臂放平,食指與拇指的前端捏住筆桿,眼睛離紙頭比要一把尺還長一點的距離。
9、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第一道題目:看分合式列算式。
第二道題目:看圖列算式。
1.幼兒欣賞ppt課件并。
說出圖中發(fā)生的事情。
2.根據教師的提問做出。
相應的回答。
3.幼兒根據圖片內容以。
及教師提示嘗試編應用題。
4.幼兒根據圖片內容進。
行列算式。
5.觀察作業(yè)練習內容,
傾聽操作要求。
6.說一說正確的坐姿和握筆的方法。
7.幼兒進行操作練習。
1.通過觀看課件讓幼兒清晰的了解整個事件,活動中教師以提問的引導方式幫助幼兒學會看圖編應用題和看圖列算式兩個主要技能。在這里教師只是輔助的作用,運用課件生動形象又直接的觀察讓幼兒能更進一步的成為學習的小主人。不僅學習了新的技能,而且提升了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2.在本次活動中,運用課件創(chuàng)設了多種不同的情景氛圍,讓孩子在感興趣的基礎上主動去學習,在復習數數和碰球游戲的.基礎上清晰地知道6、7、8的組成與分合,在觀察圖片與對話中幫助幼兒梳理圖中內容,使得幼兒能更好理解內容,讓絕大多部分幼兒都能較輕松的編出應用題并列出算式。
3.在操作環(huán)節(jié)中,詢問并提醒幼兒正確的坐姿與握筆姿勢,讓孩子在平時的生活中就注意到寫字時的良好習慣,并應該每次都堅持保持正確姿勢。
三、結束部分。
點評幼兒的作業(yè)情況。
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作業(yè)紙,其他幼兒進行檢查作答情況。通過作業(yè)點評幫助幼兒了解自己新知識的掌握情況。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應用題”相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較為難理解又難掌握的領域,如何讓幼兒們在提倡的“玩中學”這一模式中掌握知識點呢?我將此作為本次課堂設計的一個難點。以動畫人物的形象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隨著喜愛的動畫人物進入我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讓幼兒們在與動畫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性的學習。在編應用題時,小朋友基本能大聲的來編,可能是父母在場的關系,小朋友積極舉手,認真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數學練習時,父母們都走去看自己的寶寶做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有點亂,可是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在父母們的一起參與下結束了。
應用題教案篇十六
大班幼兒已經掌握了10以內加減法和看圖列算式。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思維靈活性,考慮到孩子對減法應用題理解有難度,我給孩子們設計了一次自編減法應用題。首先運用了掛圖讓幼兒學習自編應用題方法,然后讓幼兒結合圖片練習自編應用題。再過渡到聯想生活實際編應用題,最后讓幼兒根據圖片,編題、說題、寫題,由淺入深,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獲得知識。
(1)教幼兒初步學習自編減法應用題。
(2)根據數字或算式進行仿編、創(chuàng)編減法應用題。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掛圖、數字卡片、圖片若干、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圖
一、鞏固復習加法應用題,以問答形式回答所提問題。
二、學習看圖自編減法應用題。
情景導入:
(2) 提問,這是運用了什么方法?請一名幼兒把算式寫出來,剛才老師讓小朋友根據掛圖完整的吧這幅圖復述出來,這種形式就是減法應用題,應用題有他必然條件,一件事,兩個數字一個問題,這是應用題的基本結構,那么老師讓小朋友根據老師給你們講的上述條件請小朋友們看圖編一編減法應用題。
(3) 出示小鳥圖片,請幼兒根據圖片仿編應用題,并把算式寫出來
三 嘗試用數學創(chuàng)編減法應用題
四 探索用減法算式創(chuàng)編應用題
進一步加深鞏固,讓幼兒根據減法算式進行創(chuàng)編 如9-3=?
五 自由發(fā)揮編減法應用題,并列出算式
六 游戲操作練習:
七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帶著禮物回家給爸媽編應用題
應用題教案篇十七
我們班的孩子已經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和看圖列算式的能力。為了發(fā)展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靈活運用知識的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我給孩子們設計了一個自編口述應用題的活動。
首先,我用直觀的教具,展示出了一個故事情境(農民伯伯的紅蘿卜),讓幼兒接觸應用題,知道什么是應用題和怎么編應用題,學習編應用題的方法。然后在教師的帶領下,結合圖片嘗試自編口述應用題,再過渡到根據算式編加法和減法的應用題,最后每個幼兒一份算式題卡,每個孩子根據自己的算式編應用題。
我的活動重點在于,引導幼兒自編口述應用題,難點是,編應用題最后要留一個問題,答案不能說出來。
1、能根據已有經驗和范例,知道加減法應用題講一件事情,說2個數字,問一個問題。
2、學習根據圖片和算式自編應用題。
3、增加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喜歡數學。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農民伯伯、紅蘿卜和小白兔;算式題卡若干;"問號"一個;ppt。
一、準備活動:拍手游戲
t:我來問,你來答,
5可以分成1和幾?(5可以分成1和4)
5可以分成2和幾?(5可以分成2和3)
5可以分成2+幾?(5可以分成2+3)
二、激趨引入:出題考考你
t:嗯,小朋友們都很聰明,那老師就要來考考大家了,看看我們大七班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厲害哦。仔細看仔細聽。
1、故事情境1(t邊講邊出示教具):
小朋友有沒有注意,老師剛剛是怎么提問的?(強調"一共")
一共有幾顆紅蘿卜呢?
t提問:
你怎么知道的?怎么算的呀? 幼:3+2=5
你為什么選擇加法呢? 幼:因為又長出了2顆,數量變多了,所以用加法。
老師把這個算式找出來。把3+2=5貼在黑板上。
2、故事情境2:
老師剛剛又是怎么提問的?(強調"還剩下")
還剩下幾顆紅蘿卜呀?
t提問:
你又是怎么算的呢?為什么選擇減法呢?5-1=4
為什么選擇減法呢? 因為拔起了一顆,送給了小兔子,數量變少了,所以用減法。
老師把這個算式找出來。把5-1=4 貼在黑板上。
t總結:
三、看圖編題
t:你們都會了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試試吧!
1、出示ppt第一張圖片,小鳥圖。
我們先來看看,圖片上都有什么?小鳥,這兩只小鳥的姿勢,好像是剛飛來的。
現在我想把這幅圖編成一個應用題,記住一定要留個問題給別人哦。(如果沒人,教師先;如果有幼兒,請一個孩子,)
讓幼兒一起回答。5。算式是3+2=5
最后的問題,老師是怎么提問的呢?老師在這里用了"一共",看來我們的加法應用題一般用"一共"來提問。
2、出示ppt第二張圖片,夾子圖。
圖片上說的一件什么事?(請一個幼兒回答,教師編)
本來有3個夾子,后來破了1個夾子,現在還剩下幾個夾子呢?
最后的問題老師是怎么提問的?老師在這里用了"還剩下",看來我們的減法應用題一般用"還剩下"來提問。
3、t:小朋友們,現在要你們來編應用題嘍。請你們在三幅圖里面選擇一幅圖,看看圖片上都有什么,你來編一道應用題。
出示ppt 第三張,加法應用題三幅圖。
請三個幼兒發(fā)言。
小朋友都很棒,剛剛我們編的應用題都是加法的,不知道減法的你們會不會呢?出示ppt第四張,減法應用題。
請幼兒發(fā)言。
四、算式編應用題
t:小朋友們真厲害,都會看著圖片編應用題了?,F在呀,我們換個玩法。老師這里有一個算式,請小朋友們看著算式編應用題。你來問,我們大家來回答。
出示加法算式卡。請幼兒編。
出示減法算式卡。請幼兒編。
小朋友們一定要編和別人不一樣的應用題哦!看看誰的小腦袋轉的最快。
五、我編你算,每人一份題卡
你們都會編應用題了嘛?現在啊老師會給每個小朋友一個算式,聽清老師的要求,就像剛剛一樣,請你編一道這個算式的應用題,把你的應用題說給身邊的好朋友聽,讓好朋友來回答并寫上算式的答案。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應用題”相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較為難理解又難掌握的領域,如何讓幼兒們在提倡的“玩中學”這一模式中掌握知識點呢?我將此作為本次課堂設計的一個難點。以動畫人物的形象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隨著喜愛的動畫人物進入我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讓幼兒們在與動畫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性的學習。在編應用題時,小朋友基本能大聲的來編,可能是父母在場的關系,小朋友積極舉手,認真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數學練習時,父母們都走去看自己的寶寶做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有點亂,可是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在父母們的一起參與下結束了。
應用題教案篇十八
1、學習解答口報應用題,初步感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2、能邊聽應用題邊擺算式,認識加號、等號。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1、貼絨數字1、2、3、4、5、加號、等號若干。
2、教具若干。
1、集體活動。
2、學習解答口報應用題。
a:“草地上有2只公雞,又來了1只公雞,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公雞呢?”“你是怎么算出來的?”你小朋友用一道算式表示。(幼兒說教師記)“這道算式表示剛才的一件什么事情?(2表示草地上有兩只公雞,1表示1只公雞,加號表示又來了,等于3表示草地上一共有3只公雞。)加號是什么樣的?(一橫一豎)等號是什么樣的?(兩條一樣長的橫線),集體把2+1=3的算式讀兩遍。
b:“動物園里有1頭大象,又運來了2頭大象,動物園里一共有幾頭大象呢?你是用一道什么算式算出來的?”“這道算式表示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再來說一說?!?/p>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口報應用題。
a:“河里有1條魚,又游來3條魚,河里一共有幾條魚?”
b:“飛機場有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飛機場一共有幾架飛機呢?”
“誰愿意把你列的算式告訴大家?”(幼兒發(fā)言)3、幼兒作業(yè)教后感:這節(jié)課是看孩子的理解能力,小部分孩子的理解能力很好,,有的小朋友會把加法說成減法,容易搞錯了。在操作的時候,大部分孩子還是能做對了。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應用題”相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較為難理解又難掌握的領域,如何讓幼兒們在提倡的“玩中學”這一模式中掌握知識點呢?我將此作為本次課堂設計的一個難點。以動畫人物的形象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隨著喜愛的動畫人物進入我所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中,讓幼兒們在與動畫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知識性的學習。在編應用題時,小朋友基本能大聲的來編,可能是父母在場的關系,小朋友積極舉手,認真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數學練習時,父母們都走去看自己的寶寶做練習,這個環(huán)節(jié)有點亂,可是家長們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在父母們的一起參與下結束了。
應用題教案篇十九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筆算加、減法的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差關系三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各類應用題的分析、解題的思路,能正確地解答三類不同的應用題,進一步培養(yǎng)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的能力。
一、計算練習。
做練習十二第8題后兩題(加和減)。
1、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作業(yè)本上。
2、集體訂正,讓學生重點說一說計算過程。
1、看圖列式。
(1)示線段圖。(用線段圖分別表示藍墨水28瓶,紅墨水20瓶,求藍墨水比紅墨水多幾瓶)。
請小朋友說說圖上是什么意思?
(2)在圖上改變已知數和問題,成為求藍墨水瓶數的題。
讓學生說說現在圖里的意思?怎樣列式?為什么要用加法算?
(3)誰能改變和問題,成為求紅墨水瓶數的題?(根據改變兩個條件和問題)怎樣列式?
2、針對性練習。
現在,說說第一句中是哪種數量多,它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1)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幾只?
(2)公雞比母雞少幾只?
(3)松樹比楊樹少10棵。
(4)紅金魚比黃金魚多5條。
師:我們分清了誰多、誰少,就可以根據題目的意思來分析數量關系,解答應用題。
3、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先做第一題,做完后提問: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提?
想一想,這道題里有哪三個數量?(張芳養(yǎng)17只,徐軍養(yǎng)26只,徐軍比張芳多養(yǎng)9只)。
根據三個數量,還可以編成另外兩道應用題。
做第(2)(3)題。
做完后指出:雖然每道題里的'三個數量都一樣,但由于條件和問題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樣。因此,解答應用題先要分清條件和問題,然后根據條件和問題的聯系,確定用什么方法算。
4、做練習十二第10題。
讓學生說明題意,明確和綠旗面數都是與哪種旗比的。為什么解題的方法一樣?
三、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二第8題前4道計算題,第11題、12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62頁練習十二第13~16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的數量關系,能正確地進行分析和解答。
2、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加、減法簡單應用題條件與問題的聯系,培養(yǎng)初步的綜合、分析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本題練習。
1、做練習十二第13題。
(1)讀題,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口答算式,每一題分別提問為什么這樣做。
3、口答列式。
(1)明明看40頁書,東東看46頁,東東比明明多看多少頁?
(2)明明看40頁書,東東比明明多看6頁,東東看了多少頁?
(3)東東看46頁書,明明比東東少看6頁,明明看了多少頁?
剛才,我們已經練習了相差關系的三類應用題?,F在請小朋友來看一看,這些應用題的條件和問題是怎樣聯系的。
1、完成練習十二第14題。
(1)用小黑板出示第14題,說明要求。
(2)請小朋友讀第一組條件。哪種魚的條數多?這兩個條件可以求后面什么問題?為什么能求這個問題?現在把這兩個條件與問題“大魚有多少條”連起來。
(3)讓學生完成余下的題目。
2、做練習十二第15題。
(1)小黑板出示,明確要求。
(3)這兩個條件還能求出什么問題?
(4)指出:這道題已經知道這兩個數,既可以提這兩個數相差多少的問題,用減法來算,還可以提這兩個數一共是多少的問題,用加法算。
(5)第(2)題已知什么條件和什么問題?知道了蓖麻25棵,要求向日葵多少棵,發(fā)補怎樣的條件?這個條件里誰的棵數多?請小朋友把這道題連起來讀一讀。
提問:這里補成了幾道應用題?
4、做練習十二第16題。讓學生說說題意,弄清小軍、小虎都是和誰比的。
三、堂作業(yè):練習十二第15題第(2)題。
應用題教案篇二十
活動目標:
1、幼兒嘗試用“又、一共、還剩下”等詞語口編加法、減法應用題。
2、兩組圖片進行對比,感知問號的不同問法。
3、參與白板操作游戲,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體驗口編應用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
2、幼兒人手一道算術題。
活動過程:
1、導入。
2、學習看圖口編應用題,并記錄算式題。
(1)問題一。
--師:我們來看看誰帶來了第一道題?圖上有什么?
--出示美羊羊笑臉圖,表示答對了。
(2)問題二。
(3)理解對比兩幅圖,感知問號的不同問法,幼兒學編應用題。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
--誰能用三句話把三幅圖連起來完整講述?
--教師:我們用三句話講述,最后一句是提出一個問題,這樣的講述我們叫它應用題。
--誰能用三句話把這三幅圖完整講述編出一道應用題?
--教師:這里的的兩個問號提問是不一樣的,飛來是用一共來表示的,飛走是用還剩下來表示的。
--幼兒根據應用題記錄算式:6+3=9、9-3=63、根據生活經驗幼兒自編應用題。
--剛剛我們都是看著三幅圖來編應用題的,現在我們能不能看著算式口編應用題呢?
--幼兒每人一個算式題,嘗試看算式編應用題。
4、結束活動。
應用題教案篇二十一
一、復習5的組成。
1、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復習5的組成。
“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你的1球碰4球。)……。
教師板書:說得真好,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二、引導幼兒看圖編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
1、教師出示第一幅圖。(花園里有一只蝴蝶在飛。)。
a、教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花園里有什么?誰能用簡單的話說一說?(花園里有一只蝴蝶在飛)。
教師:說的真好,我們一起來說:花園里有一只蝴蝶在飛。
b、教師出示第二幅圖。(又飛來了四只蝴蝶。)。
教師:看看怎么了?(又飛來了四只蝴蝶。)。
教師:現在花園里共有幾只蝴蝶呢?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幼兒嘗試講述計算方法。)。
教師:他是用加法算的……,一起來看看這個加法算式怎樣列?
c、教師出示算式1+4=?
教師:1+4=?你是怎么知道1+4=5呢?(引導幼兒說1和4合起來就是5)他說1和4合起來就是5,所以1+4=5。說得真好,回答問題的聲音又好聽、很響亮。
教師:我們一起說說這個加法算式中的各個部分分別表示什么?(1表示花園里有1只蝴蝶在飛;4表示又飛來了4只蝴蝶;5表示花園里一共有5只蝴蝶;加號表示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合起來就是加法。1+4=5。)。
2、a、教師:誰愿意用簡單的話把這件事講給大家聽。
教師出示?:這是什么?疑問號是叫我們不把答案告訴別人,而是提一個問題讓別人回答。大家想一想,這個問題怎么提呢?(多位幼兒嘗試提問)。
教師:請舉手的小朋友告訴我吧!
b、教師:現在老師用數字1和4以及你們提出的問題編一道加法應用題,你們要仔細聽哦。(教師邊指圖邊講)“花園里有1只蝴蝶在飛,過了一會兒又飛來了4只蝴蝶,花園里一共有幾只蝴蝶?”
3、出示小鳥圖兩張,引導幼兒完整地看圖編應用題。
a、教師:小朋友我們再來看看黑板,這兩幅圖說了一件什么事?誰能用簡單的話告訴大家?(天空中有小鳥)哪兩個是已經知道的條件?(我們一起來學:天空中有2只小鳥,又飛來了3只小鳥是已經知道的兩個條件)。天空中的小鳥比原來怎么樣?(天空中的小鳥比原來又更多了)大家想一想,這個問題怎么提呢?(出示?)。
教師:××小朋友是這樣編的,(教師邊指圖邊講)剛才××的應用題是怎樣編的?(編得真好,送她一個頂呱呱,不僅愛動腦筋回答問題又很大聲又好聽。)。
b、教師把小鳥圖變換一下。
教師:老師把這兩幅圖變換一下,你們能編出另外一道應用題嗎?看誰最愛動腦筋。
教師:天空中有3只小鳥,又飛來了2只小鳥,天空中共有幾只小鳥?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編的這道應用題。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兩個是已經知道的條件?提了一個什么問題?(說的真好也送她一個頂呱呱。)。
三、看加法算式編應用題。
教師:請看黑板上的這道加法算式,剛才小朋友們都學會了看圖編加法應用題,那你們能根據加法算式編出相應的應用題嗎?和你的伙伴說一說,(2分鐘)。
教師:誰想好了?(老師重復)××小朋友編的這道應用題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表示算式中的4,××表示算式中的1,問一共有……表示算式中的?(教師邊指圖邊講)說的真好表揚他。
教師:還有誰想出了不一樣的?(請多位幼兒嘗試編應用題并檢查糾正不正確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有學會了新本領,會看算式編應用題。知道編一道應用題要有兩個已經知道的數字及一個問題。如果少了一個數字或少了一個問題,這道就不好編了,更沒辦法算了。
四、聽口編應用題操作數字卡片擺出相應的加法算式。
教師:老師要考考大家,你們聽老師編的應用題,擺出相應的算式。桌面上每人都有一個學具盒,學具盒里有1——10的數字看片及+、-、=。小朋友輕輕拿到學具盒,聽老師的應用題擺出相應的算式。(教師報5以內的加法應用題的.速度放慢,關注每一位幼兒,表揚很快擺對的幼兒。)。
教師:擺對了嗎?請擺好了的小朋友舉手老師就會過來看看誰擺的又快又準確。(教師評價幼兒操作結果,并對還不能很快擺出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教師:小朋友把數字卡片及符號輕輕的送回家。下課后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創(chuàng)編加法應用題。
收拾操作材料,活動結束。
應用題教案篇二十二
1、引導幼兒初步體驗編一道加法應用題必須要有一件事情,兩個已知數(條件)及一個問題,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自編加法應用題。
2、發(fā)展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5、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應用題教案篇二十三
1、使學生學會根據已知數量和問號之間的關系,選用合適的計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計算。
2、讓學生體會用數學的過程,并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
:理解已知數量和問號之間的'關系。
確定選擇加法還是減法。
:情景圖的光盤。
1、口算。
2、6、7、8、9的組成。
1、分步出示小鹿情景圖。
(1)先出示大括號,下面寫9只。
師:誰能說出它的意思?
(2)再出示跑走的3只。
讓學生用一句話表達,再讓學生把兩句話合起來說一遍。
(3)出示問題部分。
師:看圖你知道了什么?問題要求的是什么?
師:誰能根據圖編一道題?并列算式。
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9-3=6。
1、蘑菇圖方法同上。
1、做一做。
讓學生先說圖意,后列算式。
2、綜合練習。
【本文地址:http://aiweibaby.com/zuowen/14571461.html】